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新疆南疆地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从新疆南疆地区某奶牛场的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比较氟苯尼考原料药、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DIZ)、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曲线分析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乳样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该分离株革兰氏染色、镜检后呈蓝紫色并排列成葡萄串状,触酶、血浆凝固酶和甘露醇发酵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其基因组DNA中能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16S rDNA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似性为99.7%,判断该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氟苯尼考原料药、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株均产生抑菌作用,DIZ大小为氟苯尼考纳米凝胶>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原料药,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其中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株的DIZ均显著高于氟苯尼考原料药和氟...  相似文献   

2.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 ATCC 43889)、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 CMCC 51334)3株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用于测定L-乳酸、D-乳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比较L-乳酸、D-乳酸对3株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差异.结果表明:L-乳酸、D-乳酸对3株食源性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MIC0.1 mg/mL、MBC 3.2 mg/mL,大肠杆菌MIC 0.1 mg/mL、MBC 1.6 mg/mL,福氏志贺菌MIC 0.1 mg/mL、MBC3.2mg/mL.在所选3株指示菌浓度105~106 CFU/mL、乳酸0.2 mg/mL质量浓度下,L-乳酸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D-乳酸.  相似文献   

3.
猪源性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以肺炎链球菌ATCC49619为质控菌株,测定了11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6株猪源性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耐药性监测的结果表明,链球菌对81.82%(9/11)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只有氟苯尼考和罗红霉素对临床所分离的链球菌比较敏感,MIC50为0.5μg/mL。  相似文献   

4.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正己酸的抗性试验,以研究正己酸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等浓度梯度稀释、光密度值测定、平板涂布方法、牛津杯法,分别测定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绘制1/2MIC以及MIC处理过的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抑菌圈直径,结合扫描电镜图片分析最小杀菌浓度处理后的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己酸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70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 00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1 00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1 300μg/mL;当正己酸浓度为1 600μg/mL时,电镜下,大肠杆菌数量较少,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少且呈现出细胞破裂萎缩现象。综上,正己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破坏了金黄葡萄球菌的细胞膜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黄连生物碱的抑菌活性,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分离黄连生物碱,K-B法检测其抑菌活性,测其对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从黄连中分离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表小檗碱,提取率分别为44.41%、36.72%、68.54%、18.3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00、29.50、21.00和12.50 mm;对无乳链球菌分别为11.40、27.50、14.00和15.50 mm;对粪肠球菌、大肠杆菌O157等均无效;黄连碱、表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均分别为136.36、272.73μg/mL;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18、136.36μg/mL,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36.36、272.73μg/mL;掌叶防己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均分别为62.18、136.36μg/mL。结果表明:用HSCCC制备生物碱,省时、方便,4种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作用明显,对其余试验菌无效。  相似文献   

6.
探讨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去离子水和氯化钠检测小花棘豆生物碱对细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和MBC分别为1.6mg/mL和3.2mg/mL,1~1/4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可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1~1/8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对其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若干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百病消、普杀平、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O2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 μg/mL、2μg/mL、2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新配恩诺沙星溶液和室温放置1月后的恩诺沙星溶液对大肠杆菌O2的MI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MBC为4μg/mL、8μg/mL。同时进行的纸片法测定结果表明:O1株、O2株,敏感性感高。而O78株和乌苏分离株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新疆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及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试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半定量法测定骆驼蓬子生物碱的抑菌能力,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能力,且抑菌率与骆驼蓬子生物碱浓度成正比关系,达到一定浓度有完全杀菌作用。水溶性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0.03 mg/mL,MBC为0.12 mg/mL。脂溶性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0.06 mg/mL,MBC为0.25 mg/mL。骆驼蓬子生物碱浓度为0.25,0.50 mg/mL时,抑膜能力与阳性对照青霉素相近,且水溶性生物碱对供试菌株的抑膜能力要强于脂溶性生物碱。说明骆驼蓬子生物碱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被膜的形成降低菌群数量,且水溶性生物碱的这些作用略强于脂溶性生物碱。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石河子垦区猪场猪肺炎支原体分离株的敏感药物,选取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10种猪场常用药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株猪肺炎支原体石河子垦区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3株分离株均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04~0.008μg/mL;对泰妙菌素+土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中度敏感,MIC范围为0.016~0.064μg/mL;对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喘呼宁不敏感,MIC≥0.128μg/mL。说明石河子垦区可采用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防治猪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0.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及TMP等3种抗菌药物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棋盘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的两两联合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氧氟沙星、TMP对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μg/mL、1μg/mL、256μg/mL;氟苯尼考与TMP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氟苯尼考与氧氟沙星为无关作用,氧氟沙星与TMP为拮抗作用,表明氟苯尼考和TMP可联合应用于治疗畜禽的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注射液对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进行了复方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 25μg/mL和0 5μg/mL,该制剂对仔猪链球菌病的总有效率为98 98%,与注射用青霉素G钾对仔猪链球菌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 05),与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对仔猪链球菌病的有效率差异显著(P<0 01)。  相似文献   

12.
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病原性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巴氏杆菌、猪巴氏杆菌和链球菌对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敏感,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MIC为0.0279μg/mL~3.575μg/mL,MBC为0.055μg/mL~7.11μg/mL。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试验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蒜素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25μg/m L和50μg/m L,MBC值均为50μg/m L。说明大蒜素对鸡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咳喘停注射液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进行了咳停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 04μg/mL和0 08μg/mL;该制剂高、中、低剂量对猪气喘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5%,与硫酸卡那霉素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 01),与青霉素加链霉素相比较差异亦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15.
对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配伍来制备复方注射剂的有效性,进行了配伍增效的抑菌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效果试验,利用临床分离的5株猪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进行了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联用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以及比较复方氟苯尼考与氟苯尼考的MIC值。测得氟苯尼考、甲氧苄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μg/m L和16μg/m L,两药联合应用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值介于0.375~0.75之间,呈现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按照5∶1的比例联合应用时的MIC值最小,抗菌效果最好。复方氟苯尼考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氟苯尼考,比氟苯尼考的抑菌效果增加了4~8倍。说明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配伍制备复方注射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提供了复方配比的参考比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氟苯尼考分别与恩诺沙星、TMP和多西环素联合用药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恩诺沙星、TMP和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法进行恩诺沙星、TMP、多西环素分别与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抗菌药物都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氟苯尼考MIC为4μg/mL,恩诺沙星MIC为0.1μg/mL,TMP的MIC为16μg/mL,多西环素的MIC为4μg/mL。氟苯尼考与恩诺沙星联合表现为无关作用,与TMP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多西环素联合表现为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目前市售抗菌药对畜牧生产中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选用13种常见抗菌药,对参考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并挑选其中抑菌效果相对较好的药物对来自河南省和江苏省各集约化禽类养殖场分离鉴定所得的39株大肠杆菌和沙门菌进行了MIC测定。结果显示:药物D(10%阿莫西林)、药物G(100 g∶10 g硫酸黏菌素)、药物I(100 mL∶25 g磺胺嘧啶、5 g甲氧苄啶)、药物J(100 mL∶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0 g、甲氧苄啶2 g)、药物L(100 mL∶10 g氟苯尼考)抑菌效果较好(MIC78.12μg/mL),药物E(5%盐酸多西环素)、药物F(10%盐酸多西环素)的抑菌效果次之(MIC为156.25μg/mL),药物B(100 g∶3.25 g硫酸新霉素)和K(5 g戊二醛、5 g葵甲溴铵)的抑菌效果较差(MIC625μg/mL),药物A(10%盐酸林可霉素)、药物C(100 g∶10 g A型酒石酸泰乐菌素)、药物H(100 g∶5 g硫氰酸红霉素)、药物M(聚维酮碘)抑菌效果最差,所有稀释倍数均长菌;挑选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MIC结果显示,药物I对39个临床菌株均无效,药物L对5株临床菌株有效,药物E对23株临床菌株有效。结果表明:药物E可用于大肠杆菌、沙门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氟苯尼考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TMP对11株畜合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11株病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均小于8μg/mL,联合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与TMP联用后,对大多数细菌的抑菌效果呈协同或相加作用,无拮抗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甲氧苄啶与氟苯尼考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体外抗菌作用,笔者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两药联合使用的MIC,计算FIC,用不同浓度的甲氧苄啶(T肝)与2MIC的氟苯尼考混合,采用平板计数方法计算菌数,并计算杀菌率。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的MIC是1μg/mL,甲氧苄啶的MIC是8μg/mL:在甲氧苄啶浓度为261μg/mL时杀菌率最高。所以,甲氧苄啶对氟苯尼考抗菌增效的最佳浓度是261μg/mL。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徐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采用传统微生物法对徐州周边地区5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耐药菌质粒DNA,PCR扩增耐药基因目的片段。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对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标准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20~512倍、10~800倍,个别临床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头孢曲松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安普霉素的MIC值高达320μg/mL;经PCR检测临床分离株均扩增出氟苯尼考Flor耐药基因,Tem型ESBLs耐药基因目的片段。说明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已产生严重耐药性,对恩诺沙星和安普霉素已经耐药,但大部分菌株对头孢曲松敏感。提示徐州周边地区猪场应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轮换使用不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