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病毒性关节炎病毒(VAV)的U.conn.S 1133病毒株和从吉林省某鸡场分离到的地方毒株(VAV.J),分别实验感染38日龄的仔鸡。感染后,分别于36小时、65小时、9天……115天等不同的时间捕杀,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心、肝、脾、肺等所有脏器病毒的分布和消长。结果表明接毒后65小时后在脾脏等个别脏器可见特异性荧光细胞。接毒后9天除肌肉、直肠、胃外所有器官均见特异性荧光细胞,25天后逐渐减少。到115天在脾脏仍见特异性荧光细胞。由此表明:感染VAV的鸡,体内至少带毒115天。  相似文献   

2.
已建立用直接或间接酶标组化法检测鸡蛋或鸡胚中污染的白血病/肉瘤病毒。该方法是将白血病/肉瘤病毒的代表毒株接种到已培养好的鸡胚单层成纤维细胞片上。继续培养一定时间,随后将固定好的细胞与特异性酶标抗体反应,经底物显色后,镜检。接种肉瘤病毒的细胞片在接毒6小时后就能检出少量的阳性细胞,接毒48小时的细胞片中的阳性细胞则更为清楚,典型。将病毒液稀释至10~(-7)时接种,其接毒细胞片在96小时也能检测到典型的阳性细胞;同时,该方法也能检测A、B两个亚群的另外四个毒株(RAV-1、RAV-2、RSV-1、RSV-2),而对禽的其它病原病毒则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个实验评价了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经鼻腔接种母猪和经胎盘感染妊娠中期胎儿以及经子宫接种PRRS毒病直接感染胎儿的可能性。实验1对8头妊娠45-50天的母猪经鼻腔接种PRRS病毒(ATCC VR-2332)、4头对照母猪用未感染的细胞培养物接种,接毒后1、3、5、7和9天,接毒母猪出现毒血症,由粪便和鼻分泌物排出病毒并出现白细胞减少症,接毒后7、14或21天剖杀实验母猪的71头胎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BA法进行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MDCK细胞上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接毒后10小时可见细小阳性反应颗粒出现于肿胀的病变细胞核中.HE染色所见包涵体形态与临床发病犬肝实质细胞包涵体形态相似,提示可能是ICHV感染细胞所引起的特征性变化.同时测定的病毒血凝滴度结果表明,包涵体的形成与病毒增殖有一定关系,84~96小时收毒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用云南绵羊益舌病病毒(BTV)人工摘种绵羊30只,接毒后1~15天.每天剖检2只,同时剖检健康对照羊2只,用免疫荧光和细胞化学技术对靶器官和免疫器官进行连续观察.在接毒后6~8天.绵羊血片中发现了荧光阳性反应红细胞.接毒后2天,口角毛囊上皮,7天,颊、鼻粘膜上皮棘细胞层棘细胞胞浆观察到病毒抗原,且越接近糜烂溃疡灶含病毒抗原的棘细胞和游走进来蚕噬抗原的巨噬细胞越多.在免疫器官从接毒后5~6天起就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巨噬细胞胞浆有病毒抗原.且在嗜酸性粒细胞周围观察到荧光强度不一、均质、多形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在接毒后6~9天受损较重,T细胞数减少.B细胞中成熟型和衰竭型浆细胞大量增加.有分泌抗体能力的未成熟型浆细胞不能形成增殖高峰,12天后,T、B细胞增殖均形成高峰.本文就上述观察结果与动物发病、耐过等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接种2只绵羊,3 ̄4个月后,可观察到接毒绵羊发育迟缓和消瘦,其中1只绵羊在接毒后第8个月出现呼吸困难。未接毒对照绵羊发育正常。用CAEV琼扩抗原检测,2只接毒绵羊于接毒后第7周血清抗体阳转。病理剖检在1只接毒绵羊的多种器官中观察到比较轻微的病变,组织学检查可看到轻微的间质性肺炎、脑膜炎和滑膜炎的病变。实验结果表明,CAEV可感染绵羊,对绵羊有一定的致病性。因此用C  相似文献   

7.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相似文献   

8.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鹅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能检出少至4.883ng/ml的小鹅瘟抗原。与鸭瘟病毒(DPV)、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VHV)、猪细小病毒(PPV)等对照,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能从人工感染12小时后的雏鹅组织中检出小鹅瘟病毒(GPV)。对18只人工感染死的雏鹅的检同率为100%,其中对不同组织的阳性检出率为:肝脏、肾脏、空肠为100%,心脏、脾脏、十二指肠为94.4%,回肠88.9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Vero细胞培养物、陈旧石蜡切片和人工感染试验鸡组织中的AVAV,并比较了AVAV强毒和弱毒株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试验鸡于感染AVAV弱毒株后1~5天、感染AVAV强毒株后1~9天出现病毒血症;跗关节、跖趾关节、趾关节、趾屈肌健、脾脏、肝脏等组织中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存在时间也最长;在感染后3~20天于感染鸡法氏囊、感染后3~11天于感染鸡胸腺中检出了强毒株,在这两组织中未检出AVAV弱毒株。感染8小时后的Vero细胞培养物和陈旧石蜡切片均被检出AVAV。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鸭肝炎病毒(DHV)弱毒株接种鸭(成年鸭和雏鸭)后,用Dot-ELISA检测不同时间病毒在鸭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由粪便排出的情况,以及同群饲养但不接种DHV的雏鸭和成年鸭感染DHV弱毒后在体内分布及排泄情况,结果表明DHV弱毒接种1日龄争论鸭后20小时,接各成年鸭后48小时即可在直肠中检出DHV;雏鸭接种弱毒后年鸭后48小时即可在直肠中检出DHV;雏鸭接种弱毒后用Dot-ELISA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化BA法进行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MDCK细胞上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接毒后10小时可见细小阳性反应颗粒出现于肿胀的病变细胞核中,HE染色所见包涵体形态与临发病犬肝实质细胞包涵体形态相似,提示可能是ICHV感染细胞所引的特征性变化。同时测定的病毒血凝滴度结果表明,包涵体的形成与病毒增殖有一定关系,84~96小时收毒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用云南绵羊舌病病毒(BTV)人工摘种绵羊30只,接毒后1~15天,每天剖检2只,同时剖检健康对照羊2只,用免疫荧光和细胞化学技术对靶器官和免疫器官进行连续观察,在接毒后6~8天,绵羊血片中发现了荧光阳性反应红细胞,接毒后2天,口角毛囊上皮,7天,颊、鼻粘膜上皮棘细胞层棘细胞胞浆观察到病毒抗原,且接近糜烂溃疡灶含病毒抗原的棘细胞和游走进来吞噬抗原的巨噬细胞越多。在免疫器官从接毒后5~6天起就可见嗜酸  相似文献   

13.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地区分离的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经SPF鸡胚连续传代至65代时,对雏鸡无致病性,命名为IBV-AT65,感染鸡胚的EIK50为10^-7.66/0.2mL,鸡胚于接种后51h开始死亡,存活鸡胚表现为发育受阻、卷缩,肾脏有尿酸盐沉积,其尿囊液对1%鸡红细胞凝集反应为阴性。用AT65原液0.2mL分别于气 管内接种10日龄AA鸡(攻毒前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IBV抗体为阴性),以及攻毒后将  相似文献   

14.
用狄高辛标记DNA探针从人工感染鸡脏器检出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检出结果表明,人工感染GA强毒第三天就可从5只鸡中的三只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检出Ⅰ型MDV,第25天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Ⅰ型MDV。同时从感染第10天就可从羽囊检出Ⅰ型MDV,到第15天羽囊检出阳性率100%。  相似文献   

15.
用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BAJ-A株鸡传代血浆毒感染1日龄伊莎鸡雏20只,在接毒后19 ̄25d于濒死期扑杀、采样,进行细胞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肝、肾、法氏囊、胸腺及血液的成髓细胞来源于骨髓;其成髓细胞胞浆、胞膜及细胞间隙存在带有囊膜的含核心的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6.
5株已适应鸡胚细胞的AVAV在Vero细胞上传2~5代后各毒株均能产生明显的CPE和较高的病毒滴度,而2株非鸡胚细胞适应株(分别为鸡胚毒和野外组织毒)在Vero细胞上盲传7代,仍无明显的CPE出现。这一结果初步表明Vero细胞能用于已适应鸡胚细胞的毒株的增殖。而不能用于病毒的分离。吸附时间与冻融次数明显影响病毒的适应进程,以吸附1小时、冻融2次以上为佳。AVAVJN-1株能在Vero细胞上产生蚀斑,大小为2.7~4.4mm,出斑时间为接种后4~5天,Vero细胞用于中和试验,测得S(1133)株免疫鸡血清的小和效价为1:80。  相似文献   

17.
应用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U.ConnS1133株,建立了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该法检测三组接毒鸡的关节液,接毒后3天即可检出阳性,阳性率为58.3%;发病严重的4~11天阳性检出率达957%,14天阳性率为50%;17天阳性率为31.3%;20天以后则全部为阴性。用该法对大肠杆菌(E.CoLi)、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败血支原体(MG)、滑膜支原体(MS)、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AE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试验表明,我们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能早期、特异、敏感地检出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抗原,从而解决了对该病早期诊断及类症鉴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用狄高辛标记DNA探针从人工感染鸡脏器检出I型马立克氏病毒(MDV),检出结果表明,人工感染GA强毒第三就高可从5只鸡只的三只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检出I型MDV,第25天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I型MDV,同时从感染第10天就可从羽囊检出I型,到第15天羽囊检出阳性率100%。  相似文献   

19.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O、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IBDV、ILTV、EDSV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鸡胚尿囊液中IBV.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学者Cortese等对用牛腹泻病毒(BDV)1型毒株制得的致弱活毒疫苗进行保护性试验 ,只用18头肉用母犊(BDV阴性) ,其中12头免疫接种致细胞病变(NADL)BDV1型毒株的致弱活毒疫苗 ,另6头作对照。在妊娠70~75天时对所有供试小母牛进行攻毒。结果对照均为病毒阳性 ,并且发生持续性感染 ,而免疫牛中仅有2头为病毒阳性和持续性感染。免疫牛中有1头发生流产 ,但胎儿未被感染。结果表明一次性免疫致弱活毒NADL型BDV1型疫苗能够提供保护母牛及胎儿抵抗同源BDV1型病毒的攻击抵抗BDV感染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