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鱼类的性腺发育和生殖活动是由脑下垂体控制和调节的,而脑下垂体又在下丘脑控制之下。脑受到刺激和冲动又影响下丘脑分泌激素释放因子的活动。神经冲动通过单胺类神经递质调节激素的分泌。故而研究下丘脑和脑垂体之间的关系对鱼类的性腺发育和繁殖是极其重要的。一下丘脑和脑垂体解剖学上的联系从形态解剖来看,鱼类的下丘脑通过垂体柄与脑垂体相连。神经垂体的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内,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腺垂体内,从而把脑和腺垂体联系起来。硬骨鱼有由正中隆起和门脉系统合成的神经垂体咀部(Holmes,Ball,1974)。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丛是供给神经垂体的纵行毛细管丛。  相似文献   

2.
鱼类内源性生长激素释放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是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部分鱼类的Ghrelin基因和肽链结构已经被确定。与哺乳动物相似,鱼类Ghrelin的主要分泌部位也在消化道,但在脑、肾脏、鳃、心脏等组织中也有少量分泌。鱼类的Ghrelin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促进摄食以及调节脑垂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可促进脑垂体分泌LH和GH,某些鱼类Ghrelin可能具有促进脑垂体分泌PRL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Ghrelin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概况,旨在为丰富鱼类内分泌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516-522]  相似文献   

3.
<正> 一、鲻科鱼类脑垂体研究简史鲻科鱼类有70余种,其中研究较多的种类有:鲻鱼(Mugil cephalus)、大头鲻(M.capito)、金鲻(M.auratus)、棱鲻(M.carinatus)、龟鲻(M.chelo)、梭鱼(M.sojuy)等。首先Leloup 1952年用生理方法,对金鲻垂体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1952—1954年Olivereau用放射自显影法对金鲻做了垂体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1954年Jhuson对鲻鱼用丙酮干制垂体注射,促使性腺成熟。Buser-Lehaye1953年对大头鲻用光学显  相似文献   

4.
中山大学鱼类研究室生殖内分泌生理研究组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动物系R.E.Peter教授合作,近三年来对鱼类生殖机理的研究,已经证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多巴胺,既能抑制脑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GTH),也能抑制LRH-A对GTH分泌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已证明儿茶酚胺排除剂Reserpine(简称RES)能将多巴胺对GTH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以至消除,从而显著增强LRbI-A促进GTH分泌和诱导排卵作用。根据上述理论,结合前二年实践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山大学鱼类研究室和浙江宁波市激素制品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历史上,鲻鱼Mugil cephalus是最早被选作海鱼养殖的对象之一,我国早在四百年前就有养鲻的历史记载。由于鲻科中的多数鱼类具有食物链短、适盐性广、生长快及易于养殖等优点,故已成为很多国家咸水或半咸水水域的主要养殖对象,其生产潜力业已引起各国的重视。1969年鲻科鱼类的研究被列为国际生物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鲻科鱼类养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推广,天然苗来源日蹙,人工繁殖研究应运而生。鲻鱼人工繁殖工作虽已进行了10余年,但由于育苗技术上尚存在不少问题,故人工繁殖鲻鱼苗尚未进  相似文献   

6.
王良臣  刘修业 《淡水渔业》1980,(6):9-12,F002
<正> 鲻科鱼类的研究,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但对梭鱼脑垂体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梭鱼脑垂体及盐度、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对梭鱼脑垂体的作用提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对鱼类生殖生理的研究已经证明:(1)鱼类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活动既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促进,又受到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的抑制。(2)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多巴胺具有GRIF的作用,它既能直接抑制脑垂体GtH细胞的分泌活动,亦能抑制GnRH促进GtH的分泌作用。(3)多巴胺的拮抗物或合成抑制剂能消除多巴胺对鱼脑垂  相似文献   

8.
当前,激素刺激鱼类性腺机能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养鱼实践中。可是,在激素调节鱼类性周期这一方面,虽然有大量新资料,但是性腺激素对各不同发育和成熟时期性细胞的作用机制问题,仍有很多争论。众所周知,鱼类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活性与卵巢中发生的性周期过程密切相关。脑垂体激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宋宗岩 《中国水产》2009,404(7):61-61
鲻鱼是海洋鲻科鱼类中一种占产量比重较大的品种。近几年来由于捕捞过度,其产量大幅度下降,只能依靠人工养殖的鱼类供应市场。在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利用海水养殖和半咸水养殖鲻鱼的地方很多,在内陆也有相当多的地方通过苗种训化,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淡水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中,鲤鲫鱼的脑下垂体是用作鱼类人工催情产卵的主要激素之一。摘好脑垂体的时间以冬春季为好,雌雄均可,但必须是性成熟个体,一般鲤鱼个体重量要达750g以上,鲫鱼要达200g以上。 过去习惯上用利刀劈开鱼颅盖骨,再用镊子挑出脑下垂体,此法不但破坏了鱼的外形,影响了商品价值,而且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现在经过改进,从  相似文献   

11.
宋宗岩 《水产养殖》2009,30(12):35-36
鲻鱼是海洋鲻科鱼类中一种占产量比重较大的品种。近几年来由于捕捞过度,其产量大幅度下降,只能依靠人工养殖的鱼类供应市场。在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利用海水养殖和半咸水养殖鲻鱼的地方很多,在内陆也有相当多的地方通过苗种驯化,移入淡水中养殖,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  相似文献   

12.
牙鲆的淋巴细胞表面抗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日琴 《水产学报》2003,27(5):486-490
关于鱼类淋巴细胞的异质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后才利用抗IgM单克隆抗体证明硬骨鱼具有T/B样淋巴细胞[1-5]。鱼类的T淋巴细胞具有和哺乳动物T细胞相似的功能,如:对同种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和细胞增殖反应。虽然鱼类的T样淋巴细胞还没有象哺乳动物那样建立起以表面多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分离鉴定的CD系统,但在硬骨鱼中已发现了编码TCR分子和MHC分子的基因,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几个实验室[6-10]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鱼类TCR基因多样性和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在脊椎动物系统发育中进化关…  相似文献   

13.
鱼类芳香化酶活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洪万树 《水产学报》2000,24(3):285-288
鱼类的生殖活动受外部环境因素和神经内分泌的双重调节。下丘脑、脑垂体和性腺通过相互调节 ,促进和制约着鱼类生殖细胞的发生、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成熟及其繁殖活动。如下丘脑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可刺激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GtH)作用于性腺 ,促使性腺组织产生类固醇激素直接作用于生殖细胞 ,引起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和排卵。同时 ,类固醇激素也会反馈抑制GnRH和GtH的分泌。在类固醇激素的代谢过程中 ,需要多种酶参与催化 ,其中一种酶称为芳香化酶 (aromatase) ,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 ,芳香…  相似文献   

14.
鲻鱼(Mugil cophalus Linnaeus)是鲻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且最早被人类利用及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抗病性强、食物链级次低,可在淡水、半咸水及海水中正常生长。有关鲻鱼生长发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不少工作。鲻鱼的生长情况与鲻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鲻鱼性腺的发育,关系到鲻鱼人工繁殖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鲻鱼     
<正>鲻[zī]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属鲻形目鲻科鱼类,俗名乌头、乌鲻、葵龙、田鱼、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我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形态特征体修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成鱼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全身被圆鳞,眼大。背鳍两个,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  相似文献   

16.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又名石鳜、肉鳜、岩鳜,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鳜属。斑鳜为小型肉食性凶猛鱼类,自然环境中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新、多石砾的江河溪流和大中型水库的上游流水环境中,东南亚国家都有分布。斑鳜主要捕食小鱼、小虾,属天然野生鱼类,生长期较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有"淡水  相似文献   

17.
鱼类下丘脑—垂体神经分泌系统功能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远友 《水产学报》1990,14(3):260-266
鱼类的生殖是受环境影响的。感觉器官把外界环境的刺激(如温度、光照等)传送到脑,使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并促使性腺分泌性甾类激素,以促使性腺发育成熟及排出精子和卵子。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受体内各种激素的调节,其中生长激素对鱼类的生长起主要调控作用.同哺乳动物类似,在鱼类中,生长激素由脑垂体中的生长激素细胞分泌并通过血液运输到作用部位.现有研究发现,鱼类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与鱼体生长速率的季节性变化有显著关系.因此,意味着如果人为增加鱼体中的生长激素含量,能够加快鱼类的生长,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生长激素在鱼体中含量很低,从脑垂体中大量获得生长激素用于渔业生产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这就限制了生长激素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利用重组的鱼生长激素进行渔业生产就有了可能性.为此,本文就鱼类生长激素研究进展及其对鱼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鲻科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鲻科鱼类是我国沿海近岸的重要经济鱼类,同时也是咸淡水增养殖的优良品种。本文综述了我国鲻科鱼类人工繁殖进展、水平及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苏炳仁 《海洋渔业》1985,7(5):237-237
<正> 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于保加利亚瓦尔那召开会议,将鲻科鱼类列为国际生物学计划的研究课题。1974年,于以色列海法举行了鲻类及其养殖的国际讨论会。此后,在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鲻类养殖及诱导繁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鲻类以其食物链短和适盐性广等突出的优点,被推荐为沿海鱼类养殖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