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及其父本——转基因抗虫棉选系613、母本——常规陆地棉选系R55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鲁棉研15号的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其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2sm(SAT)+16sm+2st,属于"3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8M2+4L+6S。其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20m+6sm,属于"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6M1+18M2+2S。通过比较发现,鲁棉研15号倾向于父本,三者中属母本最原始。  相似文献   

2.
张兰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251-25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滨彩2号(浅棕色)、99-55(深棕色)和滨绿1号(绿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滨彩2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2m 18sm(2SAT) 12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0L 16M2 14M1 12S;99-55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6m(2SAT) 22sm 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2L 10M2 22M1 8S;滨绿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40m 12sm(2SAT),属于"1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8L 16M2 18M1 10s.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驼色棉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棉花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驼色棉的核型公式为:k(2n)=26=18m 2m(SAT) 6 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 10M2 8M1 6S;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16m 10 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 10M2 12M1 2S;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 2 sm(SAT) 16 sm 2 st,属于3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4L 8M2 8M1 6S。通过比较发现,驼色棉核型倾向于父本。  相似文献   

4.
珍稀植物蒙古莸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首次研究了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 Bunge)根尖染色体的数目、核型.结果表明:蒙古莸染色体为二倍体,数目2n=26,基数x=13;相对长度组成I.R.L.= 6L+6M2+8M1+6S,即具3对长染色体,3对中长染色体,4对中短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臂比值变化范围是1.02~2.18,核型公式为2n=2x=26=22m+4sm,中期染色体具1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48%,未观察到次缢痕和随体.  相似文献   

5.
半枝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压片法对药用植物半枝莲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13个二价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8.4%;半支莲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6,核型公式为K(2n)=2x=26=20m+4sm+2st,染色体长度范围为1.49~4.24 μ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S+8M1+4M2+6L,其核型为"2B"型,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半枝莲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李益锋  皮俊  朱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39-1141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龙牙百合根尖细胞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龙牙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 =2x =24 =4m (SAT) +2sm+ 10st (2SAT) +8t,核型分类属于3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6.80%,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0M1+4S.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研究了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紫毛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2M1+6S,核型公式为2n=2x=26=24m+2sm,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其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的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3.59%,从染色体水平证明紫毛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特化种类。  相似文献   

8.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对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紫皮大蒜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16=12m+4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2L+6M2+6M1+2S,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04%;百合大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K(2n)=16=14m+2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6M1+6M2+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88%。通过这2种植物核型分析比较,表明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百合大蒜的进化程度稍高于三峡紫皮大蒜,两者核型相似表明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两者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六月龄及十二月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胚胎阶段整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4M+9SM+52T,NF=98;亚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 M+6 SM+54 T,NF=92;超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8 M+7 SM+52 T,NF=102。六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 M+5 SM+55 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M+6SM+54T,NF=92;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公式:14 M+6 SM+56 T,NF=96。十二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6 M+6 SM+53T,NF=97;亚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公式:13M+6SM+53T,NF=91;超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3M+6SM+58T,NF=96。研究表明,杂交三倍体(4n♀×2n♂)泥鳅不同发育阶段染色体核型整倍体及非整倍体均表现出多态性。结论为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组不稳定性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对红花金银花(Lonicera syringantha Maxim.)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金银花的染色体数目为18条,基数为9,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2M+12m(2SAT)+2sm+2st,其中第3号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4M2+4M1+6S,核型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12%,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同时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花金银花的进化指数为8,进化程度较高;表明红花金银花是较野生金银花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鳊鲂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及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主要鳊鲂鱼类细胞遗传学特征,用肾细胞体内培养法分析鳊鲂鱼类染色体核型,并首次测定了广东鲂、三角鲂、长春鳊等的DNA含量。结果显示团头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6 pg;广东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57 pg;厚颌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81 pg;三角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0 pg;长春鳊核型为2n=26m+22sm,NF=96,DNA含量为2.34 pg。鲂属鱼类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存在着趋同性,与长春鳊核型差异明显。无论是DNA含量还是总臂数(NF)鳊鲂鱼类差异都很显著。此外,按总臂数多少划分,长春鳊为特化类群,鲂属鱼类为较原始类群。这些结果可为鳊鲂鱼类的染色体组操作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棉花[ADG]三种杂种,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用亚比棉[AG]复合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中375)杂交创育的棉花新种质。以亚比棉异源四倍体、陆地棉(中375)和棉花[ADG]三种杂种BC2F1为材料,对[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棉花[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52条。陆地棉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在第9、22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52=40m(2SAT)+12sm(6SAT),在第23、24、25、26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ADG]三种杂种核型公式为:2n=4x=52=2M+40m(4SAT)+10sm(2SAT)。在第12、17、23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1B。  相似文献   

13.
昆嵛山萱草属植物细胞学研究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来自昆嵛山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结果表明:黄花菜(H.citrina)的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核型:2n=2X=22=16m+4s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9%,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2X=22=6L+10M1+6S,染色体总体积为105.39μm3;北萱草(H.esculenta)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核型:2n=2X=22=20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8%,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2X=22=4L+2M2+14M1+2S,染色体总体积为99.43μm3。同时对染色体的性状进行了巢式方差分析,表明居群内个体间、细胞间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异,且居群内的变异主要来自于个体间;最后分析了该属植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三色堇(garden pansy)Viola tricolor var. hortensis体细胞染色体数2n=2x=26,核型公式是2n=26=14m(4SAT) 6sm 2st 4T,按Stebbins核型分类原则,三色堇核型属于2C型,在进化上属于进化程度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适应鲁西南蒜套栽培模式的优良抗虫棉品种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农科院棉花研究人员在金乡蒜套棉栽培地区,对鲁棉研15、鲁棉研16、鲁棉研17、鲁棉研18、鲁棉研20、鲁棉研21、鲁棉研22、鲁棉研23、鲁棉研24、鲁棉研25、鲁棉研28、鲁RH-1、瑞杂816,99B等14个棉花推广应用品种做了栽培比较实验,并对其生长发育规率、抗逆性、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鉴定。发现鲁棉研15、鲁RH-1在杂交抗虫棉中表现最突出,产量较鲁棉研20、鲁棉研23、鲁棉研24、鲁棉研25、瑞杂816增产显著,而且抗虫性、抗病性、棉花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最优;鲁棉研28、鲁棉研21在常规抗虫棉中表现最突出,产量较鲁棉研16、鲁棉研17、鲁棉研18、鲁棉研22、99B增产显著,而且抗虫性、抗病性、棉花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最优。以上4个优良抗虫棉品种是优中之优,鲁棉研15、鲁RH-1、鲁棉研28、鲁棉研21皮棉单产分别为1797.45kg/hm^2、1750.05kg/hm^2、1640.56kg/hm^2、1572.55kg/hm^2较99B分别增产+25.03%、+23.91%、+18.44%、+13.53%。  相似文献   

16.
海南卷萼兜兰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海南野生兰卷萼兜兰[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Cower)Rolfe]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卷萼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8M1+8S,核型公式为2n=32m+4sm,染色体类型主要由中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卷萼兜兰的核型属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7.01%,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卷萼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进化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