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基肥对红枣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基肥对灰枣生长及光合荧光作用的影响差异,为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以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戈壁新村灰枣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黄腐酸(FA)、腐熟羊粪(O)和黄腐酸+腐熟羊粪(FA+O)4个基肥处理,分析不同基肥处理对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1)3种基肥处理红枣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加;(2)黄腐酸+腐熟羊粪配施更有利于红枣电子传递速率的增加;红枣叶片的能量分配策略,主要以被动耗散能量为主(50%)。(3)不同基肥处理枣树坐果数和产量明显增加;黄腐酸、腐熟羊粪、黄腐酸+腐熟羊粪3种施肥处理的产量均较增产13.4%、2.5%和18.0%;而黄腐酸+腐熟羊粪的施肥处理还显著增加红枣的单果重。【结论】黄腐酸与腐熟羊粪配施的施肥方式更有利于红枣生长、产量及光合作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林下套种知母的生长特性及活性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为知母的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繁殖方式(种子繁殖与分株繁殖),杏林下不同种植密度[行距(30cm、40cm/20cm)和株距(10cm、20cm、30cm)]及不同基肥配比(基肥种类与施肥量)对知母生长指标和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杏林套种知母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最佳模式:基肥种类与配比为农肥粪200kg/hm~2+复合肥3 700kg/hm~2,种植方式采用早春或晚秋分株繁殖,密度为株行距30cm×(40cm/20cm);此时,知母分蘖数较少、株高较矮,根茎鲜重最大,根茎长度较大,分别为3.51个、72.80cm、30.33g和12.79cm;有效活性成分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含量达最高,分别为2.67%和14.03%。【结论】杏林套种知母宜在早春或晚秋分株繁殖,移栽时基肥最好用有机肥搭配复合肥,行株距保持在30cm×(40cm/20cm),知母的药用成分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最高,且符合2015版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白及与黄花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白及种植户选种优质白及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种植两年的3份白及和1份黄花白及的假鳞茎产量、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及其对钙(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比较各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并分析氨基酸总含量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4份材料的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下同),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假鳞茎产量(38112.15 kg/ha)较高,其次是资源白及(29112.15/ha),资源黄花白及和遵义白及的产量相对较低.4份材料的总氨基酸含量排序为遵义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资源黄花白及>资源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7.22%,其次是遵义白及(7.12%),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白及的蛋白质含量稍低,分别为6.60%和5.43%;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1.40%和29.70%,资源白及和遵义白及的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27.60%和23.60%.此外,4份材料对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依矿质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二者与Ca等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多糖含量除与Mg含量呈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负相关;Ca等5种矿质元素间表现出或正或负的相关性.[结论]白及与黄花白及、白及同一种内不同品种(或不同来源地品种)间均存在产量和品质差异,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遵义白及、资源白及和资源黄花白及,可作为优质白及品种供药农选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半红植物水黄皮的育苗基质。[方法]对不同基质处理下半红树植物水黄皮的物候、生长量、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水黄皮的种子出土时间为15~21 d,出芽持续天数为24~29 d。4种基质处理下水黄皮的单株叶干重、单株茎干重、单株根干重及生物量排名依次为黄心土∶沙子∶基肥、黄心土∶沙子∶复合肥、黄心土∶沙子∶火烧土、黄心土。[结论]水黄皮在基质为黄心土∶沙∶基肥、黄心土∶沙∶复合肥时生长较好,在黄心土中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林果套种模式下,比较使用4种不同配施基肥的马铃薯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分析肥料作用下3种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关系,为选择有效的施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农家腐熟有机肥和一种炭基缓释肥为材料,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果]鸡粪处理小区的产量和单薯重最高;通径分析显示,肥料的增产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单薯重来实现;各处理都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蛋白质含量,其中鸡粪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最高,羊粪处理下VC含量最高,各处理淀粉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腐熟鸡粪和腐熟羊粪与氮磷钾肥混合施用作为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有提升作用,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100 g以上大薯率和蛋白质含量;此外羊粪处理还能显著提升块茎VC含量;炭基缓释肥处理和羊粪处理能提高200g以上大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氨基酸水溶肥与烟草专用肥配施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变化规律,为氨基酸水溶肥在烤烟生产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氨基酸水溶肥与烟草专用肥不同配施〔基肥70%烟草专用肥+掏苗后20 d内追施2次肥(每次追专用肥37.5 kg/hm2+氨基酸水溶肥7.5 kg/hm2)〕,基肥70%烟草专用肥+掏苗后第20 天追施1次专用肥(75 kg/hm2)+氨基酸水溶肥(30 kg/hm2),基肥70%烟草专用肥+掏苗后第20 天追施1次专用肥(75 kg/hm2)+氨基酸水溶肥(15 kg/hm2),当地常规基追肥(CK)〕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氨基酸水溶肥配施方式对烤烟生育期影响较小,不会提前或延长烤烟采收时期;基肥施用70%烟草复合肥+掏苗第20 天追肥1次(75 kg/hm2烟草专用肥+氨基酸水溶肥15 kg/hm2)能够增加烤烟有效叶数(1~2片),改善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较CK提升中上等烟叶比例(4.1%)、均价(4.9%)、产量(1.87%)和产值(6.65%);其余处理与CK间差异较小。【结论】宣威及相似烟区氨基酸水溶肥与烟草专用肥配施最适方案为基肥70%烟草专用复合肥+掏苗后第20天追肥1次(75 kg/hm2烟草专用肥+15 kg/hm2氨基酸水溶肥),可有效提高烤烟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树种套种细叶麦冬的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以期了解林下环境对细叶麦冬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套种模式,为优化麦冬的林下栽培方式及林下药用植物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4种细叶麦冬种植模式:模式1,女贞套种细叶麦冬;模式2,落羽杉套种细叶麦冬;模式3,樱花+榉树套种细叶麦冬;模式4,非林下单一种植细叶麦冬(对照)。比较不同模式下细叶麦冬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等生物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营养物质含量和林地土壤养分等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套种模式样地环境存在差异,年均温与年均光照强度均为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与对照相比,3种套种模式均提高了细叶麦冬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其中模式3下细叶麦冬叶片生长状态最好,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其次为模式1的细叶麦冬生长较好。4种模式下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和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模式3的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含量最高(0.43 mg/g),模式1的细叶麦冬多糖含量最高(171.02 mg/g)。套种模式同时提升了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模式3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确定北寨红杏羊粪合理的施用量。【方法】2020—2021年在北寨红杏主产区单株杏树设置施羊粪常规施肥(CK)20 kg、10 kg、30 kg 3种处理,对红杏叶片的光合指标、养分含量、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单株施羊粪10 kg和20 kg的幼果期和硬核期叶片的SPAD值显著高于施30 kg的处理,单株施羊粪10 kg的硬核期和盛果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是施30 kg的2.1倍,从幼果期到盛果期Pn逐渐升高,单株施羊粪10 kg表现也最明显;施肥显著影响幼果期的气孔导度(GS),单株施羊粪10 kg叶片的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施30 kg的处理,盛果期的蒸腾速率(Tr)单株施羊粪10 kg也显著高于CK和施30 kg的处理。单株施羊粪30 kg红杏叶片中氮素含量最高,磷含量只有幼果期单株施10 kg羊粪处理较低,钾含量单株施羊粪10 kg的显著高于CK和施30 kg的处理;施肥量对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影响随生长期的不同而有差异,B、Ca、Cu、Zn含量随生长逐渐降低,Na含量逐渐升高,而Mg的含量变化不大;施肥对红杏单株产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对福州市主要经济林毛竹和油茶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生物量、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和油茶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77.18、35.76 t·hm-2,高于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其中,干的生物量最大,分别占乔木层生物量的68.80%和34.00%。毛竹林和油茶林地上部分含碳率分别在44.65%-48.84%、44.72%-49.78%之间,碳贮量分别为137.157、18.104 t·hm-2。林地土壤3个层次(60 cm)含碳率分别介于0.70%-3.02%、0.46%-2.46%之间,表层(0-20 cm)含碳率和碳贮量最高,毛竹和油茶林地土壤碳贮量为107.223、92.540 t·hm-2。毛竹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46.445 t·hm-2,油茶林为111.446 t·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杉树林下三七根系生长不良的原因,为林下三七种植过程中土壤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树林下三七生长正常区域的土壤为对照,测定生长不正常区域的土壤的电导率、pH和酚类化感物质及三七根系生长指标(须根数量、主根长度、鲜重和干重);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不同浓度酚类物质(1、5、10、15、20和30 mg/L)对三七根系活力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以及对生菜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三七生长不正常区域的土壤显著降低三七的须根数量、主根长度和根系的鲜重与干重(P<0.05,下同)。三七生长不正常区域的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显著升高,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丁香酸、阿魏酸和香草酸含量升高,且能显著抑制化感指示植物生菜根系的生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三七的须根数量、鲜重和干重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含量与三七的鲜重和干重呈显著负相关。相比CK,当丁香酸、阿魏酸、香草酸及混配的浓度介于5~30 mg/L时,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当香草醛、丁香酸和阿魏酸的浓度达15 mg/L时,根系溶液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结论】杉树林下土壤pH的降低和酚类化感物质的累积会对三七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设施温室不同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果型番茄中青糖线为试材,采用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等方式,在栽培密度3 810株/667 m2、留4穗果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栽培方式番茄的生育期、单果重、单株产量、667 m2产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番茄能够提早开花、提早成熟。采用基质枕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比土壤栽培分别增产11.5%、7.7%和3.8%。【结论】采用基质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果实风味品质和商品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油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探寻贵州册亨县油茶种植适宜的施肥模式,为当地油茶种植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9年生‘湘林210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个空白对照及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油茶生长、结果、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结果效应、果实经济性状及种植经济效益影响各不相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有效促进油茶生长指标、结果效应、果实经济性状及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入比例为2:1(即施入500g/株复合肥+250g/株有机肥)时,油茶各项指标为最佳。【结论】贵州册亨县最适宜的油茶施肥模式为500g/株复合肥+250g/株有机肥,建议在当地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有机基质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基质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探索有机生菜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将香菇菇渣、玉米秸秆、羊粪、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配制成12种有机栽培基质,以V(沙土)∶V(羊粪)=10∶2为CK1、台湾美庭基质为CK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散叶生菜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各基质配方的优劣。【结果】12种有机栽培基质对生菜均有增产效应,较CK1的增幅为226.51%~746.86%,较CK2的增幅为6.19%~31.58%;有机栽培基质能有效提高生菜的VC和还原糖含量,其中VC含量较CK1的增幅为0.34%~208.26%,较CK2的增幅为2.28%~202.79%,还原糖含量较CK1的增幅为7.55%~156.64%,较CK2的增幅为5.78%~86.68%;12种有机栽培基质能显著降低生菜的硝酸盐含量,较CK1的降幅为28.28%~84.35%,较CK2的降幅为10.10%~78.00%。【结论】综合产量及品质指标,得出V(菇渣)∶V(玉米秸秆)∶V(羊粪)∶V(珍珠岩)=3∶4∶1∶4、V(菇渣)∶V(玉米秸秆)∶V(羊粪)∶V(珍珠岩)=2∶4∶2∶4、V(菇渣)∶V(玉米秸秆)∶V(羊粪)∶V(珍珠岩)=4∶3∶1∶4和V(菇渣)∶V(玉米秸秆)∶V(珍珠岩)=4∶4∶4为较理想的有机栽培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促进棉花基肥的合理施用及棉花化肥的减施增效。【方法】设置基肥施肥量分别为20、30、40、50和60 kg/667m2的5个处理,分别在2叶期、4叶期和6叶期采样,测定棉株株高、鲜重、干重,对比不同肥力水平下棉花苗期生长情况;棉花采收期,测定不同基肥水平下的棉花产量和衣分。【结果】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干物质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综合指标及经济性较好。产量与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但衣分随施肥量增加有所降低;各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经济性最好。【结论】在所设5个不同基肥施用水平之间对棉花苗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影响不大,从经济性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在后期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及合理追肥条件下,基肥施用量以30 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湖南省衡南县各立地条件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油茶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2017年湖南省衡南县国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365个油茶林小班的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以冠幅为自变量,选择6个基础模型间接预估油茶果的单株产量,并将其作为油茶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指标,对衡南县油茶林各立地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及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油茶林生长影响最大的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和土层厚度,将其分别作为油茶林三级立地分类因子,可将衡南县油茶林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和36个立地类型。6个间接预估油茶果单株产量的基础模型中,Logistic模型拟合的确定系数(R~2=0.868)和预估精度(P=98.57%)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0.219)和残差平方和(SSE=1.974)最小,故将其作为油茶果产量预估的最佳模型,以其预估结果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立地质量等级Ⅰ为油茶种植最适宜区,其面积占比0.83%,平均单株产量为3.50 kg;立地质量等级Ⅱ为油茶种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57.46%,平均单株产量为3.07 kg;立地质量等级Ⅲ为油茶种植较适宜区,其面积占比39.75%,平均单株产量为2.95 kg;立地质量等级Ⅳ为油茶种植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1.96%,平均单株产量为2.64 kg。【结论】衡南县大部分地区适宜油茶生长,油菜种植适宜区及以上的面积占比高达58.29%,应作为衡南县油茶种植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在芦笋上进行施用不同数量有机肥的比较试验,发现施羊粪45 t·hm-2加三元复合肥1.05 t·hm-2比施羊粪30 t·hm-2加三元复合肥1.05 t·hm-2增产4.5%,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发现施羊粪30 t·hm-2加三元复合肥1.05 t·hm-2做基肥的产量相对较高,其春笋、秋笋及全年小区产量与不施羊粪的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株率显著提高,但个体生长发育偏弱,不能发挥群体生长优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在4个稻茬高度下,留茬高度以40 cm为宜,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氮肥减施条件下,筛选出适合辣椒生长的氨基酸液体肥料比例,提高辣椒的产量及品质。【方法】以辉腾8号为材料,共设6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减施氮肥10%、20%、30%、40%、50%,配施氨基酸液体肥料,测定辣椒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氨基酸液体肥料替代化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辣椒的生长、产量及品质都有影响。T4处理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其中,单果重、单株果实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分别比CK提高0.17%、28.98%、10.11%、24.64%。同时,T4处理可以改善辣椒的品质,果形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比CK提高12.62%、10.92%、3.63%、30.44%,硝酸盐含量比CK降低22.61%。【结论】氨基酸液体肥料可以替代部分氮肥且T4处理(减施氮肥40%,配施28 kg/667m2的氨基酸液体肥料)进行基施和追施,可使辣椒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苹果产量及果园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清耕为对照(CK),设置自然生草(T1),绿肥覆盖(T2),玉米秸秆覆盖(T3),腐熟羊粪覆盖(T4),研究了苹果产量,土壤物理特性、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果园覆盖提高了苹果产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其中以腐熟羊粪覆盖处理的苹果产量最高,比对照高出17.02%,其次是绿肥覆盖处理,比对照高出11.08%。【结论】在苹果栽培过程中,可进行腐熟羊粪覆盖或绿肥覆盖,以改善果园土壤物理特性,提高果园土壤养分,增加苹果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l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