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送检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分离得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化实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致死性;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和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和青霉素中敏;对强力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表明本次引起该地区牦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屠宰场发病猪死亡原因,本研究对从死亡猪内脏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革兰染色镜检为细小或中等短杆状或丝状革兰阴性杆菌;生化试验特性分析及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GZ2-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11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和米诺环素2种药物为中敏,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四环素等6种药物耐药;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携带rsbA、atfA、pmfA、mrpA、zapA、ureC、atfC和ucaA 8种毒力基因;小鼠攻毒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有较强致病力。本试验成功分离到一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携带8种毒力基因的奇异变形杆菌,为该菌感染的防治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睿  李颜桃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9):2550-2558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 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为确诊某猪场猪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并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16 S rDNA测定及致病性、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从病死猪分离到1株9型猪链球菌,与GenBank收录的9型猪链球菌GZ0565同源性高达99.9%。毒力因子检测为cps9H~+ orf2~+ gdh~+ fdps~+毒力型,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为强毒株。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头孢哌丁等药物高敏,对苯唑西林、氨曲南、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等药物完全耐药,存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研究表明,此次疫情由9型致病性猪链球菌引起。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广西地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不同规模养殖场收集病死猪病料98份,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染色镜检、16S rRNA测序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整合子及其可变区;可变区扩增产物克隆至pMDTM19-T载体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22株细菌在TSA培养基上弥漫性生长,在SS培养基上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白色的单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变形杆菌属特异性基因(TUF)阳性。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21株分离菌与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达99%,1株分离菌与彭氏变形杆菌同源性达99%。药敏结果显示,21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均为100%,对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卡那霉素耐药率在57.1%以上,所有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PCR结果显示,21株分离菌毒力基因atfA、hpmA、ireA、mrpA、pmfA、rsb、ureC、zapA、ptA检出率均为100%,ucaA检出率为95.2%;ESBLs菌株为blaTEM型、blaCTX型或blaTEM型和blaCTX型,AmpC菌株均为blaDHA型,携带ESBLs或AmpC基因的菌株比例为57.1%、14.3%,同时携带ESBLs和AmpC基因的菌株比例为14.3%;qnrA、qnrB、qnrSaac(6’)-Ⅰb-cr检出率分别为9.5%、0、4.8%和80.1%。21株分离菌Ⅰ类整合子(intⅠ1)阳性率61.9%,检测到9种基因盒阵列(aadA2-linF、estX、dfrA32-ereA-aadA2、drfA5、drfA12-orfF-aadA2、arr3-aac (6’)Ⅰb-cr5、aac (6’)Ⅰb-cr5-blaOXA-1-catB3-aar3、drfA1-orfC和aadA2);Ⅱ类整合子(intⅠ2)阳性率76.2%,检测到1种基因盒阵列(drfA1-sat1-aadA1)。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毒力高且耐药严重,为后期针对奇异变形杆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72-277
为了解吉林省猪链球菌的流行情况,从屠宰场采集的猪咽拭子和鼻拭子样品中分离鉴定猪链球菌,并进行菌株血清型、基因型和毒力表型的鉴定,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猪链球菌104株,其中29株鉴定为血清2型、9型和1型等几种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其他75株不属于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血清2型的菌株中,2株经鉴定为ST1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并经动物试验鉴定为强毒菌株;其他菌株均为ST28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具有中等毒力。血清9型的菌株,均为mrp-epf-sly-毒力型,动物试验鉴定均为强毒菌株。根据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结果,98%的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总体分析,从屠宰场分离的猪链球菌强毒菌株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菌株多重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某鸡场发病鸡肝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多形性小杆菌,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基因比对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分解葡萄糖、乳糖、半乳糖和木糖,产酸产气,迅速分解尿素,H2S试验阳性,结合分离株的培养特性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将分离株初步鉴定为鸡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其它鸡奇异变形杆菌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100%,与ALK428(基因登录号KC456557)为代表的许多奇异变形杆菌菌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100%,将分离菌株进一步鉴定为鸡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对头孢噻肟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磺胺嘧啶、氟苯尼考等多种抗生素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鸭源分离菌的耐药性及致病性,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检测及动物致病性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细菌,经纯化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显示两种形态:短杆状以及细长如发丝,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将其命名为GZGY2020。生化反应显示,分离菌具有明显的运动性,M-R试验、V-P试验均为阳性,生化特性符合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16S rDNA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奇异变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分离菌对多种药物耐药,对18种药敏纸片中羧苄西林、头孢氨苄、苯唑西林等16种药物耐药,耐药率高达88.9%,仅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敏感;PCR检测其含有磺胺类耐药基因基因sul1和sul2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VIM,并含有hpmA、rsmA、atfA、ucaA、ureC、zapA、pmfA、fliLmrpA 9种毒力基因。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雏鸭致病力强,即1×108 CFU/mL菌液能使雏鸭1 d内全部死亡。在药敏特性上,从病死鸭中分离到的菌株GZGY2020与以往报道的奇异变形杆菌有一定差异,表明该菌可能发生变异,导致毒力增强,而检测的10种毒力基因中仅有1种毒力基因没有出现相应的条带,表明奇异变形杆菌是引起该鸭死亡的重要致病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致雏鸡死亡病原菌,从无菌采集病死雏鸡肝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采用常规鉴定方法、16S rRNA PCR和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山亚种树鼩人工驯化养殖中心的瑶山亚种树鼩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试验通过平板划线分离获得病原菌,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纯化获得一株致病性嗜水性气单胞菌;利用昆明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定了该分离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药敏纸片法分析该分离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方法进行菌株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从病死瑶山亚种树鼩分离到一株嗜水性气单胞菌,镜检显示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呈短杆状。该菌16S rRNA序列与日本淡水湖源嗜水性气单胞菌SWCY-3.27株同源性高达100%,遗传进化关系最近。该分离菌对成年昆明小鼠的LD50为1×107 CFU,毒力高于模式菌株ATCC 7966,近似于中国流行株NJ-35和J-1等,致病性试验鉴定该菌为强毒力菌株。生化鉴定七叶苷、阿拉伯糖、氧化酶呈阳性,各种生化鉴定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检测显示,该菌株对米诺环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以PCR扩增基因方法对分离菌进行6类12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分离菌存在氨基糖苷类(Aph-(3)-lia)和β-内酰胺类(mecA)两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此次树鼩死亡的病原菌为嗜水性气单胞菌,可用高敏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为防治嗜水性气单胞菌感染导致的树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腹泻病猪消化道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对该菌进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观察,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病原;同时对相关致病因子进行PCR检测、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结果分离的菌株为革兰阴性,具有多形态性;生化试验结果初步证实该菌为变形杆菌。利用PCR方法进一步鉴定,并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该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致病因子检测结果表明,Ure C和Rsb A致病因子有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仅对氟哌酸和四环素敏感,而对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药耐药,耐药基因检测表明,该菌aad AI、str B和oxa-31阳性。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其致病力性与Ure C和Rsb A有关,而其耐药性与aad AI、str B和oxa-31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河南省某猪场疑似细菌感染病例进行确诊,本试验采集了病猪肠道中的样品从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基本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在98%以上,将该分离菌株命名为ZB17;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猪源奇异变形杆菌(HQ259935.1和KR133627.1)的同源性最高,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复达欣、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敏感;但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先锋霉素IV、先锋霉素V、先锋霉素VI、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耐药。本试验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相似文献   

14.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5.
为诊断奶牛场中犊牛腹泻病的病因,对粪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16S rRNA基因并测序比对,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小白鼠动物试验观察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在49份腹泻粪样中,检测出8株病原菌,其中1株为都柏林沙门菌,1株为阴沟肠杆菌,6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耐药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较强,柏林沙门菌对大部分药物是敏感的,其中柏林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H150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484-1489
为研究撒坝猪大肠杆菌强毒力岛(HPI)的致病性,对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和血清型鉴定,获取优势血清型,采用PCR检测HPI,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耐药性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与HP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01株大肠杆菌,确定血清型84株,其中O_3、O_4、O_(24)为优势血清型;HPI阳性率为88.64%,与GenBank登录的参考序列同源性比较大于99.3%;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普遍耐药,而HPI阳性株耐药性强,并检出含aac(3)-Ⅱa基因12株,含有aac(6′)-Ⅰb基因21株;致病性试验表明含irp2的菌株致病性强,而具有fyuA-irp2基因簇的菌株致病性更强。结果表明:HPI对大肠杆菌的毒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对吉林省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3只具有典型腹泻症状的病死水貂的小肠和肠内容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对BALB/c小鼠进行菌液注射来检测菌株的致病性。采用K-B药敏法检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分离得到3株志贺氏菌,致病性检测试验显示分离菌可引起小鼠腹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头孢类药物、氟苯尼考和多黏菌素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共检测出7种耐药基因blaTEM-1、aadA1、aac(3')-Ⅱc、aac(6')-Ⅰb、aph(3')-Ⅶ、tet(M)、cat2及携带aadA1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可引起小鼠腹泻,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2月广西玉林某猪场猪连续发生多起保育猪突然死亡病例,为确诊该猪场猪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对发病猪场进行采样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gdh基因PCR扩增、血清型和7个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以及耐药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从两头病死猪中各分离出1株细菌,在TSB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大小一致的圆形菌落,初步鉴定为革兰阳性链球菌,分别命名为GXYL-F1、GXYL-N2。经猪链球菌特异性基因gdh及血清型引物鉴定,两分离株均为9型猪链球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两分离菌株均可发酵水杨素、麦芽糖、M.R.和七叶苷。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gdh、fbps、sao、sbp2'和orf2均为阳性,mrp、epf、sly基因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分离株均对新霉素、链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磺胺嘧啶这9种药物呈耐药性,此外分离菌株GXYL-F1还对恩诺沙星耐药。两分离菌株均扩增出耐药基因aadA1、qnrB、qnrS。表明该猪场保育猪突然死亡是由9型猪链球菌引起。上述研究结果为该猪场制定9型猪链球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了解猪链球菌流行血清型多样性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吉林省长春地区致犬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采用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及16S rRNA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间送检的62份疑似患细菌性肠炎犬的腹泻物进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送检病料中共分离获得12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19.35%),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理化特性鉴定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分离菌经16S rRNA基因扩增获得大小的为1 600 bp条带,所测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以上,12株分离株处于3个独立分株;其中分离菌对兽医临床常用药物整体耐药水平较高,仅有部分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敏感;分离菌CC15031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8×10~6 cfu/mL,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说明分离得到的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北京地区犬猫尿源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现状,并分析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本试验于2018—2019年采集北京地区16只犬和13只猫的符合菌尿标准的尿液样本,以及264株犬源和152株猫源尿液中未鉴定细菌分离株;分离鉴定奇异变形杆菌,检测其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并分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的情况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44株犬源(15.7%)和5株猫源(3.0%)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对阿奇霉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均为98.0%,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为6.1%~73.5%,多重耐药率为79.6%。28株分离株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57.1%,主要基因型为blaTEM型、blaCTX-M-9型和blaOXA-1型;1株分离株携带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型为blaCMY-2型。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