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已4年有余,因其无法消除且传播方式多样而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巨大威胁。研究非洲猪瘟 病毒的毒株蛋白和基因,解析其蛋白结构和功能是研发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和非洲猪瘟疫苗的首要措施。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基因的分析,发现非洲猪瘟病毒的一些基因可以作为诊断该病的目的基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且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基因的深入解析,发现有些基因可以为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提供帮助。文章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功能基因、致病基因、检测基因及疫苗研发基因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志霞 《中国猪业》2022,17(3):81-83
自2019年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该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国内生猪存栏急剧减少,猪肉产量降低,国内猪肉价格升高,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非洲猪瘟疫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只大量死亡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因此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面十分重要。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等进行综述,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相关抗非洲猪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后呈暴发性流行,目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开发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和安全、高效的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复杂的生物学特性阻碍了疫苗的研发,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商品化疫苗。理论上健康猪只体内不存在非洲猪瘟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检测到抗体反应阳性,即提示猪场出现了感染。论文综述了非洲猪瘟的各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非洲猪瘟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家猪或野猪感染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出血性传染病。2018年8月,中国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其严重。本文以ASFV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病毒的结构特点、主要病毒蛋白、传播途径、致病机理等方面归纳总结了ASFV的病原学特点,分析讨论了ASF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我国ASF疫苗研发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认识和途径,为科学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谷玉 《中国猪业》2022,17(3):84-86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多器官出血性传染病,病毒感染猪的病死率可高达100%。2018年,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并很快在国内多个省市点状散发,疫情波及地区生猪大量死亡,国内生猪存栏数量急剧减少,猪肉产品供给出现严重短缺,给我国养猪业和猪肉食品供给安全造成强力冲击。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最理想的方式是疫苗免疫,但由于缺乏有效体外繁殖非洲猪瘟病毒的细胞系、灭活非洲猪瘟病毒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较差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仍未研制出有较高免疫保护效果的非洲猪瘟疫苗。本文对目前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以来,短期内给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针对此种情况养殖端采取生物安全等措施,研发端紧急实施疫苗研发,但均未取得较好进展。中草药富含的多种功能成分在机体免疫调节、抗病毒等方面有较好效果,对非洲猪瘟防控有一定的意义。总结了现有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研发近况,并对中草药防控非洲猪瘟的机理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中草药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猪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生猪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防控非洲猪瘟,对于养殖场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为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给许多国家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打击。该病由于基因组庞大且免疫逃逸机制复杂,至今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本文针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志伟  王志刚  陈静 《猪业科学》2020,37(6):140-141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在自然环境中的病毒清除难度大。2018年8月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产生巨大且长期的影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畜产品安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难度极大,疫情预防难度大,非洲猪瘟的防控成为了行业内长期艰巨的工作。文章对规模化生猪屠宰厂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提出了五点对策,以期可以为屠宰厂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由DNA虫媒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的高病死率疾病。非洲猪瘟病毒(ASFV)具有复杂的基因组结构和免疫逃逸机制,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近年来,非洲猪瘟(ASF)疫情在俄罗斯等邻国扎根蔓延,间接导致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流行,对我国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疫病的防范工作,并使猪群得到有效的免疫保护,文章通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人们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为研制有效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出血性疾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其发病率、致死率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沈阳发生后,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81起,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疫苗研发进展、预防ASF传入和蔓延的措施、生物安全防范等进行分析,为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侵害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和药物可用。本文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和剖解结果等方面入手,介绍非洲猪瘟的国内外流行情况,分析国内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出血性以及高死亡率的传染病。20世纪中期以来,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流行,并在近几年内蔓延至欧亚两洲接壤处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俄罗斯境内,其一旦侵入我国,将会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非洲猪瘟病原学研究以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对非洲猪瘟病毒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和疫苗研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从病原学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方面对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一旦暴发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ASFV在和宿主长期作用过程中,通过抑制干扰素和炎症反应,调节凋亡、自噬及细胞免疫等多种途径逃逸机体免疫反应促进自身复制,但具体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ASFV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是阻碍有效疫苗研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对ASFV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深入分析,筛选病毒的免疫调控关键基因和保护性抗原表位,将在ASFV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与疫苗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ASFV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及可能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ASF疫苗研制及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非洲猪瘟疫苗研发面临的挑战》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非洲猪瘟疫苗研发面临的挑战》的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非洲猪瘟灭活苗、亚单位疫苗以及异源非洲猪瘟病毒株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2018年8月开始,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相继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而在2018年9月,我省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公主岭市爆发。这无疑给我省,乃至全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法定报告动物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方法。因此,让我们来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一下这种病毒。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是一种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烈性传染病,2018年8月,我国发生第1起非洲猪瘟疫情,自此,非洲猪瘟在我国呈点状传播态势,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野猪作为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在非洲猪瘟的流行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野猪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发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最急性和急性死亡率可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暴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疫苗研制的进展,分析了非洲猪瘟防控现状,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目标、策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国防控和根除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世界经济"动物疫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分类、形态结构及特性,阐述了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媒介蜱进行传播,分析了非洲猪瘟的实验室诊断和区域化管理方法,并提出了搭建整体性防控体系、加强野生动物研究、加强疫苗研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