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毒力岛(HPI)基因最先在耶尔森菌体内检出,是一种负责编码合成、调节和运输铁转运系统相关受体蛋白的基因,可显著提高细菌的毒力。HPI通过水平转移进入大肠埃希菌中,提高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及生存增殖能力,对食品安全、人类健康造成危害。fyuA基因位于HPI的核心功能区irp2-fyuA基因簇,常作为HPI毒力岛基因检测的标志性基因之一。关于fyuA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研究将为大肠埃希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腹泻水貂检出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肠杆菌引起水貂腹泻的机理,进行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基因的检测,并对其菌株做毒力试验。用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基因irp2和fyua,小鼠腹腔注射检测菌株毒力。结果:从3个貂场腹泻病死水貂脏器以及粪便中分离出血清型分别为078、029和038的大肠杆菌,对3个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毒力岛检测,均检出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基因irp2和fyua。3个血清型078、029和038的大肠杆菌均使小鼠发病死亡。结果表明水貂腹泻是由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茵HPI毒力岛基因irp2和fyua的大肠杆菌引起,该茵对水貂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60株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致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鸡肠道常在菌,部分菌株具有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病就是由大肠杆菌中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鸡感染性疾病。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携带毒力岛基因ChuA。为鉴定分离自临床病例的鸡大肠杆菌的致病性,本试验采用PCR法检测ChuA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60株大肠杆菌中有31株属于致病性大肠杆菌,总阳性率为51.67%。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常引起婴儿和幼畜(禽)严重腹泻和败血症.近年来对于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HPI)致病机制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记载,但大肠埃希菌具体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与一些肠道致病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等.引起大肠埃希菌致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气候变化,应激,机体本身状况等.论文就大肠埃希菌HPI的结构基因及其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APEC)引起的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作者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新亚群分类、病型、生境、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作了综述,同时为有效防控禽大肠杆菌病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银川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情况,试验根据HPI相关基因irp2和fyuA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双重PCR方法对分离的2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这两种基因的扩增和检测,以及基因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rp2和fyuA基因在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的阳性率均为40%(8/20);这两种毒力岛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以上。说明irp2和fyuA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其相关毒力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规模化养鸭场患典型大肠杆菌败血症雏鸭分离的28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中鉴定出210株(包含37种血清型),其中O93、O78、O92、O76占43.8%(92/210)为优势血清型,O46、O32&O93混合型、O60&O93混合型为首次从鸭群中分离到。应用PCR结合核酸序列测定对210株致病性E.coli(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和28株自健康雏鸭泄殖腔拭子分离的E.coli(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包括强毒力岛(HPI)中的鼠疫菌素受体基因(fyuA)和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Ⅰ型菌毛必需蛋白基因(fimC)、P型菌毛结构基因(papA)和血清耐受基因(iss)检测,结果表明:fyuAi、rp2、fimC、papA和iss基因在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的携带率分别为41.0%、43.3%、92.9%、97.6%和96.7%,在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携带率分别为21.4%、25.0%、92.9%、100%和92.9%,患病鸭和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iss、fimC和papA携带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papA的携带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宿主(鸡、猪和人)源E.coli;HPI毒力岛在鸭源E.coli中分布较广,其携带率表现为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极显著高于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HPI毒力岛的携带率与菌株的致病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O78等特定的血清型有一定的关系。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有37.6%(79/210)同时携带fyuAi、rp2、fimCi、ss和papA基因,极显著高于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14.3%(4/28)(P〈0.01)。  相似文献   

8.
强毒力岛(HPI)首先在耶尔森菌属中发现,由于水平转移等原因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也有发现,这在基础生命和生命科学领域已成为对HPI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HPI与人及动物的致病关系非常密切,目前研究发现铁载体与细菌致病性有着重要的关系.论文主要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HPI的基本特征、流行病学特征、HPI的获取机制、HPI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方法检测辽宁锦州地区分离的150株鸡源大肠杆菌中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基因(HPI)和肠细胞脱落位点毒力岛(LEE),利用多重PCR方法检测HPI irp2和fyuA基因,以及LEE ler和eaeA基因.在分离的鸡源大肠杆菌中,HPI毒力岛基因检测结果为:18.7%的菌株irp2和fyuA基因扩增阳性,6.7%的菌株irp2基因阳性;LEE毒力岛基因检测结果为:15.3%的菌株ler和eaeA基因扩增阳性.结果表明,25.3%的鸡源大肠杆菌携带HPI,15.3%的鸡源大肠杆菌携带LEE.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给全球的养禽行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在中国是最主要的家禽细菌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PEC是人源尿路感染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和致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NMEC)的毒力基因储藏库,甚至可能会直接导致两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APEC不仅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APEC的分离鉴定、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敏感性等内容的研究对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防控大肠杆菌病,文章主要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和诊断方法几个方面对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的流行情况,根据HPI结构基因irp2和fyuA参考序列设计了引物,用PCR方法和斑点杂交法对从江苏等地分离的APEC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和检测,并对E.coli NTJC040406菌株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16株APEC中有44.9%的菌株携带有HPI,序列分析表明相关基因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提示HPI在APEC中广泛存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菌株是否携带HPI与O78等特定血清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484-1489
为研究撒坝猪大肠杆菌强毒力岛(HPI)的致病性,对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和血清型鉴定,获取优势血清型,采用PCR检测HPI,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耐药性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与HP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01株大肠杆菌,确定血清型84株,其中O_3、O_4、O_(24)为优势血清型;HPI阳性率为88.64%,与GenBank登录的参考序列同源性比较大于99.3%;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普遍耐药,而HPI阳性株耐药性强,并检出含aac(3)-Ⅱa基因12株,含有aac(6′)-Ⅰb基因21株;致病性试验表明含irp2的菌株致病性强,而具有fyuA-irp2基因簇的菌株致病性更强。结果表明:HPI对大肠杆菌的毒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俗称大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属(Escherichi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目前在养禽生产过程中,不良的卫生条件会造成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凡有哺乳动物和禽类活动的环境,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含有该菌.该病可经过消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105株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的大肠杆菌(E.coli)中相关毒力因子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中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广东地区养殖场来源的105分离株HPI+E.coli的fyuA、tsh、iucD、iss 4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统计基因类型;并对部分分离株的5种毒力基因(irp2和fuA、tsh、iucD、iss)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05株HPI+E coli中4种毒力因子携带情况不尽一致,基因fyuA、tsh、iucD和iss的阳性率分别为55.24%、17.14%、49.52%和23.81%,105株HPI+E.coli共有13种基因型;分析表明,除iss基因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在88.0 %~90.9%外,irp2、fyuA、tsh、iucD4种基因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6%以上;广东省养殖场E.coli毒力因子基因型复杂,并以基因型irp2+ fyuA+ iucD+和仅含irp2+的菌株分离率最高,分别为17.14%和28%.  相似文献   

15.
致病性大肠杆菌包括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包括: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 NMEC),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等“。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发腹泻、尿路感染、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1].  相似文献   

16.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非菌毛黏附素、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溶血素、抗血清存活因子、毒素、侵袭素等。为了解不同毒力基因在菌株间分布规律,选定7个主要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fimC(Ⅰ型菌毛)、kpsM(荚膜多糖)、cvaC(大肠杆菌素)、sodA(超氧化物歧化酶)、csgA(curli菌毛)、tsh(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和marA(多重耐药调控基因),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34株不同禽源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fimC(94.1%)、cvaC(82.4%)、sodA(97.1%)、csgA(97.1%)、tsh(76.5%)和marA(100%)这6个毒力基因的分布率均较高,但相互之间也存在差异。kpsM基因的分布率较低,只有0.09%,并且仅在鸡源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牙鲆致病性迟钝爱德华菌毒力基因携带与分布,以毒力基因为分子靶标研究其致病机理及建立快速检测方法,根据 GenBank 上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扩增致病性迟钝爱德华菌毒力基因 fimA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 irp2,结果在7个供试牙鲆病例的130株致病性迟钝爱德华菌中,irp2毒力基因的阳性率为46.15%(60/130),fimA 毒力基因的阳性率为100%,且均与已发表的参考菌株相应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97.32%和97.59%。可见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牙鲆致病性迟钝爱德华菌中广泛分布,但不同病例分离菌株间存在差异;fimA 毒力基因存在于所有的被检致病性迟钝爱德华菌中,可以作为快速检测致病性迟钝爱德华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病(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种常发肠道外疾病,危害人类、动物的健康,也导致禽类产蛋量的下降及肉用动物的上市延迟,严重的则引起死亡。因此,对于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近些年主要集中在脂多糖(LPS)、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菌毛、鞭毛、等毒力因子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地区致病性鸭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鸭较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致病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和全眼球炎等症状。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