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NIRS)在无损检测烟草种子蛋白含量方面的应用,研究120份烟草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光谱进行处理后,在4 000~9 000 cm-1波数,利用主成分回归法(简称PCR)建立烟草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定标模型,并采用外部独立验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简称SNV)处理结合De-trending算法下,建立的烟草种子蛋白含量定标模型的确定系数高达99.86%,校正标准差、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71、0.68,校正集、验证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该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效果较好,可用于烟草种子粗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NIRS定量分析油菜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的创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近红外光谱 (NIRS)分析油菜品质。采用残余法测试了近 2 11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种子的含油量 ,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 ,选择 12 88份代表性样品 ,建立了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测试 96份待测样品 ,其NIRS的测试值与残余法测试的油菜种子含油量实测值相关系数为 0 .950 3 ,相对误差小于 3 .5% ,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 63 7份油菜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 ,选择 168份代表性样品 ,建立数学模型。 3 0份样品检测模型 ,NIRS测试值与凯氏定氮法测试的油菜籽饼粕蛋白质含量的实测值相关系数为 0 .9515,相对误差小于 6%。结果表明 ,这 2个数学模型已经可用来准确、快速、无污染、低消耗的测试油菜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燕麦蛋白质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创建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燕麦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可行性,探讨不同地区种植的同一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燕麦的营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蛋白质含量变幅较大的124份代表性燕麦样品,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进行光谱扫描,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GB/T 5009.5—2010)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借助近红外定标软件Win ISI,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燕麦粗蛋白含量的定标模型。利用定标模型对14个地区219份(17个品种)燕麦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燕麦样本间的差异。[结果]124份燕麦籽粒样品的粗蛋白含量为15.49%~23.77%,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成功建立了燕麦蛋白质含量的定标模型,决定系数较高,标准误差较小,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燕麦籽粒中粗蛋白含量是可行且可靠的,可替代化学测定方法。[结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检测燕麦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NlRS定量分析油菜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的创建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油菜品质。采用残余法测试了近211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种子的含油量,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选择1288份代表性样品,建立了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测试96份待测样品,其NIRS的测试值与残余法测试的油菜种子含油量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503.相对误差小于3.5%.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637份油菜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选择168份代表性样品,建立数学模型。30份样品检测模型,NIRS测试值与凯氏定氮法测试的油菜籽饼柏蛋白质含量的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515.相对误差小于6%。结果表明,这2个数学模型已经可用来准确、快速、无污染、低消耗的测试油菜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蓖麻籽含油率测定的近红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快速测定蓖麻籽的含油率,缩短采购检验的时间,保持被检测样品的完整性,本研究使用Perten DA7200型近红外仪测定了46份蓖麻籽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值,并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对应蓖麻籽样品的含油率,并将这二者拟合建立了定标模型。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含油率的相关性为0.9655,定标方程的偏差为0.000003913,定标方程的预测能力良好,可替代传统含油率测定方式,实现快速无损测定蓖麻籽含油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93份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常量样品(3.0 g)及小量样品(0.3 g)含油量及硫甙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以期在育种过程中建立实用的油菜小样品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数学模型.[方法]利用NIRS对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众多回归模型中,对于小量样品籽粒含油量及硫甙含量,二次模型均为最优拟合模型,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40.190+0.892x-0.007x2(R2=0.970);y=-92.040+0.748x+0.002x2(R2=0.960)(y为常量测量结果,x为小量测量结果).[结论]获得的二次回归方程式可以很好地将小量样品测定数据转化为常量样品分析结果,为高含油量和低硫甙油菜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93份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常量样品(3.0 g)及小量样品(0.3 g) 含油量及硫甙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以期在育种过程中建立实用的油菜小样品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数学模型。【方法】利用NIRS对甘蓝型油菜籽粒进行含油量及硫甙含量测定,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众多回归模型中,对于小量样品籽粒含油量及硫甙含量,二次模型均为最优拟合模型,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40.190+0.892x-0.007x2(R2=0.970);y=-92.040+0.748x+0.002x2(R2=0.960)(y为常量测量结果,x为小量测量结果)。【结论】获得的二次回归方程式可以很好地将小量样品测定数据转化为常量样品分析结果,为高含油量和低硫甙油菜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麻疯树的应用情况.麻疯树种子油被作为柴油替代油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研究麻疯树种子蛋白、枝叶提取物、种子提取物、根提取物的杀菌作用,对血吸虫和宿主钉螺的杀灭作用、杀虫作用,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抗肿瘤、凝血和抗凝血作用等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此外对麻疯树的生态作用和经济效益也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菜籽油定性鉴别模型,研究小波去噪对光谱的预处理对鉴别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已收集的鲁花、金龙鱼等6种品牌的瓶装或桶装的菜籽油共计117份样品,其中转基因菜籽油样品53份、非转基因菜籽油样品64份,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的MATRIX-F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对这些样品进行全谱段的光谱采集;利用小波分析对菜籽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选用db3小波对光谱进行软阈值去噪;在菜籽油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建立转基因菜籽油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对比小波去噪预处理前后转基因菜籽油鉴别的准确率,DPLS鉴别模型的准确率从96.43%提升到了100%。【结论】小波去噪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近红外光谱转基因菜籽油鉴别模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山核桃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山核桃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山核桃中的粗脂肪用索式抽提法进行测定,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用近红外光谱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经典法测定值与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粗脂肪的相关系数高达0.99,变异系数为0.83,经检验测试证明其定标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日常快速准确地测定山核桃中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1.
刘细祥  刘芳  史兵方  凌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36-13837
[目的]研究超声辅助甲醇萃取麻疯树籽油脱酸情况。[方法]以麻疯树籽油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甲醇萃取法对原料油进行预处理,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醇油体积比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超声功率70 W,超声时间5min,超声温度50℃,醇油体积比为2∶1,萃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可将麻疯树籽油酸值从7.58 mg KOH/g降低到1.45 mg KOH/g。[结论]超声辅助甲醇萃取法较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麻疯树籽油脱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根来  殷洁鑫  刘柱  茆羽  周明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41-7042,7058
[目的]为鱼粉粗蛋白含量提供一种快速、低廉、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国内常见鱼粉为材料,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鱼粉的近红外光谱值,并采用常规凯氏定氮法测定鱼粉样品中粗蛋白含量,建立鱼粉粗蛋白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测定结果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鱼粉粗蛋白含量定标方程的SECV值为0.515,1-VR值为0.865,粗蛋白含量的验证参数SEC值为0.302,RSQ值为0.925,说明定标方程的预测能力较好,可用来进行鱼粉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结论]建立的鱼粉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鱼粉常规养分分析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3.
麻疯树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麻疯树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动麻疯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以2年生麻疯树为试材,通过改变麻疯树种植密度,进行整形修剪,施用外源激素处理的方法研究其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结果]种植密度为2.0 m×3.0 m的处理,产量、含油量有大幅度提高;整形修剪能够提高1倍的产量;多效唑能够提高其结果数、果实饱满度、出籽率以及产量。[结论]麻疯树种植密度2.0 m×3.0 m较好,整形修剪时保留14-16个强壮的分枝为最佳,外源激素处理以多效唑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邱琼  李江  孟梦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91-7892
[目的]通过对红河州膏桐集中分布的人工幼林进行不同径阶各器官的含碳率测定与分析,为膏桐人工幼林的碳储量计算提供较为可靠的含碳率参数。[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方法测定膏桐人工幼林的碳储量。[结果]膏桐各器官的含碳率依次为:果实(44.32%)、主干(43.26%)、树根(41.40%)、树叶(40.52%)、树枝(39.21%),其中果实的含碳率高于其他器官,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干基部的含碳率高于树干1.3 m处。膏桐各器官占单株的生物量比例分别为:树干(62.17%)、树根(26.35%)、树枝(6.56%)、树叶(4.87%)、果实(0.05%)。[结论]膏桐全株含碳率的加权平均值为42.36%。  相似文献   

15.
胡林  丘耘  周国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23-7124,7188
[目的]研究在野外直接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作为真实值,在不进行土壤样本预处理的前提下,利用近红外光谱直接扫描未作处理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其作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值。[结果]利用620和1 900 nm的波长组合,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定标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极为显著。[结论]该模型对同类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效果很好,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5。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洁  吴远根  张远  郭云兰  杜亚菲  邱树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81-1683,1686
[目的]利用黄曲霉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研究产酶工艺条件及其酶学性质。[方法]将黄曲霉接种含麻疯树饼粕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采用福林法测定在不同湿度条件、不同碳源或氮源条件以及不同培养时间下所产蛋白酶的活力。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蛋白酶,并测定其在不同催化温度、不同pH条件和不同有机溶剂处理下的活力,分析其催化动力学。[结果]控制相对湿度为50%,向培养基中添加0.10g/ml乳糖和0.02g/ml蛋白胨,30℃下发酵5d,蛋白酶活力最高。蛋白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45℃,最适作用pH值为6.0,最大催化速度Vmax为3333.33μg/min,Km为31.25mg/ml,有机溶剂可以适当提高蛋白酶活力。[结论]利用黄曲霉固态发酵产蛋白酶是利用麻疯树饼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烟草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校正集样品选择,样品粒度、含水率、试验因素以及光谱预处理和数学建模方法的选择对烟草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为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样品选择应均匀、广泛,有较好的代表性,并考虑样品粒度、含水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应选择合适的光谱处理方法和数学建模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现对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改进了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测定的准确性进行了评定(对同一样品,8次平行测定的RSD值为3.58%),随后用此方法测定了河南地区95个初烤烟叶样品中的木质素含量,然后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进行二阶微分处理和平滑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相应预测模型。[结果]试验建立的烟叶中木质素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96.13%,内部交叉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04,说明烟叶中木质素含量和近红外光谱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预测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何承忠  李旦  龙娇  江涛  李贾林  胥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59-4660
[目的]研究膏桐自毒化感作用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膏桐嫩叶和枯叶的水浸提液(1∶50 w/v)作床,分别浇灌清水和浸提液,测定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1∶50浓度的膏桐嫩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均可以促进膏桐种子的萌发,且嫩叶浸提液的效果优于枯叶浸提液,尤其以嫩叶浸提液作床后浇灌蒸馏水的处理方式最佳。[结论]在1∶50浓度时,膏桐嫩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来源的13个膏桐居群进行种子品质和ISSR分子标记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居群种子的百粒重、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蛋白质、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PZH(攀枝花)居群种仁含油率(60.52%)和种子含油率(39.33%)均为最高,可作为高脂肪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YNE(印尼)的蛋白质含量(21.92%)最高,可作为高蛋白饲用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2)利用9个ISSR引物对13个膏桐居群39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扩增出74个位点,其中61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程度高达82.43%;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0~0.9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以相似系数为0.73来划分时,39份材料可聚为11类,包括9个复合类和2个独立类。说明供试膏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