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采食行为与饲喂设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奇华  陈安国 《养猪》2003,(2):36-38
猪的采食行为和饲喂设备对饲料的浪费量有着明显影响。据研究人员估计,通常的规模猪场供给生长肥育猪所用的全部饲料中至少有10%~15%没有被猪食入胃内,而是在采食过程中被浪费,最终成为粪污水排出(Geoff熏1997)。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猪场仍采用传统的饲喂方式,即用水泥料槽或地面上饲喂,饲料浪费惊人,浪费率可高达饲料总供应量的20%以上。本文就猪的采食行为和饲喂设备对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采食行为及饲喂器与饲料浪费1.1采食习性与采食次数尽管在现代的猪舍内,饲以良好平衡的日粮,但猪还是表现出拱地觅食…  相似文献   

2.
读编对话     
《养猪》2003,(6)
39编辑同志:请介绍一下干湿饲喂器的结构,个体养猪户能否制造及适用?(河北滦南张春江)张春江同志:干湿饲喂器又称干湿料箱或干湿料槽,是一种自动饲喂装置。它有一个铸铁底盘,在底盘上立装有输料管,上接贮料斗,同时底盘还装有鸭嘴式自动饮水器。猪来底盘拱到输料管,贮料斗中的饲料就会漏到底盘中,触到饮水器,水就会流出来,料与水混合即使干粉料变为湿料,任猪自由采食。须注意的是,采用干湿饲喂器同时猪栏内仍需安装自动饮水器给猪供应饮水,因为猪只靠采食湿料不能满足其对饮水的需要。与饲喂干粉料加自动饮水器饲喂方式比较,采用干湿饲喂器的…  相似文献   

3.
猪的一些采食行为对饲料的利用率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采食浪费量可高达总消耗饲料量的10%~15%.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饲喂方式和使用合理的饲喂设备可明显减少采食浪费,提高养分消化吸收率.本文就采食行为、饲喂方式和饲喂设备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猪的一些采食行为对饲料的利用率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采食浪费量可高达总消耗饲料量的10%~15%。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饲喂方式和使用合理的饲喂设备可明显减少采食浪费,提高养分消化吸收率。本文就采食行为、饲喂方式和饲喂设备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料重比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是猪采食的饲料量与增重之间的比值,又称之为饲料转化率或饲料报酬。在现代化养猪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自动饲喂系统准确地测量猪只在自由采食状态下的采食量,实现了对猪单个个体进行料重比的测定,因此实现了对猪料重比性状的选育。当前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饲料原料也日趋紧张,我们期待猪的饲料转化率越高越好,吃最少的饲料,产生最多的猪肉。养猪科学家们为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从  相似文献   

6.
猪的一些采食行为对饲料的利用率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采食浪费量可高达总消耗饲料量的10%~15%,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饲喂方式和使用合理的饲喂设备可明显减少采食浪费,提高养分消化吸收率,本文就采食行为,饲喂方式和饲喂设备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的养猪设备一般包括母猪电子饲喂管理系统、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系统、育成猪的自动分栏系统、现代化的环境控制系统以及相关配套使用的个体秤、料槽、保温板等。下面对这些现代化设备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水料饲喂对新断奶仔猪采食量的影响,选取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间的编号为1、2、3、4号的4批杜长大断奶仔猪,每批分养在16个栏,每栏15~16头,共约1 000头。1号和4号猪饲喂猪场自用教槽料(干料),2号和3号猪在断奶后3 d内饲喂颗粒教槽料的基础上,还将颗粒料和温水以1:3的比例混匀成水料供仔猪采食。结果显示,断奶仔猪更倾向于采食水料;对于体重较轻的断奶仔猪,水料饲喂可以明显地提高断奶后3天猪群采食量,对于体重较高的断奶仔猪,水料饲喂对采食影响不明显;采用水料饲喂,使较早断奶的猪采食情况可以达到较晚断奶猪群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猪用自动饲喂记录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玲 《湖南畜牧兽医》2003,(4):18-18,17
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养猪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大多数养猪场来说,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和生产工艺,使饲养的猪只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是每个猪场面临的重大问题。猪只的采食行为直接影响其生长和饲料的转化率,为了准确地测定猪只在饲养过程中的饲喂和生长情况,我们研制了猪自动饲喂测定记录系统。该系统采用微电子技术,对被测猪只的日采食量、采食次数、采食时长、采食速度进行测定,并通过对被测猪只的增重量和饲料消耗量的测定,精确计算饲料的转化率以及猪的采食行为。1结构及工作原理表1被测猪日龄日采食量(g)日采…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6)
为研究干料饲喂与湿料饲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约8~9 kg、健康的大约克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干料饲喂组和湿料饲喂组,每组公母比例相同,分为6个栏,每栏10头猪进行饲喂。干料饲喂组猪只断奶转入保育舍后,用干料自动食槽投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湿料饲喂组猪只采用智能保育食槽,在下料同时配给一定量的水进行饲喂,自由饮水。试验期20 d。结果表明,湿料饲喂可提高保育猪生长速度,降低腹泻率,其试验期日增重为352.60 g,料重比为1.21;每千克增重成本为7.25元,较干料饲喂组低1.89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1自动料箱鉴于饲喂过程中饲料的大量浪费,饲喂器在外观和结构上作了一定的改进。比较典型的是在饲槽上方增加了料箱,料箱用以存贮饲料,因而改善了原饲槽的缺料状况。同时,料箱的引入也使饲喂得以从间断性分餐方式转变到连续性方式。另外,为防止采食过程中的争抢,还在饲槽中设置了隔板,隔开猪的采食位置及视线。  相似文献   

12.
<正>1自动料箱鉴于饲喂过程中饲料的大量浪费,饲喂器在外观和结构上作了一定的改进。比较典型的是在饲槽上方增加了料箱,料箱用以存贮饲料,因而改善了原饲槽的缺料状况。同时,料箱的引入也使饲喂得以从间断性分餐方式转变到连续性方式。另外,为防止采食过程中的争抢,还在饲槽中设置了隔板,隔开猪的采食位置及视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猪肉供应量,还是饲养管理技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饲料成本上升、疾病复杂化、劳动力逐渐紧缺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养猪场努力革新生产管理技术,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及人员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猪场生产力水平。当前最主要的养猪场生产设备技术主要包括自动供料系统、数字化饲喂技术(妊娠母猪、哺乳母猪、肥猪)等。另外,猪群疾病拍照监控技术、猪尸无害处理技术和猪自动湿料系统等正在逐渐兴起和推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9SC-05猪饲料转化率自动测定仪研究料槽占有率,探讨使用该设备饲喂测定猪数量的配置方法,使生长猪始终处于最佳的饲喂环境,以保障生长猪性能测定的准确性和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场自动供料系统已成为猪场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料系统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还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水平、节约饲料成本。按饲料饲喂状态,供料可分为干料系统和液态料系统,干料系统主要有绞龙系统、塞链系统;液态料系统主要分为有残余饲喂系统和无残余饲喂系统两大类型。此外,近几年不少猪场采用了母猪电子群养饲喂系统。而大家往往将智能饲喂系统与母猪电子群养系统混为一谈。实际上干料  相似文献   

16.
饲喂次数对育肥猪与采食有关行为规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行为的影响。选择24头长大二元生长肥育母猪(平均初始体重60.01±0.96kg),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栏1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①日饲喂2次;②日饲喂3次;③日饲喂4次。采用瞬时记录法,在采食期间观察,试验期为2个月。结果表明:育肥猪采食期间,日饲喂2次比日饲喂3次、4次有更强的采食动机,单次采食概率大,行为规癖较少。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经研究发现,猪的采食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未哺乳的初生仔猪就喜爱甜食;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花费时间也少等。但以前由于饲养成本和观测设备的限制,只是对某一阶段的猪进行采食行为观察,没有对  相似文献   

18.
试验抽取均重稳定的猪群,分别进行保育和育肥试验,对照组采用自动干料槽饲喂,试验组采用武汉中畜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的粥料饲喂机,以期了解粥料饲喂对断奶仔猪至育肥猪各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粥料饲养的猪群较干料饲喂组猪群生长性能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为采食量提高、料肉比降低、成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150头体重4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肉猪,按体重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限制饲喂10%组、限制饲喂1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85 d。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性能方面,1)不同饲喂模式下,肥育猪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自由采食组(891.50 g)显著高于限制饲喂10%组(858.50 g)和限制饲喂15%组(821.75 g);2)不同饲喂模式下,自由采食组料重比(2.79)显著高于限制饲喂10%组(2.61)和限制饲喂15%组(2.58);3)不同饲喂模式下,肥育猪背膘厚和腹围指标,限制饲喂15%组均有降低趋势,且低于自由采食组和限制饲喂10%组。经济效益方面,在当时饲料原料价格和猪价行情下,肥育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自由采食组最高(6.22元),限制饲喂15%组最低(5.75元),且限制饲喂15%组与限制饲喂10%组接近。单头获利:限制饲喂10%组最高,限制饲喂15%组最低。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1)42~110 kg肥育猪阶段采用限制饲喂模式(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可显著降低料重比和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但上市体重受一定影响,限制饲喂10%组头均盈利最高;2)在自由采食基础上限制饲喂15%组可较好地改善肥育猪"吊肚"和肥膘现象。  相似文献   

20.
饲喂次数对育肥猪非采食期间行为规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行为的影响。选择平均初始体重(60.01±0.96)kg长大二元生长肥育母猪24头,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栏一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①日饲喂2次;②日饲喂3次;③日饲喂4次。采用瞬时记录法,在非采食期间观察,试验期为2个月。结果表明:育肥猪在非采食期间,日饲喂2次比日饲喂3次、4次有更强的采食动机,与采食有关行为规癖的发生频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