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纯化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命名STP98-a。该噬菌体噬菌斑直径4~5 mm,圆形透明,无晕圈,其头部偏椭圆形,长径约61 nm,横径约67 nm,尾长约112 nm,直径约10 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能裂解不同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肠亚种,噬菌谱宽;在30~60℃保持高活性;在pH 3.0~12.0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 min,裂解期为135 min,裂解量为93。综上所述,STP98-a为一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纯化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命名STP98-a。该噬菌体噬菌斑直径4~5mm,圆形透明,无晕圈,其头部偏椭圆形,长径约61nm,横径约67nm,尾长约112nm,直径约10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能裂解不同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肠亚种,噬菌谱宽;在30~60℃保持高活性;在pH 3.0~12.0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min,裂解期为135min,裂解量为93。综上所述,STP98-a为一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拟分离1株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且适应性广泛的噬菌体,为开发新的大肠杆菌防治方法提供基础。【方法】以大肠杆菌H11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污水样品中分离纯化1株大肠杆菌噬菌体,电镜下观察噬菌体的形态,测定噬菌体的效价、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pH稳定性与温度敏感性,对噬菌体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和序列比对,并探究该噬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对H11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EP_H11(登录号:OP688485)。双层琼脂平板法结果显示,该噬菌体能够形成大小一致、中间有透明亮点、周围有光晕的噬斑,噬菌体裂解效价可达109~1010 PFU/mL。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EP_H11头部呈规则的多面体状,直径约85 nm,尾部直径约23 nm,长度约109 nm。以大肠杆菌H11为宿主菌测得EP_H11的最佳感染复数是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潜伏期为40 min,爆发期为80 min,裂解量为200 PFU/cell。该噬菌体在pH 4.0~10.0的环境中至少可以存活2 h以上,并能够在...  相似文献   

4.
旨在测定此前从断奶前仔猪粪样中分离得到的1株大肠杆菌噬菌体C6在致病性大肠杆菌上的生物学特性,并比较该噬菌体在不同致病菌上的感染特性.利用电镜形态观察和基因组测序确定其分类,用点滴法和双层平板法测定其在致病性大肠杆菌上的宿主谱,通过噬菌斑形态、最佳感染复数(MOI)、成斑率(EOP)、吸附率、一步生长曲线以及抑菌曲线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鸡白痢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粪样中分离噬菌体。结果获得1株噬菌体,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的鉴定,同时测定噬菌体对宿主的敏感性。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噬菌体无明显尾部,头部大致呈六角形,直径约为27.3 nm,其噬菌斑清晰透亮,周围无晕环,具有宽噬菌谱的特性,不仅可强裂解宿主菌,还可裂解1株大肠杆菌。获得的这株噬菌体可用于家禽生产中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分离到能有效裂解黑山羊源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本课题采集不同来源的新鲜粪便样品并经目的菌富集后,结合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分离纯化,随后制作透射电镜样品进行其外形特征观察;对获得的噬菌体进行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和生长曲线分析;该噬菌体对温度、pH和紫外线的敏感性测定;该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从黑山羊粪便中分离出的一株烈性噬菌体PLYYY01,在大肠杆菌菌苔形成1~2 mm的透亮噬菌斑;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头部直径在60nm左右,尾部长度为100nm左右;该噬菌体有较宽的裂解谱(37.5%,6/16),可裂解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最佳感染复数是0.1;具有较强的繁殖活性,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量约为95PFU/cell;在40℃~50℃、pH 5~10之间噬菌体的效价较为稳定,对紫外线不耐受;基因组测序组装结果显示:PLYYY01基因组长度为57025 bp,(G+C)mol%含量为44.74%,共编码71个蛋白,未发现抗生素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基因。  相似文献   

7.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粪样中分离裂解性屎肠球菌噬菌体,对其进行纯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为治疗和控制细菌性感染提供基础。利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样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特征,将纯化后的噬菌体浓缩液用磷钨酸负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对该噬菌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用双层平板培养法测定其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结果如下:分离并纯化出一株裂解性屎肠球菌噬菌体,命名为vB_EfaM_XJ3,其噬菌斑圆形透明、无晕环且边缘整齐,直径1.2~1.5mm;电镜观察其头部呈廿面体,头长约53.15nm,尾长约14.42nm×199.62nm;核酸类型为dsDNA,基因组全长为157.189kb,GC含量为50.27%;其基因序列与沙门菌噬菌体SKML-39的相似性高达98%。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vB_EfaM_XJ3目前只裂解其宿主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潜伏期为15min,爆发期为175min,裂解量约为84;能耐受50℃左右高温,在pH 5.0~11.0范围内效价稳定。分离鉴定出一株裂解性肌尾科屎肠球菌噬菌体,对它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亲缘性分析,为沙门菌和屎肠球菌抑菌剂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开发噬菌体"鸡尾酒"制剂防治奶牛乳腺炎提供生物学材料。【方法】 以实验室分离的奶牛乳腺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82为宿主菌,通过点滴法和双层平板法在奶牛场的污水、弃奶和粪便混合物中分离并纯化其噬菌体,通过噬菌斑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株噬菌体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利用核酸酶处理分析该噬菌体核酸类型,并对其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分离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2的裂解性噬菌体P82,电镜下观察其头部为二十面体,大小约为120 nm×83 nm,有一条带可伸缩尾鞘的长尾,长约126 nm,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核酸类型为双链DNA (dsDNA)。噬菌体P82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对奶牛乳腺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率为36.51%(23/63),宿主谱较广;其生长潜伏期约为25 min,爆发期约为45 min,裂解量约为74 PFU/cell;在pH 4.0~12.0时活性稳定,在pH 2.0和13.0时则完全失去活性。噬菌体P82热稳定性较高,在70 ℃作用60 min后仍有裂解能力,在80 ℃作用40 min时则失去裂解能力。【结论】 本研究分离的噬菌体P82效价较高、裂解能力强、增殖速度快、噬菌谱广,对不同温度和pH均有较好的耐受度,能作为专一性裂解奶牛乳腺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候选株,可与其他噬菌体混合制成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用于防治奶牛乳腺炎,为奶牛乳腺炎的噬菌体疗法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P_GN07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征,为开发噬菌体“鸡尾酒”制剂防治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提供生物学材料。【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广西南宁某养鸡场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vB_EcoP_GN07;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宿主谱测定、pH和温度稳定性评估、最佳感染复数(MOI)测定、一步生长曲线测定、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了解噬菌体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性。【结果】透射电镜显示,vB_EcoP_GN07头部直径为45 nm±5 nm,尾部长约25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宿主特异性强;在4~60℃可以保持效价稳定,在pH 3.0~11.0可以保持噬菌体活性;该噬菌体的最佳MOI为10-2;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潜伏期为60 min,裂解量为560 PFU/cell;测序结果显示其属于双链线型DNA,长度为70 120 bp, GC含量为42.8%;噬菌体vB_EcoP_GN07共有81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3个为已知功能蛋白。经BLASTN比对显示,vB_EcoP_GN07与NCBI数据库中其他噬菌体相似性较低,符合N4-li...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室保存的奶牛乳房炎源大肠埃希氏菌为宿主菌,从石河子大学试验站奶牛圈舍内的污水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噬菌体,对噬菌体进行噬菌斑及电镜观察,测定其裂解率、核酸类型、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形成的噬菌斑透亮、近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离一株裂解性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对抗多重耐药细菌,试验从健康鸡粪便中分离富集噬菌体,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纯化、增殖,超速离心法浓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通过提取噬菌体基因组、酶切、电泳确定核酸类型,同时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酸碱及热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鸡粪中分离得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SP2-22。该噬菌体头部直径为(60±5)nm,尾部长为(130±5)nm,为长尾噬菌体科;核酸类型为双链DNA。该噬菌体不仅能裂解鸡白痢沙门氏菌,还可裂解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1;平均裂解量约为136 pfu/cell,效价最高可达9.83 lg pfu/mL;在pH值6~11时相对稳定,70℃作用60 min之后仍具有一定活性。说明噬菌体PSP2-22是一株对不同温度和pH值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双链DNA噬菌体,宿主谱相对较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到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V_EcoM_C1,并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V_EcoM_C1呈现出典型裂解性噬菌体特征,空斑透亮,无晕环,空斑边缘整齐清晰;噬菌体V_EcoM_C1噬菌斑直径为1.0~1.5 mm;噬菌体V_EcoM_C1头部椭圆形,长径约86 nm,横径约54 nm;噬菌体V_EcoM_C1具有可收缩性尾,尾长约76 nm,直径约10 nm,头部与尾部被颈圈隔开;噬菌体V_EcoM_C1可裂解5种不同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且噬菌斑透亮,具有较宽噬菌谱;噬菌体V_EcoM_C1在30℃~50℃保持高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在pH5~10稳定;噬菌体V_EcoM_C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10 min,爆发持续时间约60 min,平均爆发量为26,具有较高的裂解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可以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证明该噬菌体可以有效杀灭养殖环境(奶牛料槽表面)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综上所述,V_EcoM_C1为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旨在为鸡大肠埃希氏菌病防治提供噬菌体材料。使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鸡埃希氏菌裂解性噬菌体vB-EcoM-IME540(IME540),并通过噬菌斑、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噬菌斑和形态特征,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耐热稳定性、pH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噬菌体vB-EcoM-IME540的噬菌斑呈透亮的圆形,直径0.8 mm~1.1 mm,边缘整齐无晕环,裂解谱较窄(3/45);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椭圆形且具有收缩尾与尾丝,头尾被颈圈分开,头大小约106.7 nm×73.3 nm,尾长约140 nm×16.7 nm;全基因组大小为170237 bp,G+C为39.46%;基因序列与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Bp7的相似性为97.44%;最佳MOI=0.000001,潜伏期约为20 min,暴发时长约为130 min,裂解量约为23 PFU/cell;在80℃条件下20 min活性全部丧失;在pH为4.0~13.0内均有很高的活性。说明噬菌体vB-EcoM-IME540是一株具有一定耐热、耐酸碱能力的肌尾科的大肠埃希氏菌裂解性噬菌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噬菌体作为控制养殖环境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新手段。【方法】 本研究进行了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相应指标评估。通过双层平板法从养殖环境中分离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通过电镜及酶切鉴定、温度及酸碱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及其在模拟环境中的杀菌效果对该噬菌体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 分离得到的噬菌体具有正多面体的头部和细而长的尾部结构, 头部直径约98 nm, 尾部长约123 nm, 结合酶切鉴定结果初步判定该噬菌体为肌尾科双链DNA噬菌体。该噬菌体的温度耐受范围为37~50 ℃; 酸碱耐受范围为pH 3.0~11.0。当感染复数为0.00001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 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 该噬菌体潜伏期为20~40 min, 裂解时间为80~100 min, 裂解量为4 133 PFU/cell。从该噬菌体对模拟环境中宿主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可看出, 浓度为1×104~1×106 PFU/mL的噬菌体ФECP2-1对液体中目标大肠杆菌作用1~6 h, 杀菌率均在99.9%以上; 浓度为2×104~2×106 PFU/g的噬菌体ФECP2-1对鸡粪中目标大肠杆菌作用5~10 h, 杀菌率均在99%以上, 该噬菌体对鸡粪中目标大肠杆菌杀菌效果略低于对液体中目标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论】 ФECP2-1符合噬菌体类消毒剂相关特征, 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噬菌体, 可作为一种生物消毒剂应用于养殖环境中禽大肠杆菌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具有高效广谱裂解特征的噬菌体,本试验以96株鸡源大肠杆菌(E.coli)临床分离株为宿主菌,用双层平板法从鸡场采集的5份粪便样品中分离纯化噬菌体,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并对筛选到的噬菌体进行形态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鸡场采集的粪样中分离到1株烈性大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LHE71,在菌苔上形成透亮带晕环的噬斑。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形态为长尾噬菌体,正二十面体的头部直径约为70 nm,弯曲的尾部长约150 nm。以E.coli K12为宿主菌增殖噬菌体,当感染复数为0.1时效价最高,可达到2.6×1015 PFU/mL;该噬菌体增殖的潜伏期约为40 min,爆发量约为104 PFU/cell。噬菌体LHE71在60℃以下、pH 7~9的范围内活性稳定,对紫外线有一定的抵抗力。噬菌体LHE71基因组全长50 158 bp,预测到81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4个编码已知功能蛋白,无tRNA,不含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GenBank数据库中共有32株噬菌体与LHE71有同源性,基于噬菌体衣壳蛋白和末端酶大亚基的进化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此前本实验室从健康猪肠道及粪样中分离纯化得到57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发现其中有12株噬菌体可裂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本研究旨在探究这些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宿主谱及抑菌效力,以期了解肠道内大肠杆菌噬菌体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89株大肠杆菌为宿主菌(其中包括5株ETEC),采用点滴法、双层平板法和液体扩增法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利用浊度法测定噬菌体对ETEC的抑菌效力,并对噬菌体分类进行鉴定。12株噬菌体均能裂解一种或多种ETEC,但是均无法通过感染ETEC而增殖。S143_1、S143_2、S144_2、S35、S86_1、L86及S172等7株噬菌体虽然无法通过ETEC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在感染复数(MOI)为10或100时仍对ETEC具有显著的抑菌效力。12株噬菌体中有8株为T4样噬菌体,其他4株噬菌体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本研究从猪肠道内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噬菌体,虽然无法感染ETEC,但仍可裂解ETEC,其中,7株在MOI为10或100时可有效地抑制ETEC生长。  相似文献   

17.
周贝  林焱  朱伟云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7):1748-1755
此前本实验室从健康猪肠道及粪样中分离纯化得到57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发现其中有12株噬菌体可裂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本研究旨在探究这些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宿主谱及抑菌效力,以期了解肠道内大肠杆菌噬菌体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89株大肠杆菌为宿主菌(其中包括5株ETEC),采用点滴法、双层平板法和液体扩增法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利用浊度法测定噬菌体对ETEC的抑菌效力,并对噬菌体分类进行鉴定。12株噬菌体均能裂解一种或多种ETEC,但是均无法通过感染ETEC而增殖。S143_1、S143_2、S144_2、S35、S86_1、L86及S172等7株噬菌体虽然无法通过ETEC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在感染复数(MOI)为10或100时仍对ETEC具有显著的抑菌效力。12株噬菌体中有8株为T4样噬菌体,其他4株噬菌体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本研究从猪肠道内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噬菌体,虽然无法感染ETEC,但仍可裂解ETEC,其中,7株在MOI为10或100时可有效地抑制ETEC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征,本研究以在广西某猪场污水中分离得到的1株产志贺毒素且多重耐药的大肠杆菌GXEC010为宿主菌,同时在污水中分离到1株具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最佳感染复数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绘制、热敏感性与酸碱度稳定性评估、杀菌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分析该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能高效裂解大肠杆菌GXEC010的噬菌体,命名为vB_EcoM_BP10,其噬菌斑呈清晰透明,边缘光滑整齐;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 min,爆发期为65 min,爆发量为51;可耐受温度范围为30~60 ℃,在pH为5~8的环境中能维持稳定性;噬菌体杀菌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复数(MOI)为1时噬菌体vB_EcoM_BP10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噬菌体vB_EcoM_BP10基因组总片段长度为52 288 bp,GC含量为44.16%,含有71个阅读框(ORF)。GO功能注释表明,噬菌体vB_EcoM_BP10可参与小分子代谢、细胞氮化合物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具备核苷酸转移酶活性、离子结合、DNA结合等分子功能。与Escherichia phage ST32、 Enterobacteria phage phiEcoM-GJ1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噬菌体vB_EcoM_BP10具有清晰的宿主受体特异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防控产志贺毒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征,本研究以在广西某猪场污水中分离得到的1株产志贺毒素且多重耐药的大肠杆菌GXEC010为宿主菌,同时在污水中分离到1株具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最佳感染复数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绘制、热敏感性与酸碱度稳定性评估、杀菌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分析该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能高效裂解大肠杆菌GXEC010的噬菌体,命名为vB_EcoM_BP10,其噬菌斑呈清晰透明,边缘光滑整齐;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 min,爆发期为65 min,爆发量为51;可耐受温度范围为30~60℃,在pH为5~8的环境中能维持稳定性;噬菌体杀菌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复数(MOI)为1时噬菌体vB_EcoM_BP10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噬菌体vB_EcoM_BP10基因组总片段长度为52 288 bp,GC含量为44.16%,含有71个阅读框(ORF)。GO功能注释表明,噬菌体vB_EcoM_BP10可参与小分子代谢、细胞氮化合物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具备核苷酸转移酶活性、离子结合、DNA结合等分子功能。与Escherichia phage ST32、Enterobacteria phage phiEcoM-GJ1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噬菌体vB_EcoM_BP10具有清晰的宿主受体特异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防控产志贺毒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从鸡场周围环境中采集土样,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然后以其为宿主,分离相应的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大肠杆菌4株,经16S rDNA鉴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LY4为宿主分离纯化到1株烈性噬菌体,负染经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由多面体头部及尾部组成,噬菌斑直径为2.5~3.8 mm,效价2.0×1010 PFU/mL,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在温度-20~37 ℃、pH 5.0~10.0范围内该噬菌体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人工胃液(pH 1.2)条件下,即可导致死亡;测定其一步生长曲线,该噬菌体潜伏期为20 min,裂解能力强,以上特性表明该噬菌体在鸡舍环境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