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肽是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提取的分子量小的寡肽及分子量大的环形肽,科学试验表明活性多肽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抑菌等功能,概述了蛋白质多肽的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蛋白质多肽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是具有特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来源。对葡萄籽蛋白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和葡萄籽多肽进行总结分析,为葡萄籽蛋白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与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小麦蛋白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目前,从小麦蛋白中已分离出多种纯化小麦生物活性肽,如降血压肽、镇痛多肽、阿片样活性肽等。综述了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酶是由生物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能化能力的蛋白质,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利用酶所特有的生物催化性能,可以使其在工业、农业、医药、环保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乳蛋白含有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片段,如酪啡肽、降血压肽、酪蛋白磷酸肽、抗菌肽等,且可以通过蛋白酶水解制得多肽和小分子短肽物质,但是酶解蛋白制备活性水解肽时产生的苦味,严重影响了水解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乳蛋白含有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片段,如酪啡肽、降血压肽、酪蛋白磷酸肽、抗菌肽等,而且人们可通过蛋白酶水解制得多肽和小分子短肽物质,但是酶解蛋白制备活性水解肽时产生的苦味严重影响了水解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谷蛋白是核桃蛋白的主要成分,但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溶解性差,严重限制了核桃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复合蛋白酶,有控制地水解得到富含多肽的核桃浆,并以其为母液研制出核桃肽乳营养饮料,同时以多肽浓度为评价指标,重点探讨了蛋白酶的筛选与复配及酶解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三酶复合(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的比例为1:1,酶用量共为5000U/g,Flavourzyme酶用量为1000U/mL),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180min。水解过程中采用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肽酶组成的复合蛋白酶,基本消除了核桃浆中的苦味。核桃肽乳营养饮料调配的最佳配方为:蔗糖量为6%,苹果酸为0.1%,β-环状糊精量为0.6%,复合稳定剂为0.3%。所得产品富含生物活性多肽,含量高达20.89mg/mL,口感良好,极易吸收。  相似文献   

8.
棉花纤维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纤维细胞生长过程中,有多种蛋白质参与纤维素的合成,为了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制备它们的抗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用化学合成多肽和原核表达蛋白制备的可溶性蛋白、可复性包涵体以及包涵体颗粒作为抗原,制备了棉花纤维素合酶CESA1、CESA2和SUSY1、β-1,4-glucanase、β-1,3-glucanase和Callose synthase的抗体。结果表明,化学合成多肽和原核表达蛋白均可用于抗体制备,制得的抗体可用于棉花纤维素合成相关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米糠资源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米糠是一种廉价但营养丰富的稻米加工副产品。米糠中的蛋白质是一种低过敏性、高生物效价的优质植物蛋白,其中的脂肪、多糖、生物活性物质同样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米糠产品可直接用于改善食品的营养和结构,也可用于生物活性酶的生产,可以开发多种功能性食品,因而米糠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正>大米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构成完整,但是与动物蛋白相比,其赖氨酸、苏氨酸相对缺乏。因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各有特点,营养效果各不相同,所以按比例平衡摄取这类蛋白质比较理想。大米蛋白经酶解后产生活性肽,又称生物活性肽,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可调节机体生命活性。这些生物活性肽大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蛋白质长链中,  相似文献   

11.
海洋藻类的肽类是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海洋藻类肽由于具有促进健康潜在影响的组成部分而具有特定生物特性,包括抗氧化、降血压、抗血栓、抗肿瘤和免疫刺激特性。主要讨论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和潜力蛋白质的海洋藻类蛋白质作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医药以及药妆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藻类蛋白质生物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藻类的肽类是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海洋藻类肽由于具有促进健康潜在影响的组成部分而具有特定生物特性,包括抗氧化、降血压、抗血栓、抗肿瘤和免疫刺激特性。主要讨论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和潜力蛋白质的海洋藻类蛋白质作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医药以及药妆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猪血血红蛋白经酶解制备的多肽-Fe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分别测定血清中的ALT,AST,肝脏中的GSH-Px,蛋白质,SOD,MDA。结果表明,多肽-Fe可以降低由于肝脏损伤而引起的血清中AST和ALT含量的升高,同时可抑制肝脏中GSH-Px活力降低,很好地抑制小鼠肝组织中MDA的形成及肝损伤后SOD代偿性升高。HE染色结果表明,多肽-Fe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Cl4造成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低毒、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长效改性蜂毒肽,提高蜂毒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试验以多肽构效关系为指导,选择两亲性α-螺旋型阳离子多肽分子结构为改性蜂毒肽的设计模板,用杂合肽法设计了一系列多肽序列,用生物信息学工具比较它们的生物活性并进行初选,再用固相法合成初选所得少量序列的多肽,比对合成多肽的生物活性,精选获得生物活性高的多肽。实验表明精选所得多肽具有长效性,确定其为设计目标肽(GPG),当GPG浓度为150 μmol/L时,其溶血率为零;浓度为33.3 μmol/L时,其对小鼠肝癌细胞(H22)、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抑癌率分别为(78.0±0.6)%、(74.0±1.2)%、(74.0±0.5)%;浓度为100 μmol/L时,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18±0.30) mm;当注射GPG(100 μmol/只)时,能延长致死剂量大肠杆菌(5×107个/只)攻毒的小鼠寿命63.2 h。该设计省时省力地优选得溶血活性低、抗癌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的全新结构目标肽GPG,其有临床应用前景;以GRGDSP肽链为多肽氮端端基,可提高其生物活性及半衰期。  相似文献   

15.
舒守贵  冯波  王涛 《种子》2005,24(12):42-49
荞麦种子蛋白质含量为15%~17%,富含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须氨基酸.蛋白质作为荞麦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的营养保健与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荞麦种子各蛋白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如荞麦蛋白酶抑制剂、变应原、硫胺素结合蛋白的研究现状,并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分子量介于50~10 000 Da,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分子聚合物。经试验验证,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降血压、降胆固醇、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有些功能仍在不断被发现和证实中。常见的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有提取法、合成法、蛋白降解法。阐述了功能性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并结合骨肽重点介绍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根据文献报道研究分析并阐述了发酵法制备活性肽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植物抵御和适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细胞中的氧化还原水平的调节十分重要,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酶。砂藓(Racomitrium canescens)是一种具有强抗旱和旱后复水能力的藓类植物,其中能够响应干旱处理的基因和蛋白质可能与其抗旱特性功能相关。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在砂藓干旱处理转录组数据中呈上调表达的过氧化氢酶基因,将其命名为RcCAT,我们对这个基因的CDS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砂藓复水和快速脱水过程中RcCAT具体的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RcCAT的CDS全长1560 bp,编码含有51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序列。对RcCAT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RcCAT相对分子质量为58.6 kD,理论等电点为6.52,不含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具有过氧化氢酶的保守结构域,与其它苔藓植物中的一些过氧化氢酶序列同源性较高,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在砂藓的复水和快速脱水过程中,RcCAT的表达水平均呈现快速大幅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表达变化峰值,说明该基因具有能够快速响应干旱胁迫的可能性。本研究为从基因表达水平研究过氧化氢酶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挖掘砂藓抗旱机制提供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18.
碱性蛋白酶对螺旋藻活性蛋白的酶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天然藻蓝素蛋白,其理论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重视。通过测定螺旋藻破碎后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及其活性藻蓝蛋白含量,建立了一种提取螺旋藻蛋白质较适的方法和条件,最高提取率达到94.6%,活性藻蓝蛋白的得率为9.87%。利用正交实验,对提取的胞内蛋白质采用pH—stat方法进行碱性蛋白酶的水解,确定了其最佳酶促水解条件,即pH值为7.0,酶底物比为2.2%,反应时间为160min,反应温度为50℃,此时水解度与htot之比为120.20%,N溶解指数为27.73%。该研究对螺旋藻蛋白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鹿茸用于医疗保健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对鹿茸多肽的提取、氨基酸序列、活性作用和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并综述鹿茸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提取和酶解法提取等。结果显示,鹿茸多肽具有促细胞增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避免c-Src蛋白的多肽类拮抗剂与多个蛋白发生混杂性结合,对于降低抗癌药物的毒性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氨基酸序列进行优化设计,旨在减少混杂性结合的发生。本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多肽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首先总结了多肽分子与多个蛋白SH3结构域之间潜在的混杂性结合,并发现了其中的内在规律。随后,根据所发现的规律,对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多肽在经过优化后,所结合的c-Src以外的蛋白数量都有所下降,从而显著提高了多肽与c-Src蛋白之间结合的特异性(P<0.05),并降低了其潜在的毒性风险。本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将为设计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低毒性的靶向性多肽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