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军 《中国家禽》2000,22(7):33-35
作为养禽业的主要饲料原料 ,玉米、豆饼(粕)等 ,从田间生长、收获、贮藏、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 ,都可被霉菌所污染。霉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代谢、繁殖时 ,一方面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包括霉菌毒素。受到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 ,而且某些霉菌产生性质不同的霉菌毒素 ,可引起家禽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 ,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消化、呼吸、免疫、生殖机能等受损。同时 ,残留在肉、蛋等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及其代谢物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危害。由于不同性质的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  相似文献   

2.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繁殖方式多种多样。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可造成动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预防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措施有:加强饲料管理、科学控制温湿度、加强舍内通风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包括粮食及饲料在内的多种物质的霉腐变质。但不同饲料所产生的优势霉菌是不同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饲料中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象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出率较高,且花生上分离的...  相似文献   

4.
<正>霉菌是一种真菌,近几年霉菌的污染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在临床上由一种霉菌或一种毒素所造成的危害比较少见。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当这些谷物在收获,采购、运输、储存或者饲料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遇到高温高湿等,就极易产生霉菌毒素。现把雏鸡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1玉米赤霉烯酮的来源及危害1.1来源与种类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奶牛食入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以霉变玉米引起奶牛霉菌毒素中毒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及其防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或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动物体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动物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生产力,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等)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作者主要介绍了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菌素等),以及其毒性和危害,并从预防与去毒两个方面,阐述了霉菌毒素的防制措施,进而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程伟 《饲料工业》1991,12(5):19-20
<正> 霉菌毒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存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饲养场后,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浓度增加而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延长贮存时间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中毒的严重程度。霉菌能促使饲料脂肪迅速变质,降低蛋白质品质,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损失达25%之多(Jacques,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入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以霉变玉米引起奶牛霉菌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浅谈于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部分饲料原料中霉菌污染的实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省10个地区的饲料厂和养殖场采集饲料原料7种(玉米、米糠、豆粕、菜粕、棉粕、麦麸和鱼粉),66个样品。经霉菌学检验,霉菌污染率达89.4%,优势菌种为曲霉菌和青霉茵。最高带菌者为麦麸达154×10~4个/g;其次是玉米,带菌量为109×10~4个/g;有几个棉粕和菜粕未检出霉菌。根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进一步分析表明,66份饲料原料中有49份霉菌量超过国家标准。株洲地区的6个饲料原料样品中霉菌量均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10个地区的饲料原料中仅娄底、邵阳、常德和自治州霉菌污染状况较轻,分别为62.5%、80.0%、75.0%和66.6%。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粮食作物受霉菌毒素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部分粮食会作为饲料原料使用,这就导致饲料不可避免地被霉菌毒素污染,进而引起饲料资源的浪费或者动物健康的受损。本文就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饲料中广泛存在,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菌素等。目前,关于单一霉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报道较多,而对多种霉菌毒素的联合毒性进行探索将是今后霉菌毒素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饲料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胡兰 《饲料工业》2001,22(3):20-22
自然界中的霉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饲料、食物等多种物质霉变。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 25%的谷物已被已知的霉菌毒素污染。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赫曲霉毒素等。其中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最为严重,对畜禽的危害最大。黄曲霉毒素是于 1960年首次于英国伦敦郊区发现的, 20世纪 60年代后期的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许多国家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代谢、毒性、分析方法和去毒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20世纪 70年代末,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检测…  相似文献   

13.
Glab  EF 《乳业科学与技术》1997,20(4):25-27
通过对PH值3.5和4.5条件下的培养皿试验显示了双乙酸钠对于六种常见的储仓霉菌的抑制作用,而且通过对各种不同的饲料所进行的实际应用研究确认了这一点。在双乙酸钠用量小于0.5%的水平上观察到它对霉菌和芽胞繁殖的抑制作用,还研究到了相同的水平上能抑制家禽饲料中的霉菌以及在整粒玉米和整株玉米青贮中的霉菌。  相似文献   

14.
饲料防霉技术措施概述郭芳彬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遭受霉菌的侵蚀,发生霉变。饲料发生霉变后,其营养价值会降低,霉变严重的饲料不仅失去饲用价值,霉菌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还诱发动物急慢性中毒,甚至死亡;残留于动物产...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凌 《饲料研究》2000,(12):29-30
一、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性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及饲料在内的多种物质的发霉变质。但不同饲料所产生的优势霉菌是不同的 ,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 ,饲料中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象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出率较高 ,且花生上分离的黄曲霉有 80 %~90 %能产生毒素 ;麦类则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 ;青霉及毒素易在大米中出现。这些真菌毒素直接影响畜禽的健康 ,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危害性极大。1 1 对饲料的危害饲料原料收割后 ,往往从外界污染一些霉菌。它们所产生的酶 ,将…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中国家禽》2001,23(9):38-38
1 霉菌毒素种类、毒性1.1 对饲料成分的影响据研究成果表明,霉菌及其毒素会使饲料的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降低,减少谷物的总能,使畜禽饲料失去必需的水分,将玉米和高梁贮存63天,水分从13%增加到15%时,霉菌则会生长并影响到两者的养分,使得玉米中所含的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6.8%和25.8%。1.2 霉菌种类及生存条件饲料中以曲霉菌素属为主,从中又分离到黄、白、黑等曲霉菌群。以黄曲霉素B1为例,比剧毒的氰化钾高10倍,严重者,产生的毒菌可使人畜致癌、致畸,乃至死亡,使畜禽生产力水平降低。霉菌生长最适条件是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17.
1霉菌的种类及生存条件 目前我国饲料污染常见的霉菌有黄曲霉菌、杂色霉菌、变异曲霉及玉米赤霉烯酮,据调查报告显示.全价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高达90%以上。饲料中以曲霉菌素属为主,又分为黄、自、黑等曲霉菌群,其中又以黄曲霉菌的毒性最强。霉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是高温高湿。危害谷物的霉菌孢子在条件达到7℃时就可以发芽生长,当饲料中水分含量超过13%时,霉菌生长速度加快.毒素的产生也相应增加。霉菌的代谢和生长繁殖以消耗营养物质来维持,因而可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真菌微生物,生长、传播速度快。其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食品、饲料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饲料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变质的饲料不仅影响动物健康,最终也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的二级代谢产物,经常在奶牛饲料及其原料中发现。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AF)、伏马菌素(FB)、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OTA)。当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会导致奶牛发生免疫抑制、肝肾毒性、繁殖障碍等诸多健康问题。奶牛饲料原料在生长、收获、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应用脱毒方法是预防霉菌毒素危害奶牛健康的关键控制点。物理、化学和生物脱毒是实现霉菌毒素脱毒的常见技术措施。其中,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脱毒具有安全、绿色、去除率高、不破坏饲料营养物质等诸多优势,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及其对奶牛的危害和物理、化学、生物脱毒方法,为防控霉菌毒素污染,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简介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的次级产物,这种物质很可能在饲料的制造与贮存过程中污染到饲料。目前已知至少有300种以上霉菌代谢产物会使动物及人类中毒,全世界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且达到可量测的浓度。在这些毒素中,已知有很多种物质明显影响动物的健康,对动物生产造成重大影响。2 霉菌毒素的产生在自然状态下霉菌毒素的产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是世界上某些特定地区霉菌毒素产生的情形比其他地区频繁。在较冷或气候较温和的地区,例如加拿大、美国的北部及多数欧洲国家,黄曲霉毒素并不是主要问题,除了进口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