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运输亲鱼目前,正值冬捕季节,水温低,是收集亲鱼的大好时机,下面介绍几种运输亲鱼的常用方法: 一、帆布桶(或木桶)运输法,帆布桶(或木桶)有圆形、方形,容积一般为0.6~0.7立方米,每桶可装10公斤左右的亲鱼4~5尾,桶内装水约为容积的2/3,装好即可用车船运输。二、塑料袋充氧运输法,塑料袋大小应根据亲鱼全长,身高来决定,袋比鱼略长一些,每袋装一尾亲鱼。灌水量以淹没鱼体为度,鱼和水共占袋体积的1/2~1/3。充氧前先压出袋内的空  相似文献   

2.
从黑龙江河道中收集野生乌苏里鱼危亲鱼1376尾,运回室内水泥池中暂养76h,成活率90%,经24h运输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渔获方式捕捞的舟山野生牙鲆进行不同方式的驯养试验.结果表明:(1)拖网捕获的活体野生牙鲆数量较少,在室内水泥池中可以驯养成活,但成活率较低,仅为54.5%,驯食的最佳饵料为活体脊尾白虾;(2)推缉网捕获的牙鲆幼鱼数量较多,全长8~15cm的幼鱼在池塘中养殖1年的成活率为46.2%,选择部分作为亲鱼培育,2周龄的成活率为86.4%,3周龄亲鱼养殖成活率达89.4%,目前拥有亲鱼3周龄鱼320尾、2周龄鱼60尾.  相似文献   

4.
从黑龙江河道中收集野生乌苏里鮠亲鱼1376尾,运回室内水泥池中暂养76h,成活率90%,经24h运输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5.
采用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橡皮袋充氧密封运输、塑料桶充气运输和鱼箱充氧运输4种方法,进行了圆口铜鱼的活鱼运输试验,运输成活率在75.0%~100%.在运输过程中对麻醉剂的使用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对运输后鱼体进行消毒处理,其5 d内的成活率在78.1%~100%.为制定合适的圆口铜鱼活鱼运输方式和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一、亲本收集与培育1.亲本采集从2008年起,每年冬春季节,在淀山湖水域收集1~3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力好的野生蒙古鲌作亲本,进行专池饲养。2.亲鱼运输由于蒙古鲌脱水后容易死亡,所以捕捞和运输操作时均须小心,最好带水操作,用活水车、活水船或鱼篓内衬尼龙薄膜充氧运输,每袋放亲鱼3~5尾。如果是在池塘中暂养的亲鱼,须经拉网锻炼2~3次再装运。3.亲本培育  相似文献   

7.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收集与培育   (1)亲鱼收集 1998年 11月从长江选购一批瓦氏黄颡鱼亲本,用帆布袋充氧运输。雌性个体重一般在 250~ 360克之间,雄性个体均在 500克以上。此批亲本体质壮,无病无伤,运输成活率 100%,亲鱼入池前,用 3%食盐水浸洗消毒 5~ 10分钟。   (2)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池为 1口 2亩的池塘,池壁均用水泥砌成,底部少淤泥且平坦,水深 1.5米,进排水口设有拦鱼网。亲鱼入池前两周,用 75公斤 /亩的生石灰消毒。亲鱼放养后,派专人管理,投喂蛋白质含量在 35%以上的颗粒饲料,为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提早…  相似文献   

8.
野生半滑舌鳎的驯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野生半滑舌鳎必须经过驯养后才能做为人工养殖亲鱼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定置网捕获的半滑舌鳎比拖网捕获的成活率高,专门驯养比虾池粗养成活率高。获取野生鱼时的水温与驯养成活率关系密切,5、6、7月份,水温12~22℃时.驯养成活率为50%;8、9月份,水温高于22℃时,驯养成活率为0;11月份水温17.2~12.4℃时,成活率62.9%;12.4~7℃时,成活率36.8%。2003年5月22日~12月5日,共获取野生鱼165尾,驯养成活68尾,成活率41.2%。野生雌鱼随性腺发育程度的增加其驯养难度加大。野生鱼开口摄食是驯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活沙蚕是好的开口饵料。营造好的驯养环境和及时药物处理能缩短驯养时间和提高成活率。驯养雌、雄性比以1:3~4为宜。借助生殖调控措施,春、夏季获取的野生鱼秋季就可产卵,好卵占23.4%。  相似文献   

9.
刘永进  高春 《水利渔业》2000,20(2):21-21
1 南方大口鲶的初次养殖试验1 996年 5月 1 6日 ,我们从四川省绵阳市引进南方大口鲶寸片鱼种 2 0万尾 ,在肥城市马坊渔场进行池塘养殖试验。运输过程中死亡率约为 1 5 %。鱼种入池后开始投喂搅碎的猪肺和野杂鱼 ,至 1 0cm以上直接投喂小杂鱼。经 5个多月的养殖 ,1 1月 8~ 2 6日出塘 ,总产商品鱼 4 6万kg。商品鱼投放市场后 ,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每 1kg鱼市场价达到 1 8~ 2 0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 亲鱼培育1 997年 1 0月 2 3日 ,从四川省绵阳市直接购买成熟的亲鱼 6组 1 2尾 ,重 76kg。 1 996年购买鱼种养成的成鱼也留了 …  相似文献   

10.
利用温泉水高密度养殖史氏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遗传可塑性强等特点,山东省文登市淡水养殖试验场利用地热水资源,成功引进、养殖黑龙江产史氏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苗种引进2001年6月28日,该场由山东青岛引进体长8cm/尾-10cm/尾、体重4g/尾的史氏鲟鱼种1000尾,采用帆布兜充氧方式进行汽车运输,装鱼250尾/m3水体,途中运输5小时,运输成活率100%。二、养殖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1992年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大菱鲆在国内养殖,目前山东沿海等地已发展到一定养殖规模。但苗种的繁育技术尚未普及,苗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养殖生产的需要,亲鱼的培育在苗种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生产体会介绍大菱鲆亲鱼培育的几个技术要点。一、亲鱼运输亲鱼运输用鱼箱、充氧塑料袋或开口塑料袋干运,温度高时可适当放入冰块降温,运输时间为3~10小时。1.用鱼箱运输:鱼箱容积1.5米3,充水充氧,放鱼密度为10千克/米3。2.用充氧塑料袋运输:塑料袋容积10升,充…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黄腊丁,以其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亲睐,市场价格居不下。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名优养殖品种。但因其体表无鳞,皮肤娇嫩,而胸鳍和背鳍上具有带锯齿的硬刺,给其运输带来困难。笔者通过调查,结合近两年来的实践对黄颡鱼不同运输方法与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1999年4月,我们用彩条雨布鱼桶汽车运输黄颡鱼亲鱼,采用单运法,全程充氧运输,气温25℃,运输密度11kg/m3运输距离50km,历时1.5h。因气温高。到达目的地时有4%的鱼伤重而亡,另有20%左右鱼,饲养1周后,因皮肤磨损感染病菌而亡,运输成活率达7…  相似文献   

13.
1992—1994年共收集大鳍1300尾,暂养832尾,平均暂养成活率为61.7%;运输1272尾,平均运输成活率为90.2%。试验表明,运输密度与成活率成反比;运输适宜温度为16—26℃,温度超过28℃,成活率显著降低,冬季温度低于10℃不宜作长途运输;大鳍充氧运输超过30h后,因水中氨氮含量升高,死亡率增加;不充氧时,大鳍不宜与鲤、鲫、草鱼等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鱼作高密度混运;体长18cm以下个体运输成活率低于体长18cm以上个体  相似文献   

14.
黄光亮 《淡水渔业》2004,34(5):42-44
于 1 998~ 2 0 0 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 ,采用注射激素法或单纯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 ,经人工授精 ,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 ;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 ,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 32 9~ 6 0 0mm的鱼苗 3 6、2 1 4、2 96 0万尾 ,育苗成活率达4 6 5 %~ 83 3%;建立了一套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  相似文献   

15.
长江大鳍鱯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江大鳍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用多种催产药物混合注射的催产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催产率。大鳍人工繁殖适宜的催产剂量是雌鱼每g体重注射LRH-A03~05μg、DOM003~005mg和HCG5~10IU,雄鱼减半或同量。水温24~26℃时,催产效应时间为12~13h。受精卵在水温27~29℃时需53~55h孵化出膜。大鳍人工繁殖受精率不高与其雄鱼精巢特殊的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鳍Hu的收集,暂养和运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2-1994年共收集大鳍Hu1300尾,暂养832尾,平均渐养成活率为61.7%;运输1272尾,平均运输成活率为90.2%,试验表明,运输宴席与成活率成反比;运输适宜温度为16-26℃,温度超过28℃,成活率显著降低,冬季温度低于10℃不宜作长途运输;大鳍Hu充氧运输超过30h后,因水中氨氮含量升高,死亡率增加,不充氧时,大鳍Hu不宜与鲤、鲫、草鱼等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鱼作高密度混运,体长18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3,(12):22-23
非洲鲫鱼,繁殖快.食性广.产量高.但不耐寒.为了使这一优良养殖品种在我市安家落户,上级指定我所进行越冬试验。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我所自广州市芳村养殖场引进非洲鲫鱼0.7-0.8寸(以下简称小型鱼)四千六百尾;3寸左右(以下简称大型鱼)二十三尾。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途中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我所除自留一千六百二十三尾小型鱼及大型鱼全部外,  相似文献   

18.
以三层聚乙烯鱼苗运输袋内夹一层薄帆布袋为运输容器,于95年10月22—24日,自新疆福海县布伦托海“73公里”处,运输亲鱼20尾到北京市水产科研所,采用汽车和空运的形式,行程3500公里,运输时间25小时30分钟,运输水温10—12℃,运输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19.
带氧运鳜鱼成活率高鳜鱼运输成活率低,一直影响我县特种水产养殖生产。经过多次实践,我们在气温32℃采用带氧气瓶充氧的方法,用3只大篓起运2000尾。平均密度700尾/m3,在长达6小时的运输过程中成活率达99.7%。具体方法为:1.高密度暂养1—2小时...  相似文献   

20.
怀头鲶,学名亚洲六须鲶SilurussoldatoviNikoIskyet.Soin,隶属于鲶形目,鲶科,鲶属,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和辽河水系。辽河水系现已鲜见,为恢复该鱼资源,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99年~2001年分两批从吉林省永吉县和黑龙江省肇东市引进该鱼,共引进亲鱼11尾,计120kg,经分别经6h、16h的长途运输到达本所试验场,成活率100%。一、材料与方法1运输时间两次运输时间分别为10月中旬和5月初,气温在5℃~15℃,且均在晚上运输。2运输工具胶囊1个,规格为2m×3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