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验证吡虫啉滴剂治疗猫自然感染跳蚤的临床效力,在江苏地区随机选取60只自然感染跳蚤的猫进行驱虫效果观察。在给药前(第0天)和给药后第1天、第3天、第21天和第28天,对试验猫进行跳蚤计数并计算减虫率与治愈率,观测受试猫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精神、体况、食欲和排粪情况。分别于给药前(第0天)和给药后第28天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常规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猫在用药后第1天和第3天时,平均减虫率分别为94.77%(治愈率70.00%)和99.35%(治愈率98.33%);至第21天时,平均减虫率为100%(治愈率100%);给药后第28天时,受试组平均减虫率仍为100%(治愈率100%),无复发;在给药前后,受试猫的肝脏、肾脏功能及血液学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都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内。说明吡虫啉溶液对猫自然感染的跳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对机体肝脏、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复方非泼罗尼滴剂按推荐剂量使用对犬蜱虫病的治疗效果,从北京市和海口市各收集60例自然感染病例犬,随机分配到A组和B组,A组为试验药物组(复方非泼罗尼滴剂),B组为对照药物组(福莱恩增效滴剂),每组60只,各组试验犬按推荐剂量接受治疗,在用药0 d、用药后1、2、3、4、5、6、7、10、14、21、28、35 d...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使用中药马蹄香对感染细小病毒的患犬进行治疗,观察马蹄香的治疗效果。使用CPV-BM毒株通过口服方式感染犬,根据犬细小病毒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应用马蹄香结合西药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发病初期使用马蹄香全粉200 mg/kg·d治疗,1~3 d可治愈,中度症状患犬需要配合0.9%氯化钠液静脉注射治疗,重度症状患犬需要配合5%葡萄糖液和庆大霉素静注治疗,1~3 d可好转,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马蹄香是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并且可以明显提高其它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赛拉菌素(HS013)溶液(0.75 mL:45 mg)进行了对靶动物犬的临床药效试验,试验分为5组,其中Ⅰ、Ⅱ、Ⅲ组给予赛拉菌素溶液,即高剂量组12mg/kg体重,中剂量组6 mg/kg体重、低剂量组3mg/kg体重,Ⅳ组做药物对照组(REVOLUTION)6mg/kg体重,V组不用任何药物治疗,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HS013按612mg/kg体重推荐剂量应用对犬体外的血虱、跳蚤、螨虫等节肢昆虫及体内的狮蛔虫、弓首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钩口线虫、胃线虫等线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血虱和跳蚤的有效治疗剂量甚至可降至3 mg/kg体重,但对蠕形螨的治疗剂量应超过6 mg/kg体重,并且间隔30d左右用药212mg/kg体重推荐剂量应用对犬体外的血虱、跳蚤、螨虫等节肢昆虫及体内的狮蛔虫、弓首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钩口线虫、胃线虫等线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血虱和跳蚤的有效治疗剂量甚至可降至3 mg/kg体重,但对蠕形螨的治疗剂量应超过6 mg/kg体重,并且间隔30d左右用药23次以上才能治愈;在推荐剂量范围内试验药物赛拉菌素溶液与进口对照药REVOLUTION溶液对犬体外的血虱、跳蚤、螨虫及体内食道口线虫、钩口线虫、毛首线虫的驱除效果相当,临床推荐剂量为6mg/kg体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笔者分别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和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asteurRIV株)对120条散养犬进行免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7 d、21 d、90 d、180 d、360 d分别采集犬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使用国产灭活疫苗和进口灭活疫苗免疫,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7 d、21 d、90 d、180 d、360 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6.7%、98.3%、98.3%、98.3%、86%和0、85%、100%、100%、100%、89.7%;免疫前、使用国产疫苗免疫、使用进口疫苗免疫,其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93.6%和95%。分析表明,两种疫苗比较,免疫抗体产生峰值时间一致,衰减速度同步,免疫效果相当,都能够达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目的。在犬狂犬病免疫工作中选择国产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还是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asteur RIV株)取决于地区对免疫效果和价格两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6.
犬猫皮肤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伍德氏灯对犬猫皮肤真菌感染进行快速诊断与治疗。结果显示,伍德氏灯在预热5 min后,对疑似皮肤真菌感染患犬34例、患猫16只进行快速检测确诊,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35%(28/34)和81.25%(13/16);对用伍德氏灯确诊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犬、患猫,在0 d、7 d、14 d、21 d分别肌肉注射抗真菌一号注射液(0.1~0.2 mL/kg)、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2 mL/kg)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0.2 mL/kg),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米尔贝肟对临床自然感染疥螨犬的治疗效果,选用自然感染疥螨犬65例,随机选择5条服用伊维菌素,另外60条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高剂量(2g/kg体重)、中剂量(1g/kg体重)、低剂量(0.5g/kg体重)的米尔贝肟。给药后2、14、28、42d和56d,刮取皮屑,检查螨虫和虫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试验结束时米尔贝肟高剂量组、伊维菌素组的无螨虫犬的比例和螨虫的下降率均为100%,临床症状如红疹、结痂、过度角化等现象均消失,所有动物毛发都开始大范围重生;米尔贝肟中、低剂量组结果稍差。米尔贝肟按2g/kg体重剂量,每周1次,连续用药3周,给药对自然感染疥螨病犬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1跳蚤、虱、蜱感染这3种寄生虫是犬体表常见的外寄生虫。他们叮咬犬的皮肤,吸食血液,引起犬皮肤瘙痒,被毛粗乱,严重时犬全身脱毛,体弱贫血。同时,其口器唾液及排泄物还会引起犬过敏性皮炎。诊断主要依据在犬体表发现活的虫体,毛根处有跳蚤粪便和虱卵,犬突然性瘙痒、舔咬及叫唤等。治疗包括外用杀虫药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10):117-119
对泰州地区两动物医院1年期间收治的245例确诊犬细小病毒病病犬的发病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犬细小病毒病3~6月龄犬发病率最高,为5633%,12月龄以上的犬较少发病;经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治疗后,2898%的病犬在2 d后康复,1960%的病犬3 d后康复,429%的病犬4 d后康复,1470%的病犬5 d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宠物犬、猫常用的几种营养品与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福来恩该剂是世界上最好的用于犬、猫的杀蚤用药,在24小时内可杀死98% ̄100%的跳蚤,效力可维持1 ̄3个月,淋雨或沐浴后仍可保持药效,药力直达毛内部,跳蚤或虱子只要接触就很快死亡,不同于一般的杀蚤药需吸血后才中毒死亡。长期使用可全面清除宠物身上和环境中的跳蚤,无任何的毒副作用。2汽巴100/500此药为广谱驱虫药,能1次性驱除包括蛔虫、线虫及绦虫等在内的13种体内寄生虫。适宜任何年龄、怀孕及哺乳犬只使用,安全可靠,无药味,容易喂服,安全度高,服用前无需禁食。3拜耳内虫逃宠物口服,能驱除体内如蛔虫、钩虫、鞭虫、绦虫等多种寄生虫,可…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3型(PCV3)Ca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细胞或组织样品中PCV3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将PCV3 Cap蛋白的去核定位信号肽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共获得8株能够稳定分泌针对PCV3 Cap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与IFA试验结果显示,8株MAbs均能够与真核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反应。选取3株杂交瘤细胞制备3株MAbs,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409 600、1∶204 800和1∶409 600。利用3株MAbs对自然感染PCV3临床病猪的腹股沟淋巴结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3株MAbs的腹水均能够与感染PCV3的临床样品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制备的MAb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深入研究Cap蛋白的结构和PCV3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噬现象的发现以来,有关自噬的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鼠伤寒沙门菌与自噬之间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章主要阐述了自噬发生的整个机理过程,标志性蛋白LC3及其上下游蛋白Atg和p62之间的作用机制,自噬信号通路的激活位点和条件,基于鼠伤寒沙门菌刺激TLR系统激活TAK1,导致免疫细胞中的AMPK和ULK1的活化,抑制mTOR的活性,进一步阐述了沙门菌与自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扬州鹅种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18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扬州鹅种鹅90只,随机分成5组(Ⅰ、Ⅱ、Ⅲ、Ⅳ、Ⅴ组),每组15只母鹅、3只公鹅。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 000、8 000、12 000、16 000 IU/kg的维生素A。试验期为28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种蛋哈氏单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12 000 IU/kg添加组蛋壳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8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P <0.05),4 000 IU/kg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 000和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颜色极显著深于对照组(P<0.01),8 000 IU/kg添加组显著深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种蛋比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2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4 000和8 000 IU/kg添加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8 000 IU/kg添加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12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 058,P=0. 066)。2) 4 000、8 000和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 000 IU/kg添加组显著高于16 000 IU/kg添加组(P<0.05),12 000与16 000 IU/kg添加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4 000和8 000 IU/kg添加组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 000 IU/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84); 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000和8 000 IU/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087,P=0.051); 8 000和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谷胱甘肽(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4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P <0. 01)。综上所述,种鹅饲粮中添加8 000~12 000 IU/kg的维生素A能提高种蛋的蛋品质,提高蛋黄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提高种蛋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癸氧喹酯(decoquinate,DQ)作为畜禽抗球虫药使用已有50多年历史,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而备受关注。DQ主要通过破坏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电子传递而捕获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子的发育而发挥作用。家禽球虫易产生突变而较快产生抗药性,而反刍动物球虫少有抗药性的报道。除抗球虫作用外,DQ对疟原虫和弓形虫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对隐孢子虫和肉孢子虫的作用还需要研究确认。近年研究表明,DQ纳米颗粒和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疟活性,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DQ抗几种常见寄生原虫的研究进展,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肌肉生长抑制素调控肌肉和脂肪组织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名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是一种主要由骨骼肌分泌的蛋白质,在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若MSTN基因编码区碱基突变或缺失,可以导致肌肉异常肥大,出现典型的"双肌"性状。近年来研究还发现,MSTN在脂肪组织中也表达,并在脂肪沉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本文将从MSTN的基因结构、组织分布、作用机制以及功能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以期更深入了解MSTN,为畜牧业新品种的改良和肉质性状的改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低水平镉(Cd)暴露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的影响,试验以RAW264.7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为材料,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存在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Cd处理4 d;利用CCK-8法检测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活性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试验观察破骨细胞生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性蛋白及其mRNA水平。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升高,细胞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破骨细胞产生的数目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2、5μmol·L-1 Cd处理组破骨细胞封闭带的形成均受到抑制;2和5μmol·L-1 Cd处理组破骨细胞特异性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低微摩尔水平镉暴露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是一类基因组中被转录但不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介导的调控系统不同,当细菌遇到不利的生长环境时,sRNA介导的调控可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应答。沙门菌RyhB-1和RyhB-2是两种相似性较高的s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在调控因子作用下共同或单独调控靶基因表达。铁匮乏时,RyhB-1和RyhB-2可促进沙门菌摄取铁元素、限制胞内非必需含铁蛋白生成以及加快铁硫蛋白的储存,是沙门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铁稳态的主要元件。此外,当沙门菌遭遇氧化应激、缺氧或酸性环境等不利环境胁迫时,RyhB可分别控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平衡硝酸盐等无机物稳态、调节细菌运动性以及沙门菌毒力等应对环境变化。本文就沙门菌RyhB生理特征及其调控机制和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沙门菌RyhB的研究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以分离培养的原代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材料,研究了ZEA对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刀豆蛋白A(Con A,5 mg/L)作为T细胞活化特异性刺激剂,试验设空白对照组(不加Con A)、Con A组(5 mg/L Con A)、不同浓度的ZEA染毒组(Con A+ZEA 10、20和40μmol/L),处理48,72 h后,使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T细胞分泌IL-2、IL-3、IL-5、IL-6和GM-CSF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 A组细胞在48,72 h时间段5种细胞因子分泌均明显上升;与Con A组比较,染毒48,72 h后,10,20,40μmol/L ZEA染毒组各细胞因子分泌浓度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ZEA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2、IL-3、IL-5、IL-6和GM-CSF的分泌,从而影响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进行,降低整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华东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变异程度,采集临床疑似病料和活禽交易市场家禽的棉拭子样品,通过鸡胚接种、HA和HI试验及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H9 AIV,对其中部分毒株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筛选4个代表毒株免疫SPF鸡制备抗血清,利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原差异性。结果如下:共分离鉴定出6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率为2.02%(62/3 074)。对25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属于h9.4.2.5谱系,并进一步细分为A和B亚系。 HA 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为PSRSSR↓G,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与Y280代表株 HA 基因的推导氨基酸相比,分离株受体结合位点左侧臂全部变为NGLMGR。在抗原位点92位氨基酸出现R(64%)/K(36%)的变化。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间的HI抗体滴度相差2~8 log2,可分为2类抗原型。因此,目前流行的H9亚型AIV发生了抗原变异,至少同时存在两种抗原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火鸡组织滴虫感染黄羽肉鸡后在其体内的动态分布,本研究将JSYZ-A株虫体通过泄殖腔感染15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在感染后1d^34d内,每3d迫杀5只感染鸡,采集其不同组织脏器样品,并对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火鸡组织滴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和盲肠。感染后4d,感染鸡肝脏和盲肠中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3d和16d虫体检出率即达到100%,之后检出率逐渐降低,一直持续到感染后34d还能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0d^22d从鸡十二指肠、直肠和脾脏能够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3d^19d从鸡腺胃和空肠、心脏均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9d从鸡肺脏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并且呈现一过性感染。感染鸡的胰腺、脑、肾脏和睾丸组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并未检测到虫体DNA。上述结果为临床火鸡组织滴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