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高原老龄牦牛睾丸组织结构特点与其生殖机能的关系。采集9~13岁健康老龄牦牛睾丸组织,应用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细胞化学特点及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老龄牦牛睾丸体积及重量左侧略大于右侧,光镜下睾丸被膜、间质组织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小叶不明显,Leydig细胞散在于结缔组织之间,生精小管不同程度退化,生精上皮层数为2~5层,细胞间隙变大,部分脱落,Sertoli细胞低矮,细胞质较少。电镜观察Sertoli细胞核外形不规则,内质网呈疏松的泡状,次级溶酶体增加,体积增大。相邻Sertoli细胞间没有观察到并行的内质网层和细丝束这一血-睾屏障所特有外质特化区形态结构,部分生精小管固有膜胶原纤维增生,上皮皱缩;Leydig细胞内脂滴异常丰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间质组织偶有肥大细胞,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中PAS及AB-PAS阳性反应明显。老龄牦牛Sertoli细胞细胞器结构异常,血-睾屏障中Sertoli细胞间的连接处缺陷,且Sertoli细胞与基膜连接的改变可能影响了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了生精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睾丸支持细胞结构、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睾丸生精小管的上皮内存在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支持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核细长,核仁大,表面积巨大.各级生精细胞处于支持细胞的包围中,随着生精细胞发育阶段的不同,睾丸支持细胞也发生相应的形态变化,以更好的维持生精细胞的发育.支持细胞参与血-睾屏障的形成,维持睾丸内的生精微环境;支持细胞分泌多种因子,它不但供给生精细胞营养,还可以为生精细胞提供免疫豁免的环境.近年来人们对睾丸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了不断的了解.现就支持细胞的功能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睾屏障开放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睾屏障是生精上皮中以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为基础形成的结构,具有形成稳定的微环境和独特的免疫屏障,有序的开放机制保证了精子发生的顺利完成等功能。血睾屏障有序的开放是精子生成的保证,Oc-cludins,Claudins和JAMs这三种膜蛋白在调节血睾屏障的有序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内许多细胞因子和激素,如NO,TGF-β和TNF-α就是通过调节这几种蛋白的水平来调控血睾屏障的开放。尽管对血睾屏障的开放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目前还缺乏合适的体外模型,建立一种合适的体外模型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比较观察同年龄(2岁)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ous)正常睾丸与隐睾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点。采用光镜和电镜制片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比较双峰驼隐睾与正常睾丸的组织结构特点,进而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光镜下双峰驼隐睾生精上皮由1~3层细胞组成,生精小管平均直径显著减小(P0.05),间质组织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间质/管腔面积比较正常组极显著增大(P0.01)。电镜观察,双峰驼正常睾丸生精小管固有膜层发育良好,相邻Sertoli细胞之间形成典型连接复合体;生精细胞之间多处形成细胞间小管和桥粒结构。隐睾生精上皮基膜增生明显,其上半桥粒结构不清晰,发育不成熟的Sertoli细胞相邻细胞膜间存在不完全的桥粒结构,可见相邻精母细胞间的胞质桥及Sertoli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之间桥粒连接;双峰驼正常睾丸Leydig细胞内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相延续;隐睾Leydig细胞形态不规则,胞内肿胀线粒体数量较多,内质网不发达;隐睾间质毛细血管基膜不清晰;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可见缝隙连接。双峰驼隐睾生精小管组织结构主要变化为Sertoli细胞异常分化及精子发育阻滞;隐睾Sertoli细胞多为幼稚型,其与基膜连接的改变以及Sertoli细胞外质特化区形态结构及桥粒结构不完整影响了血-睾屏障构成;Leydig细胞内质网发育不均衡为其分泌功能与机体发育阶段关系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观察羊驼睾丸的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 的定位.取材新生、12月龄和24月龄羊驼的睾丸,用TUNEL法检测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在羊驼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定位.结果显示在新生羊驼睾丸未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和Bcl2表达于间质细胞,提示在新生期凋亡蛋白参与间质细胞凋亡的调节,为曲精小管的发育提供空间;12月龄羊驼睾丸TUNEL阳性细胞定位于曲精小管中央部分,Caspase3 和Bcl2定位于间质细胞和曲精小管中央生殖细胞,提示在青春期(12月龄)羊驼睾丸,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参与曲精小管管腔形成的调节;24月龄羊驼睾丸TUNEL阳性细胞定位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Caspase3 和Bcl2定位于间质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在精原细胞最高,向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逐渐减少,Bcl2在精原细胞弱阳性表达,在血睾屏障以内的曲精小管近腔室部分呈弥散性强阳性表达,提示在性成熟(24月龄)羊驼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和早期精母细胞,Bcl2可能抑制精母细胞之后生殖细胞的凋亡.结果提示在羊驼睾丸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蛋白Caspase3和Bcl2参与羊驼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吡咯喹啉醌二钠(PQQ·Na2)对种公鸡抗氧化能力及睾丸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96只健康的440日龄京红1号种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5、1.0、2.0 mg/kg)的PQQ·Na2。试验期6周。结果显示:饲粮添加1.0和2.0 mg/kg PQQ·Na2可显著提高血清、肝脏、肾脏和睾丸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显著提高血清、肝脏、肾脏和睾丸清除羟自由基能力(P<0.05),显著提高血清、肝脏和睾丸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P<0.05);显著降低血清、肝脏、肾脏和睾丸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上皮厚度(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PQQ·Na2可改善种公鸡的抗氧化能力,提高种公鸡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上皮厚度,适宜添加水平为1.0 mg/kg。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山羊睾丸生精小管、固有层的结构及成分变化,及睾丸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分布情况。选用1月龄和2月龄(幼龄)、12月龄(成年)山羊睾丸,利用特殊组织染色、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并结合形态学计量统计分析,研究性成熟前后山羊睾丸生精小管、固有层细胞的结构成分及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睾丸发育,生精小管管径增大,生精细胞种类、数量增多;支持细胞发育完善,体积增大,但轮廓不明显;睾丸间质细胞逐渐发育成熟,胶原纤维广泛分布于生精小管固有层基膜和睾丸间质中。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可见:在1月龄、2月龄山羊睾丸中,α-SMA在管周肌样细胞、小动脉血管管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阳性,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中无表达;在12月龄山羊睾丸中,α-SMA在管周肌样细胞、小动脉血管管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阳性,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中无表达。本试验为深入研究睾丸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周期差异及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测定15、30、60和90 d睾丸相关指数,结合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判断香猪初情期,划分从江香猪生精上皮周期。结果显示,30 d的睾丸指数较15 d极显著升高(P0.01),睾丸重、长轴及短轴的增长率分别为298.05%、66.42%和65.45%,60和90 d两个阶段睾丸重增长率相对稳定。形态学观察表明,从江香猪30 d时生精小管出现游离精子,完成第一次生精并进入初情期;与15 d相比,30 d生精小管面积和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增加(P0.01),增长率分别为136.12%和40.19%,在60和90 d均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睾丸细胞数统计显示,日龄增加不影响支持细胞(setoli cells,SC)数量(P0.05),而30 d生殖细胞数(germ cells,GC)较15 d极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生殖细胞数量增加与生精小管面积增大、生精上皮厚度变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94;0.96)。根据生殖细胞组合形式差异,将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分为3和8个阶段。初情期前生殖细胞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为主,A、B型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Ps)、前细线期(preleptotene,PI)、细线期(leptotene,L)等生殖细胞在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中均存在,而圆形精子(round spermatids,R)、延伸精子(elongating spermatid,E)、精子细胞(spermatozoa,S)仅存在于初情期后的生精上皮。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江香猪30 d初情,睾丸发育以生殖细胞和生精小管面积的迅速增加为主,该结果对从江香猪早熟性状挖掘、种猪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侧睾丸动脉结扎/再通以研究其对小鼠睾丸生精功能以及血清中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的影响。实验选择健康成年BALB/c雄性小鼠于显微镜下行单侧睾丸动脉结扎。再于2h、4h、6h后开通血管。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IgG、IgM水平,光镜观察睾丸生精小管内变化。结果表明:与非术侧相比,术侧睾丸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不同程度地凋亡坏死,生精上皮脱落。各手术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均有明显增长(P〈0.05)。实验结论:单侧睾丸动脉结扎/再通可引起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坏死,同时血清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镉对鸡睾丸组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只 1 0 0日龄鸡被分为对照组 ,镉中毒组 ,硒镉组 ,试验期 6 0d ,试验结果 ,睾丸明显变小 ,红褐色 ,血管不清。曲精小管体积缩小 ,断面不规则 ,生精上皮细胞广泛变性、坏死 ,精原细胞数目少 ,细胞核皱缩、溶解 ,腔内仅剩下不规则结构的嗜伊红染色 ,管腔内未见精子。透视电镜观察 ,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 ,膜断裂 ,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破裂或溶解、空泡化 ,核膜不完整 ;间质细胞核浓染或空泡化 ,核膜破裂 ,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消失、空泡化 ,粗面内质网肿胀、脱颗粒、形成空泡 ,高尔基体肿胀 ,结构模糊 ;支持细胞滑面内质网广泛扩张 ,线粒体增多、肿胀 ;溶酶体增多 ,核染色质异常聚集 ,核膜溶解 ,核破裂 ,胞质空泡化 ,细胞坏死 ,血睾屏障严重扩张、断裂 ,结构消失 ;各级生精细胞染色质凝集 ,细胞器严重受损 ,精子细胞数量很少。试验研究了鸡镉中毒的病变模式 ,为从病理学上诊断和防制镉中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