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感染犬细小病毒(CPV)的长沙病犬粪便中分离CPV,采用同步接毒方式,将病毒悬液接种到猫肾细胞(F81),经PCR鉴定,从10份阳性样品中分离到9株CPV,血凝试验显示9株CPV均能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均超过了27。为进一步分析CPV长沙毒株的VP2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抗原变异规律,对9个CPV毒株的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V长沙毒株与全国及世界各地CPV毒株相比,其VP2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7%,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4%;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独特的变异,且有独特变异的毒株在基因进化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现阶段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基因组变异情况,采集疑似FPV阳性的猫粪便样品,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PCR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克隆决定病毒宿主范围和抗原性的VP2基因,与GenBank中相关的参考毒株序列VP2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获...  相似文献   

3.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FZ株.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g...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某发病猪场大批死亡仔猪的脾、肾及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猪伪狂犬病毒(PRV)毒株,该毒株经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后,接种PK-15细胞能够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且能被PRV阳性血清中和.病毒对氯仿、乙醚敏感,56℃水浴30 min能使其灭活.将所分离的病毒接种家兔和小鼠,均出现明显的伪狂犬病临床症状.PCR鉴定结果表明,用gp50基因序列引物能够从该毒株上扩增出目的条带,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5株PRV毒株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达99%.证实所分离病毒为猪伪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的自然重组、跨宿主传播以及流行变异情况。【方法】采集疑似感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猫粪便样品进行细胞分离,并对阳性病料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Gen Bank中相关的参考毒株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VP2基因与NS1基因的主要氨基酸位点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成功获得2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及其全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广州地区分离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GZ01、FPLV-GZ02与我国其他分离毒株FPLV-XJ01、FPLV-HRB属同一分支,提示FPLV-GZ01、FPLV-GZ02由FPLV-XJ1进化而来;NS1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FPLV存在与CPV-447重组的可能。主要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FPLV在VP2基因中的主要氨基酸位点上的遗传变异比CPV保守;在NS1基因上发现FPLV-GZ01、FPLV-GZ02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广州地区分离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仍在不断地重组进化。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病毒对三种动物细胞嗜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将猪FMDV毒株(O/GD/MSH/86)分别适应牛肾细胞(Bovinekidney,MD-BK)、幼仓鼠肾细胞(Babyhamsterkidney,BHK-21)和猪肾细胞(Porcinekidney,PK-15),研究了FMDV在宿主细胞上的嗜性。结果发现,该毒株在MD-BK细胞上不产生细胞病变(CPE),从细胞液中也未检测到病毒,而在BHK-21和PK-15细胞上能够稳定产生CPE。可见,猪FMDVO/GD/MSH/86毒株不能在MD-BK细胞上增殖,而在BHK-21和PK-15细胞上则增殖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水貂阿留申病毒的诊断防治提供依据,验证水貂阿留申病毒在我国的遗传演化情况,研究了阿留申病毒的诊断抗原。将疑似阿留申病毒感染致死的送检水貂进行PCR初步诊断,并应用猫肾传代细胞系(CRFK)进行了分离培养。提取细胞培养物的DNA,经PCR检测呈阳性后,对分离前后的阿留申病毒VP2基因全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其结果与GenBank上传的其它ADV亚型VP2序列进行了比较后证明:获得了一株可以在CRFK细胞中稳定生长的水貂阿留申病毒毒株(命名为ADV-ZYL1)。氨基酸分析发现,ADV-ZYL1毒株与美国强毒力毒株ADV-Utah-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96.1%,与ADV-Far East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2.7%,表明ADV-ZYL1的VP2蛋白氨基酸存在很高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8.
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通过鸡胚接种和原代鸡胚肾(chicken embryo kidney, CEK)细胞多次传代培养,获得FAdV4细胞适应毒株ZJ2015。血凝实验显示:ZJ2015株不能凝集小鼠、大鼠、鸡和绵羊的红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为2.0×10~6mL~(-1)。以0.2 mL/枚剂量接种鸡胚,该毒株能100%致死鸡胚,且致死鸡胚胚体潮红、肝肿大、出血等。将FAdV4全基因组分11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跨越ZJ20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21611.1),对其全基因组、hexon和fiber-2基因的氨基酸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ZJ2015毒株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FAdV4强毒株处于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达到99.87%以上;与ON1、KR5、MX-SHP95等较早毒株相比,ZJ2015具有1 966 bp的大段缺失及Fiber-2蛋白上多个位点的突变。浙江毒株ZJ2015的分离可为进一步开展FAdV4的诊断防控技术和毒力变异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疑似感染细小病毒(CPV)犬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电镜观察、PEG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AT-7株.感染的F81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的F81细胞中扩增出CP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128,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MDBK细胞从奶牛卵巢中分离到一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毒株。设计扩增IBRV的通用引物,对卵巢组织中的病毒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对卵巢组织感染MDBK细胞,进行IBRV的分离培养;测定IBRV的TCID_(50),同时利用IBRV F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在MDBK细胞上产生了明显的病变;用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目的序列与IBRV基因序列一致;该毒株的病毒滴度为10~(6.75) TCID_(50)/mL。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疑似犬细小病毒的粪便和内脏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共分离到3株CPV,分离株在猫肾细胞F81产生明显细胞病变,血凝效价达1∶27~1∶210,细胞病变能被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接种幼犬后,分离株3可以引起试验犬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从江苏某发病猪场采集的母猪流产胎儿脑组织样本中成功分离到一株猪源乙型脑炎病毒(JEV)毒株,并对该毒株的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利用BHK-21细胞传代和脑内接种小鼠方法,对疑似阳性病料做病毒分离。通过RT-PCR,CPE和IFA等方法对JEV分离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TCID50。结果成功分离获得一株JEV毒株(JEV JS01株),该毒株能够在BHK-21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TCID50为每1 m L107.0,免疫荧光检测可观察到JEV特异性荧光。RT-PCR扩增E基因并测序分析表明,与Gen Bank中登录的JEV毒株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基因Ⅲ型。小鼠致病力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易感动物具有较高致病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乙脑病毒流行病学与疫苗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集一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患犬的粪便,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和PCR方法对病料进行CPV检测,并应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别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和PCR检测病毒在F81细胞中的增殖动态,采用无血清培养和有血清培养2种方法进行体外培养,IPMA测定病毒滴度。利用PCR扩增分离病毒的VP2基因,经序列测定后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为CPV抗原阴性,PCR检测结果为CPV核酸阳性,病料接种到F81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血清学鉴定为CPV抗原阳性,将分离得到的病毒命名为CPV-NY130615。IPMA可从感染后6 h的F81细胞中检出病毒,PCR能从感染后6 h培养上清中检出CPV核酸。血清同步接种培养法培养和无血清单层接种培养法培养的第15代病毒滴度分别为1×108.06TCID50/m L和1×107.65TCID50/m L。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毒株VP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 755 bp,编码584 aa。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属于CPV-2a型。  相似文献   

14.
采集1例疑似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仔猪的粪便,运用RT-PCR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对病料进行TGEV检测,并应用猪睾丸细胞(ST)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别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在ST细胞中的增殖动态,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TGEV S1基因,经序列测定后,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TGE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病料接种到ST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PE);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EV核酸阳性;血清学鉴定TGEV抗原阳性。将分离毒株命名为TGEV-NY。感染12 h后,IPMA检测结果阳性,且可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出TGEV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分离毒株S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 220 bp,编码740个氨基酸。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我国2006年分离的SC-Y毒株亲缘关系最近,分离毒株属于基因Ⅰ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与鉴定犬瘟热病毒(CDV)的石河子流行株。[方法]对临床症状疑似犬瘟热和血清学(ELISA)检测为阳性的自然发病犬,取其淋巴结为病料,接种于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进行病毒的分离;用RT-PCR检测感染CDV分离株特异性核酸。[结果]病料接种Vero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用RT-PCR技术可扩增出CDV特异性核酸,扩增出的基因片段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同,所扩增的CDV分离株H基因片段与CDV C54标准强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4%。[结论]该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CDV石河子流行株,为犬瘟热(CD)的确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在新疆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疑似该病病料进行地方毒株的分离,并对其进行鉴定。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市七道湾某猪场疑似PRRS病死的猪只肺脏及淋巴结等组织病料,将其处理后接种到Marc-145细胞上,并盲传3代;对分离株进行毒力测定(TCID50),应用RT-PCR方法对出现CPE的细胞培养物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新疆病毒株可发生细胞病变,在Marc-145细胞上的TCID50为10-5·mL-1。RT-PCR检测结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序列,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发表的PRRSV毒株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证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PRRSV,命名为XJ-Q。  相似文献   

17.
从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呕吐、血样腹泻、脱水等疑似细小病毒 (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的病犬中 ,采取粪样 8份。应用狗肾传代细胞 (MDCK)增毒 ,其中 6号病料 (CPV6 )在 MDCK细胞上产生脱落、变形、游离等细胞病变 ,且细胞感染性试验发现 ,CPV6对 MDCK的感染性强于对猫肾传代细胞 (CRFK )的感染性 ;核酸型试验证明 ,CPV6毒株的代谢可被 5 -溴脱氧尿核苷 (FUDR)所抑制 ,其核酸属于 DNA型 ;所分离的病毒培养物能凝集猪、猴、马、猫的红细胞 ,凝集效价达 2 6 ~ 2 8,并能被已知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 ,但不能凝集牛、犬、绵羊、兔、小鼠和鸡的红细胞 ;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 ,直径约 2 0~ 2 3nm ;该病毒耐酸、耐热、耐乙醚 ;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 ,经口服 1m L ,试验组幼犬第 7天发病 ,采集病犬粪样做 HA试验为阳性反应 ,其凝集猪红细胞的特性能被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  相似文献   

18.
经鸡胚接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不同地区发病鸡群中先后共分离、鉴定出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应用RT-PCR方法对7株病毒以及IBV H120疫苗株的S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株IBV的S1基因全长分为4类,分别是1632、1620、1617和1611 bp;序列相互之间存在多位点变异,同时存在型特异性的插入和缺失;其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模式有HRRRR、RRFRR和RRSRR 3种;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Jin-13为呼吸型毒株,YI为ArkDPI型肾型毒株,HN/SG株与国内其他肾型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远;河南肾型分离株HN/HL、XP/1/09、XP/3、WZL与山东肾型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且其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河南HN99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河南地区存在不同的IBV流行毒株,这些漉行毒株在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S1基因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一株近期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解析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适当处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临床样品,接种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所分离病毒进行鉴定;同时用RT-PCR技术扩增其全基因组,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分离培养物可引起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有许多特异性荧光,分离培养物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全基因组大小15 323个核苷酸,在非结构蛋白2基因有30个氨基酸缺失的典型标记;其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JXA1株、HUN4株和SD-CXA/2008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达到98.9%以上;该毒株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D-CXA/2008株在同一分支上.[结论]分离出一株典型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我国犬瘟热病(CD)的流行病学资料,同时为CDV贵州分离株主要抗原基因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对贵阳市某宠物医院犬瘟热病毒金标卡检测呈阳性病死犬的肝脏、肺脏、淋巴结等组织,取适量经混合研磨过滤后,同步接种于Vero传代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对该分离毒株进行理化特性、电镜形态、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等系列鉴定。结果表明:在Vero细胞上盲传至第6代时稳定出现特征性的CPE,该毒株为RNA囊膜病毒,电镜下可见胞浆包涵体、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病毒可被犬瘟热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并被命名为CDV-GZ1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