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副猪嗜血杆菌最适培养基,将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标准株(Nagasaki菌株)接种固体培养基TSA、PPLO琼脂、巧克力琼脂、胰月示蛋白胨琼脂和液体培养基TSB、PPLO液体、胰月示蛋白胨和马丁肉汤,通过观察菌落大小和平板计数,筛选出副猪嗜血杆菌生长最适培养基。将Nagasaki菌株接种TSB培养基,取10h~16h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物,腹腔接种豚鼠,确定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实验动物的最佳培养阶段。结果表明,TSA和TSB是副猪嗜血杆菌的最适培养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接种于TSB中,在37℃、200r/min培养10h~13h,菌数可达到10^9cfu/mL。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4,(11):1748-1752
对我国最为流行的血清4、5、12、13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豚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的比较研究。豚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对豚鼠毒力最强的是12和14型菌株,其LD50均低于3.5×108 CFU;其次是5型,其LD50介于1.0×1091.9×109 CFU之间;毒力最弱的是13型,其LD50介于4.0×1091.9×109 CFU之间;毒力最弱的是13型,其LD50介于4.0×1094.1×109 CFU之间。4型的毒力差异较大,强毒菌株与5型接近,弱毒菌株与13型接近。与我们前期报道的小鼠毒力试验结果相比,豚鼠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后具有更长的发病死亡周期,且具有纤维素性渗出和败血症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变特征,表明豚鼠较小鼠更适合作为该病的替代实验动物。进一步的仔猪毒力试验结果与豚鼠毒力试验结果相一致。剖检发现,所有5、12和14型菌株以及4型强毒菌株均能导致严重的败血症性病理变化,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强毒菌株能导致猪的系统感染和全身性疾病;而所有13型菌株和4型弱毒株则不能。这表明国内流行的5、12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与国外已有报道一致,均为强毒菌株;而4和13型则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FS0307株、XX0306株和标准株HS1079株的致病力,本文以豚鼠和Balb/c小鼠作为模型动物,分别腹腔接种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XX0306株和HS1079株,观察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并进行Hps的再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均能引起豚鼠和Balb/c小鼠100%发病,以及对豚鼠和小鼠的致死率均分别达到100%和20%;标准株HS1079株能引起豚鼠和Balb/c小鼠100%发病,并对豚鼠有80%的致死率,而不致死小鼠。可见,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XX0306株和HS1079株的致病力均较强,这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对共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II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S1)冻干疫苗进行安全性和最适免疫剂量的研究。取冻干疫苗,加生理盐水恢复至冻干前体积,分别取0.1 mL经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1周龄SPF鸡,接种剂量为1.0×10^5PFU,接种后3 d出现局部反应,5 d局部肿胀达到最大,接种鸡无其它全身反应,精神、食欲以及发育等均不受影响,说明重组病毒对实验鸡是安全的。将重组疫苗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后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4周龄SPF鸡,接种剂量为1.0×10^1-1.0×10^4PFU,免疫后3周攻击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X4株。结果表明,在接种剂量为1.0×10^2-1.0×10^4PFU的剂量范围内均可以使全部实验鸡产生局部反应,并对IBV的攻击形成保护,降低免疫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保护率达到73%以上;1.0×10^1PFU接种实验鸡后,仅有5/11的鸡出现局部反应,对IBV攻击的发病保护率为64%,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疫苗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与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之间具有相关性,根据疫苗生产使用实际情况确定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为10^3PFU。  相似文献   

6.
旨在建立副猪嗜血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对TSB、BH1、LB培养基进行比较,选择TSB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对副猪嗜血杆菌在10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表明,血清4型JS株的活菌数达到2.5×10^10CFU/mL,血清5型ZJ株的活菌数达到2.5×10^10CFU/mL,且通过批次补料与流加相结合的工艺使关键成本血清的使用量降低了1/2。在1000L发酵规模上进行连续3批的发酵试验.经验证该工艺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抗原的规模化生产。对3批发酵抗原利用替代动物豚鼠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抗原均合格。研究结果为国内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血清4型和5型二价灭活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感染动物模型,本试验用Hps血清5型标准菌株(Nagasaki),以2.0×10~9CFU剂量腹腔感染豚鼠,观察豚鼠发病及死亡情况.取死亡豚鼠的主要器官组织,观察其病理和组织病理变化,与猪Classer's病痛变进行比较.并同时对死亡豚鼠进行细茵分离,分离菌经PCR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在接种14 h后试验组豚鼠(5/8)出现死亡,死亡豚鼠剖检时出现了与猪Classer's病相似的病变;主要组织器官组织学变化以炎性细胞浸润、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渗出等变化;并通过细茵分离培养,在豚鼠大脑、心血、肺、肝、脾和肾主要器官中分离到Hps血清5型茵.实验结果表明豚鼠可以作为Hps的感染动物模型.这一结果为研究其致病机制、诊断和免疫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分离株对小鼠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Balb/c小鼠是否适合作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试验动物模型,试验用1~15血清型HPS标准菌株感染Balb/c小鼠,每只小鼠接种量为1.0×109 cfu。结果表明:用血清型1,2,5,10,12,13,14接种的5只小鼠均死亡4只,用血清型4,15接种的5只小鼠分别死亡2,3只,用血清型3,6,7,8,9,11接种的5只小鼠均没有死亡;各血清型的毒力与猪体试验的结果基本相符。说明Balb/c小鼠适合作为副猪嗜血杆菌的试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将表达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膜脂蛋白(OmlA)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收集高免血清作为一抗,建立了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IFA)。同时用提纯IgG标记FITC,作为荧光抗体,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FA)。这2种检测方法对血清1型~12型APP标准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血清13型和15型APP标准株、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茵、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其它相关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IFA和FA对APP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5.32×10^4CFU/mL和4.17×10^5CFU/mL。TFA和FA对人工感染动物和139份临床送检病料进行检测,并与细菌学检测结果和apxlV-PCR进行比较。其中,上述4种方法检测实验感染动物样品结果均为阳性,有较好的符合率;临床可疑病料中,有36份(25.90%1为IFA阳性,29份(20.86%)为FA阳性,42份(30.22%)为PCR阳性,从7份(5.03%)病料中分离到本病原。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抗体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APP感染的检测,在检出率方面优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将副猪嗜血杆菌于分别含10、20、50、100、200μg/mL甘草查尔酮A的TS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副猪嗜血杆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变化;以1、10、100mg/kg甘草查尔酮A经口灌胃小鼠,分别在3d、5d和7d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等生长性能,Bliss法测定副猪嗜血杆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清除0.01×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和抵抗100×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差异。所有剂量组小鼠给予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一般临床症状、体重和脏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灌喂甘草查尔酮A有增加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的趋势,但降低拟杆菌门丰度而增加厚壁菌门丰度。小鼠清除0.01×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而100×LD50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后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加可呈剂量依赖延迟小鼠死亡时间。表明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体外生长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小鼠生长性能亦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肠道菌群丰富度而提高小鼠抵抗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