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用盐浸法提取了I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荚膜,并制成油佐剂疫苗.其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荚膜粗提物免疫雏鸭可得到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9/10).同时进行了RA荚膜油佐剂疫苗与各常规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比较,免疫保护效果依次为:荚膜油乳剂苗、油乳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铝胶RA灭活苗、无佐剂RA灭活苗.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荚膜免疫的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盐浸法提取了I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荚膜,并制成油佐剂疫苗。其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荚膜粗提物免疫雏鸭可得到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9/10)。同时进行了RA荚膜油佐剂疫苗与各常规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比较,免疫保护效果依次为:英膜油乳剂苗、油乳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铝胶RA灭活苗、无佐剂RA灭活苗。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英膜免疫的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的高致病性细菌性传染病。为研制血清10型RA灭活油乳剂疫苗,选取10株血清10型RA分离株进行动物体复壮、分离和鉴定后,分别对部分毒株进行了毒力测定和灭活油乳剂疫苗的研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用分离株对7日龄雏鸭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株YXL1和HXb2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8×108 cfu和82 cfu,不同菌株之间的毒力差异很大。用研制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对雏鸭进行2次免疫后,免疫鸭可获得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可抵抗强毒RA的攻击,以HXb2免疫后的攻毒保护性最好。抗体水平检测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用血清10型RA分离株HXb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natipestifer,RA)的灭活油乳剂疫苗,本研究将10株血清1型RA的临床分离株经腿部肌肉注射7日龄雏鸭进行动物体内复壮,结果表明所有被测菌株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易感雏鸭致死率100%.对其中3株RA分离株CH3、WJ4和YL4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108 cfu、3.25×108 cfu和2.37×106 cfu.选取5株RA分离株分别制备灭活油乳剂疫苗,分别于5日龄和18日龄对樱桃谷鸭进行两次免疫后,免疫鸭能够产生高水平的RA特异性抗体,对2 LD50 WJ4或CH3攻毒产生很好的保护效果,其中由CH3、CQ3和YXb12制备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对攻毒的保护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安徽省某鹅场急性死亡的雏鹅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死鹅肝脏、脑和心包液,经过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特性检测以及16S rRNA和血清学检测,鉴定病原菌为血清1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命名为LAG1株。该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而对卡那霉素等耐药;对雏鸭的致病性强,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为7.75×103CFU/只;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LAG1灭活油乳剂疫苗对自身菌株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对血清10型鸭疫里默氏杆菌HXb2攻毒的保护率可达70%,对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WJ4和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攻毒的保护率低于20%。本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养鹅业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分离株经雏鸭体内复壮、回收、鉴定后,选取其中2株细菌NJ3和Yb2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5.62×107CFU和1.07×105CFU。选取5株细菌制备灭活油乳剂疫苗后免疫鸭,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制备的疫苗均可使免疫鸭产生高水平的RA特异性ELISA抗体和攻毒保护力,但是攻毒保护性差异较大,NJ3免疫后的攻毒保护性最好。抗体检测及攻毒保护实验表明NJ-3是较理想的制苗用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血清2型和11型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二价灭活疫苗,以RA1325株(2型)和RA1229株(11型)为菌种,经培养、灭活、浓缩,混合后制成二价灭活油乳剂疫苗。将疫苗皮下接种7日龄番鸭,免疫后7、14、21、56、63、70、77 d进行攻菌试验,测定疫苗的免疫原性。免疫后每隔7 d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抗体。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后14 d产生良好保护,保护率超过80%,免疫持续期可达60 d。免疫后14~63 d抗体效价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研制的二价灭活疫苗能对血清2型和11型RA引起的鸭疫里默氏菌病产生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1型鸭疫里默氏菌3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研制1型鸭疫里默氏菌(RA)灭活铝胶疫苗、RA灭活蜂胶疫苗和RA灭活油乳剂疫苗,并从副作用和免疫保护率等方面对比3种疫苗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保护率最高,免疫后9d保护率达83.3%,14d为92.8%-100%,24d时仍为100%;其次是灭活蜂胶疫苗,灭活铝胶疫苗最差,但副作用则从铝胶疫苗、蜂胶疫苗、油乳剂疫苗依次增强,对于同一种疫苗,颈部皮下注射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腿部肌肉注射,因此,建议选择油乳剂疫苗以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接种雏鸭,即可获得较长时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病主要侵害7~42日龄的各种雏鸭,已成为危害我省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去年,我们已研制出具有较高保护率的鸭疫里默氏菌油乳剂疫苗[1]。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和保存期,我们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系本室自行分离、鉴定、保存的型RA菌株,供制苗及攻菌保护试验用。1.2 疫苗 鸭疫里默氏菌灭活油乳剂疫苗(批号为980811),置于4~8℃保存备用。1.3 试验鸭 取3日龄健康半番鸭200羽,其中180羽用于免疫期测定,20羽用于保存期测定,试验分组情况见表1。表1  RA…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和药物敏感性,本研究对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等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测定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共鉴定到46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血清1型、2型、10型和15型菌株依次为9株、25株、1株和1株,未定血清型菌株10株;RA分离株普遍对林可霉素、多粘菌素和诺氟沙星耐药,表明RA分离株对临床常用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受;易感鸭的动物回归试验能够复制出典型的原始病例,且可从死亡雏鸭中分离到同源菌株。该研究结果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选用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06~2009年从四川、重庆、云南等主要养鸭区分离鉴定的261株鸭疫里默氏菌(RA)的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血清Ⅰ、Ⅱ、Ⅳ型RA占总分离株的68.20%。筛选出免疫原性好的Ⅰ、Ⅱ、Ⅳ型RA分离株各1株,制备三价灭活油乳剂疫苗,安全性和效力检验结果显示该三价苗安全,接种后无不良反应,3日龄雏鸭首免后14~31d对Ⅰ、Ⅱ、Ⅳ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3.33%以上。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制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已在我国流行了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发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由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e anatipestifer,RA)引起.但1996年以来,陆续在我国发现了血清2型、6型、7型、10型、11型、13型、14型、15型、17型等血清型RA所引起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因此,RA血清型呈多样化分布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养鸭业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鸭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灭活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然分离的2株鸭疫里默氏杆茵接种适宜培养基,收获茵液用甲醛灭活;用Ⅰ型鸭肝炎病毒(DHV)接种易感鸡胚收获含毒胚组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灭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液混合,制备3批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3批灭活苗通过接种2周龄雏鸭(0.5mL/只),2周后可测到DHV中和抗体,3周后攻毒保护率达80%以上。鸭疫里默氏杆茵3周后攻毒保护力80%以上。2周龄雏鸭每只皮下注射1ml,观察14d,免疫鸭全部健活,局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从云南昆明、山东青岛死亡率高的鸭场的病死鸭中各分离到一株细菌,分别命名为YB080510株和YB080512株.细菌鉴定和血清定型结果表明:YB080510株、YB080512株分别为血清Ⅰ型和血清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为国内目前主要流行型菌株,与其他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株的同源性为99.2% ~ 100%;分离菌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两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均为强致病菌,活菌量为1×109 CFU的YB080510株、2×108 CFU的YB080512株均可使1月龄健康樱桃谷鸭全部致死.以此YB080510株、YB08051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制备二价灭活疫苗,每型菌含量为9×109CFU/mL,将此疫苗用5日龄樱桃谷鸭分别进行安全性和效力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安全、有效,攻毒保护率可达90% ~ 100%(9/10 ~ 10/10).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贵州省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流行,本研究以实验室分离保存的血清2型RA地方优势流行株为菌种,制备了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的甲醛油乳剂灭活疫苗,以其免疫麻鸭后对其抗体滴度进行检测,并于免疫后以RA分离株进行免疫保护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该灭活疫苗诱导麻鸭产生的抗体滴度可达1∶3 200,免疫保护率达87.5%,高于商品化的同类灭活疫苗(62.5%)。结果表明利用贵州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RA菌株所制备的疫苗,对防治RA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省故城地区送检的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发病的病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根据培养特性和生化鉴定结果鉴定出13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对分离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经玻片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得出血清1型5株,血清2型4株,血清6型1株,血清10型1株,还有2株未定型。试验证明血清1、2型是目前故城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分离菌株对雏鸭有很强的致病性且耐药谱较广,但对氧氟沙星、盐酸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间接ELISA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超声粉碎物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倍比稀释法确定HRP标记羊抗鸭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3500,并用棋盘测定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7m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300,阴性血清临界值为0.381;阻断试验结果表明,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其抗血清阻断阳性,与鸭大肠杆菌O78、O132菌株和FJ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阻断阴性(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批内变异系数≤0.246,批间变易系数≤0.889。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血清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从贵州三穗地区某鸭场临床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的病死鸭体内分离得到6株病原菌,经细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RA。对6株RA分离株的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中有4株为血清2型,其余2株血清型未定;所有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将血清2型RA菌株以9×107cfu/m L剂量经肌肉注射后可导致雏鸭发病死亡,病死鸭表现典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症状。结果表明,贵州三穗地区主要流行血清2型RA,且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且致病性强,应加强对血清2型RA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9.
从贵州省某临床发病鹅群分离出细菌1株,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基因序列分析和血清型鉴定,证实该菌为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AR).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RA对10 d雏鹅肌肉接种半数致死量(LD50)为1.096×107cfu,死亡鹅脑、肝脏处可分离到相应RA.结果为贵州省养鹅业疫病防控及在防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免疫接种时选择适宜的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山东省主要流行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为Ⅰ、Ⅱ型.将临床分离鉴定的两种血清型致病菌株进行毒力测定和抗原性分析,筛选出适合制成鸭疫里默氏杆茵二价灭活苗的种子菌株,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