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引起丁鲑鱼发病的菌株——XN602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多株维氏气单胞菌相似性高达99%,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因此,分离菌株XN602在分类学上应属于维氏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2.
从患病蓝曼龙鱼(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CC0323,经人工感染试验对蓝曼龙鱼有一定致病力。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分离株CC0323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具多形性,在RS琼脂上可生长,呈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淡黄色湿润菌落;理化特性和药敏试验结果与维氏气单胞菌基本相同;系统发育树可见CC0323与维氏气单胞菌QXL0711B进化关系最近。试验结果,证明分离株CC0323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分离自患病瓯江彩鲤的1株气单胞菌(HX201006-2)的分类地位与药敏特性,试验采用细菌的16S rDNA基因的分类鉴定与生化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研究,通过NCBI的Blast搜索同源序列,应用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分离菌的16S rDNA(GenBank登录号为JF713702.1)基因,与简达气单胞菌类聚,初步确定该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结合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该分离菌为简达气单胞菌;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吩、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12种药物敏感;对新霉素、利福平、红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拉定、多黏菌素B和O/129等7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从患病大鲵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SX01,通过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16S rDNA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纯培养的细菌进行鉴定,并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对大鲵具有致病性。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明确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因,筛选敏感药物。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纯化细菌后,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细菌主要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分离出3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根据细菌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致病性。3株细菌均对洛美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敏感,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克林霉素、甲硝唑等具有较强耐药性。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维氏气单胞菌、黏质沙雷氏菌的混合感染是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框镜鲤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鉴定一株致框镜鲤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由濒死框镜鲤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CY0806,对形态学、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敏感性和16S rRNA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株CY0806为革兰氏阴性菌,其理化特性与维氏气单胞菌基本相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细菌株CY0806序列与维氏气单胞菌模式株ATCC35624无差异,同源性为100%,因此,鉴定该菌株CY0806为维氏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1种药物对细菌株CY0806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白缘(鱼央)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发病白缘(鱼央)病变组织分离纯化1株G-细菌,经过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动物试验鉴定为气单胞菌属维氏气单胞菌,并编号为LA201001。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30种常用抗菌药敏感性。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LA201001对小鼠和白缘(鱼央)具有致病性,且耐药性较强,对强力霉素、四环素、复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卡那霉素等21种受试药物耐受,仅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5种受试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定贵州芩巩县某养殖场草鱼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16S rDNA与gyr B基因测序及系统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从发病草鱼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GZQG2019,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圆形、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菌落周围呈现β-溶血环;革兰氏镜检显示,分离菌呈两端钝圆短小阴性杆菌;16S rDNA、gyr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在99%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使用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对四环素、丁胺卡那、多黏菌素B和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等8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对健康草鱼具有强致病性;10种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携带气溶素、热不稳定性肠毒素、溶血素、核酶、丝氨酸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酯酶7种毒力基因。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草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毒力,且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耐药,为维氏气单胞菌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贵州芩巩县某养殖场草鱼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16S rDNA与gyr B基因测序及系统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从发病草鱼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GZQG2019,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圆形、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菌落周围呈现β-溶血环;革兰氏镜检显示,分离菌呈两端钝圆短小阴性杆菌;16S rDNA、gyr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在99%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使用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对四环素、丁胺卡那、多黏菌素B和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等8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对健康草鱼具有强致病性;10种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携带气溶素、热不稳定性肠毒素、溶血素、核酶、丝氨酸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酯酶7种毒力基因。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草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毒力,且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耐药,为维氏气单胞菌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引起广东省佛山地区某渔场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分析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依据。本试验从患病的黄颡鱼肝脏和肾脏分离得到1株细菌,对该菌进行形态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16S r RNA通用引物PCR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本分离菌除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外,对其它多种受试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11.
狐狸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16S rRNA基因和4种等看家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死亡狐狸病变组织的1株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小鼠致病力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特性、理化反应与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基本相同;根据16S rRNA基因和dnaJ、rpoD、gyrB、cpn60等看家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其同源性分析,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与维氏气单胞菌属于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各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6%~99.9%。分离菌株对CD-1小鼠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其半数致死量为2.8×105cfu/只;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1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 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 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草鱼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一株引起草鱼(Grass carp)发病的致病菌,并评估其对健康草鱼的致病性和相关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从患病草鱼病变器官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该分离株的形态学、生长特性、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等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β溶血特性,在LB培养基中生长14 h可达7.41×10~9 cfu/mL,其理化特性与豚鼠气单胞菌基本符合,16S rRNA序列与参考菌株ATCC15468序列同源性在99.5%以上。基于16S rRNA序列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豚鼠气单胞菌同属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该分离菌株对草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4.928×10~6 cfu,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磺胺甲氧嘧啶等药物比较敏感。综合判断该致病菌为豚鼠气单胞菌,命名为JS分离株,对草鱼具有较强致病性,对部分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对贵州省某养鱼场发病杂交鲟体内分离的优势菌株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及耐药性分析。本试验通过革兰染色、生化鉴定、细菌16S rDNA基因分析、动物回归试验、药敏试验、部分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细菌16S rDNA扩增测序与比对,得大小为1 477 bp的片段,其片段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维氏气单胞菌序列相似度达99.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磺胺异唑、苯唑西林药物出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显示:分离菌含有耐磺胺基因(Sul1,sul2)、Ⅰ类整合子(Intl1)3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分离菌含有气溶素(Aer)和粘附素(Aha)两种毒力基因。综合本试验结果,分离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含有毒力基因,并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本试验对贵州地区鲟发病流行的病因做出准确诊断,为该地区细菌性鱼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喉拟水龟"腐壳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生"腐壳病"的黄喉拟水龟上分离到一株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和一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这两种细菌均具有分解甲壳几丁质的能力,这是引起黄喉拟水龟甲壳腐败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从鲫鱼肠道中分离出1株细菌,暂时编号为SR-1,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药敏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SR-1菌株为山梨醇发酵阳性的温和气单胞菌;PCR扩增SR-1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为1509 bp;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SR-1菌株与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为99.87%~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R-1菌株对阿奇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克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2):106-109
从江西省吉安市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病仔猪关节液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阳性链球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子测序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和健康小鼠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根据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quisimilis),并命名为JXJASD-1株。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利福平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强力霉素、青霉素G中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有强致病性。本结果将对江西省仔猪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致,而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也是与霍乱弧菌相聚类,两者16S 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93%.综合表型特征与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株应归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株霍乱弧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以及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9.
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2009年山东某养殖场锦鲤病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编号为A400502的分离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大小为0.5 μm~0.7 μm×1.0 μm~1.5 μm.其生化特征为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酚红反应阳性,赖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比对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菌与登录号为EF455493的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26种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复达欣、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0.
对两种市售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粉剂中微生物菌种进行鉴定。利用平板分离技术对粉剂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进行了形态学观察、16S rDNA和2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粉剂中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S1粉剂中鉴定出5株芽孢杆菌和2株酵母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葡萄牙棒孢酵母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S2粉剂中鉴定出3株芽孢杆菌、1株放线菌、2株酵母菌和3株肠球菌,分别为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芬氏纤维微菌、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鹑鸡肠球菌、屎肠球菌或乳酸肠球菌。明确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粉剂的菌群结构为同类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