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暴发疑似鸽新城疫的某赛鸽场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初步鉴定为鸽新城疫病毒,进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和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将该毒株经鸡胚尿囊液增殖后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佐剂来活苗,对鸽免疫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在免疫后21d抗体达到高峰,攻毒试验表明油佐剂灭活苗对鸽新城疫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2.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存在潜在人畜共患威胁的高致病性家禽病毒病进行了梳理和调查,临床对感染(NDV)的病鹅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与鉴定,根据血清学检测、病毒特性初步对病毒进行鉴别诊断,可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诊断方法。取病鹅肝脏组织处理接种10日龄SPF鸡胚,所接种鸡胚在36~48h之间死亡。收集病毒液进行血凝实验(HA)、血凝抑制实验(HI)。结果:HA为2^7,HI判断为禽副黏病毒Ⅰ型。结论:此例为典型的鹅源新城疫,但病原体在环境压力和机体免疫压力下,不断发生变异,出现新的变异株和各种血清型,需密切关注,防止类似禽流感的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血凝抑制(HI)和鸡胚中和试验(VN)证实,本实验室制备的抗禽流感H9M2单抗11A5和11B2株可特异性地抑制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特性,而与禽流感H5和H7亚型以及其他具有血凝性感染禽类的病毒(如新城疫等)不反应。两株单抗腹水HI效价均达到15Log2。中和试验表明:上述两株单抗均可有效抑制H9N2病毒在SPF鸡胚中的增殖,使病毒失去血凝活性.测得11A5和11B2株腹水对H9N2禽流感病毒的半数保护量分别为10^-3.35和10^-4.58。该单抗的研制成功对于进一步建立快速鉴别诊断禽流感H9亚型病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某山鸡场暴发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采取病鸡的脑组织和脾脏,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所分离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6.
病死孔雀中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患新城疫的病死孔雀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试验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EMLD),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血凝素热稳定性,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及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新城疫嗜内脏速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7.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由鹅传播的新型急性传染病,该病与鸡感染新城疫具有相类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019年1月从甘肃某鹅场病鹅体内分离到一株副黏病毒,将病料处理后接种10日龄鸡胚,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最后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可以用标准的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活性,可能导致未接种新城疫免疫鸡胚的100%死亡。动物试验证明该病毒对鸡具有10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将疑似感染新城疫病毒的病、死鸡的脑组织和脾脏,经过处理后,接种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最后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新城疫病毒感染的新城疫病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新鱼腥草素钠对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及其对新城疫病毒抗体消长规律,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新鱼腥草素钠与新城疫病毒活疫苗接种鸡胚的方法,以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判断新鱼腥草素钠体外对新城疫病毒复制效果,同时用新城疫病毒活疫苗(La Sota株)和新鱼腥草素钠免疫黄羽肉鸡,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14,21,35,42,49天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新鱼腥草素钠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其中以200 mg/L浓度抗病毒效果最好。说明一定剂量的新鱼腥草素钠与新城疫疫苗联合使用可降低HI抗体消长规律,从HI抗体水平来看亦能保护整个肉鸡生长周期,但与其给药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某种鸡场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证实为新城疫病毒辣。经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该毒株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0为55.2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8,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237,属于中等毒力的毒株,该毒株点眼,滴鼻不引起6周龄SPF雏鸡发病,将其做成灭活油佐剂疫苗,对鸡的保护率为95%,该新城疫毒株可用作疫苗毒株。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野鸡易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原为新城疫病毒,以发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等为主要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或慢性三型,病理变化为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扁桃体肿大、溃汤等为主,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进行诊断,可通过抓好饲养管理、防疫、加强新城疫抗体的监测进行防制。2013年2月10日沛县魏庙镇某鸡场饲养的罗曼蛋鸡疑似发生新城疫,通过采集部分病死鸡的气管、肺、脑等组织,用含特定抗生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0%的组织悬液,离心取上清液接种5枚10日龄SPF鸡胚,接种胚于接种后48~72小时之间死亡,胚体全身出血。收获尿囊液,通过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毒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根据以上结果确诊该鸡群发生新城疫。  相似文献   

12.
取疑似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的病料进行9日龄鸡胚接种,结果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性,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减蛋综合征(EDS)阳性血清,传染性支气管炎阳性血清、禽流感H5、H9单因子血清进行血凝抑制(HI)交叉试验发现,该病毒不能抑制血凝活性,动物回归试验出现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相一致的症状,可确认该病为新城疫病毒感染.根据NDV毒力测定标准,MDT>90 h,ICPI为0.38,IVPI值为0,可判定为新城疫弱毒株.  相似文献   

13.
猪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病猪鼻腔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对鸭胚和鸡、鸭的致死性测定及荧光PCR检测,证明分离毒为温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14.
鹅副黏病毒胶体金检测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制备的抗鹅副黏病毒(GPMV)JG04株单克隆抗体3A5标记胶体金颗粒,提纯的鸡IgG(抗JG04株GPMV)喷涂在NC膜上,建立检测GPMV的快速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ICS)。该检测卡检测鸡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胚或鸭胚尿囊液和麻疹病毒、犬瘟热病毒细胞培养物呈阴性,与鹅副黏病毒、孔雀源新城疫毒株,鸽源新城疫毒株、新城疫La sota株、鸡源新城疫病毒的尿囊液出现阳性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卡可检出血凝效价为24以上的鹅副黏病毒尿囊液。  相似文献   

15.
鸡胚接种NDV病毒后尿囊液量及血凝效价的研究伍富尧,刘治西(莱阳农学院)王元彬,王洪本(临沂市畜牧局)试验I为了解不同来源的鸡胚接种NDV后的尿囊液量及其血凝(HA)滴度的差异,进行本试验。1材料和方法1.1毒种新城疫毒种为LaSota弱毒株,由中监...  相似文献   

16.
以禽流感题H5和H9亚型病毒分别免疫Balh/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结果获得了6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中抗禽流感题亚型病毒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3株,分别命名为4B6、4A3、3H1;抗H9亚型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细胞株3株,命名为6E6、6B6和5B4。这些单克隆抗体小鼠腹水HI效价为2^13-15,细胞培养上清抗体HI效价为2^7-8。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这些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相应题或ID亚型病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能与鸡新城疫病毒、鹅新城疫病毒、鹅腺病毒和鸡产蛋下降综禽征病毒(EDS76)等反应。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应用这些单克隆抗体能在24h内迅速检测出相应的禽流感病毒。所有这些单克隆抗体将在禽流感的预警预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鸡胚接种的方法从病死鸽中分离到了一株病毒,其血凝效价(HA)平均为2^8,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的作用可被新城产凤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所分离的病毒株Ⅰ型副粘病毒,该病毒对1日龄雏鸡脑 内致死指数(ICPI)为0.39,肌肉注射1日龄雏鸡不发病,该毒株对雏鸡和鸡胚来说为弱毒力株。用30日龄的幼鸽做人工发病试验时可复制此病,并使其HI平均抗体滴度由第15d的2.9log2上升到第25d的7.25log2。  相似文献   

18.
兰藤注射液体外抗新城疫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测定了兰藤注射液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在药物与病毒同时接种后,可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集病死鸽临床样品,用SPF鸡胚接种传代分离病毒后,通过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RT-PCR及F基因部分片段测序与分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动物回归试验评估分离株的毒力和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鸽组织病料中分离获得1株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命名为GXP120012。分离株GXP120012的F基因裂解位点112-117位的氨基酸组成为R-R-Q-K-R-F,符合强毒株特征;GXP120012与PPMV-1参考毒株pi/CH/LLN/110713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9%,并处于同一遗传分支,基因型为Ⅵ型。该分离株的MDT为102 h,ICPI为0。动物回归试验发现,分离株GXP120012对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对鸡没有致病力。本试验结果为今后鸽新城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病毒山东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山东流行烈性传染病的鸡群中分离出7株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该7株病毒的血凝活性均能被新城疫La Sota株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但病毒不能被中和,仍能致死鸡胚。经分离鉴定,分离毒均为新成疫病毒株。通过鸡胚半致死量(ELD50)、最小致死量致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致死指数(IVPI)、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稳定性等试验表明:7株分离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性,其毒力与标准强毒株F48E9株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