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淮河流域以南广种的双孢菇 ,近些年迅速北移。滨州市地处黄河末端的鲁北平原 ,双孢菇种植遍布滨州的 7个县区 ,1998~ 2 0 0 0年笔者对上述区域内的菇棚进行调查时 ,发现该区域危害双孢菇的除狄氏裸囊菌外 ,还发现疣孢褐地碗菌这种较少在双孢菇栽培中发生的病原菌。1 疣孢褐地碗菌1.1 生物学特性 这是一种不常见的竞争性杂菌 ,国内未见该菌为害双孢菇的报道。滨州的 7个县区范围内仅沾化县流钟乡菇棚内首次发现此菌为害。疣孢褐地碗菌 (Peziza badiapers)属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盘菌科、盘菌属 ,子囊盘直径 1~ 3 .1cm,圆形 ,…  相似文献   

2.
覆土地栽是增加平菇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却诱发了一种强竞争性杂菌———林地碗,对此害菌国内资料未见报导。今将实验观察结果并参照有关文献加以综合报导,供广大种菇户参考以防患于未然。1分类地位真菌门,子囊菌亚门,盘菌目Pezizales,盘菌科Pezi...  相似文献   

3.
菇蚊的研究     
蘑菇菌蚊(Sciara spp.)属尖眼菌蚊科(Sciaridae)。俗名:菌蛆、蘑菇蝇等。是蘑菇、平菇等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蘑菇疣孢霉病国外多称湿泡病,其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危害蘑菇、平菇等子实体。危害蘑菇的种是有害疣孢霉寄生引起的。该菌近年来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迅速蔓延扩散,危害逐年加重,是目前蘑菇栽培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成为制约蘑菇生产发  相似文献   

5.
蘑菇褐腐病的几个发病条件调查康素珍(上海农学院园环系上海201101)蘑菇褐腐病(MycogoneperniciosaMagn,)是当前上海蘑菇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八十年代初仅在个别菇房中发生,随着容易感病的气生型蘑菇菌株的扩种,该病也相...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糠制作蘑菇菌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蘑菇菌种一改传统的粪草菌种以来,就以棉籽壳、小麦等为基质材料制作蘑菇菌种,而平菇一般也是利用棉籽壳进行生产的.我们就平菇生产后的下脚料菌糠替代蘑菇制种基质棉籽壳进行了研究,认为用平菇菌糠代替棉籽壳制作蘑菇菌种是完全可行的.用平菇菌糠制作蘑菇菌种,不仅提高了棉籽壳的整体利用率,扩大了蘑菇制种的基质来源,又缓解了蘑菇制种与平菇栽培等食用菌生产原料的矛盾.平菇菌糠制作蘑菇菌种还具有省工省时,操作方便,降低菌种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等优点.操作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7.
国外蘑菇湿泡病防治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蘑菇湿泡病防治新法林汝楷(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365000蘑菇湿泡病(wetbubble),又称褐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蘑菇常见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则很快蔓延,造成蘑菇严重减产。研究改进湿泡病的防治方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以色列北部地区菇农采用牛粪沼气...  相似文献   

8.
蘑菇湿泡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湿泡病又称蘑菇无头菇病、褐腐病、疣孢霉病等。该病发生轻者可造成减产,影响菇质;重者可导致欠收,甚至绝收。现将该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 病原 该病是由疣孢霉(Mgcogoneperniciosa)所引起。此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双孢亚科、疣孢霉。2症状蘑菇幼嫩菇蕾被疣孢霉感染,往往生成不象蘑菇的异形物。被感染的子实体,早期在菇盖上有短的卷曲的纯白色,绒毛状的疣孢霉菌丝丛出现。典型的疣孢霉病是菌柄加粗成桶状;有的菌盖平展而小,子实体象一个面粉球从菇土中长出。大部分得病子实体呈棕褐色,有粘…  相似文献   

9.
杨春鹏 《蔬菜》2010,(11):7-9
<正>褐蘑菇,又名香口蘑、褐鳞蘑菇,是口蘑的一种,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草腐菌,其生长过程需要从粪草培养料中摄取有机质和矿物元素其菌肉肥厚,口感比白蘑菇更细嫩鲜美,香味比香菇更浓郁适口,同时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现已成为风靡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品位食用菌,出口市场广阔,栽培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0.
菌核病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除了危害甘蓝蔬菜以外,还可危害莴苣、芹菜、茄子、辣椒、黄瓜、韭菜、菠菜、白菜等多种蔬菜,尤其是保护地栽培的上述品种,发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蘑菇褐腐病近几年在我市蘑菇重点产区富阳镇的东洲、江丰片,以及近郊的西湖区周浦乡等地部分菇房发生危害,并呈大面积发生的趋势。该病由疣孢霉菌侵入引起,染病子实体呈不规则白色棉絮状菌团,并渗出暗褐色液滴,散发出腐臭味,被当地菇农戏称为“芋艿菇”,凡发病的菇房,轻者减产30%~40%,重者无收,对生产危害很大。为此,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①严格菇房消毒搭盖床架的材料,尤其是旧床架材料,要先用5%的石灰水浸洗干净,再在烈日下曝晒消毒…  相似文献   

12.
菌蝇属于双翅目害虫,幼虫为乳白色的小蛆,头部尖,尾部钝,体长0.35cm;蛹呈淡棕色,体长0.25cm;成虫灰黑色,体长0.2~0.25cm。主要危害蘑菇,对平菇、凤尾菇等危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褐腐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李国贤  金卫群 《食用菌》2010,32(2):58-58,67
<正>双孢蘑菇褐腐病又名疣孢霉病,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称湿泡病(Wet Bubble)病愿菌为有害疣孢霉或菌盖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疣孢霉属。双孢蘑菇褐腐病是世界性病害,美国、英国、荷兰等均有发生。我国的福建、四川、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14.
粘菌多生活在林中阴凉湿润处的腐朽段木、枯叶或其它含水多的有机物上.其原质体可能分解细菌、真菌和植物孢子作为营养,还常包围并危害层孔菌和蘑菇的子实体.在菇(耳)场内,生于香菇或木耳段木上的菌丝上及子实体上,其流动的粘液(即原质体)可围住正在发育的菌丝体、菌蕾、子实体和孢子.据刘波报道,这些粘菌属绒泡菌属.但在毛木耳、平菇等菌的子实体上,还未见报道有粘菌污染.笔者于1989~1990年在实验室栽培毛木耳、平菇时,在子实体上分别发现一种粘菌大量生长,对子实体进行危害.经镜检、显微照相等初步鉴定,认为它不属绒泡菌属.此标本保存在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微生物室真菌标本室,编号MYHM 1079、1989,MYHM 1081、1990.  相似文献   

15.
绿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平菇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的重要障碍。症状:在菌种瓶或播种后的菌块及出菇后未挑净的老根上易发病,产生绿色菌落蔓延开来,不仅与蘑菇争夺营养,且分泌的毒素还影响蘑菇的菌丝定植及子实体形成。生产中采菇后的菇根极易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木腐菌菌糠对双孢蘑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来源的木腐菌菌糠,以编织袋为包装材料,采用常压灭菌的方法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基。测定各种培养基上双孢蘑菇的产量,以及不同菌糠的蛋白质、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主要培养基的C:N,研究不同菌糠的生产能力。结果表明,以采收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产量最高,料层18 kg·m~(-2),产量14.918 kg·m~(-2);平菇菌糠是很好的基质生产料,以采摘过6潮菇的平菇菌糠生产的双孢蘑菇,虽然产量不是最高,但仍比合成料产量高,且具有出菇集中、周期短的优势;双孢蘑菇产量不仅取决于培养料的含氮量和C:N,还取决于培养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以平菇菌糠、采摘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糠添加5%的麸皮作为栽培培养基,可以生产出具有高产能力的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17.
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平菇又名蚝菌、鲍鱼菇、北风菌。英文名Oyster Mushroom,日本名(Hira-take),法国Pleurote en Coqill。,德国名AusternSeitling。平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自蘑科、侧耳属。拉丁属名pleu:。t盯来自希腊文"Peuro",表示这类蘑菇多侧生在树  相似文献   

18.
褐蘑菇及其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蘑菇及其驯化栽培田绍义(河北张家口坝上农科所076450)褐蘑菇是笔者1988年采集于河北坝上高原草场上的一种草腐性野生蘑菇,具有菇香浓郁、口感鲜美、肉厚滑嫩、鲜于食用皆宜的独特风味。褐蘑菇在国内属首次发现井驯化栽培成功。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利用食用菌生产而废弃的菌糠,我们于1990~1991年以平菇菌糠为主要配方原料,进行蘑菇制种对比试验,目的在于为菌糠代替棉籽壳制蘑菇菌种提供应用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蘑菇栽培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但病虫为害日趋加重。目前主要病虫害有蘑菇褐腐病(又称蘑菇疣孢霉病、水泡病、白腐病)、蘑菇干泡病(又称轮枝菌)、胡桃肉状菌、蘑菇细菌性斑点病(又名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麻脸病)、蘑菇病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