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F_(48)E_8株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PF鸡胚繁殖我国标准新城疫病毒F_(48)E_8强毒株,经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病毒。再以酚-SDS法提取病毒基因组RNA,作为反应模板、采用Promega公司商品试剂盒合成双股cDNA。以同聚物加尾的方法将cDNA克隆到质粒pGEM3Zf(一)中,经AIX平板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igoxigenin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共获得插入外源片段大小在0.6~4.8kb的阳性克隆75个,初步构建了F_(48)E_8株的cDNA文库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F48E8株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PF鸡胚繁殖我国标准新城疫病毒F48E8强毒株,经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病毒。再以酚-SDS法提取病毒基因组RNA,作为反就模板,采用Promega公司商品试剂合成双股cDNA。以同聚物加尾的方法将cDNA克隆 粒pGEM 3Zf中,经AIX平板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igoxigenin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共获得插入外源片段大小在0.6-4.8kb的阳性克隆75个,初步构建了F48E8株  相似文献   

3.
基因探针技术检测血清1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株BamHI基因文库中LDNA片段,制成DIG-标记的MDV核酸探针,分别对I型MDV强毒株(BJ-1株)和弱毒株(Md11/75c株)感染材料的核酸进行dot blot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均有阳性呈色反应;而对MDV血清2型(SB-1株)、3型(Fc126株)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LLV)感染细胞的核酸,作上述同样检测,则均未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缚和构建了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鉴定,将新城疫病毒F基因片段经RT-PCR扩增,插入经EcoRI/SalI酶切的克隆载体pUC18及表达载体pGEMEX,转化大肠杆菌JM109株,用氨苄青霉素平板法初步筛选克隆,再用双酶切法,核酸探针,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法鉴定,表明插入成功并且阅读框架正确。  相似文献   

5.
IBDV超强毒HZ株VP2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克隆传染性法低囊病病毒超强毒(vvIBDV)HZ株VP2基因,并VP2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将VP2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NDA3相连接。结果克隆到VP2基因全序列长1356bp,分析表明HZ株与欧洲超强毒株UK661高度相似,同时将VP2基因正向插入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得到了VP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IBDV分子流行病学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RT-PCR技术,利用2对此物,从猪瘟病毒(CSFV)强毒石门株感染的猪血中成功扩增了NS4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757bp和774bp。克隆后经酶切鉴定,自动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较保守,与其他猪瘟病毒毒株均有很同的同源性,与同 BVDVSD-1株和NADL株也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IBV全长S1基因特异性引物,以纯化的3个标准株M41、H52、T和6个地方分离株(QD、ZZ、GZ、GJ、DL和YC)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预期大小约1.73kbcDNA片段,经BAMHI和HindⅢ酶切插入到质粒pUC18中,并在大肠杆菌JM83中实现了克隆。对6个分离株的S1基因PCR产物进行HaeⅢRFLP分析,表明QD、TJ属于M41基因型,ZZ和GZ与T基因  相似文献   

8.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花生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红衣的花生品种狮油红4号和花生野生种Arachis glabrata供体材料中提取、鉴定合格的外源DNA,通过花粉管途径将狮油红4吨DNAN地入到白肉仔中,D3代筛选 出高产高油变异株4株、高产薄壳变异株6株,2个变异株的种衣颜色为红色,4个变异株种衣颜色为粉红色;将野生花生Arachis glabrata DNA导入到粤油116中,D代获得产量高于受体,锈病发病程度轻于受体的高产变异株4株。表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猪瘟病毒石门株感染猪血中成功扩增了各cDNA片段,覆盖整个NS5A基因,片段大小各为774,685,917bp。克隆后测序。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该基因在CSFV中较为保守。与同属的BVDV的序列同源性较低,且氨基酸的同源性低于核苷酸的同源性。推测它参与决定瘟病毒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RT-PCR技术,利用2对引物,从猪瘟病毒(CSFV)强毒石门株感染的猪血中成功扩增了NS4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757bp和774bp。克隆后经酶切鉴定,自动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较为保守,与其他猪瘟病毒毒株均有很高的同源性,与同属的BVDVSD-1株和NADL株也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 VP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4%、976%和969%,与变异株A、E、GLS的同源性稍低,分别为965%、963%和967%。而与Ⅱ型毒株的同源性只有81%左右。从遗传进化树上看,CJ801处于标准Ⅰ型毒株和变异株之间。根据cDNA序列推导出蛋白质序列,比较蛋白质序列发现,CJ801与Ⅰ型IBDV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6%以上,其中与52/70的同源性最高,为982%。CJ801VP2高可变区的七肽区(S-W-S-A-S-G-S)未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说明CJ801为IBDVⅠ型强毒株。另外,CJ801和所有IBDV强毒株在VP2的253、279和284位上的氨基酸均相同,分别为Q、D和A;而CJ801的细胞适应株CJ801BKF和所有弱毒株一样,其相应位置的氨基酸分别为H、N和T。这3个氨基酸可能和IBDV的毒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 R N A 为模板,据已报道的8 种哺乳动物 I L—1β核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1 对引物,反转录合成c D N A 链,经 P C R 扩增,回收扩增后的 D N A 片段,用klenow 酶处理,与 Pu c1 9 / Sm a I 连接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 J M1 0 9 ,筛选出含有插入片段的重组质粒,用 P C R 及酶切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带有鸡 I L- 1β片段的c D N A 克隆;再经序列分析测定,得知此片段长为270bp ,与人及小鼠 I L—1β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5 % 和30 % 。  相似文献   

13.
用EcoRI,PstI内切酶将已分离和克隆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糖蛋白D(gD)基因从重组pMgD18质粒中切出,克隆进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RCAS)的连接质粒载体pUCCla112N的相同位点。用Clal再将gD重组pUCCla112N中的gD基因切出,用ClaI将RCAS载体切开,将gD基因构建于RCAS的ClaI位点。通过原位杂交筛选重组RCAS,并结合酶切分析鉴定出gD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RCAS。用磷酸钙沉淀法将gD重组RCAS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收集转染后第9天的细胞上清,并用其感染原代CEF,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6天收集CEF。提取CEF基因组DNA,用Digoxigenin(dig)标记gD基因片段作为探针,通过dotblot和Southernblot检测基因转移情况。结果表明,转染的重组RCAS不仅在细胞内变成有传染性的完整病毒,而且成功地将gD基因与病毒前DNA一起整合在CEFDNA中  相似文献   

14.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出血症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方法】对1989~2006年7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浙江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VP60)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其与国内外RHDV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并绘制了系统发生树。【结果】此7株RHDV的VP60基因均由1 74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80个氨基酸,其与参考序列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8%;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所选的RHDV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群,其中中国分离株主要位于C亚群,与欧洲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基因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结论】RHDV在长期流行与演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和RFLP分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来自浙江省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JD,DQ,HY)和参考株H120,通过蛋白酶K-SDS处理、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经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PstI,Ksp6321对S1基因cDNA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JD,DQ,HY毒株的RFLP带型相同,但与经典的肾型IBV代表株(即T株、Gray株、Ho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应用RT-PCR方法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西北分离株YL中克隆出了衣壳蛋白VP60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YL株VP60基因全长1740 bp,GC含量为55.3%,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DQ530363),VP60基因与中国RHDV最早期分离株WX84的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8%。构建成功YL株VP6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VP60-pET32a,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VP60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5 ku,其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9.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VP60融合蛋白可以和RHDV抗血清发生特异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兔出血症病毒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遗传变异和免疫学特征无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原病毒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兽医系微生物组在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原病毒特性的研究中获得了新进展。他们将实验感染兔的肝悬液经PEG沉淀,有机溶剂抽提和差速离心等方法,浓缩和纯化兔出血症病毒。用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降解病毒子表面污染的宿主细胞核酸后提取病毒核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据已报道的8种哺乳动物IL-1β核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1对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链,经PCR扩增,回收扩增后DNA片段,用kleonow酶处理,与P^uc19/SmaI连接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JM109,筛选出含有插入片段的重组质粒,用PCR及酶切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带有鸡了IL-1β片段的cDNA克隆,再经序列分析测定,得知此片段长为27  相似文献   

20.
从疑似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病兔体内分离到1株病毒,病兔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全身实质脏器出血等典型病变。取病兔肝脏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分离毒株可以凝集1.0%人"O"型红细胞,可以被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中和,对家兔的LD50为10-6.75/ml,是一株对家兔具有高致病力的强毒株,对分离毒株进行RT-PCR检测为阳性,说明该病兔感染了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本病毒的成功分离和鉴定为发病兔场找到了致病原,为兔瘟疾病的诊断和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