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52种不同品种及粒色的青稞为原料,探究不同粒色青稞对于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色青稞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黑色青稞的蛋白质、灰分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蓝色青稞总淀粉、脂肪含量最高,但直链淀粉和纤维含量最低;紫色青稞的直链含量较高;普通黄色青稞的纤维含量最高;有色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较高,尤其以黑青稞最为突出。另外,赖氨酸是不同粒色青稞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蓝色青稞蛋白中必需氨基酸比例最高,黑色青稞蛋白营养价值最高,且有色青稞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赖氨酸。本研究可为不同粒色青稞的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来自西藏地区的268份具有不同粒色的青稞种质资源的多酚与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粒色青稞的多酚和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多酚含量紫青稞>褐青稞>蓝青稞>白青稞,花青素含量紫青稞>蓝青稞>褐青稞>白青稞。筛选出4个多酚含量高于4.3mg/g,11个花青素含量高于700μg/g的青稞品种,其中ZDM5191的多酚和花青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06mg/g和1183.96μg//g,可用于富含多酚及花青素青稞产品的开发。青稞花青素含量同多酚含量具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98.529+247.133x(R2=0.697)。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青稞籽粒中宏量营养素与β-葡聚糖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加工方式对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遴选品质优异的青稞品种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对日喀则市来源的13份青稞品种进行炒制、蒸煮、焙烤和发芽处理。结果表明,β-葡聚糖含量仅与膳食纤维含量显著相关(P<0.01),与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炒制和焙烤均可显著增加青稞籽粒全粉中β-葡聚糖含量(P<0.05),其中焙烤带来的增益效应更强,与未加工处理相比增幅达到14.97%。鉴于品种和烹饪方式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为实现β-葡聚糖的富集,宜选择棕色品种"喜拉22"进行焙烤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甘南黑牦牛牛肉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并与肾周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肌间脂肪的棕榈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肾周围脂肪(23.47%、18.09%,P<0.01);而硬脂酸则正好相反(28.55%、40.66%,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肌间脂肪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肾脂肪(4.87%、1.54%,P<0.01).因此甘南黑牦牛牛肉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种类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分析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磨粉糌粑中稳定碳、氮、氢和氧同位素的差异,揭示糌粑加工过程中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磨粉糌粑稳定碳、氮、氢和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相关性,为青稞及其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2018年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糌粑加工作坊分别采集炒制青稞和磨粉糌粑各11份,同时在对应地点采集青稞原料11份;实验室模拟糌粑加工过程的青稞原料和炒制青稞各8份。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糌粑中的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或Games-Howell多重比较分析探究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在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糌粑间的差异;逐步判别分析区分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青稞及其制品;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水磨和电磨加工糌粑样品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差异;配对数据T检验分析模拟试验中青稞原料、炒制青稞样品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差异,皮尔逊相关分析解析青稞原料和炒制青稞样品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的相关性。【结果】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糌粑间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比值无显著差异;稳定氮同位素对不同流域来源青稞判别率为72.7%,稳定氮、氧同位素对不同流域来源炒制青稞判别率为90.9%,糌粑判别率100%;水磨和电磨加工糌粑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比值无显著差异;模拟试验中青稞原料与炒制青稞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比值无显著差异,青稞原料与炒制青稞间稳定碳、氮同位素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糌粑稳定碳、氮、氧同位素与炒制青稞稳定碳、氮、氧同位素间分馏效应不显著;青稞及其制品中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地域性;糌粑加工过程中使用电磨或水磨,对糌粑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值无影响;青稞原料稳定碳、氮同位素反映糌粑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实现对糌粑的原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6.
利用从青稞根际筛选的优良促生菌株制作了7种复合微生物菌肥,采用田间完全区组随机试验,研究其对黑青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复合微生物菌肥+半量化肥处理下,黑青稞出苗数、株高、根体积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穗长、穗粒数以及粗蛋白、总磷、总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复合微生物菌肥+半量化肥可显著降低黑青稞籽粒粗...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青稞为原料,以总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超声波处理富集青稞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超声波处理前后青稞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富集青稞多酚的最优工艺为: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500 W,在此条件下青稞中总酚含量为636.15 mg/100 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的青稞其DPPH·清除能力及FRAP还原能力均显著高于未处理样品。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青稞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3):73-76
为评定不同体重长白山野猪的肌肉营养成分,采集(80±5)kg和(100±5)kg体重的长白山野猪背最长肌,分别利用甲醇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情况,比较了80 kg和100 kg体重的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高体重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5),游离水含量显著低于低体重个体(P0.05),肉豆蔻酸、棕榈酸相对含量极显著低于低体重个体(P0.01),而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1);高体重个体鲜肉中棕榈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极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5)。上述结果说明:屠宰体重对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选取不同地区10个批次牡丹籽样品,榨油后,采用GB 5009.168—2016酯交换法及气质色谱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批次样品中共检出脂肪酸14种,主要为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在7.72%~14.8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85.20%~92.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的是毕节赫章(116.25±4.17 mg/g),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铜仁思南(210.44±2.57 mg/g).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牡丹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及摇青强度对茶树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乌龙茶生产中品种及摇青强度与成茶品质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棪、铁观音、肉桂、福建水仙、金观音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通过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技术检测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筛选出适宜作为摇青研究的品种;以金观音不同摇青强度叶片(鲜叶、第1次摇青叶、第5次摇青叶和第9次摇青叶)为试材,研究不同摇青强度对脂肪酸影响的差异.[结果]各茶树品种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比例达74.00%以上,各类脂肪酸含量在福建水仙中最高,铁观音中最低.6个茶树品种中共检出10种脂肪酸组分,各品种中亚麻酸、顺-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位居前三;各品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75.00%由亚麻酸和顺-亚油酸组成,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中80.00%为棕榈酸.金观音中不饱和酸/总脂肪酸比例和亚麻酸含量最高,福建水仙中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比例最低,顺-亚油酸含量最高.金观音中各类脂肪酸含量经摇青处理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轻度摇青(第1次摇青叶)时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5962.15和33249.16μg/g;重度摇青(第9次摇青叶)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至20731.28μg/g,显著低于鲜叶(P<0.05).金观音中共检出8种脂肪酸组分,3种为饱和脂肪酸,5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在轻度摇青时升至18113.55μg/g,重度摇青时含量降至最低值,为13621.25μg/g.[结论]茶树鲜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脂肪酸的主要种类,亚麻酸、顺-亚油酸和棕榈酸为脂肪酸主要组分;摇青使叶片中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随摇青强度增强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可能该物质作为反应底物参与乌龙茶摇青过程中脂肪酸代谢途径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长江刀鲚产卵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常熟江段刀鲚产卵群体肌肉生化组成及能量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肌肉水分含量为(74.62±0.21)%,粗蛋白含量为(16.75±0.08)%,粗脂肪含量为(6.78±0.10)%,粗灰分含量为(1.49±0.02)%,能量密度为(7.21±0.04) kJ/g。刀鲚肌肉中含有l8种氨基酸,其总量占鲜样和干样的比例分别为15.22%和5999%,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9.5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53。测定了刀鲚肌肉中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EPA+DPA占脂肪酸含量的8.27%。刀鲚肌肉中钙含量为(831±9.08)μg/g,显著高于常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后背鲈鲤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后背鲈鲤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80%±0.33%,粗脂肪含量为1.03%±0.17%。肌肉干样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赖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最高,分别为0.98和0.75。肌肉干样中含有1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46.89%±5.45%;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脂肪酸总量的53.11%±4.71%。肌肉中矿物元素10种,各元素比例均衡合理。后背鲈鲤肌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有较大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营养成分,并评价其品质,为进一步了解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营养价值及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乌江水系毕节段收集4龄繁殖前期的野生云南光唇鱼,活体取每尾鱼体脊柱两侧肌肉,分析测定其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及氨基酸、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46±1.11)%,粗蛋白含量为(17.33±0.13)%,粗脂肪含量为(2.07±0.07)%,粗灰分含量为(1.48±0.25)%;肌肉中共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3.30±0.36)%,其中含有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总量为(19.81±0.11)%,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为46.97%,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EAA/∑NEAA)为88.5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63±0.39,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是决定和限制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营养评价的关键氨基酸.肌肉中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为(34.807±2.464)%,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65.191±2.735)%.[结论]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效果好,营养价值高,既可食用又可作为功能保健成分予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对野生和养殖鲤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1),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鲤鱼(P<0.05)。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鲤鱼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5),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鲤鱼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5.63%和87.96%,野生和养殖鲤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有较大差异,野生鲤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低于养殖鲤鱼(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1)。同时,野生与养殖鲤鱼肌肉中n-3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有较大差异,野生鲤鱼n-3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1),表明鲤鱼饲料配方中n-3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可能不足。总的来说,野生鲤鱼肌肉的营养价值稍优于养殖鲤鱼。  相似文献   

15.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取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的油脂,测定脂肪酸含量及组份,并测定迪西型鹰嘴豆的分级蛋白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方法]以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种仁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鹰嘴豆中油脂含量高(为18.2%),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鹰嘴豆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3.71%,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比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酸酸,属完全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5.8%。天冬氨酸含量占10.7%。此外还有精氨酸(9.30%)、亮氨酸(7.56%)和赖氨酸(6.34%),其次为苯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鹰嘴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豆类作物。  相似文献   

17.
尖鳍鲤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尖鳍鲤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其水分含量为79.29(±1.54)%,粗蛋白含量为16.77(±0.31)%,粗脂肪含量为2.48(±0.1 1)%,粗灰分含量为1.54(±0.1 1)%.使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对尖鳍鲤的肌肉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各组分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重.结果表明,尖鳍鲤肌肉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F)8种,分别是2-己基-环丙烷辛酸、月桂酸、12-甲基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珠光脂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占总脂肪酸的40.4%,分别是9-十六烯酸、9-十八烯酸、11-十八烯酸和11-二十碳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分别为9,12-十八碳二烯酸、11,14-二十碳二烯酸、α-亚麻酸、11,14,17-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DHA,占总脂肪酸比重的17.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以‘花22’为材料,分别在拔节期、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进行刈割,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及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从拔节期至完熟期,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成中C18:3n3含量、氨基酸组成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均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阶段性波动,其中从拔节期至灌浆后期,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灌浆后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显著下降(P<0.05)。完熟期检测出呕吐毒素含量为560.50 μg/kg,拔节期、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未检测出呕吐毒素。综上各生育期比较,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20.44%、4.71%),粗纤维含量最低(20.40%)。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与黑麦草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花22’的营养品质显著低于黑麦草(P<0.05)。拔节期、灌浆后期‘花22’的营养品质高于带穗玉米秸秆,完熟期的‘花22’的营养品质低于带穗玉米秸秆。在闽北种植的‘花22’完熟期不能作为青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大螟的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害虫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对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幼虫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大螟幼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虫体的蛋白质、脂肪、总糖、胆固醇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46.0,119.1,2.0,0.4和23.1 g/kg;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4.7 g/k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4.1%,符合FA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大螟幼虫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97.9 g/kg,高于大多数动物性油脂及畜肉类食品,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丰富,含量高达580.1g/kg,而必需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为17.8 g/kg;大螟幼虫还含有K、Ca、Mg、Fe、Zn、Cu、Mn、Co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0.
按国标分析方法,对‘甘啤3号’大麦芽干品中主要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芽中氨基酸总含量为19.95%,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75%,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75、1.11 mg.(100 g)-1,矿质元素中K、Ca、Fe、Zn、Mg含量分别为18、120、6.1、2.1、360 mg.(100g)-1;VB1为0.469 mg.(100 g)-1,VB2为0.238 mg.(100 g)-1,VE为0.66 mg.(100 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