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掌握陕南地区油菜主要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了解其遗传背景,明确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油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34对有多态性的SRAP标记和25对SSR标记,对56份陕南地区油菜自交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共检测到27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8个等位基因,每个SRA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32~0.93,平均值为0.64。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47~0.93,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69,变幅为0.34~0.93,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47处,所有材料被聚为一类。SSR标记共检测到15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7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3~0.92,平均值为0.54。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49~0.92之间。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57,变幅为0.30~0.92。在相似系数0.49处,所有材料被聚为一类。因此,SRAP标记的多态性比SSR丰富,56份陕南地区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中多数材料亲缘关系较近,在育种中需要创新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SSR标记的楸树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对192个楸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试验筛选出13对引物对192份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89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平均为3.795 9,Shannon’s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06 6;Nei’s遗传多样性平均值为0.667 7。用MEGA6.0软件对192份楸树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构建出供试材料楸树种质资源间的聚类图。利用SSR分子标记,采用多次聚类结合位点优先的取样策略,比较了样本数不同的4个核心样本群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等参数,初步构建了192份楸树种质材料的46份核心种质。核心种质保留了初始种质23.96%的样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红豆草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扩增共获得10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为97.1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个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为7.5条,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多样性指数(I)均值分别为1.97、1.49、0.30和0.46。【结论】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表明,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在遗传系数0.69处可聚为4大类群,其中2668号和1号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材料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7份选育出的观赏桃新种质和15份市面上常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鉴定,旨在探讨新种质与市面上常见桃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与亲缘关系,为观赏桃起源演化、开发利用和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36对引物进行TP-M13-SSR PCR扩增以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并对扩增产物的扩增效率及引物多态性进行分析。对7份观赏桃新种质‘T20’、‘T22’、‘T28’、‘T10’、‘T13’、‘T9-1’、‘早花’与15份已有常见桃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利用6个SSR位点构建22份观赏桃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进行Neighbor-Joining聚类并结合表型性状开展综合分析。【结果】36对引物中筛选得到25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83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和98.396个有效等位基因,观察杂合度平均值为0.341,预期杂合度平均值为0.739,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546,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683,介于0.510~0.841之间。新种质‘T20’和‘T10’与已有‘台阶’品种相似系数最大,分别为0.95...  相似文献   

5.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26份鸡冠花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探讨。结果表明:1)采用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 06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7 95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71%,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 007.9个位点和994.9个多态性位点。26份种质的相似性系数居于0.264 2~0.664 8,平均值为0.464 5,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78 0,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208 7,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1和3号,达到0.664 8,最低的是13和24号,为0.264 2。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46处切割时,可将图中26个鸡冠花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24号杂交种粉色头状鸡冠花单独聚为一类,8号多头红色鸡冠花单独聚为一类;其他24个鸡冠花材料聚为一类。根据不同的花型和花色,24个鸡冠花材料又可分成6个小类群。分子聚类结果和形态聚类结果较为一致。24号杂交粉色头状鸡冠花和8号多头鸡冠花‘威信’,与其他24个鸡冠花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来源于相同地区的种质资源,如19和25号同为来自于甘肃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来自科研所自育品种16和23号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新疆野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新疆伊犁地区3个居群、135份野杏种质资源进行了PCR扩增。研究表明,22条引物共扩增出46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9.49%;从物种水平分析,新疆野杏种质资源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99.57%,1.9957,1.3879,0.2449,0.3874;从居群水平分析,各居群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各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76.80%,1.7680,1.3463,0.2120和0.3287;3个居群的各项指标均为霍城居群最高,新源居群最低,巩留居群居中;新疆野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内(86.43%),少部分来自于居群间(13.57%);各居群中霍城居群和新源居群亲缘关系最近,遗传分化程度小;新源居群和巩留居群间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化程度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对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的研究,加快耐抽薹萝卜育种进程,从206对SSR分子标记引物中筛选出21对,用于57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PCR共扩增出102条条带,平均4.86条,每对引物2~9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为95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3.14%。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967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19 1,有效等位基因比例为81.52%;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5 5,平均Shannon多态性指数为0.528 9。UPGMA法聚类结果把供试萝卜材料分为3个类群,5个亚类:第Ⅰ类为来源于德国的极耐抽薹材料,第Ⅱ类为来源于韩国和日本的耐抽薹材料,第Ⅲ类为来源于我国的材料,其中第3亚类共有45份,占材料总数的78.95%,第4亚类为5份极易抽薹材料,第5亚类仅有1份。各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38 1,变幅范围0.347 8~0.934 8,0.7的仅22.87%,遗传差异较大。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所表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对萝卜种质资源管理和耐抽薹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兰属植物杂交种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EST-SSR标记,分析标记的多态性及兰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兰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3 780条Unigene,从中共识别到23 709个SSR位点,SSR位点出现频率为20.84%。从设计的200对引物中筛选出20对具有多态性,并且扩增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的EST-SSR标记引物,对48份兰属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平均多态位点数为3.0,共检测到81.0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05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20 8,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507 0;Shannon’s信息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33 8~1.472 4,平均值为0.932 1,多态信息含量为0.110 3~0.662 2。对4个参试兰属植物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春兰和大花蕙兰的F_1杂交种群与大花蕙兰种群亲缘关系较近,与春兰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48份种质聚成7类,春兰和大花蕙兰的F_1代杂交种群大多聚入第I类,春兰种群聚入第V类,第II类、第III类、第IV类、第VII类均为大花蕙兰种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国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及分子身份证,为在分子水平上鉴定国兰种质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国兰种质资源开发、保存利用及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收集于华南及邻近地区的139份国兰栽培品种和野生种质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由13条正向引物和16条反向引物随机组成208对SRAP引物,每对引物用品种‘宋梅’和‘大勋’扩增产物进行筛选;PCR扩增产物应用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胶图进行人工读带,并计算多态性引物的总扩增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比率。按照Botstein公式计算多态信息含量;用POPGENE32软件计算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pc2.10e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采用引物对组合的方法,构建139份国兰种质资源数字指纹图谱。【结果】从208对SRAP引物中共筛选出17对多态性好且重复性高的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DNA条带489条,其中多态性谱带484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8.89%,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2.00,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94,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1.49,Nei’s基因多样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0,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5。UPGMA聚类分析表明,139份国兰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1-0.91。在相似系数为0.70时,可划分为6个类群。用SRAP多种引物组合方法可有效区分所有材料,并构建出139份国兰种质资源特异性分子身份证,置信概率达到99.99%。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将国兰种质分为4组:一为春兰组,由春兰种质单独构成;二为建墨兰组,主要由建兰和墨兰种质组成;三为寒蕙兰组,主要由寒兰、蕙兰和杂交系组成;四为剑莲兰组,由春剑和莲瓣兰种质组成。而四组之间剑莲兰组与寒蕙兰组亲缘关系最近,与建墨兰组次之,与春兰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所试国兰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于17对SRAP引物组合所构建的139份国兰种质的分子身份识别体系具有唯一性和高效性,SRAP标记是在分子水平鉴定国兰种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SR、RAPD与RAMP 3种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2份萝卜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ISSR、RAPD与RAMP标记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4.1%、86.2%及92.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6、8.3及14.1条;综合3种标记聚类分析将32份萝卜种质在遗传距离为0.30处清晰聚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含31份种质,均为来自国内的栽培种或姊妹系;第二类群由来自欧洲的黑萝卜MTHS单独构成,聚类结果表现与材料来源、根肉色及根形关系较为密切。3种标记综合聚类与各标记单独聚类图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聚类分析结果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图,与园艺学性状的一致性比任何单一标记更高。  相似文献   

11.
菜用甘薯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0个菜用甘薯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1个I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83个清晰条带,其中76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1.57%,各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为0.247.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78~0.904,平均值为0.645,显示菜用甘薯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将10份菜用甘薯种质分为三个类群,其中两份广东材料与台农71聚为一类,且遗传相似性较高,福建的两份材料与徐州的两份材料及广东的一份材料聚为一类,而河南的商薯19与广东的另一份材料聚为独立的一类,他们与其他两类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为菜用甘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引进和收集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多样性,本研究选择11个表型性状和221对SSR引物对114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4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范围为4.57%~87.79%,主穗直径的变异最大(87.79%),籽粒直径的变异最小(4.57%);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2.29,单株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2.29),茎秆长最小(0.47)。46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扩增出16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59,观测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1.65,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值为1.50,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平均值分别为0.39和0.27,平均多态性比率为64.35%。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14份藜麦种质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和差异,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被分到了不同的类群,来源地不同的种质被分到了同一类或单独聚成一类,说明参试藜麦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分子遗传信息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3.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等位基因间序列差异最为普遍的类型,可作为一种高通量的遗传标记。利用Illuminai Select 9k SNP芯片对96个西藏冬青稞种质资源进行了SNP检测。结果表明,在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的7 000个SNP位点中,5 026个检测到了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1.8%;SNP聚类分析将96份西藏冬青稞种质资源聚成七大类群,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其变异范围为0.288~0.999,平均值为0.771。96份西藏冬青稞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牡丹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利用22个自主开发的SSR标记对来自5个品种群的30个牡丹种质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介于2—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09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713—0.7469,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0.1584—1.4000,观望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分别为0.1481—1.000、0.0727—0.7908、0.0713—0.7469。22个多态位点中有16个高度多态、2个中度多态、4个低度多态。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南品种与西南品种聚为一支,中原品种、西北品种和国际品种聚为一支。有效SSR标记的开发及牡丹品种资源间亲缘关系的揭示,可为牡丹种质资源保存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SRAP标记的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烟草属5个种共134份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22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稳定性好的引物,15对引物在134个材料上共获得24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1.7%.134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13~0.5802,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时,被聚为5个大类群,相同栽培类型的烟草并未明显的聚为一类.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反映这些烟草品种(系)间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 8~0.794 1,平均0.380 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7 7~0.887 6,平均0.730 7;多态信息含量为0.320 2~0.877 7,平均0.698 6。以地理来源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在不同州(市)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及Shannon’s指数最高,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说明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析表明,普洱市与西双版纳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而昆明市与楚雄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较低,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化分析显示,908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质内个体间,且种质间的基因流为2.838 8,该值大于1,说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NJ聚类分析、PCA主成分分析及Stur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群,其中NJ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又在2大类群的基础上分为4个亚群,908份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并没有按照地理来源进行聚类,交错分布于各个类群中。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州(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大,将为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宝贵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利用以及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方法】用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35份花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筛选的11个ISSR引物从35份材料中扩增出60条清晰条带,其中3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1.67%,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0.97,平均值为0.82。通过聚类分析,在35份材料中有33份材料可聚为一大类,而湛油26和湛油37独自聚为一类。【结论】广东省花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态性不丰富,遗传基础极为狭窄,遗传改良后劲不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品种的选育还需要引进优良外来亲本。  相似文献   

18.
栽培萝卜种质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对56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栽培萝卜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32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2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39.1%,显示出栽培萝卜种质之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9组,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4类7组,2种分类方法所获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分子标记的分类与种质的表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广东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利用以及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方法】用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35份花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筛选的11个ISSR引物从35份材料中扩增出60条清晰条带,其中3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1.67%,种质问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0.97,平均值为0.820通过聚类分析,在35份材料中有33份材料可聚为一大类,而湛油26和湛油37独自聚为一类。【结论】广东省花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态性不丰富,遗传基础极为狭窄,遗传改良后劲不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品种的选育还需要引进优良外来亲本。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43份辣椒种质进行形态学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辣椒的2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系数6处可以聚为6个组群。94对SRAP引物组合中,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清晰条带数为8.34条,其中多态性比率为13.90%,从中筛选出28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SRAP分析。绘制亲缘关系聚类图,43份辣椒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分布为0.59~0.96,在0.72的相似系数处分为6个组群。SRAP聚类与形态学聚类相似度高,二者都可为辣椒的遗传分析及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