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DNA又称为短串联序列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STRs)、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其作为遗传标记在DNA指纹图、遗传连锁图、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分析以及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微卫星DNA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及展望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i m-ple tandemrepeats,STRs),是均匀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变异性并且数量丰富,因此微卫星标记的应用非常广泛〔1〕。微卫星位点通常通过PCR扩增,扩增产物通过电泳分析并根据大小分离等位基因进行检测。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就是分析山西瘦肉型猪SD-Ⅲ系卫星标记SW489和SW2049的遗传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山西瘦肉型猪SD-Ⅲ系,为猪的动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猪…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mierosatellite)DNA标记是由重复单位为2~6 bp的核苷酸序列所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数目不同,形成了微卫星标记的丰富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由于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呈共显性遗传方式及检测快速和方便等优点而成为当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物种基因作图的首选标记,并在基因诊断、物种的演变追踪、QTL分析、系谱的确定、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微卫星标记BMS2508在4个山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微卫星DNA又称简单序列重复、短串联重复序列和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微卫星多态性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不等交换造成变异而产生的,具有保守性,其核心序列为2~6 bp,重复约10~20次,属于等显性遗传.自1989年在人类基因组研究发现微卫星多态性后,目前在马、牛、猪、绵羊和鸡等动物基因组中也筛选出了大量的微卫星标记,但山羊等动物中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或简单重复序列(SSR),由侧翼序列和串联重复核心序列组成,一般其串联重复核心序列长度为1~6 bp[1]。由于微卫星遗传标记具有多态信息含量高、基因组内分布广泛及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2-3]、QTL定位[4]、亲缘关系鉴定[5]及遗传多样性评估等[6]。微卫星标记的基因分型主要  相似文献   

6.
有关微卫星的报道始见于Skinner等(1974)在研究寄生蟹的卫星DNA时发现一种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Ali等(1986)首次将合成的寡聚核苷酸用于人的指纹研究,才受到重视。Jeffreys等和Gao等(1988)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系统。Tautz等(1989)报道微卫星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早期将微卫星称为“简单序列”、“简单序列重复(SSR)”、“简单串联重复(STR)”等。  相似文献   

7.
微卫星DNA指纹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及微卫星的特性DNA指纹技术是Jeffereys[1] 等人 1985年在人类遗传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遗传标记方法 ,此后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其主要原理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分布着许多具有串联重复序列的区域 ,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DNA的不均等交换 ,使串联重复数目发生增加或减少 ,从而演化出高度重复区段长度的多态性。目前 ,被用作遗传标记的串联重复序列一种为小卫星序列 ,重复单位长度一般为 11~ 70bp ,另一种为微卫星序列 ,重复单位长度一般为 2~ 6bp。用小卫…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SR),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DNA分子标记,它因具有分布广泛,多态信息丰富,呈共显性遗传和检测快速、方便以及中性标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系谱确认、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及遗传多样性评估等方面。文章选用了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我国5种家兔的DNA遗传多样性,为正确评价各品种遗传多样性的价值制定合理可行的保种方案,开展配合力测定,预测杂种优势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和各种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分子标记技术在鸡的育种和生产中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近几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在基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 ( QTL)定位、群体遗传距离测定、抗病品系的选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的 SNPs,为探索鸡的某些疾病的产生机理和生产性能差异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方法。1 微卫星标记微卫星是在生物体基因组以 2~ 6bp为其核心序列 ,头尾相连组成的串状重复序列。核心序列一般重复 1 0~ 2 0次 ,多态性的产生是因重复次数的不同造成的 ,通常…  相似文献   

10.
藏鸡为我国高原特有地方品种,为了保护其地方品种资源,开发高原特色产业,本研究采用MISA软件检测藏鸡全基因组序列中存在的微卫星位点,并找出其SSR开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共找到411 761个微卫星序列,含微卫星的序列共14 295条,微卫星平均每隔2 607.56 kb出现一个序列,其中1 055种重复基元模式在藏鸡DNA序列中被找到,所占比例份额最高的是(TA)n(47.49%),10~15 bp的是微卫星序列长度所在的主要区域。因此,藏鸡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利用为藏鸡品种的分子鉴定打下基础,可以加快藏鸡杂交选育进程,以便获得较好的开发前景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微卫星是以几个碱基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具有丰度高、多态性高、共显性标记、选择中性、可自动检测等优点,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微卫星位点可以提供具高分辨率的遗传信息,这一特点使微卫星适合于个体水平上的研究,可进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包括亲子鉴定等。本文着重介绍了微卫星在体细胞克隆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微卫星是以几个碱基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具有丰度高、多态性高、共显性标记、选择中性、可自动检测等优点,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微卫星位点可以提供具高分辨率的遗传信息,这一特点使微卫星适合于个体水平上的研究,可进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包括亲子鉴定等。本文着重介绍了微卫星在体细胞克隆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卫星标记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4年,skinner在研究寄生蟹的卫星DNA时发现一种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Ali等在1986年将合成的寡聚核苷酸用于人的指纹研究。1989年,Taetz利用PCK技术研究了微卫星的变异特性,提出微卫星有丰富的多态性。作为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遗传标记,微卫星具有数量大,分布广泛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检测快速方便等优点,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本文旨在对微卫星标记的特性及其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帅小蓉 《蚕学通讯》2005,25(1):25-27
微卫星DNA(Microsatellete DNA),又称为简单重复序列(SSR,single sequence repeats),是一类由2~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重复序列如(GA)n ,(AC)n,(GAA)n等,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基因组中.本文针对SSR标记的原理、操作程序及其在家蚕中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标记DNA是简单串联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s,SSR),它的组成基元为1~6个核苷酸,例如(CA)n、(CGA)n、(GACG)n等.由于这些序列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且由于串联重复的数目是可变的而呈现高度的多态性,以及在单个微卫星点上可作共显性分析.近年来,微卫星序列作为比较理想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遗体图谱的构建、居群遗传学以及系统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畜禽微卫星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微卫星及其研究简史微卫星(Microsatellitte)DNA(以下简称微卫星)是以1—6hP的核着酸序列(称为核心序列,COreSequence)为基本单位,呈串联重复状散在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中的一种高度重复序列,又称简单串联重复(STR,SimpleTandenlRepeat)或简单序列重复(SSR,SimpleSequenceRepeat),它J一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及部分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是多拷贝均匀分布的,就某一微卫星而言,其重复数是可变的,这构成了微卫星多态性的基础。有关微卫星的报道始见于1974年,Skinner等[”1在研究寄生蟹的卫星DNA时发现了一类简单串联重…  相似文献   

17.
微卫星DNA标记在川渝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或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s Repeat,SSR),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DNA标记。常用于检测个体基因型,统计群体中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的数目和频率,并结合分子遗传学和数量分类学原理,计算各个品种的遗传变异程度、生存稳定性,初步评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分化关系。论述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微卫星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并以川渝山羊品种(类群)为重点进行了系统讨论,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四个微卫星标记在苏钟猪中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标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基因DNA多态性的新型DNA标记,因其数量多、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及检测方便等优点而倍受推崇。本文利用四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其在苏钟猪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四个微卫星座位在苏钟猪中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杂合度为0.5962-0.8823;多态信息含量为0.5146-0.870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768-8.4935。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四个微卫星标记可以作为苏钟猪的遗传多样性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微卫星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能有效区别不同物种、不同群体及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分子标记,可作为第二代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广泛分布于各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且随机分布。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是一类以1~6 bp的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呈串联重复状散在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富和  相似文献   

20.
利用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七个家兔品种进行了遗传检测.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计算了七个家兔品种(9个家兔群体)样本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微卫星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各群体遗传杂合度、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对这几个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个微卫星位点在所检测群体中均表现了较好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69905.平均杂合度范围在0.5885~0.6826.表明所研究的家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还可以做进一步的选择利用.根据遗传距离所做的聚类分析图表明吉戎-Ⅰ系和吉戎-Ⅱ系、哈尔滨大白兔、塞北兔的亲缘关系依次较近,与它们的培育历史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