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以垂直传播为主,被列为我国种禽场必须要实现净化的主要禽病之一,通过1日龄雏鸡胎粪检测淘汰等程序是实施AL净化的主要步骤之一。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在黄羽肉鸡群中流行的主要亚群。为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ALV-K的灵敏度差异,将ALV-K经卵黄囊接种感染SPF鸡胚后构建垂直感染模型,对1日龄雏鸡采集胎粪和抗凝血,接种DF-1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维持7 d收取细胞上清。收集胎粪以及胎粪和抗凝血的病毒分离细胞上清等样品构建样品盘,分别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3家公司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确定样品盘利用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各检测技术检出结果一致;但不同方法的灵敏度有差异,其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灵敏度优势明显,可更好地判定ALV垂直传播状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评估不同检测技术灵敏度的良好模型,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检测技术用于AL净化的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雏鸡胎粪中群特异性衣壳蛋白27(p27)抗原检测以判定禽白血病病毒(ALV)垂直传播是实施禽白血病净化的关键步骤,为对比不同ALV-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我国四类广泛流行的亚群ALV垂直传播的检测效果,本试验设置ALV-A、ALV-B、ALV-J和ALV-K感染组,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8胚龄时以卵黄囊接种的方式感染SPF鸡胚,建立鸡胚携带ALV-A、ALV-B、ALV-J和ALV-K的垂直感染模型。采集各组雏鸡胎粪样品和血浆样品,死亡鸡胚肝脏样品,死亡雏鸡胎粪样品、血浆样品和肝脏样品,其中血浆和肝脏样品需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各样品以4家公司提供的ALV-p27抗原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行平行检测,比较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结果显示,4家公司的ALV-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于同一样品的阴阳性判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灵敏度存在差异;胎粪样品直接ELISA检测不能将ALV阳性鸡只全部检出,相对于胎粪样品,血浆和肝脏病毒分离样品ELISA检测更具有灵敏度优势。本试验所建立的对比方法不仅有助于评估4家公...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的灵敏度,本研究将A、B、J 3种不同ALV亚群分别以50,100,500TCID503种剂量接种培养于DF1细胞上,接种后2~8d,每天收取上清,每份上清用3种不同的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A、B、C)和2种胶体金试纸条(D、E)同时检测。结果显示,3种亚群3种剂量分别应用A、B、C 3种ELIS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基本一致,但在针对3种亚群的个别剂量时B试剂盒灵敏度略高于A和C;2种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但其灵敏度均比ELISA试剂盒低,检出时间延后1~2d。同时应用ELISA试剂盒A、B和胶体金试纸条D、E对60枚种蛋蛋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胶体金试纸条检出率远低于ELISA试剂盒检出率,在某些应用方面还无法完全替代ELISA检测试剂盒。本研究为广大种鸡场开展禽白血病净化选择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3种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外源性ALV检测效果的差异,本研究将1株滴度为4.64×10~4TCID_(50)/mL的ALV-A毒株GD-13分别以10~0、10~(-1)、10~(-2)、10~(-3)进行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病毒接种含量分别为2.32×10~3TCID_(50)、2.32×10~2TCID_(50)、2.32×10~1TCID_(50)、2.32TCID_(50))接种于24孔板的含10%FBS DF-1细胞悬液中,待细胞长满后换为1%FBS维持液,从更换维持液后第3天开始至第9天每天取细胞上清分别同时用3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A、B、C)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3TCID_(50)时,A、B试剂盒最早可在换液后第3天检出病毒p27抗原阳性,C试剂盒最早在第4天才可以检出病毒阳性,检测阳性率均为100%(5/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2TCID_(50)时,使用A试剂盒在接种后第6天能够检出,检测阳性率为80%(4/5);使用B试剂盒最早在接种后第5天可检测出,检测阳性率为20%(1/5);使用C试剂盒直到第9天才能检测出病毒,而且检测阳性率为20%(1/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1TCID_(50)和2.32TCID_(50)时,使用A、B和C试剂盒均检测不出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LV-A的检测,无论是在检出时间还是检出率上B试剂盒都优于A、C试剂盒,提示不同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禽白血病病原学和净化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场上常见的3个品牌(A,B,C)的口蹄疫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外观和物理性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率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试剂盒A外包装完整,标签牢固且采用了具有隔热层的冻存管保存关键性试剂,包装较为科学;3家试剂盒中反应时间最长的C(61.75min)与最短的B(56.75min)相差5min;A,B,C试剂盒对口蹄疫阳性样本检测均呈阳性,对猪瘟等6种非口蹄疫阳性样本检测呈阴性;A比B试剂盒的检出Ct值提前1~2个Ct值,比C试剂盒检出Ct值提前1~4个Ct值;在样本浓度相对高时(稀释梯度≥2×10-4),3个厂家的试剂盒都较稳定,在样本浓度相对低时(稀释梯度在2×10~(-5)时),3个厂家试剂盒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稳定,A试剂盒3个平行样均有阳性扩增,但其中一个样检出荧光增量相对较低;B和C试剂盒均出现无扩增样品。结论:3家试剂盒中,A产品使用具有隔热层的冻存管保存关键性试剂,且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稳定性较佳,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6.
对5个厂家的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的敏感性和一致性进行综合比较,选取已知阳性的核酸样品作为待测样品进行梯度稀释,每组设置三个平行对照,使用A1、A2、B、C、D、E6种试剂盒,按照各厂家试剂盒说明书对所有样品进行非洲猪瘟荧光PCR检测及结果判定,并从检出ct值的样品数量、检出核酸最低拷贝浓度、检出ct值的平均值和检出ct值的离散度四个维度来综合评估对6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一致性.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方面,由高至低的排名为试剂盒D>试剂盒C>试剂盒A2>试剂盒E>试剂盒B>试剂盒A1;检测一致性方面,试剂盒D>试剂盒C>试剂盒A2>试剂盒E>试剂盒B=试剂盒A1.综合6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一致性来看,试剂盒D的灵敏度和一致性最好,试剂盒C稍低于试剂盒D,但差距很小,几乎在同一水平,试剂盒A2灵敏度和一致性次之,其余三种试剂盒E>试剂盒B>试剂盒A1.  相似文献   

7.
3种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亚型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稳定、快速从感染鸡体内检测或分离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ALV)的简易方法,作者使用A亚型(ALV-A)、C亚型(ALV-C)以及2株J亚型(ALV-J-PY和ALV-J-WS)鸡白血病病毒(ALV)按高、中、低(即100、10、1μL)3种接种量人工接种DF1细胞,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用A、B、C 3种ELISA试剂盒检测ALV抗原(P27)。结果表明,对ALV-A和ALV-J-PY,高剂量接种时,用A试剂盒在接种后第3天即可检测出;低剂量接种时,第7天可检出。使用B试剂盒,2株病毒的检出时间延长(高剂量组分别为第7天和第5天;低剂量组分别为第15天和第13天);使用C试剂盒,所需检出时间最长(接种后第13天)。对ALV-C和ALV-J-WS毒株,A试剂盒对高剂量组,分别能够在接种后第5天和第9天检出,其它中、低接种量组15 d内均没有检出;而B、C2个试剂盒对3个接种剂量组均没有检测出。从以上结果看出,3种ELISA试剂盒对3种亚型ALV毒株的检出时间存在明显不同,A试剂盒灵敏度最高,能最早作出检测;B试剂盒灵敏度次之。同时,无论使用哪种试剂盒ALVs的检出时间与病毒接种量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外源性ALV的检测及病毒分离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禽白血病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可垂直传播的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严重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主要通过对原种核心鸡群实施持续性逐一检测并淘汰禽白血病阳性鸡只,从而实现疾病净化。胎粪检测是建立阴性核心鸡群的第一步,因此胎粪检测方法的建立是禽白血病净化方案的重要一环,是禽白血病净化工作的基础保障。在规模化养殖场原种核心鸡群的禽白血病净化中,选择准确的、合适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1日龄雏鸡胎粪样品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比较其对禽白血病病毒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胎粪样品经过冷冻后可提高检出率;冷冻的次数及冷冻的方法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多份胎粪混样检测会影响样品的检出率,有假阳或假阴性的产生。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养殖场快速、有效和准确地检测禽白血病病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3种禽白血病病毒(ALV)抗原检测ELISA试剂盒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传染性克隆rNX0101株以病毒原液(9×103TCID50)、10倍病毒稀释液(9×102TCID50)、100倍病毒稀释液(90 TCID50)接种培养于6孔板的DF1细胞,每孔均提前放入灭菌的细胞爬片,于接种后第1~6天每天取上清用3种ELISA试剂盒(A、B、C)检测ALV p27抗原,同时在接种后的第3天和第6天取出细胞爬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结果表明,IFA方法对高、中、低剂量接种3 d后均可检出ALV-J的感染,而ELISA试剂盒中只有A试剂盒在高剂量接种时才能检出,试剂盒B和试剂盒C最早要在第4天才可检出;中、低剂量接种,3种试剂盒在第4~5天才能检出;第6天时,由于病毒的明显复制,无论IFA方法还是3种ELISA试剂盒都可检出ALV-J的感染。本研究结果为正确选择商品化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泄殖腔棉拭子、胎粪、血浆、精液、蛋清等不同检测样品在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实施中的适用性和差异,将不同类型样品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对:一是将泄殖腔棉拭子与其他样品比对;二是以血浆病毒分离检测结果为基准,将血浆与蛋清、精液样品比对;三是将蛋清与胎粪样品比对。结果显示,泄殖腔棉拭子样品阳性率偏高,各类样品间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无法相互替代。结果表明,不建议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用于禽白血病净化监测;为提高净化效率,血浆、精液、蛋清和胎粪样品应在净化检测中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彻底消灭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2016年期间对京红和京粉两个蛋鸡品种原种鸡群的6个配套系开展了全面检测和净化,蛋清、胎粪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ALV p27抗原检测及血浆病毒分离率数据表明,在实施净化前,部分配套系在蛋清、胎粪的ALV p27抗原检测及血浆病毒分离三项指标上都出现一定的阳性率,但随着净化的实施,这三项指标的阳性率迅速下降,并在最近5年稳定保持在零检出。在此期间,泄殖腔棉拭子p27阳性率仅从12.1%缓慢下降,维持在3.5%~5.4%。在其他三项指标已连续多年维持在零检出时,泄殖腔棉拭子p27的检测阳性率极大可能为假阳性。比较不同采样人员、采样部位、样品处理方法对ALV p27抗原检测的影响表明,不同人员采集的泄殖腔棉拭子样品p27抗原阳性检出率不稳定;不同部位采集的棉拭子样品p27抗原检出率不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p27抗原阳性率比阴道棉拭子样品高31%;样品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p27抗原的检出率随样品稀释液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冻融样品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冻融样品的阳性率。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泄殖腔棉拭子ALV p27抗原检测不适合作为禽白血病净化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进行禽白血病监测与净化,研究使用由蛋清、细胞培养物、胎粪等多种样品组成的样品盘对7种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国产试剂盒DA、DB、DC,进口试剂盒IA、IB、IC、IDEXX)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分析特性上看,试剂盒分析特异性均较好,未观察到与其他常见禽源病毒的交叉反应;与IDEXX相比,DA、IA的分析敏感性较高,DB、IC其次,DC、IB较低,对于ALV不同亚群,各种试剂盒分析敏感性差异可达2~3个稀释度;从诊断特性上看,与IDEXX相比,DB、DC和IC的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均高于90%;DA、IA和IB与IDEXX的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均高于80%;各试剂盒对于不同类型样品(DF-1细胞培养物、蛋清、胎粪)的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存在差异;从重复性上看,DA和IA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综上所述,与IDEXX相比,当前国产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DA和DB、进口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IA和IC的各项性能可满足禽白血病净化各阶段对不同类型样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市场上玉米赤霉烯酮ELISA试剂盒的质量状况,指导试剂盒的正确选择和使用,研究选择市场上常见的4种试剂盒(A、B、C和D)进行质量评估,分别评价试剂盒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标准曲线线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结果显示:试剂盒B的回收率最好(100.62%~114.29%);试剂盒A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B、C和D小于10%,批间变异系数除试剂盒B低质量浓度添加组外均小于10%;试剂盒A的灵敏度最高而D最低;除试剂盒D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87 1)小于0.99外,其他3种试剂盒(A、B和C)的R2均在0.99以上,分别为0.998 9、0.999 5和0.990 5;实际样品检测能力B最高,A和D次之,C最低。4种试剂盒质量虽有不同,但除C外其他3种试剂盒均能满足检测要求,且这3种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标示的质量参数与实际测定值相符;另外,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试剂盒之间存在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4种PRRS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效果的差异,将PRRS标准阳性血清和免疫过PRRS疫苗的猪血清分别以100、10-1、10-2、10-3、10-4、10-5、10-6、10-7倍比稀释, 同时分别用4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 (I、J、B、L) 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厂家的试剂盒敏感度最好,J、B 2家的次之,L厂家的敏感度最低。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蓝耳病免疫程序制定以及净化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血清或全血平板凝集方法淘汰阳性鸡,是目前鸡白痢净化使用的主要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厂家鸡白痢抗原分别检测人工感染SPF鸡制备的试验血清和对照血清,比较不同抗原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3种抗原对试验组血清样品的总检出率抗原BAC,不同抗原之间阳性符合率较低。3种抗原稳定性均较差,同批次阳性符合率均低于85%,抗原A和B批次间阳性符合率低于60%。本研究将为鸡白痢凝集抗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在检测猪肉及猪肉制品中的特征,采用国内外6种商品化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同一样本开展稳定性试验,对相同非洲猪瘟强阳性、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试剂盒扩增稳定性良好;对强阳性样本,所有商品化试剂盒均能检出;对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特别是弱阳性样本,不同试剂盒的检出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检测试剂盒。本试验为一线工作者选择使用不同商品化非洲猪瘟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80只300日龄的A品系蛋鸡为试验对象,分5个日龄段按翅号采集蛋清、泄殖腔棉拭子,无菌抗凝血和血清.用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将无菌抗凝血分离血浆接种DF-1细胞,培养一周后用同样方法检测上清收集液,分析该群鸡只在不同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阳性、蛋清样本阳性和病毒分离阳性之间的相关性.用ALV-Ab抗体试剂盒检测各日龄段血清的抗体水平.此外,选取某一日龄段蛋清和泄殖腔拭子样本用4个不同厂家的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5个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平均阳性率为61%,蛋清样本平均阳性率为72.6%,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48.8%.5个日龄段ALV的抗体阳性率一直为零;4个厂家的ELISA试剂盒对同一批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IDEXX试剂盒的敏感度最高.本试验为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及鸡白血病净化其方法的应用、试剂盒的选择、减少判定的误差、提高净化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择某品种鸡的快羽系与慢羽系为试验群体,利用ELISA技术检测鸡蛋和胎粪中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试验结果显示:慢羽系鸡蛋中ALV p27抗原阳性率高于快羽系;检测重复鸡蛋数分别为1、2、3枚时,阳性鸡检出比例分别为2.5%、5.0%和6.0%,随着检测鸡蛋数的增加,检出阳性鸡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检测的准确性也逐渐增加;对慢羽系种蛋3个批次检测时,3批都检出阳性鸡的比例为7.5%,2批检出率为21.4%,1批检出率为39.3%,31.8%的慢羽系在3批中都呈阴性。雏鸡胎粪检测结果显示:慢羽系个体阳性率(5.2%)高于快羽系(1.45%),慢羽系家系后代阳性率(32.0%)高于快羽系(10.9%);当1个家系某批次中检出阳性雏鸡数≥3只时,93.4%的家系会在多批纯繁中都会检出阳性雏鸡。本试验证明了ALV感染鸡只的排毒呈现明显的间歇性,需要多次反复检测才能达到种群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用时短的RNA核酸提取试剂盒,为各级实验室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提供参考,试验选择3种常用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盒(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A、病毒RNA提取试剂盒B及病毒总核酸提取试剂盒C)对临床粪便样品提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NA、临床组织病料样品提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方法进行检测,以Ct值评价分析提取效率及重复性,同时对不同试剂盒提取时间及价格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粪便样品,B、C试剂盒的RNA提取效率要高于A;3种试剂盒对PRRSV浓度较高的组织样品均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A、B试剂盒的RNA提取效率高于C试剂盒,但B、C试剂盒的重复性优于A试剂盒。其中A试剂盒对于组织样品中高浓度病毒样品提取效率较高,时间最短;B试剂盒对于粪便样品中低浓度RNA病毒提取效率最高,但价格最贵,且时间最长;C试剂盒对粪便中低浓度样品RNA提取效率高于A试剂盒,价格最低。综合提取效率、时间及成本等因素分析认为,试剂盒C性价比较高,可用于大批量临床样品检测。说明不同试剂盒对不同种类样品提取后,提取效率存在差异,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