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不同次数嫁接对豆瓣菜扦插苗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在土壤硒含量为10 mg/kg条件下,以西兰花为砧木,豆瓣菜为接穗,研究一次嫁接、二次嫁接以及三次嫁接后扦插对豆瓣菜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嫁接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生物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提高,在三次嫁接处理下,豆瓣菜根系、茎秆以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66.84%、256.49%、174.03%。与豆瓣菜自根苗相比,不同次数嫁接在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同时,降低其叶绿素a/b值。此外,豆瓣菜扦插苗的CAT活性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OD活性、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则均呈下降趋势。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吸收特性,一、二、三次嫁接显著提高豆瓣菜根系的硒含量,并分别较对照提高7.05%、6.84%和6.47%,但其地上部分的硒含量及转运系数均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硒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尽管如此,由于嫁接显著促进豆瓣菜干物质的积累,这导致豆瓣菜扦插苗各部位的硒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三次嫁接使豆瓣菜扦插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硒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90.44%和110.08%,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四价硒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施硒的处理中又以10、25 mg/k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其硒含量、硒积累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对木槿自根苗(扦插苗)、嫁接木槿(以海滨木槿为砧木)和海滨木槿自根苗(扦插苗)3种材料的高生长、生物量、根冠比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滨木槿砧木促进了低盐胁迫下木槿接穗叶绿素的合成,并有效缓解了高盐胁迫下接穗叶绿素的分解,明显改善了NaCl胁迫条件下嫁接木槿的生长,提高了生物量的积累.高浓度盐胁迫下,嫁接木槿的各项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同一处理水平的木槿自根苗(P<0.05).0.4% NaCl处理水平时嫁接木槿可以正常生长,0.6%处理水平时接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随着盐胁迫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各指标值趋于平缓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品种红缨枪为砧木、奥黛丽为接穗进行嫁接,采用水培方式,以奥黛丽辣椒自根苗为对照,模拟干旱处理(1/2日本山崎甜椒营养液+10%PEG)与正常营养液培养(1/2倍日本山崎甜椒营养液),研究干旱胁迫下嫁接对辣椒幼苗生长、水分代谢、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培养条件(CK)相比,干旱胁迫显著抑制辣椒自根苗的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并显著提高自根苗的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降低SOD、POD、CAT的活性,自根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根系活力、根系水力学导度在干旱胁迫下分别显著降低34.55%、42.37%、28.13%、96.85%(P<0.05)。在干旱胁迫下,嫁接苗的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的SOD、POD、CAT活性较自根苗显著上升,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且嫁接苗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较自根苗分别显著提高20.36%、39.03%(P<0.05)。因此,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的抗氧化系统与水分代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幼苗的生长发育受阻;嫁接处理可有效提高辣椒幼苗的抗旱能力,干旱胁迫下嫁接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的积累比自根苗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生物纳米硒对豌豆芽苗的生长、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豌豆芽苗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纳米硒对豌豆(Pisum sativum L.)芽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黄酮、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硒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不施用纳米硒)相比,40μmol/L纳米硒处理下豌豆芽苗的生物量增加14.8%;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57.0%、54.7%和38.5%;豆苗的营养品质也有所提升,其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47.8%、23.5%和48.7%;豆苗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其中GSH含量增长5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分别提升7.3%、36.0%和49.7%;豆苗的硒含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44倍和52.22倍。【结论】纳米硒可促进豌豆芽苗生物量的积累,改善光合作用,提升芽苗的营养品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芽苗的硒含量,以40μmol/L纳米硒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嫁接对菊花夏季生理特性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蒿作砧木,菊花品种‘紫龙献爪’、‘檀香勾’做接穗,比较了田间盆栽菊花嫁接苗和扦插苗的夏季生长状况、花期及花期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紫龙献爪’和‘檀香勾’嫁接苗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扦插苗,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以及叶片、根系中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扦插苗,且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中均以SOD活性最高,根系中均以POD活性最大;‘紫龙献爪’和‘檀香勾’嫁接苗平均提前7~10d开花,推迟3~4d凋谢,可观赏期平均延长10~14d,花径、花高、花瓣长和宽分别增大28.0%、9.4%,68.7%、13.9%,24.5%、10.6%,9.9%、36.5%。可见,嫁接有利于菊花越夏栽培,提前开花,提高花期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嫁接繁育提高蓝莓对较高pH土壤生境适应性的效应和机制,以中国南方特产、与蓝莓同科属的经济灌木乌饭树为砧木,以南高丛蓝莓品种夏普兰为接穗,以乌饭树扦插苗、蓝莓扦插苗、乌饭树砧蓝莓嫁接苗为试材,以石英砂为栽培基质,以pH 4.6、5.8、7.0的3种溶液分别浇灌栽培,对植株生长状况、叶片光合参数及矿质元素含量等基础生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较高pH基质上栽培,与蓝莓扦插苗相比,以乌饭树嫁接促进蓝莓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叶绿素荧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效能,改善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状况,尤其是提高叶片Mg和Fe元素含量,蓝莓对较高pH土壤生境的适应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 2、L 4、L 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2种色素黑色素、花色素含量都是前期低、后期高,其中SOD、POD和CAT于花后41~48d达峰值,黑色素于开花41d后突然升高,花色素于花后27d逐渐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素与SOD、POD达极显著负相关,与CAT达显著负相关;花色素与SOD、POD、CAT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收获前7d用1 g/L V c处理大田植株,发现甘蓝型油菜种皮SOD、POD、CAT活性增强,而黑色素、花色素含量下降。由此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影响种皮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茄子耐热性,选用4个不同品种番茄作为砧木对茄子进行嫁接,通过对其苗期热害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番茄砧木对茄子嫁接苗苗期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能降低茄子苗期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其中苗期热害指数最高可降低27.45个百分点;且能降低叶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不同砧木嫁接茄子的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变化不规律,其中SOD活性增幅最高可提高110%;但不同的嫁接组合表现有差异,其中以L-402为砧木的嫁接苗表现出较高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0.
蒋新宇  马爱军  何任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18-18919
[目的]研究毒死蜱胁迫对青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毒死蜱胁迫对青菜幼苗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毒死蜱胁迫会显著降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降低78.56%;而对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青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7.72%,8.72%,7.96%和4.52%。毒死蜱对SOD活性有一定激活效应,而对CAT活性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毒死蜱胁迫下SOD活性提高了50.22%,CAT活性降低了10.65%。[结论]该研究为毒死蜱在蔬菜上的安全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3种常见作物的化感作用,以甜瓜、绿豆和油菜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0、50、150 g·L-1和250 g·L-1)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3种浓度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处理对绿豆和油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均具有抑制作用,250 g·L-1腐解液处理下绿豆和油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40.7%和19.8%;不同浓度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甜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具有促进作用,250 g·L-1腐解液处理下甜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53.4%。与对照相比,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绿豆和油菜幼苗胚根长、胚轴长和苗鲜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甜瓜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腐解液浓度的升高,其抑制或促进作用逐渐增强。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种子化感效应指数,得到化感综合效应强弱顺序依次为甜瓜>油菜>绿豆。刺槐凋落叶浸提液对绿豆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油菜的化感抑制作用和对甜瓜的化感促进作用较弱。因此,在生产区植物配置中,绿豆和油菜应尽量避免与刺槐组合,以免因化感作用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将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用作施肥材料直接还田或制备生物质有机肥是实现凋落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采用尼龙网袋法对10种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含量以构树凋落叶较高(40.37 mg/g),P含量以七叶树、构树、樱花和鹅掌楸凋落叶较高(12.92~23.03 mg/g),K含量以构树和紫叶李凋落叶较高(5.88~6.38 mg/g);Zn含量以樱花和紫叶李凋落叶较高(18.53~19.95 μg/g);Mn含量以紫叶李凋落叶较高(65.24 μg/g);木质素含量以栾树、银杏、青桐和七叶树凋落叶较高(30.18~34.60 mg/g)。2)10个树种中,构树、火炬树和紫叶李的凋落叶分解较快(T为1.02~1.08 a),栾树、鹅掌楸、樱花、海棠、七叶树和青桐次之(T为1.12~1.18 a),银杏凋落叶分解较慢(T为1.22 a)。3)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元素释放较快的为构树、樱花和火炬树凋落叶,青桐凋落叶表现出“富集”的现象;P元素释放较快的为海棠、火炬树、鹅掌楸、构树和樱花凋落叶;对于K元素,除了七叶树和银杏凋落叶释放稍慢(T为1.26~1.43 a),其他凋落叶释放均较快(T为1.00~1.05 a)。4)相关性检验表明,凋落叶中含有较高的N、P含量有利于凋落叶分解,而凋落叶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含量及较大的木质素/N值,则不利于凋落叶的分解。因此,构树凋落叶适宜于制备N肥、P肥和K肥;七叶树、樱花和鹅掌楸凋落叶适宜于制备P肥;紫叶李凋落叶适宜于制备K肥。根据不同凋落叶的养分含量和分解释放特征可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应用于农田施肥或制备生物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华南地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对该区域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5种主要树木AM真菌侵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及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1)5种树木均能形成丛枝菌根,红花羊蹄甲和尾叶桉为疆南星型(Arum-type),杧果、构树和黄梁木为重楼型(Paris-type)。红花羊蹄甲和杧果的菌根侵染率高、孢子密度大,构树、黄梁木和尾叶桉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相对较低。2)鉴定出AM真菌5属8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浅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cunosa)和刺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的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以及球囊霉属(Glomus)的3种Glomus spp.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1种Sclerocystis sp.。3)球囊霉属的AM真菌广泛分布在红花羊蹄甲、杧果和构树根际,刺无梗囊霉分布在杧果和尾叶桉根际,摩西斗管囊霉为优势种,分布在构树和黄梁木根际;而浅窝无梗囊霉和硬囊霉只分布在1种树根际,表明其宿主专一性相对较强。结果显示华南树木根际土壤中AM真菌物种多样性较高,同时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林木根际AM真菌功能多样性提供了初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猩红’平滑山楂适宜的嫁接砧木,以山楂、辽宁山楂作为嫁接砧木,引种的‘猩红’平滑山楂/单子山楂嫁接植株为对照,对2年生‘猩红’平滑山楂嫁接苗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2组合的嫁接苗抗寒性均强于引种的‘猩红’平滑山楂/单子山楂植株,山楂更适宜作为‘猩红’平滑山楂北京地区推广的砧木。越冬过程中,2组合嫁接苗秋梢受冻害程度较引种的成熟树明显降低,其当年生枝条均保持了较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积累明显,但脯氨酸积累不明显。相比之下,‘猩红’平滑山楂/山楂组合的抗寒性强于‘猩红’平滑山楂/辽宁山楂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油菜和拟南芥中PEPC基因之间的关系,同时参照拟南芥中4条PEPC基因扩增了针对甘蓝型油菜的探针,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中PEPC基因肯定多于4条,而RT-PCR分析了不同时期种子中的PEPC基因的表达情况,表明PEPC基因在种子成熟过程中油脂、储藏蛋白质等贮存物质的积累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芥蓝为实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BaDXS1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2 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表明,BaDXS1蛋白的分子量为77.21 ku,等电点pI为8.59,不含跨膜区域,位于植物细胞叶绿体内。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芥蓝DXS1与甘蓝、拟南芥、烟草、番茄等植物的DXS蛋白序列的一致性达到79%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芥蓝DXS1与甘蓝DXS的亲缘关系最近。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BaDXS1,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发现该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体内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acephala)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克隆得到羽衣甘蓝β-胡萝卜素羟化酶的cDNA全长,命名为BoBCH(GenBank登录号为MH016242)。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序列长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分子量33.8 ku,理论等电点为9.67。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BoBCH属于FA_hydroxylase蛋白超家族。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羽衣甘蓝与结球甘蓝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最近。TMHMM和Wolf-Psort进行跨膜区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BoBCH蛋白有4个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发挥作用。qRT-PCR检测结果表明,BoBCH在紫叶羽衣甘蓝DH系D07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茎次之,根中表达量最低;不同发育时期的检测结果表明,BoBCH在观赏期叶片中表达最高,在幼苗期和莲座期表达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根据拟南芥MS1基因已知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离克隆甘蓝型油菜中与拟南芥MS1基因同源的基因片段。应用PCR-Walking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其全长3 424 bp。BnaX.MS1.a基因与拟南芥MS1基因全长序列同源性为60.3%,编码序列同源性为89.5%。根据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推测开放阅读框长2 004 bp,编码6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5 kD,等电点为8.01。BnaX.MS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拟南芥MS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3%。构建BnaX.MS1.a基因的amiRNA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旨在研发核不育基因工程油菜。  相似文献   

19.
菜心耐热性评价及酶促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不同菜心品种的耐热性,以热害指数为评价指标对19份材料进行耐热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促抗氧化系统对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热害指数分析,筛选出耐热品种5个、中等耐热品种11个、不耐热品种3个。对耐热品种CX10、中等耐热品种CX17和不耐热品种CX13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发现,37 ℃高温胁迫时菜心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CAT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从增加幅度来看,耐热材料中的电导率、MDA含量增幅明显低于不耐热材料,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CAT基因表达量则以耐热材料中增幅最大。在胁迫恢复3 d时,与胁迫时相比,所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高温胁迫影响了菜心酶促抗氧化系统的正常代谢,即使高温解除后也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但耐热材料可通过调节自身的酶促系统减轻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