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3个地方猪种猪肉的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利用云南地方猪种资源和生产优质猪肉,选用高黎贡山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3个云南地方猪种,测定其背最长肌的水分、粗蛋白、灰分、粗脂肪、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高黎贡山猪脂肪含量较撒坝猪、滇南小耳猪高(P0. 05),而撒坝猪粗蛋白含量最高(P0. 01)。3个猪种各种氨基酸含量依次为撒坝猪、滇南小耳猪、高黎贡山猪,且3个猪种之间差异性极显著(P0. 01)。撒坝猪胆固醇含量最低,极显著低于高黎贡山猪(P 0. 01),低于滇南小耳猪(P0. 05)。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猪猪肉营养成分丰富,脂肪品质好;撒坝猪猪肉味鲜,胆固醇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草药对猪肉中所含有的脂肪酸和胆固醇的作用,采用了在晋汾白猪、晋阳白猪、山西黑猪、杜长大4个猪种的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并设有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猪,试验结束后通过测定猪肉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确定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所提高,晋汾白猪的不饱和脂肪酸提高最为明显,达到102.64 mg/g。山西黑猪的不饱和脂肪酸增长值最高,比对照组高出43.07 mg/g。中草药组4个猪种猪肉中胆固醇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草药组比对照组要低22.8 mg/100 g。晋阳白猪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其他猪种的胆固醇含量也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组在4个试验猪种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胆固醇的含量变化没有规律。由此可见中草药能够提高不同猪种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晋汾白猪30头,分为中草药超微粉(Ⅰ组)、颗粒剂组(Ⅱ组)和对照组3个组,每组10头,进行不同剂型的筛选试验,2种剂型分别加入Ⅰ组和Ⅱ组进行饲喂,以期研究中草药不同剂型对晋汾白猪猪肉品质的物理性状、呈味氨基酸、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等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pH1、B值(黄度)、剪切力最大值、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Ⅰ组、Ⅱ组与CK组相比,差异显著,且Ⅰ组效果较好;6种呈味氨基酸Ⅰ组均显著高于CK组;亚油酸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CK组;胆固醇检测结果可见3个组间差异不显著,但Ⅰ组数值明显偏低。说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够改善猪肉品质,而且制成超微粉剂添加后的效果要优于颗粒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香猪的肌肉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香猪肌肉中肌内脂肪含量达3.67%,香猪猪肉中每100 mg干重中氨基酸总量为64.63 g,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6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为45.86%,香猪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到47.57%,UFA/SFA(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为0.90.因此,香猪的肌肉细嫩多汁、质量好,营养保健价值高,脂肪酸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品种猪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中草药提高猪肉中氨基酸含量的效果,试验在晋汾白猪、晋阳白猪、山西黑猪、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并设中草药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结束后测定猪肉中氨基酸含量,计算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猪肉中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山西黑猪的总氨基酸含量提高最为明显,达5.56 g;总氨基酸含量最多的是晋汾白猪,达82.49 g。中草药组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不同品种猪肉中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超微粉添加剂对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猪》2019,(5)
为研究中草药超微粉添加剂对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30 kg左右的晋阳白猪、杜长大、山西黑猪各120头,每个猪种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中草药Ⅰ组和中草药Ⅱ组,每组30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抗生素、基础饲粮+0.5%中草药组方Ⅰ、基础饲粮+0.5%中草药组方Ⅱ,猪体重达110 kg左右时饲养试验结束,采集样品测定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中草药Ⅱ组效果优于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晋阳白猪: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提高4.22%(P0.05)、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4.30%(P0.05)、对甘氨酸、丙氨酸含量影响不大(P0.05);杜长大猪: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3.11%(P0.05)、甘氨酸含量显著提高6.87%(P0.05),对天门冬氨酸、丙氨酸含量影响不大(P0.05);山西黑猪: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提高8%(P0.05),谷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8.02%(P0.01)、甘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7.72%(P0.01)、丙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7.62%(P0.01)。结果表明,中草药超微粉添加剂Ⅱ组可提高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有效改善其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7.
选择10个家系的Ⅲ世代荷包猪40头肥育试验,屠宰20头测定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和组织成分等。测定结果表明,荷包猪肉色评分为3.36分、大理石纹评分为3.56分、滴水损失(2小时)为1.38%、肌内脂肪含量为5.12%、肌肉剪切力为2.76kg、肌纤维直径为50.91μm、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78.44%、必需氯基酸占氧基酸总量的40.14%、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6.8%、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1.99%  相似文献   

8.
沙子岭猪肉质性状与肉的成分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结合沙子岭猪肥育试验,在屠宰测定时分别取样测定了高低营养水平组的肉质、肉的化学成分、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所测的各项指标(肉质性状6个、化学成分4项、氨基酸15种、肌纤维2项),高低营养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它猪种比较发现,沙子岭猪具有pH值适宜、肉色鲜红(正常)、系水力高、熟肉率高、贮存损失少、肌纤维细、肌内脂肪含量适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等许多特点。建议以肌肉酸度、肉色、系水力、肌纤维细度、肌内脂肪作为评定沙子岭猪肉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选取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6头,根据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颗粒剂高、中、低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颗粒剂1.5%、1%、0.5%)以及中药超微粉高、中、低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中药超微粉1.5%、1%、0.5%),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肥育结束后,每组屠宰3头,对其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超微粉0.5%组可使猪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所需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人体半必需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加,肌内脂肪含量提高达3.41%;胆固醇含量降低为40.96 mg/100 g。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中药超微粉低剂量组即中药超微粉0.5%添加量为最理想添加剂型和剂量。  相似文献   

10.
沙子岭猪肉质性状与肉的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沙子岭猪肥育试验,在屠宰测定时分别取样测定了高低营养水平组的肉质、肉的化学成分、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所测的各项指标(肉质性状6个、化学成分4项、氨基酸15种、肌纤维2项),高低营养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它猪种比较发现,沙子岭猪具有pH值适宜、肉色鲜红(正常)、系水力高、熟肉率高、贮存损失少、肌纤维细、肌内脂肪含量适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等许多特点.建议以肌肉酸度、肉色、系水力、肌纤维细度、肌内脂肪作为评定沙子岭猪肉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超微粉中药添加剂改善猪肉品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改善猪肉品质的较佳超微粉中药添加剂配方,将72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抗生素、基础饲粮+0.1%中草药组方Ⅰ、基础饲粮+0.1%中草药组方Ⅱ,进行饲养试验及屠宰试验.结果显示:中药Ⅱ组效果较佳,其料重比最低为3.25,显著低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P<0.0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背膘厚最高,为4.18cm,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最小,为39.95 cm2,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H1(宰后45 min pH)及pH24(宰后24h pH)最高,分别为6.32和5.75;滴水损失最低,为4.94%;剪切力最小,为5.07 kg,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为2.96%,显著高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值(亮度)最低,为47.59;背最长肌纤维、股二头肌纤维直径最细,分别为41.17 μm、42.17 μm;背最长肌中水含量最少,粗灰分含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每头猪比对照组多赚64.4元,经济效益提高18.5%.结果表明,中药Ⅱ组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营养成分消化率及经济效益,且能有效改善猪肉品质,使猪肉肌纤维变细,背膘厚、嫩度及pH提高,滴水损失减少.  相似文献   

12.
郭建凤  王继英  张印  武英 《养猪》2009,(3):25-27
研究测定了专门化品系ZFY猪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后腿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ZFY系猪30—100kg日增重818.87g,料重比2.40;胴体性能较高,肉质良好,屠宰体重103.43kg,胴体瘦肉率67.75%,肉色3.45、大理石纹3.45,pH6.60,肌内脂肪1.55%。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都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和后腿肉提高2.70%(P〉0.05)和1.95%(P〉0.05)、1.03%(P〉0.05)和1.66%(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比例都以腰大肌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提高0.19%(P〉0.05)和0.66%(P〉0.05)、1.79%(P〉0.05)和1.50%(P〉0.05)、2.85%(P〉0.05)和1.42%(P〉0.05)。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含量3个部位间差异不显著。肌肉脂肪以后腿肉含量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91.94%(P〈0.05)、112.5%(P〈0.05);肌肉蛋白质含量以腰大肌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提高0.22%(P〉0.05)、1.64%(P〉0.05);肌肉干物质含量以后腿肉最高,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分别提高5.19%(P〉0.05)、4.67%(P〉0.05)。  相似文献   

13.
共轭亚油酸可缓解玉米DDGS对猪肉品质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饲喂玉米DDGS可使猪肉脂肪增加从而影响猪肉品质.当在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共轭亚油酸(CLA)可以提高猪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而可以提高猪肉的品质。本试验在猪屠宰30d前给其饲喂含0、20%、40%的玉米DDGS,在屠宰10d前将每个处理组的一半猪只饲喂含0.6%的CLA日粮。屠宰时采集胴体、猪内脏和背最长肌等样本。数据显示.DDGS组和CLA组猪肉的背最长肌面积、第10肋骨处背膘厚度、最后肋之间的膘部中线、背最长肌肉颜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以及培根胶原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其中0、20%和40%DDGS组的猪肉外层背碘值(IV)分别为65.07、69.75和74125,都较添加CLA组的要高(P≤0.05)。另外。0.6%CLA组和空白对照组猪肉外层背脂的脂肪酸IV分别为68.31和71.11,两者差异显著(P≤0.05),40%含量DDGS组的猪肉培根瘦肉率(38%)较CLA组(48%)低(P≤0.05)。DDGS组的猪脂肪或肝脏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的丰度、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乙酰辅酶A-羧化酶、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的表达的没有显著差异(P〉0.05).CLA组猪肉脂肪中的A9去饱和酶指数有所下降(P≤0.05)。这些数据说明,猪日粮中饲喂DDGS可以降低猪肉的品质。对育成猪饲喂20%或者更高含量的DDGS可以降低猪肉培根瘦肉率.但通过添加0.6%的CLA可以部分缓解这些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测定了鲁育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达100kg活体瘦肉率长白猪最高,为65.22%,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2.31%(P〈0.01)和2.48%(P〈0.01)。3个猪种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杜洛克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滴水损失最低,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肉质良好。每100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但3个猪种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也以大约克最高,且与长白猪差异显著,比杜洛克和长白猪分别提高0.94%(P〉0.05)和1.00%(P〈0.05)。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3个猪种差异显著。棕榈酸和油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和长白猪提高4.48%(P〉O.05)和16.73%(P〈0.05)、23.89%(P〈0.05)和56.19%(P〈0.01),杜洛克油酸含量比长白猪提高26.07%(P〈0.05);亚油酸含量长白猪最高,比大约克和杜洛克分别提高183.08%(P〈0.01)、63.94%(P〈0.01)。  相似文献   

15.
对新桃源猪背最长肌肌肉组织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肌纤维直径40.32±2.33μm、肌纤维密度403.60±39.5N/mm2。红肌纤维占10.28%,肌肉的肌内脂含量3.95%。干物质26.93%。新桃源猪与长白猪肌纤维直径、密度、肌纤维、构成比例、肌肉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组织中肌肉脂的含量差异亦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肌纤维构成中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大,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细嫩多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草药超微粉剂对晋阳白猪肉质的影响,使用2组中药方剂制成的超微粉剂对64头晋阳白猪进行饲喂试验并使用抗生素组和基础日粮组作为对照组,将晋阳白猪分为对照组(CK组)、中草药Ⅰ组(Ⅰ组)、中草药Ⅱ组(Ⅱ组)和抗生素组(Ⅲ组)4个组。当4组猪的体重达到120kg时结束试验,测定猪肉中的电导率、pH值、肉色蒸煮损失、系水力与最大剪切力、眼肌面积、背最长肌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胆固醇等。结果发现,试验Ⅱ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1),试验Ⅰ组背最长肌肌肉营养成分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十七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说明试验Ⅱ组的中草药组方对猪肉品质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新桃源猪背最长肌肌肉组织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肌纤维直径40.32±2.33μm、肌纤维密度403.60±39.5N/mm^2。红肌纤维占10.28%,肌肉的肌肉酯含量3.95%,干物质26.93%。新桃源猪与长白猪肌纤维直径,密度,肌纤维,构成比例,肌肉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组织中肌内酯的含量差异亦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肌纤维构成中红肌所占比例较大,肌内脂肪含量高,肉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5)
为了掌握蒙山黑土猪的性能指标及肉质营养水平,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为母猪平均产仔数11.2头,舍养期和放养期粗饲的料重比分别为5.43和5.58,瘦肉率51.34%,脂肪率29.27%,皮率9.21%,骨率10.18%,表明黑土猪具有杂交优势,耐粗性强,瘦肉率处于适中水平,与脂肪、皮、骨搭配合理。黑土猪背最长肌水分和脂肪含量分别为74.6 g和1.77 g,丰富的水分和脂肪是构成其肉质鲜嫩、多汁和风味清香的重要物质基础。钙、镁、锌含量分别为3.53 mg、23.88 mg和19.2 mg,比参照的普通猪肉分别高出25.62%、13.12%和115.73%,硒的含量0.164 mg/kg达到富硒标准,说明无饲料添加剂的黑土猪肉属于高锌和富硒猪肉;肌肉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09%和77.23%,氨基酸营养比较均衡,蓄积重要氨基酸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测定了大蒲莲猪、长蒲二元猪及杜长蒲三元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大蒲莲猪眼肌面积最小,分别比长蒲猪和杜长蒲猪低36.45%(P〈0.01)、31.04%(P〈0.05);后腿比例杜长蒲比大蒲莲猪高8.89%(P〈0.05);皮率以大蒲莲猪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及长蒲高88.36%(P〈0.01)和54.63%(P〈0.01);瘦肉率以杜长蒲最高,分别比长蒲和大蒲莲猪高2.75%(P〉0.05)和16.19%(P〈0.05)。大蒲莲猪肉色评分比长蒲二元猪高14.29%(P〈0.05);肌内脂肪含量以大蒲莲猪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和长蒲高106.67%(P〈0.01)和103.76%(P〈0.01)。背最长肌胱氨酸含量以大蒲莲猪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和长蒲猪高7.14%(P〈0.05)和8.25%(P〈0.01);蛋氨酸含量长蒲猪比大蒲莲猪高10.65%(P〈0.05)。背最长肌硬脂酸以杜长蒲猪最高,其次是长蒲猪,分别比大蒲莲猪高18.43%(P〈0.01)、10.88%(Pl〈0.05);油酸以大蒲莲猪含量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和长蒲高10.26%(P〈0.05)和7.03%(P〉0.05)。关键词:大蒲莲猪;杂交组合;胴体性能;肉质;氨基酸;脂肪酸  相似文献   

20.
大河乌猪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文系统研究了大河乌猪的肉质特性。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现场测定及实验室分析测定98个肉质指标,结果表明,大河乌猪肉色玲珑剔透如玛瑙,肌肉系水力强,pH较高,肌内脂肪含量高(5.24%),肌肉组织学特性良好,保持了其亲本大河猪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与结构上的优良特性大河乌猪种群又属应激抵抗群体,具备抵抗应激环境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