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从酸奶中分离纯化出的保加利亚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a,LB)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insThermopilos,ST)进行耐硒筛选实验,确定嗜热链球菌为耐硒菌种。用浓度梯度法对其驯化,从而得到富硒菌株,并进行富硒实验,初步确定富硒条件:加硒时间为第5小时,硒浓度为16μg/mL,加硒量为10%,培养时间为10h,培养温度为39℃,pH值为7,采用番茄酵母培养基,富硒率为71.6%。  相似文献   

2.
由于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这2个菌种的比例对酸乳的发酵会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导致酸乳发酵风味、货架期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酸奶发酵过程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比例及其发酵结果进行了研究,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测定滴定酸度,找出发酵规律,从而得出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比例关系为3∶2时,酸奶的风味较理想、货架期较长,是这2个菌种最理想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学院研发的微生态发酵酸乳技术,通过对微生态乳制品发酵菌种嗜酸乳杆菌的扩大培养,采用优化的技术参数和生产工艺,对嗜酸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共同发酵,从而生产出的具有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新型发酵酸牛奶。  相似文献   

4.
选取3株乳酸菌分别为保加利亚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活化菌株并培养至第2代,接种到培养基中,待菌生长到8,10,12,14,16,18,20,22,24 h,对菌种进行制片和革兰氏染色,对比3株乳酸菌的形态变化。3株乳酸菌的所有涂片都呈现蓝紫色,证明3株乳酸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3株乳酸菌在培养16~18 h时,为对数期末期,革兰氏染色试验菌体呈现典型形态。在对菌体染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菌龄和脱色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和牛奶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花生酸奶。对单个菌株和混合菌株进行不同添加量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样品后发酵不同阶段的酸度及风味状态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用接种量3%的混合菌种(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添加量的比为1∶1)发酵4 h,后熟32 h可以生产出品质、口感最佳的花生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6.
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生产凝固型发酵乳的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发酵生产新型发酵乳中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发酵剂接种量5.5%,菌种比例1∶1.5,37℃条件下发酵4.0 h,二次加入4.0%混合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比例为1∶1),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2.5 h。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发酵乳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奶香味纯厚,产品酸度88°T,活菌数可达3.88×10~(10)CFU/m L。  相似文献   

7.
以荞麦和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和稳定剂,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混合菌种发酵,制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保健饮品。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荞麦糖化汁中加入7%乳粉,5%蔗糖,接入3%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在42℃下发酵4 h。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芦荟、苹果和鲜牛奶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作为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为芦荟苹果果粒3%,白砂糖7%,芦荟香精0.3‰,苹果香精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4.0‰。依据此配方制得的酸奶,口感酸甜爽口,是集苹果、芦荟和酸乳营养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乳制品。  相似文献   

9.
番木瓜酸奶除具有普通酸奶的生物学价值外,还有番木瓜特殊的芳香,且果料的添加使酸乳制品更易消化吸收、更富色香味、更具吸引力。以优质奶粉与成熟的番木瓜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为发酵剂,在均质、杀菌、冷却后加入发酵剂进行液态发酵生产番木瓜酸奶。在相同的稳定剂条件下,以不同的番木瓜浆添加量、蔗糖用量、发酵时间、发酵剂的接种量进行发酵的正交试验,对产品进行感观评价,以此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及配比,为番木瓜酸奶最佳生产工艺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取番木瓜浆与牛奶的体积比2∶3,蔗糖用量20 g,发酵时间4 h,发酵剂的接种量6 mL,加糖量为10%,稳定剂CMC 0.02%,发酵温度为42℃,以此工艺条件制备的番木瓜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凝固型酸奶的生产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白砂糖为调味剂,对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冻干粉末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并将两酸奶菌种以1∶1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对凝固型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进行阐述,以生产更多更好的酸奶制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富硒毛竹笋中硒形态分布、重金属含量以及硒含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富硒毛竹笋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富硒毛竹笋中硒形态主要为蛋白结合态硒,安全且利用效率高;重金属含量在安全标准以内,没有出现重金属富集的情况;施硒肥浓度为1.5 mg/mL培育的富硒竹笋,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补硒食品。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不同的冷冻保护剂配制和不同冷冻条件对嗜酸乳杆菌的保存效果。应用冷冻和低温冷冻2种冻存方法,于预定时间,分别对预设的7个不同冷冻保护剂进行复苏以及相关检测。冷冻保护剂分组为:DMSO-脱脂乳(1:9)、DMSO-液体MRS(1:9)、甘油-脱脂乳(1:1)、甘油-脱脂乳(8:2)、甘油-生理盐水(1:1)、甘油-液体MRS(1:1)、甘油-液体MRS(8:2)。试验结果显示:-80℃的试验组的嗜酸乳杆菌存活量大于除温度外同等条件下-20℃组的存活量。采用DMSO为冷冻保护剂、脱脂乳或液体MRS为冷冻介质的试验组的菌存活量明显大于其他试验组。本试验分组内,-80℃条件下,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冷冻介质为脱脂乳或液体MRS时,试验组的菌存活量明显大于其他试验组。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为小麦高效富硒提供理论依据,以‘宁春55号’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探究了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方法及施用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产量和地上部器官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和追施方式下,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值随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两种施硒方式下孕穗期和灌浆期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Fo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小麦茎秆和麸皮中全硒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总体上,基施富硒有机肥地上部各器官全硒含量高于追施方式下,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表明两种施肥方式对小麦体内硒的富集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基施方式下,小麦产量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0.9%~8.9%,而追施方式下,不同处理小麦产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种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根据两种施肥方式下小麦的叶绿素荧光、产量及体内硒的富集效果,建议在小麦富硒农产品生产中基施富硒有机肥,减少小麦农艺操作环节,降低人工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谷物发酵食品-酸粥中分离并鉴定了13株乳杆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开发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发酵食品奠定了基础.通过体外测试了其耐酸、耐胆汁及降胆固醇能力.结果发现,7株菌在pH值3.0的条件下存活率达50%以上,对胆固醇的降解率在50%以上,耐胆汁效果良好.其中菌株NSZL-2、NSZL-11 和 NSZL-12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有可能成为潜在功能性菌株.  相似文献   

15.
混合菌种用于发酵香肠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菌3个菌种作为发酵剂,通过耐盐和耐亚硝酸盐以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生产条件为: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为2:1:2,发酵温度30℃,接种量2%时是最优配比,发酵香肠时间为18小时。  相似文献   

16.
以雪莲果、牛奶和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为原料,研制功能乳饮料,其最佳风味配方为:14%雪莲果汁、25%牛奶、4%直投式益生菌、6%绵白糖,制成的产品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发酵酸奶风味和雪莲果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17.
利用潍坊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青州市)取得的大量数据,绘制了硒元素地球化学图,在硒元素高值区布设了100件表层土壤样品和5条垂直土壤剖面样品,研究青州市典型地区土壤硒元素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样品硒含量平均值为0.28 mg/kg,硒元素有效度为1.76%~14.21%,平均为5.70%。pH与全量硒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与水溶态硒呈正相关;磷、氮、有机质、镉与全量硒、水溶态硒呈正相关;全量硒与铅、锌、镍、砷、汞也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表层土壤中硒元素强有机结合态(38.22%)>残渣态(34.82%)>腐殖酸结合态(21.05%)>碳酸盐结合态(3.20%)>离子交换态(1.54%)>水溶态(1.00%)>铁锰氧化物结合态(0.17%)。研究区硒的富集与有机质关系非常密切,垂向上表现为上高下低的表聚型。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龙眼肉为主要原料,用川秀乳酸菌酸奶发酵粉(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感官评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佳工艺将龙眼浆(龙眼∶水=1∶8质量比)121℃灭菌20 min,脱脂奶粉与龙眼浆1∶5(W/W)混合,冷却,添加0.15%(W/W)发酵剂,于42℃下发酵8 h,快速破乳同时将龙眼酸奶与水按照1∶1(体积比)混匀,并添加柠檬酸0.2%,蔗糖0.9%,复合型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0.3%,混合均匀。配制成具有龙眼风味、营养性突出的发酵型饮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富硒土壤中有效硒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海东部富硒土壤为供试材料,对6种有效硒浸提剂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的最佳浸提时间和土液比进行了筛选,并结合土壤有效硒最佳浸提剂的小麦生物学校验,以找出适宜富硒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浸提剂及其浸提条件。结果表明:6种有效硒浸提剂对富硒土壤中硒的浸提量均随着土液比的增大而减少,且均随浸提时间的逐渐增加而增加。EDTA和DTPA的最佳土液比则为1/20,振荡时间为30 min;K2SO4、AB-DTPA、NaHCO3和KH2PO4四种浸提剂最佳浸提土液比均为1/15,其中K2SO4和AB-DTPA的最佳提取时间为60 min,其余两种浸提剂NaHCO3和KH2PO4的最佳浸提时间均为90 min。6种不同浸提剂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土壤有效硒含量与小麦籽粒中富集的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量以DTPA最少,其次为K2SO4,分别只占KH2PO4、NaHCO3、AB-DTPA及EDTA提取量的16% ~ 47%和36% ~ 85%,故不适用于作为石灰性富硒土壤有效硒的浸提剂。KH2PO4、NaHCO3、AB-DTPA和EDTA 提取的硒含量不仅与小麦籽粒中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浸提量高,提取过程简单,重复性好,故均可作为石灰性富硒土壤的有效硒浸提剂。  相似文献   

20.
硒增强植物抗逆能力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硒是植物有益元素之一,已被证实能够增强植物抗逆能力。为准确把握硒增强植物抗多种逆境能力的研究动态,分别检索、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硒增强植物抵抗重金属污染、病虫害、盐害、干旱、高低温等逆境的研究进展;讨论植物抗逆能力形成与硒营养的关系。总结、提出硒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干旱胁迫能力的研究需要加强;硒增强植物抵御重金属胁迫的机理研究需要深入。为推进硒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研究和促进硒在环境污染、农业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