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叩背知识的认知状况,为临床护生职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6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实习护生对叩背知识的认知状况。结果:大部分实习护生能正确掌握叩背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叩背的时机和促进排痰的方法还存在认识上的缺漏。结论:学校和医院均需加强护生对叩背知识的学习,规范护理操作标准流程,补充实习护生对叩背注意事项的认识,帮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①采取前瞻性监测加回顾性调查的方法;②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 ①新生儿医院感染多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②医务人员手带菌数知晓率、因手污染引起医院感染的认知率低.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洗手知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级管理法在预防护生发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护生为对照组,共406人;2014年护生为干预组,共375人。干预组实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护生四级管理法,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针刺伤进行全面管理,具体分析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改进并实施更完善的护生职业暴露培训方案。结果:实习期内,对照组、干预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5.66%、2.93%。通过运用四级管理法的分析和评价,很快找到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通过整改和培训大大降低了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提高了实习生的满意度。结论:四级管理法是保障护生职业安全,提高护生满意度,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部护士手卫生情况,为加强获得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东莞市12家社区门诊部120名护士的手卫生情况及影响洗手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本组120名护士对手卫生情况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73.3%,最低为56.6%,平均为66.6%。未能执行手部卫生者37人,未执行率为30.8%,其中35.1%认为工作忙忽视手的清洁,29.7%认为洗手设施不足,21.6%认为带手套操作不必洗手,13.5%因害怕长期洗手消毒会损伤皮肤。结论社区门诊部护士存在对手清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门诊部存在洗手设备不足等问题。卫生管理部门要提高护士对手部清洁的无菌观念,以减少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李曼  张鲲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229-230
毕业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护理队伍的素质。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不仅影响护生的工作能力,甚至能对她们从事的护理事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通过护生带教教评问卷可发现带教护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及提高实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歌对提高儿科手卫生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一首不受年龄限制,传唱度高的儿歌,执行手卫生时用此儿歌来规范洗手时间。结果:实施儿歌计时6个月后因洗手时间不够所致的错误率从89.81%下降到了35.78%,手卫生正确率从68.14%提高到了83.58%,手卫生依从率从30.86%提高到了7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歌不仅提高了手卫生正确率,还对提高手卫生依从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门市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仅为60.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6.4%,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70.7%,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为49.5%。结论:天门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较低,提示消毒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1 产前的管理 1.1 产房的准备.产房必须用2%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并建立常规的消毒制度.产房要备有消毒药品、毛巾和接产用器具等.母牛进产房前必须填写入产房通知单,并进行卫生处理,母牛后躯和外阴部用2%~3%来苏儿溶液洗刷,然后用毛巾擦干.产房工作人员进出产房要穿清洁的外衣,用消毒液洗手.产房入口处设消毒池,进行鞋底消毒.产房昼夜应有人值班.发现母牛有腹痛、不安、频频起卧等现象时,用0.1%高锰酸钾液擦洗生殖道外阴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的护生实习带教方法,并在实习带教中加以应用。方法:对实习生实施个性化实习计划,注重评估反馈。结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工作能力,出科考试成绩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结论: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学生的个体,实施个性化实习带教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ICU护士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降低ICU的医院感染发生找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ICU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认知状况。结果ICU护士做到操作前、后洗手者分别占30.4%(28/92)5、0.0%(46/92),59.8%(55/92)的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的知识培训。低年资护士组的感染控制知识总得分明显低于高年资护士组,表现为VAP、CRBSI及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高年资护士组(P<0.01)。结论ICU护士的手卫生行为亟待改善,同时需加强专科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一名优秀护士的培养,离不开临床实习及良好的临床护理带教。高质量的临床带教能够帮助实习护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掌握护理技能,对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有文献报道,高达48.86%的实习护生认为,目前的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在临床实习中忽略了对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1-2]。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儿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及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对比2组实习护生理论及实践操作成绩,并调查患儿家长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理论、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及患儿家长对护生护理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可提高儿科护生对护理理论及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标管理是我国各行各业推行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也广泛应用于卫生管理各个领域。10多年来,在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习生优秀率72%~84%,合格率28%~16%,受到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的欢迎和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进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培训的效果,以增强ICU护士对VAP的预防意识。方法对30名ICU护士进行预防VAP知识的培训,具体措施包括:调查护士对预防VAP知识的认知情况,根据其认知情况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集中授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培训后,评价培训的效果。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ICU护士对预防VAP的洗手、卧位护理、气道护理、肠内营养护理、气囊套管护理、口腔护理和呼吸机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提高(均P<0.01),上述各项的规范性操作(除外洗手项)也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强化护士预防VAP规范操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状况,寻找缓解其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个性测试问卷在实习末期对12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末期护生焦虑平均分为47.63&#177;7.36,焦虑检出率为36.07%;焦虑得分本科生显著高于大专生(P〈0.05);不同个性特征护生的焦虑表现程度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护生实习末期焦虑状况较为严重,除实习本身外,就业压力为其主要原因。只有加强临床带教力量,培养护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加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护生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针对性的支持系统,才能降低护生焦虑发生率,确保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现状及村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方法:走访村卫生院对其医疗条件、医疗设备、医疗制度等进行调查,设计、发放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220名村民以及乡镇居民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结构性很强,层层递进。村民对高血压的认知有大致的了解,但是不够细化。结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待提高,村民们需要实质性的医疗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生进行同理心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护理部2009-2012年实习护士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培训组(B组),A组继续行常规培训,B组在A组基础上行同理心培训。每科室实习结束后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护理部行问卷分析。结果 B组在沟通能力、主动服务能力、观察力、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A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实习护士进行同理心培训,可提高护生自身素质和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护生自我防护能力的措施。方法:分析急诊科各种潜在的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和学习计划,在护生入科时由科内总带教老师集中进行授课,按计划落实、检查,出科时进行严格考评和总结。结果:护生们对感染防护的意识明显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提高。结论:运用PDCA循环是提高急诊实习护生自我防护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场地选择 最好选择在山区地势略高、易排水、干燥通风、土质坚硬的阳坡地建场。要求交通方便,远离主干公路、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圈舍要求里窝室与外窝室配套、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周围最好有围墙、活动场和绿色隔离带与外界隔离。大门口设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药液池,配备消毒液洗手盆和擦手毛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本市中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状。方法:依据《中学生急救指南》编制调查问卷,针对我校1991名中学生开展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需求现状方面的调查,并分析整理调查结果。结果:我校中学生在各方面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有所差异,其中,突发事件中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高达93.38%,而烧伤、烫伤急救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9.32%,总体来说急救知识掌握情况不佳;同时,95.43%中学生认为自身缺乏急救知识及技能,10.51%的中学生表示曾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82.09%中学生认为学习急救知识有必要。结论:我校中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待改善,急需开展中学生急救知识专题讲座及其相关培训工作,以逐步提升中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