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究鸡MyD88基因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构建MyD88基因过表达质粒,以及合成MyD88基因干扰片段,并分别转染至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中,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及q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和干扰MyD88对HD1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MyD88过表达可显著降低HD11细胞活力(P<0.05),下调促增殖标志基因CCND1和PCNA的表达水平(P<0.05),上调抑增殖标志基因P21的表达水平(P<0.05),减少S期细胞数,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增加HD11细胞凋亡率,上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 3、Caspase 9和Bax的表达水平(P<0.05)。干扰MyD88可显著提高HD11细胞活力(P<0.05),上调促增殖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加快细胞周期进程,降低HD11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MyD88基因能抑制HD11细胞增殖,促进HD1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调节巨噬细胞的活化是增强畜禽免疫力的有效方法。黄芪多糖(APS)作为免疫增强剂,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有关其对家禽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机制鲜有报道。本研究用APS诱导鸡巨噬细胞HD11 12 h,评价其对HD11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用台盼蓝检测细胞的活率;采用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中NO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细胞因子、TLRs和NF-κB p6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5~400μg/mL APS对鸡巨噬细胞HD11无毒性作用,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且APS组(除400μg/mL)与LPS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CK-8检测显示,50~200μg/mL APS能显著提高细胞中NO含量(P<0.05)及炎性因子IL-8和IL-10转录水平(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00μg/mL APS还能显著提高炎性因子IL-1β和IL-6转录水平(P<0.05),但均对TNF-α无显著性影响(P>0.05)。此外,50~200μg/mL APS对TLR2基因表达有显著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2(perilipin 2,PLIN2)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利用小干扰RNA敲减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PLIN2的表达,结合BCG感染,通过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胞内PLIN2、自噬、内质网应激及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指标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BCG感染显著上调巨噬细胞RAW264.7中PLIN2的表达(P<0.05),极显著上调自噬相关蛋白ATG5(P<0.01)、ATG12(P<0.001)及LC3(P<0.001)的表达,并伴随着细胞内中性脂质的蓄积。敲减PLIN2能使BCG感染的巨噬细胞RAW264.7中自噬相关蛋白ATG5(P<0.05)和ATG12(P<0.05)显著下调以及LC3(P<0.001)极显著下调,细胞自噬率极显著降低(P<0.001),并极显著降低细胞内中性脂质的含量(P<0.001)。同时,敲减PLIN2显著下调CHOP(P<0.05),并极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处理对鸡巨噬细胞HD11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virus,ALV)复制水平的影响。用2mmol/L二甲双胍处理鸡巨噬细胞HD11,处理48h后收集细胞,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天然免疫基因和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表达。另外,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 subgroup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MOI=5)接种于细胞板中,病毒感染细胞24 h后进行二甲双胍处理, 48 h后收集HD11细胞和上清分别进行RT-qPCR检测和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结果表明,二甲双胍显著上调HD11细胞天然免疫相关基因TLR3(P<0.01)、IFIH1(P<0.01)、IRF7(P<0.01)、STAT1(P<0.05)、IFN-α(P<0.01)、IFN-β(P<0.01)表达水平,并激活了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表达,抑制ALV-J复制水平。综上,二甲双胍可激活鸡巨噬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从而提高鸡抗禽白血病病毒的能力。本研究在体外实验中验证二甲双胍具有抑制ALV增殖的作用,对家禽业的疾病防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4)在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CG)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对脂肪酸代谢与自噬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减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FABP4的表达,并结合BCG感染,采用免疫印记和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了FABP4蛋白表达、脂肪酸累积、脂肪酸β氧化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BCG感染极显著上调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FABP4的表达(P<0.001)并促进了脂肪酸的累积。FABP4小干扰RNA(siRNA-FABP4)能显著降低BCG感染后巨噬细胞中脂肪酸含量,伴随着肉毒碱棕榈酰移位酶1A(CPT1A)的表达上调(P<0.05),与ATP产量的提升(P<0.05)。同时,siRNA-FABP4极显著下调了自噬调控关键因子AMPK及自噬相关蛋白p-ULK1、ATG5、ATG7、ATG12和LC3B的表达(P<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BCG感染RAW264.7细胞过程中,下调了FABP4的表达,促进了脂肪酸的氧化,减少了巨噬细胞内脂肪酸的含量,并通过AMPK信号通路抑制了细胞自噬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或H9N2禽流感病毒(AIV)对坦布苏病毒(TMUV)继发感染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DV或H9N2 AIV预先感染鸭单核-巨噬细胞和HD11细胞后再感染TMUV 12,24小时时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分析是否可用HD11细胞替代鸭单核-巨噬细胞进行后续试验;分别通过高分辨率活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和ELISA检测NDV和H9N2 AIV感染12,24 h对HD11细胞中活性氧(ROS)和Ⅰ型干扰素(IFN)含量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PMA、外源Ⅰ型IFN与细胞共孵育后,感染TMUV 12,24小时时ROS和24小时时Ⅰ型IFN对TMUV基因组在细胞中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12,24小时时,在鸭单核-巨噬细胞中,NDV混合感染组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极显著低于TMUV单独感染组(P<0.01);感染12,24小时,H9N2 AIV混合感染组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低于TMUV单独感染组(P<0.05,P<0.01)。在HD11细胞中,NDV混合感染组的TMUV...  相似文献   

7.
鸡TLR4基因表达水平与沙门氏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鸡TLR4(toll like receptor 4)基因表达在调控鸡沙门氏菌感染中的作用,80只3日龄SPF鸡按随机分为2组,处理组经口注射鸡白痢沙门氏菌悬液108 CFU/mL 0.50 mL,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每个处理组分别在感染后1、3、7和14 d随机取8只鸡处死,迅速取脾脏样品用于RNA提取。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TLR4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4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LR4基因高表达,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感染后3和7 d,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鸡沙门氏菌感染后,TLR4基因mRNA表达上调,TLR4基因在沙门氏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 typhimurium)黏附素基因表达及黏附能力的影响,为畜禽养殖中缓解沙门氏菌的感染提供基础。以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了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能力的影响和黏附素STM0306基因表达的调控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XOS显著降低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P<0.05);qRT-PCR结果表明,XOS处理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素基因STM0306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XOS处理后,鼠伤寒沙门氏菌培养基的pH显著降低(P<0.05),Mg2+浓度显著提高(P<0.05)。说明,XOS可能通过调控菌液的Mg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PhoP/PhoQ调控系统,进而抑制其下游基因STM0306表达,从而降低细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对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获得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成为单核巨噬细胞。 IBRV 感染单核巨噬细胞24 h后加入鸡红细胞,测定被感染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结果显示,单核巨噬细胞被IBRV 感染后,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LPS诱导的鸡巨噬细胞(HD11)炎症模型的抗炎效果和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鸡巨噬细胞(HD11),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的变化,以确定构建细胞炎症模型的LPS最适添加浓度。将HD11分为对照组(C)、脂多糖(LPS)组(L)、黄芪多糖(APS)组(A)和黄芪多糖抑制脂多糖组(A+L),在LPS刺激后的2、6、12、24、48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p6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p65、p38MAPK和SOCS3蛋白含量变化,ELISA检测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变化。细胞活力和IL-1β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细胞炎症模型的LPS最适添加浓度为0.5 μg/m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和A组IL-1β、TNF-α、NF-κBp65、p38MAPK和SOCS3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L组相比,A+L组在LPS刺激后的IL-1β、TNF-α、NF-κBp65和p38MAPK mRNA表达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SOCS3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P-NF-κBp65/NF-κBp65、P-p38MAPK/p38MAPK和SOCS3/α-tubulin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L组相比,A+L组P-NF-κBp65/NF-κBp65和P-p38MAPK/p38MAPK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A+L组SOCS3/α-tubulin比值显著升高(P<0.05)。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组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在2~48 h均显著增加(P<0.05);与L组相比,A+L组IL-1β和TNF-α的蛋白含量在LPS刺激后12~48 h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LPS诱导的HD11细胞炎症模型中,APS通过促进SOCS3的表达抑制NF-κBp65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热休克因子结合蛋白1(heat shock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HSPB1)基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试验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D11细胞不同时间,构建HD11细胞炎症模型,利用HSP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SPB1瞬时转染HD11细胞后再用最佳浓度的LPS进行刺激,并以仅转染pcDNA3.1和pcDNA3.1-HSPB1的HD11细胞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HSP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SPB1后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α干扰素(IFN-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PS浓度为1μg/mL、刺激时间为9 h时炎症因子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成功构建出HD11细胞炎症模型;与转染pcDNA3.1质粒相比,转染HSP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SPB1后能极显著下调IL-6、IL-1β和IFN-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受LPS刺激且仅转染pcDNA3.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 h和冷应激18 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2对布鲁氏菌16M的影响,本试验构建了SUMO-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并用布鲁氏菌16M进行侵染。参照GenBank中SUMO-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干扰片段和过表达引物,克隆成功后连接至相应的慢病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选取阳性克隆菌提取质粒转染HEK-293FT细胞,将重组的慢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布鲁氏菌16M分别侵染构建成功的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MO-2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UMO-2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FN-γ和TNF-α水平,菌落计数来确定布鲁氏菌在细胞中的存活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UMO-2 mRN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组SUMO-2 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成功构建了SUMO-2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布鲁氏菌16M感染能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下调SUMO-2蛋白的表达。经菌落计数后发现,SUMO-2过表达后布鲁氏菌的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抑制布鲁氏菌16M的细胞内繁殖。而SUMO-2干扰后布鲁氏菌的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促进布鲁氏菌16M的细胞内繁殖。同时,经SUMO-2过表达后,IFN-γ和TNF-α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经SUMO-2干扰后,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FN-γ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UMO-2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也影响IFN-γ和TNF-α的产生。综上所述,SUMO-2蛋白在布鲁氏菌胞内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阐明布鲁氏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索快、慢羽鸡对禽白血病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差异。试验采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SCAU-HN06株接种快羽鸡和慢羽鸡,从接种病毒后第1天开始,每隔1天采样至第15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和ELISA检测快、慢羽鸡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慢羽鸡较快羽鸡极显著易感ALV-J(P<0.01);接种病毒后env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快羽鸡体内上升较慢羽鸡缓慢,表达峰值较慢羽鸡小;慢羽鸡接种病毒第1天IFN-α、TNF-α和IL-12蛋白表达量高于快羽鸡,随后IFN-α、TNF-α、IL-10和IL-12的蛋白表达量呈降低趋势,第11天表达量降低不显著(P>0.05);快羽鸡在接种病毒后第1天IFN-α、TNF-α和IL-12蛋白表达量升高,第13天极显著降低(P<0.01);快羽鸡抗病毒基因OAS、PKR、MX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慢羽组且强度强(P<0.05或P<0.01)。综上所述,慢羽鸡免疫系统比快羽鸡更早被ALV-J突破,慢羽鸡抗ALV-J的天然免疫反应比快...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宿主细胞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在PPRV感染山羊肾细胞24、48和72 h后,分别用MT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病毒感染细胞活力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用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病毒蛋白、Nectin-4受体、 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PPRV感染24、48和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53%、77.12%和66.87%,病毒H和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Nectin-4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p-STAT1/STAT1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ISG20、ISG15、IRF9、IRF3、IFNβ和IFNα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KT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p-AKT/AKT、p-NFκB/NFκB、p-GSK/GSK和p-CREB/CREB比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先天免疫细胞与Mtb的相互作用通过自噬、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旨在探究减毒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后,能否发生自噬与细胞凋亡。试验以BCG不同感染复数与感染时间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LC3B-II、Beclin1、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感染BCG的巨噬细胞形态学变化,探究BCG感染RAW264.7是否会发生自噬和凋亡,进而确定BCG感染巨噬细胞的最佳浓度与时间。通过对巨噬细胞的分子水平和形态学检测发现,BCG以感染复数为10,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时间为12 h时,感染组自噬有关蛋白Beclin1、LC3B-II,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对鸡脾脏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从鸡脾脏组织中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至24 h、72 h、120 h单核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PCR扩增ALV-J特异性引物H5/H7,验证脾脏巨噬细胞对ALV-J的易感情况;同时,通过qPCR验证感染ALV-J后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中炎性因子、干扰素及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分化至第120 h形成形态正常的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鸡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蛋白发现,84.9%的细胞为KUL01阳性细胞;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对ALV-J易感,并且ALV-J可整合进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基因组中;对感染ALV-J的鸡脾脏巨噬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发现ALV-J感染导致鸡脾脏巨噬细胞形态逐渐萎缩直至死亡;ALV-J感染6 h、12 h、24 h及48 h可诱导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的表达显著上调,在ALV-J感染24 h、48 h诱导肿瘤抑制因子(TNF-α)的表达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18.
基因表达水平与沙门氏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鸡TLR4(toll like receptor 4)基因表达在调控鸡沙门氏菌感染中的作用,80只3日龄SPF鸡按随机分为2组,处理组经口注射鸡白痢沙门氏菌悬液108 CFU/mL 0.50 mL,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每个处理组分别在感染后1、3、7和14 d随机取8只鸡处死,迅速取脾脏样品用于RNA提取。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TLR4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4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LR4基因高表达,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感染后3和7 d,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鸡沙门氏菌感染后,TLR4基因mRNA表达上调,TLR4基因在沙门氏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断奶仔猪空肠中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选取42头21日龄、体重(7.09±0.90)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注射LPS后时间点的不同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14 d后,仔猪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分别在注射前(0 h)和注射后1、2、4、8、12、24 h屠宰仔猪,取空肠样品,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注射前相比,LPS刺激后,Fas配体(Fasl)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2和24 h均显著升高(P <0.05); B淋巴细胞瘤XL蛋白(Bcl-xl)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2 h显著下降(P <0.05);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 3)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2 h显著升高(P<0.05);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2 h极显著升高(P<0.01);哺乳动物雷帕毒素靶蛋白(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和2 h显著下降(P<0.05);关键调控因子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Unc-51激...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5):72-76
以鸡巨噬细胞HD11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脂质体试剂转染和电转方法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转入HD11细胞中,然后通过比较并筛选出适合鸡巨噬细胞HD11的最佳转染方法。结果显示:Lipofectamine 2000 Reagent、Attractene Transfection Reagent和Trans IT-2020 Transfection Reagent几种常见的脂质体转染试剂并不适用于HD11细胞转染。而Coming Transfection Reagent、Lip2000 Transfection Reagent脂质体转染试剂和电转可用于HD11细胞转染;其中,Lip2000 Transfection Reagent转染试剂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得出:当DNA(μg)和Lip2000(μL)的比例为1∶1.5时转染效率最高。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一种有效的鸡巨噬细胞HD11转染方法,为鸡巨噬细胞的转染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