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了分离鸭大肠杆菌病病原,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从河北省安新县某大型鸭场30日龄病死雏鸭肝脏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应用大肠埃希菌O抗原定型血清鉴定为O_(8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拉啶、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和链霉素等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2.
从泰州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场采集病料,经细菌分离培养得到2株菌株,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别命名为TY1株和TY2株。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2个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TY1和TY2株均为血清1型,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耐药。  相似文献   

3.
从腹泻病死仔豪猪的心血、肝脏、脾脏和腹泻粪便中分离到2株细菌,染色镜检革兰氏阴性,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的2株细菌对葡萄糖、乳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分解尿素,无硫化氢产生。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株细菌对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先锋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高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株细菌对小鼠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发病罗非鱼中分离获得2株呈B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海豚链球菌,结合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海豚链球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致病菌株,能引起罗非鱼发生海豚链球菌病;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新霉素、氟苯尼考、菌必治、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但对氟哌酸、庆大霉素、痢特灵、链霉素、四环素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试验从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鹅场发病的雏鹅肝脏中分离出一种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理化特性鉴定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并进行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在鲜血培养基和马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球杆菌.该分离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DQ228979.1,HM746978.1,JX975446.1菌株同源性均为99.9%,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菌必治、复达欣、氨苄青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6.
从河南省信阳市规模化猪场腹泻仔猪病例中分离到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细菌形态和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分离株为O8 、O157 、O117、O3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4个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STRB,该菌可以在SFM、LB、EMB、PDA、MM、MacC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电镜观察无鞭毛。生化指标检测显示,该菌株对多数糖类不能发酵,经bioMerieux Vitek公司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检测试验卡(GNI)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设计2对简并引物对其16S rRNA进行PCR扩增,16S rRNA序列及其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为约翰逊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8.
山东一养鸭场发生疑似传染性浆膜炎,实验室经过病原分离、镜检、血清学鉴定、生化鉴定、PCR特异性鉴定、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病原为革兰氏阴性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不生长,在TSA培养基生长,与鸭疫里默氏杆菌7型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经PCR特异性鉴定出现800bp左右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生化试验发现,分离菌不发酵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甲基红、硫化氢产气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阴性,明胶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符合该菌的特性。将分离菌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接种20日龄樱桃谷鸭,攻毒后10d内雏鸭全部死亡,剖检可见明显的纤维素性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符合该菌的致病特性。根据实验室诊断,确定该养殖场导致鸭群发病的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7型,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给养殖户提出了良好的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四川省某大型养殖场病死猪肺脏分离到一株副乳房链球菌,观察该菌株的生长特性、染色特性,进行生化鉴定、药敏鉴定、毒力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16S rRNA序列与副乳房链球菌的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β溶血;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得LD50为206×107 cfu·只-1;药敏试验表明,其对头孢类药物较为敏感,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不敏感。该研究为该菌的临床诊断、疾病预防、选药治疗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西斑点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这4株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生爱德华氏菌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从荆州地区鸭场的120份病料中分离到84株鸭里氏杆菌疑似病株,并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等一系列的鉴定,确认为鸭里氏杆菌.培养特性试验表明,TSA平板是鸭里氏杆菌的良好候选培养基;药敏试验证明各菌株的耐药谱不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小白鼠死亡.各菌株感染雏鸭后均能复制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对武汉周边地区的病鸭进行了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最后确定此病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引起的。感染鸭为2~6周龄,RA易在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血液等处分离到,特别是在脑组织中极易分离。该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为Ⅰ型R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
对武汉周边地区的病鸭进行了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最后确定此病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感染鸭为2~6周龄,RA易在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血液等处分离到,特别是在脑组织中极易分离。该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为Ⅰ型R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分离培养基从酒泉肃北高寒草地土壤中分离出3株高产凝乳酶细菌,分别标记为Ⅰ1.21、Ⅰ1.212、Ⅳ1.11。对3株细菌进行初步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而不产气,不利用乳糖和甘露醇;H_2O_2酶试验、石蕊牛乳试验均为阳性;有芽孢。在麸皮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测定酶活,确定发酵到第四天时凝乳酶活力最高,此时蛋白水解活力相对较低。为筛选出产凝乳酶活力较高而蛋白水解能力较低的菌株作为工业化生产菌株,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反应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天津某规模化鸡场出现一批疑似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感染的病鸡,为分离该鸡病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致病性,研究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病料采集、细菌分离培养、鉴别培养基和生化鉴定、16SrRNA检测、系统进化树与同源性分析、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剖检可见典型的腹膜炎、肝周炎、心包炎等症状;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小杆状菌,培养基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一致;16S rRNA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系统进化树及同源性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与大肠杆菌亲缘关系为同一分支,同源性高达99.99%以上;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多西环素中度敏感;PCR扩增出fimC、hlyF、ompT和iroN4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中接种分离菌株的小鼠在16h内全部死亡,且在小鼠肝脏和血液中均检测到细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以及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该病鸡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且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发病的病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根据培养特性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出26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经玻片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得出血清1型10株,血清2型9株,血清6型2株,血清10型2株,还有3株未定型;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樱桃谷鸭有很强的致病性;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分离菌株耐药谱广,对氧氟沙星、盐酸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从濒死的大黄鱼体内分离出3株菌株并进行生化鉴定,具有高度一致性,命名为NT-AH.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动力,氧化酶为阳性,葡萄糖产酸产气,水解七叶苷、水杨素、阿拉伯糖、精氨酸及赖氨酸;一定浓度的菌体和培养液离心上清对小鼠均有致死作用:该菌对所试药物均无敏感性.所分离鉴定的细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浙江省养鸭场出现典型病变的病死鸭中分离到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性、形态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4株为Ⅰ型、14株为Ⅱ型,1株X型,3株XI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氯霉素比较敏感,对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青霉素、新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温州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浙江省温州地区2004年鸭场送检病死鸭的脑、心包液、脾及肝中分离到WZ1和WZ2两株细菌,将这两株细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血清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两株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两株细菌均对新霉素、头孢孟多、氟嗪酸及壮观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氟哌酸、氨卡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等不敏感.血清学试验表明,WZ1和WZ2两待检菌株血清型一致,但均不属于1型和2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