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水环境中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某校鱼塘、污水沟和模型池塘中共分离出99株粪肠球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污水沟分离菌的耐药率最高,其中红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9.3%、89.3%、82.1%、46.4%和32.1%,且多数对3-5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其次为鱼塘分离菌,耐药谱多为对1-2种抗生素同时耐药;模型池塘分离敏感菌较多;3处均未分离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提示不同水源粪肠球菌耐药情况与水源受抗生素污染程度存在联系,表明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水环境中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某校鱼塘、污水沟和模型池塘中共分离出99株粪肠球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污水沟分离菌的耐药率最高,其中红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9.3%、89.3%、82.1%、46.4%和32.1%,且多数对3-5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其次为鱼塘分离菌,耐药谱多为对1-2种抗生素同时耐药;模型池塘分离敏感菌较多;3处均未分离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提示不同水源粪肠球菌耐药情况与水源受抗生素污染程度存在联系,表明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频繁使用抗生素,养殖动物粪便中多重耐药菌会给周边环境带来生态风险。为了解促生长类抗生素(Antibioticgrowth promoters,AGPs)禁用后养猪场来源多重耐药菌群的变化特征,本研究采集AGPs禁用前后猪场粪便样品,开展了多重耐药菌计数、分离培养及鉴定,并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对可培养多重耐药菌群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利用药敏试验分析了AGPs禁用前后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禁用AGPs后猪场粪便中多重耐药率显著下降。AGPs(主要为土霉素)残留浓度能够显著影响禁用前后的多重耐药菌群分布,同时AGPs禁用也能够显著减少猪粪中的多重耐药菌种类。猪粪中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Escherichia在所有样本中均是优势多重耐药菌属,Kurthia、Providencia、Leucobacter、Corynebacterium、Ignatzschineria、Lysinibacillus、Staphylococcus等多重耐药菌属相对丰度在禁用AGPs后有所减少。禁用AGPs能够降低猪粪中多重耐药菌的饲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但也会升高治疗用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利福平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骨科病房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后护理方法的分析,为预防及处置类似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1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及换药后细菌培养多重耐药菌均转阴,创面愈合。结论:正确处理创面,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心理疏导,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21株金葡菌中,耐苯唑西林金葡菌(MRSA)为26株,占21.5%;对苯唑西林敏感菌(MSSA)为93株,占76.9%;中介菌株为2株,占1.6%。金葡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噻肟为2株,占1.6%。mec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的MSSA mecA基因均阴性,中介株mecA基因阳性1株,而MRSA中mecA基因阳性株为9株。MSSA对大部分抗生素仍保持良好的敏感性,而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PCR技术可以作为快速检测金葡菌耐药基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了解某牛场犊牛群发腹泻后继发胸膜炎、腹膜炎并造成犊牛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采集病死犊牛肺、腹膜和肠系膜等脏器,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主要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引起此次犊牛腹泻及胸膜炎、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E.coli O157:H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等12种抗生素耐药,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丁胺卡那等8种抗生素敏感,表现为多重耐药。该分离菌同时携带tetB、strB、aadB、aphA、floR和TEM等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型和耐药表型不完全相同。研究可为E.coli O157:H7的防治和耐药性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禽畜粪便中多重耐药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对鸡粪、牛粪、猪粪和有机肥这4种不同样品中多重耐药菌进行了计数分析,并对不同来源的多重耐药菌株进行了分离和纯化,进一步开展了基于16S rDNA序列比对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其种属地位,以及基于药敏试验的耐药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动物粪便中四环素、恩诺沙星、磺胺甲恶唑和泰乐菌素4种抗生素多重耐药菌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排序均为鸡粪>猪粪>牛粪,粪源有机肥中可培养的多重耐药菌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在堆肥后均有所下降。通过对耐药菌株鉴定和分类学分析,发现禽畜粪便中多耐药菌的菌门集中分布在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多重耐药菌的优势菌属为Escherichia、Corynebacterium、Kurthia;而有机肥样品中多重耐药菌的优势菌属为Staphylococcus、Glutamicibacter。菌株的药敏试验表明,3类动物粪污中的多重耐药菌都对红霉素、四环素有着较高的耐药率,均高于80%,而对阿米卡星这种抗生素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其耐药率低于30%。通过对Ⅰ、Ⅱ类整合子基因盒的扩增,发现PCR产物的大小从0.8 kb到1.8 kb不等,基因盒ad A2、dfr A17、dfr A1及sat2在养殖场粪污中检出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禽畜粪便中抗生素耐药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抗生素在禽畜养殖业中被大量滥用,导致抗生素耐药菌大量产生,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通过对4个不同地区禽畜粪便中的抗生素耐药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到17株不同的耐药菌,其中12株可以耐受2种及以上的抗生素。通过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了耐药菌株的种属地位,对于了解喂食抗生素禽畜粪便中常见的耐药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含有抗生素废水的治理积累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1.治疗与耐药性的产生 猪链球菌病可以使用疫苗预防,发病时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普遍滥用,如在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用于促进生长及预防和治疗疾病、发生疾病后未经兽医诊断就盲目大量使用多种抗生素等等.这些做法的后果是,动物中大量存在耐药菌,一方面使得原有的抗生素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扬州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研究耐药基因的定位和转移机制。对耐药菌株YZ1008分别提取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用PCR技术检测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定位,含抗性基因的质粒DNA转化大肠埃希菌敏感株,观察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淋病奈瑟菌扬州分离株对受试的11种抗生素具有严重的耐药性,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在染色体DNA和质粒DNA上都存在,质粒耐药基因的转移可使大肠埃希菌DH5α获得氨苄青霉素抗性。这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防控研究积累有益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6年至2018年湖南省脑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795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分析对象,就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统计分析,2018年ICU分离的13株多重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科室主要为神经外科(24.53%),其次为呼吸内科(22.26%)和重症医学科(13.21%);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20种抗生素耐药率和敏感率0-100%不等,多重耐药呈上升趋势;13株多重耐药菌株6株Ⅰ类整合子阳性。结论 及时统计细菌分布情况、药物的耐药率、敏感率,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新疆某养殖场羊源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了解其携带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及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共存情况。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blaSHV等β-内酰胺酶和armA、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及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和aac(6′)-Ib-cr等PMQR基因检测,分析阳性菌株携带的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疆该羊养殖场分离的沙门氏菌对被检的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的有6种。47株菌携带blaTEM基因,34株菌携带blaOXA基因;未检出armA和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33株菌携带qnrS,46株菌携带oqxA,46株菌携带oqxB,47株菌携带acc(6′)-Ib-cr基因。新疆该养殖羊场分离株耐药现象严重,携带耐药基因以blaTEM、blaOXA、qnrS、aac(6′)-Ib-cr、oqxA和oqxB为主,耐药基因型复杂多变、呈多样化发展,应该加强对β-内酰胺酶及PMQR因子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宠物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从广州市4家宠物医院采集健康或患病犬猫样品共319份,其中,健康动物127份,患病动物192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菌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319份样品共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203株,其中,患病动物源109株,健康动物源94株。20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79株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6.85%),对头孢噻肟、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均高于50%;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10.84%。患病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健康动物源,除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和磷霉素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差异极显著(P 0. 0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loR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34.97%),blaCTX-M-9G、blaCTX-M-1G、fos A3、rmt B和bla CMY-2检出率分别为22.66%、20.19%、17.73%、10.34%和1.48%,未检测到blaCTX-M-2G和blaCTX-M-25G。【结论】广州地区宠物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严峻,且常携带多种重要耐药基因。应当加强对宠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控CRBSI及持续质量改进(CQI)提供病原学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ICU留置中心静脉脉导管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资料。结果 659例患者CRBSI发生率为3.60例次/1 000导管日,引起CRBSI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1.4%)、金黄色葡萄球菌(14.3%)、肺炎克雷伯菌(12.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G球菌,加酶抑-制剂的内酰胺类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G杆菌普遍敏感。结论基层医院CRBSI病原菌呈高耐药趋势,应加强ICU病原学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并按照CQI实施集束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腹泻死亡的兔肠道中分离得到的1株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及其耐药基因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了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将其命名为T2019.将分离菌株与NCBI中10株已登录的标准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并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证明T2019与多种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亲源性较近.药敏试验结果以及PCR体外扩增技术对相关耐药基因表型检测结果表明,T2019除对米诺环素和氯霉素表现为敏感,对四环素和多西四环素表现为中介以外,对其他所试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检出耐药基因tetB、ant(3")-I、strA和sul2,其他所试耐药基因未检出.这为奇异变形杆菌引起兔疾病诊断及合理使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对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水平转移的影响。【方法】从公共数据库获取组装完整的金葡菌基因组575个,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统计CRISPR结构的携带情况,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型别分布和菌株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对CRISPR结构阳性(CRISPR+)和CRISPR结构阴性(CRISPR-)的金葡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数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对实验室60株金葡菌二代测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对实验室60株金葡菌中原噬菌体、接合质粒的携带情况进行统计,讨论CRISPR结构对菌株原噬菌体和接合质粒的影响。【结果】基因组组装完整的575株金葡菌中,有62株携带CRISPR结构(CRISPR+),513株不携带CRISPR结构(CRISP...  相似文献   

17.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 72 5 % (2 9/ 4 0 )、 6 7 5 % (2 7/ 4 0 )、 72 5 % (2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 6 5 % (2 6 /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4 0 % (16 / 4 0 ) ;青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显著地高于青霉素敏感株 (P <0 0 5 )。在红霉素耐药菌株中 ,以内在型耐药表型为主 ,占 5 8 6 % (17/2 9) ,诱导型及M型耐药表型各占 2 4 1% (7/ 2 9)和 17 2 % (5 / 2 9) ,而 4 0 % (2 / 5 )的M型耐药菌、 5 8 8% (10 / 17)的内在型耐药菌及 5 7 1% (4/ 7)的诱导型耐药菌同时对青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丁香酚微乳(Eugenol microemulsion,Em)对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临床分离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及与抗生素联合的作用效果.采用MALDI质谱分析法鉴定从病鸽分离的菌株类别,以ATCC29213为质控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Em和6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Em与6种抗生素联合作用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以平板计数法检测Em及其联合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对临床分离S.aureus耐药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自病鸽心脏的S.aureus(200113-J3-H1)为环丙沙星(CIP)、黏菌素(COL)、DOX和土霉素(OXY)的多重耐药菌株;Em对该菌的MIC为0.25%,与DOX、OXY、COL和CIP联合作用时均呈现协同作用(FICI=0.125~0.281),其中对DOX的增敏作用最明显,可使其MIC降低16倍;与ENR联合则表现为相加作用(FICI=0.561).此外,从病鸽肝脏分离的E.coli(200113-J2-L5)为四环素类DOX和OXY耐药菌株;沙门菌(200113-J1-H3)CIP、恩诺沙星(ENR)、卡那霉素(KAN)、COL、DOX和OXY的敏感株,Em对这两种菌的MIC均为0.031 25%.结论表明,Em对耐药菌和非耐药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药物,且可显著增强S.aureus多重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为鸽场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堆肥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携带的接合型质粒和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消减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在鸡粪堆肥初始物料中外源添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液,并设置延长高温时间组(CT组)和常规堆肥组(NT组)两种堆肥条件处理,利用选择性培养及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检测多重耐药菌群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数字PCR定量检测大肠杆菌16S rRNA基因、接合型质粒转移酶基因(MOBP)、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b]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和Ⅰ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l1)等污染物相对丰度变化,对比获得了延长高温时间对多重耐药菌及其ARGs消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能够明显抑制堆肥中多重耐药菌的生长,并且CT组对其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NT组。堆肥结束后,五种基因在CT组的相对丰度消减率为79.82%~99.99%,但NT组中腐熟期结束后APH(3)-Ib、sul2、intl1等基因相对丰度均高于初始物料。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型质粒的消减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APH(3)-Ib、sul2和...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2份饲料样品中80种抗生素的残留情况,用抗性培养基筛选法对6类耐药细菌进行分离、计数,并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7个耐药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仅食槽样品中发现磺胺氯吡嗪、强力霉素、氟苯尼考3种抗生素的残留,残留量分别为0.082 mg∕kg、0.005 mg∕kg、0.014 mg∕kg。多数饲料样品中均检出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 Sodium Salt,Ctx)、盐酸强力霉素(Doxycycline hyclate,Dox)、四环素(Tetracycline,Tet)、红霉素(Erythromycin, Erm)、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ul)的耐药菌,浓度在10~3—10~7CFU∕g。样品中耐药基因总数在10~5—10~8 copies∕g,其中tet类和sul2基因在食槽饲料样品中的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几类饲料样品具有显著性差异。推测鸡饲料中的抗生素耐药菌是禽源耐药菌的潜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