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6×16完全双列杂交的120个杂种 F_1及相应的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所测120个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有些组合特殊配合力较低,但仍可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经Gardner & Eberhart 配合力模型分析,证明这些组合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含有较高的杂种优势效应。若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中杂种优势效应都较低,即使该组合特殊配合力较高,也难以表现明显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选配应在亲本高一般配合力的基础上选择高特殊配合力组合。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NCⅡ设计,对4个抗穗发芽亲本和3个易发芽亲本配制含正反交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开花后35天用整穗保湿法鉴定其中F1的穗发芽率,同时测定开发花、株高、主穗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诸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参试亲本中,红皮亲本穗发芽率的配合力效应显著小于白皮亲本。红皮亲本中,西风小麦的穗发芽率低,一般配合力效应小,特殊配合力方差亦小,而且早熟性和矮秆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5个品质亲本与7个农艺亲本杂交组成5×7 NC Ⅱ设计,分析了普通小麦品质及其它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杂种优势: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较大的正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沉淀值等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低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其中籽粒蛋白含量和面筋含量主要表现负向优势,而沉淀值主要是正向优势。2.配合力: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千粒重、株高及有效小穗数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沉淀值、单株粒重及单株粒数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内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因性状不同表现有很大差异,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同亲本本身的发现没有必然的联系。讨论了配合力在亲本选配中的作用,并对参试亲本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正确评价抗病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本研究选用3个感病亲本和3个抗病程度不同的抗性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9个组合,用播种沟接菌法对各组合杂种F1进行纹枯病诱发鉴定,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病情指数都一致倾向于病害较轻的亲本;品种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差异明显。一般配合力效应变幅范围在-9.59%~14.54%之间,既有正向又有负向,亲本P1中N iavt14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最低,为-9.59%,其次是AR z,为-4.95%,在抗性育种中,这两个品种可以作为抗性亲本利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12.66%~19.15%,组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R z×宁麦8号、N iavt14×宁麦8号、水涝麦×徐州25、水涝麦×扬麦158,这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低,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双列杂交方式,对6个小麦品种的单株产量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豫麦10号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除与西安8号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品种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特殊配合力方面,豫麦10号与陕农7859、冀麦5418与偃师4号较高,与其它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5个番茄亲本及其10个F_1代为材料,分5个时期测定了成熟番茄果实内的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并对它们的配合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成熟番茄果实内的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在基因型间、采收时期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采收时期的互作效应。②各亲本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显著的差异,但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在各采收时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组合间亦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同一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各采收时期相差甚大。各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大小顺序在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含量上并不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在高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番茄品种的选育上亲本的选配十分重要,而该两性状的测定及其配合力效应值的估算应分期进行。  相似文献   

7.
白桦5×5完全双列杂交种苗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定白桦25个杂交组合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等.结果表明,25个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的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25个杂交组合中初选M4×M1、BH3×BH2、M4×BH3、BH2×BH1、BH2×M1组合为优良组合,M4和BH3为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8.
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Ⅱ.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16完全双列杂交的120个杂种F1及相应的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所测120个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有些组合特殊配合较低,但仍可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经Gardne&Eberhart配合力模型分析,证明这些组合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含有  相似文献   

9.
以13个烟草材料(K326、VA116、G70、NC82、GDH94、GDH88、韭菜坪2号、TN90、南江三号、青梗、巴斯玛、毕纳1号、湄潭大蛮烟)为亲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0个杂交组合,测定亲本和杂种F1代的烟叶含梗率,分析烟叶含梗率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交组合间的烟叶含梗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烟叶含梗率广义遗传力为96.11%,狭义遗传力为72.32%,表明其性状传递力强,由表型选择基因型的可靠性大;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烟叶含梗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DGH88、青梗和湄潭大蛮烟3个亲本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值小,是改良烟叶含梗率的优良亲本;烟叶含梗率杂种优势表现以负向中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为主,占所有杂交组合的77.5%,VA116×GDH88、K326×GDH88、VA116×韭菜坪2号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较好,是选育低烟叶含梗率的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
烤烟常用亲本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列杂交Griffing 4 设计对烤烟红花大金元、K326等6个常用亲本的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茎围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试亲本的6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除叶数达显著水平外,其余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差异除茎围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片数、叶长和茎围以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叶宽和叶面积受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通过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的估计,得出较好的亲本是P3,红花大金元两个亲本。通过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估计,并结合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分析,得出较好的杂交组合是红花大金元×K326、红花大金元×黔二、柯48×黔二、黔二×南卡58这4个组合。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杂种一代优势及亲本选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9个冬小麦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进行研究表明,杂种一代的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和单株穗数有较高的超标优势,单株粒重优势是产量三因素优势互相补充、累积的结果;亲子间性状遗传相关程度与中亲值和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相关高低趋势基本一致,选择单株粒重、生物学产量、千粒重性状值高及配合力高的亲本杂交,可获较强的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各种遗传效应的相对贡献差异较大,不能忽视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包含的品种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方法Ⅰ,分析了不同双亲耐旱性组合类型对后代耐旱性的影响及其亲本间耐旱性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同时对耐旱性主要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耐旱性的GCA效应存在显著差异,SCA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R效应的差异不显著,6个亲本之间的耐旱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郑58耐旱性最强,PH4CV最差。用郑58、吉853、新自8717做耐旱亲本改良对后代耐旱性提高具有增益优势。基因的加性效应对后代耐旱性的提高因亲本和组合而异。因此,耐旱性遗传基因的表达,仅仅取决于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而与反交效应关系较小,玉米耐旱性的选择宜在高代进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一套常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两套不同的不育系进行测交,得到两套测交组合(Set1和Set2)。其中,Set1连续进行两季(雨季和旱季)种植试验,研究亲本材料的单株产量和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运用Griffing模型Ⅰ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时,Set2母本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而在雨季和旱季时,Set1表现相反,抽穗期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表明杂交后代抽穗期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旱季中,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大于父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在雨季中,母本与父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胡麻11个亲本材料的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和估算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群体配合力方差以及亲本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结果表明:各亲本,组合的主要性状都表现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基因差异,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15个茎瘤芥亲本为材料,按7×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分析茎瘤芥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瘤茎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29.88~13.48,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5个,占33.33%。组配的56个组合瘤茎产量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35.86~34.24,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24个,占42.86%。在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中,既要重视一般配合力选择,更要重视特殊配合力选择。瘤茎产量平均超亲优势为6.24%,变幅为-46.34%~77.22%,正向优势组合占64.29%,茎瘤芥亲本间瘤茎产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瘤茎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可用特殊配合力效应预测瘤茎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水稻筒叶恢复系配合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3个不育系×4个筒叶恢复系组配的12个杂交F1代的剑叶长,剑叶卷曲度,剑叶叶基角,倒2、3叶的叶长、卷曲度、叶基角,株高,穗长,结实率,着粒密度,包颈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16个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组合和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考查的农艺性状在参试组合间均达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系同一性状GCA的效应和同一性状不同恢复系GCA的效应有较大差异;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及不同组合的同一性状间的SCA相对效应值均表现出较大差异,表明各组合非加性效应具多样性;所配组合的竞争优势大小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亲本一般配合力之间的相关系数r=0.6735**,与组合特殊配合力之间的相关系数r=0.7912**。  相似文献   

17.
就22个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测定了平均优势和对照优势。22个组合F;单株皮棉产量平均优势有21个组合为正向优势,对照优势有19个为正向优势,其中中棉117×泗棉2号和中棉12×鲁3389平均优势为50.23%和39.77%,对照优势为37.19%和35.54%,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单株皮棉产量测定了11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22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11个亲本一般配合力为正向效应的有5个,其中较高的有中棉12、鲁3389和徐州184,依次为1.435、1.340和1.295。22个组合中有12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为正向效应,其中较高的有中棉378×豫棉4号、中棉117×泗棉2号和中棉378×华农8407,依次为3.109、2.903和2.559。  相似文献   

18.
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为胡麻两系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份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和11份国内外主栽油用及纤用亚麻优良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遗传交配设计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77(7×11)份杂交组合,利用DPS软件分析两系胡麻杂交亲本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的性状有: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亚麻酸组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分别为:工艺长度>千粒重>株高>每果粒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分茎数>单株果数;含油率>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亲本(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亲本的GCA效应与SCA效应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供试的18份亲本材料中,不育系113S、16-1-1-2、24-1-1-1、T-11和1S,恢复系陇亚10号、天亚9号、轮选3号、Macbeth和AC Watson在某些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具有较突出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是较优的亲本材料。所组配的77份杂交组合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大小因性状而异,其竞争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亲本GCA的相关性多高于SCA,与恢复系的GCA相关性多高于不育系,强优势组合的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具有较高的SCA效应。此外,亲本GCA效应,特别是恢复系的GCA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要明显高于不育系。【结论】胡麻两系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紧密相关,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别是亲本一般配合力(GCA)高的恢复系的选配,是组配强优势胡麻两系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超甜型玉米可溶性总糖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7个超甜型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1配制组合,研究了超甜型玉米粒可溶性总糖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超甜型玉米可溶性总糖性状除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外,还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可溶性总糖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各亲本间,特殊配合力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集一般配合和特殊配合力之和的总配合力效应,可以较好地反映杂交组合的优势强弱。  相似文献   

20.
超甜玉米膳食纤维含量的遗传特性与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分析了超甜玉米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2)不同自交系之间,一般配合力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显著差异;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和的总配合力效应,可以较好地反映各个杂交组合的优势强弱;3)参试材料和组合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其变异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和的总配合力效应,更能较好的反映各个杂交组合的强弱优势;4)可溶性膳食纤维总配合力效应值以组合T14×T3为最高,其次是组合T14×T7,T3×T7,T14×T4和T3×T8;不溶性膳食纤维总配合力效应值以组合T14×T7为最高,其次是组合T14×T1,T8×T33,T1×T5,T3×T1和T14×T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