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应用“工程化”技术组装配套,促进养猪生产方式由数量型、速度型向经济质量和效率增长型转变我国现阶段养猪生产,正处在一个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以增加高技术含量为取向的重要变革时期。在“工程化”技术的养猪新工艺建立方面,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其发展方向是:朝向集约化、专业化。突出了以工艺技术为前提的设备、设施养猪新特点。提高其饲养密度和周转利用效率;在新品种及杂交配套利用方式上,随着各个企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饲料营养水平的提高,在充分体现出:适度、便捷、高效率杂交模式应用的前提下,趋向于适时地根据市场消…  相似文献   

2.
5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条养猪自动线在东北农学院香坊实验农场建成,标志着工厂化养猪作为我国养猪业的一种新组织形式诞生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工厂化养猪在工艺流程、猪舍设计、猪舍内设施设备配套、猪品种(系)配套、饲料加工、环境控制、废水废物处理等技术方...  相似文献   

3.
王放银 《养猪》2005,(1):9-10
二十多年来,我国畜牧业飞速发展。传统的养猪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村分户散饲养方式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转化。但是,在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半传统的养猪模式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发生产适合传统养猪模式的高效专用浓缩饲料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养猪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的农村分散户养;另一是正在兴起,并引入“规模效益、快进快出”观念的集约化养猪。1农村养猪特点及其日粮配合方法农村养猪分散在千家万户,以饲养外来品种作为父本、地方品种作母本的杂交商品猪为主。此种模式养猪,最大的优势便是充分利用农民手中的零散饲料资源,如米糠、红薯、南瓜、青绿饲料、淘米水,甚至树叶等,从营养学上说,农村养猪可以自给全部的能量饲料和部分维生素物质,所缺的是蛋白质和矿物质。同时,因为其饲养环境差,需要针对性添加预防拉痢及呼吸道疾病的药物。这种农村养猪模…  相似文献   

5.
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配套体系是发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近年来国外已广泛应用,并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我国起步较晚,瘦肉型纯种猪数量较少,饲料工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蛋白质饲料也比较缺乏,广大农村相当一部份地区还是使用传统的习惯方法养猪(吊架子、单一  相似文献   

6.
魏等柱 《猪业科学》2011,28(5):110-111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国,存栏量和年出栏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养猪规模上我国以中小规模为主多种养猪模式并存,在目前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劳动力成本和饲料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猪场排污压力的不断加大,养猪业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7.
现代养猪技术和饲料配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养猪带给人们的效益也因此而获得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相关知识与技术的缺乏而导致,目前我国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仍然存在较严重的盈缺问题。特别是传统生产模式是以农户为单元,以家庭副业为基础的分散的养猪模式。该模式养猪的物质基础———饲料主要是利用农家自身的非商品性农副产品简单构成的,因此其营养状况较差,无法完全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虽然浓缩料和预混料等补充饲料的推广应用为改善传统养猪生产饲…  相似文献   

8.
养猪加工一体化效益高四川省涪陵地区畜牧局陈德祥饲料成本在养猪开支中要占80%~85%。直接用粮食或从饲料公司购饲料喂猪,一般每头猪平均纯收入仅20~30元。很不划算。涪陵地区养猪大户黎开元搞股份合作办酒厂,以粮食酿酒、酒糟发展规模养猪。年出栏肥猪35...  相似文献   

9.
<正>1液态料饲喂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传统养猪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家一户的养猪模式通常以放养和圈养为主,饲料来源主要以饲草、麸糠以及剩余餐食等。随着集约化养猪模式的发展,为了饲喂方便和饲料安全,全价科学配比日粮的干粉饲料和颗粒料逐渐成为主流饲喂模式。欧洲一些养猪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回归液态饲料饲喂模式,主要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并充分利用一些食品和粮食副产物,当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整个养猪业中小规模、农户散养占了80%以上,如果应用现代养猪营养原理,指导农户科学养猪,就能大大提高饲养水平,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旨在探讨从饲养的角度提高农户养猪经济效益的途径。1传统农户养猪生产模式的特点1.1传统农户养猪生产模式的优点1.1.1成本低消耗低饲料主要为自产的谷物、薯类、青绿饲料和农副产品,每头猪消耗的粮食类精料只有集约化养猪用量的50%~60%,且由于不需用专门的劳动力,不需要购买商品饲料及养猪设备的投资,故投入少,生产成本低。1.1.2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表现在猪多、肥多、粮多的“猪粮”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养猪业在区域发展、产能结构、组织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产效率、环境污染和重大疫病防控等问题仍十分严峻。楼房养猪模式是适应新时期养猪业发展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相比于传统猪舍,楼房猪舍养猪最大优点是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江苏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工商业发达,猪场建设用地仍面临困境,而采用楼房猪舍养猪就成为了江苏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养猪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养猪生产发生了三大变: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规模化养猪,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贸易往来渐多,引种频繁。而我国猪病综合防治体系不完善、认识不统一,尤其是疫苗研制相对滞后,导致各类疲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日渐增多且日趋复杂。造成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低下、死亡率升高、治疗费用增加等严重经济损失。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已成为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类似这种由多种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将是今后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3.
苏中地区建立生猪商品基地,发展规模养猪已有3年历史,如何提高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始终是主攻目标。三年的实践,证明了实现猪鸡、猪鱼、猪鸡鱼结合的立体养殖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规模养猪模式的最佳选择,发展前途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猪改变了以往饲养单一、小规模的饲养模式。饲料的工业化、母猪生产的工厂化和密集封闭的饲养环境是规模化养猪的三个主要特点。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密集封闭的环境,寄生虫病已经成为规模化养猪的重要疾病之一。寄生虫的严重感染可引起生长猪的消瘦、贫血、饲料报酬下降、流产,甚至死亡,寄生虫病造成养猪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猪场直接产值的8%左右,我国每年因猪寄生虫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之巨。  相似文献   

15.
最近10年,我国养猪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养猪规模进入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诸如环境的污染,种质资源消退等问题,生态养猪模式在这时应运而生,实行生态养猪是对我国养猪业要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求企业不兆要做到场址的总体规划与建设,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包括猪的繁育和地方猪种保护开发利用)、饲料生产与供应、饲料管理,还要注重卫生防疫,环境保护一起抓。下面为本刊对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坚青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
罗建模  程俊英 《养猪》1995,(3):29-29
一种养猪新技术──多段喂饲法罗建模,程俊英(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荣昌,632460)我国长期以来养猪都采用三段饲喂法,即把肉猪的整个饲养期分为小猪阶段、架子猪阶段和催肥阶段,根据猪只各个阶段不同的生长特点和营养需要给予相应营养水平的饲料。三段饲喂法虽然每...  相似文献   

17.
近1我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规模养猪迅速发展。2008年,国规模养猪出栏量首次超过传统养猪,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来源。规模化养猪稳步发展,逐渐取代传统养猪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随着规模养猪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加大,中小规模猪场从业人员技术缺乏,饲养技术和设施设备的研究配套未能跟上其发展的需要,致使一些中小规模猪场畜舍空气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且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楼房养猪发展现状的浅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楼房养猪已成为业内热点话题。文章主要就我国楼房养猪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浅析,介绍了楼房养猪的优劣、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为养殖户利用楼房养猪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一、未来,智能化楼房养猪将成为主流养猪模式之一,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养殖场(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该模式;二、楼房养猪设计需与养殖工艺流程、工程建设、机械配套相统一,在设计中应以提高生物安全度为关键点,遵循猪的生理学特性,发挥其生长发育潜能,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1我国饲养配套系种猪现状 中国配套系猪饲养与推广曾出现过鼎盛时期。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北京养猪育种中心1991年从美国引入迪卡配套系种猪(DEKALB),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推广非常好,当时正值中国工厂化养猪从南到北全面展开,迪卡配套系种猪的推广,对推动配套系育种和配套系种猪推广以及中国工厂化养猪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PIC是国外配套系种猪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模式逐渐从传统的散养型向规模化集约型发展,猪的饲养规模及密度不断加大,传染病的种类及发生频率也在增加。需要科学规范饲养管理,同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及时诊断免疫等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