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从病死牛组织中分离到4株致病菌,编号分别为P1、P2、P3、P4。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RNA和种特异性kmt1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基因A(capA)、B(capB)、D(capD)、E(capE)和F(capF)合成引物,利用多重PCR扩增16S rRNA、kmt1和荚膜血清型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P1~P4都扩增出了16S rRNA、kmt1和荚膜血清型A型基因的特异性目的条带;P1~P4的16S rRNA、kmt1、A型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9.0%);P2、P3、P4间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较高(99.0%),而P1与其它3株(P2~P4)同源性较低,P1~P4间的kmt1基因、荚膜血清型A型的同源性较高(99.0%)。说明本次分的4株病原菌P1~P4均为荚膜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2.
从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收集送检病鸡的病料,无菌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肺脏等组织接种于麦康凯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16 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荚膜分型PCR鉴定,同时用12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分离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麦康凯平板上未见菌落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呈光滑、湿润的露滴样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两极浓染的短杆菌;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够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不能发酵乳糖和麦芽糖;同时,16 S r RNA基因序列和荚膜分型PCR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痢特灵、左氟沙星、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氯霉素、美洛西林、卡那霉素等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猪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的流行及oppA基因遗传进化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 PCR扩增测序、PCR荚膜分型、oppA基因克隆及相似性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10株菌,分离菌在血平板上形成淡灰白色、湿润光滑、奶油露珠状菌落;分离菌株能酵解蔗糖、果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不能分解葡萄糖、枸橼酸盐、乳糖、硫化氢等,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分离菌株16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相似性达99.9%以上,10株分离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CR荚膜分型显示,6株分离菌为荚膜A型,4株为荚膜D型;基于oppA基因的遗传进化树显示,10株分离菌均位于同一分支内;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在24 h内攻毒小鼠死亡率较高(21/30),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力。【结论】福建省猪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菌株的荚膜血清型主要是A和D型,且大部分菌株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并为该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PCR扩增16SrDNA基因获得1415bp片段,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078999)的同源性为99%,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巴氏杆菌,命名为YN20110122株;本菌分离株为荚膜A型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疑似感染巴氏杆菌的病死兔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本试验对送检的病死兔进行剖检,结合传统分离培养及16S rRNA和荚膜抗原A(capA)基因的PCR扩增等鉴定病原菌,PCR方法扩增其23个毒力基因,最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血琼脂培养基的菌落特征为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圆形、露珠状,染色镜检可观察到革兰阴性、两端染色较深的红色短杆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的16S rRNA和capA基因与多杀性巴氏杆菌Q菌株(GenBank登录号:CP033597)同源性分别为99.86%和100%。23个毒力基因中仅pfhA、oma87、fur、pmHAS基因检测出目的条带,其余19个毒力基因均未检出。该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拉定、氨苄西林、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多黏菌素B共9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克林霉素等耐药。结果表明本试验从病死兔中分离鉴定出1株荚膜血清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可选用环丙沙星和红霉素等进行治疗。该结果可为临床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临床疑似鸭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肉鸭的病原菌,本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体形态观察、细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种特异性鉴定、荚膜分型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患病鸭肝脏组织分离到的细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中呈现表面光滑凸起、灰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硫化氢、氧化酶和吲哚等试验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聚为一支,同源性 > 99%;细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荚膜分型鉴定结果仅扩增到约为1 05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与荚膜血清A型相符;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等12种药物耐药;经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Sul1、Sul3、tetX)和Intl1 4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表型相符。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鸭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广西某牛场病死黄牛的病死原因,提供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用细菌分离、生化鉴定、细菌16S rRNA测序、体外药敏试验、常见病原的PCR检测等方法对送检的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化脓隐秘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支原体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从出血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能引起小鼠致死的短杆状革兰阴性菌,该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灰白色菌落,不溶血;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圆形灰色、轻度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为0.2 mm^0.3 mm的针尖状小菌落;在营养肉汤中生长呈絮状物浑浊。生化鉴定发现其符合阿氏肠杆菌的生化特性,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该菌与阿氏肠杆菌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仅对头孢类药物敏感,头孢类药物作用效果强度为头孢曲松钠>头孢地嗪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床送检的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病死鸭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病死鸭的肝脏中取病料接种到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培养24 h,选择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典型特征的菌落进一步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鉴定,然后用圆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不同药物的抑菌圈大小。结果:该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灰白色露滴样菌落,不溶血,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单个或成对的两极着色的短杆菌,且生化试验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反应特性一致。结论:该鸭群的发病死亡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  相似文献   

9.
为弄清湖南省某鸡场发病病因,对送检的病死鸡进行了解剖、组织细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16SrDNA扩增测序分析,且进一步测序分析了其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解剖结果发现,6只鸡均有心包积液、肺脏实变、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状灰白色的坏死点,脾脏和肠无明显症状。对采集组织脏器肝脏、肺脏、脾脏,接种TSA平皿后,均有长出卵圆形菌落。纯化后革兰氏染色为G-短小杆菌,经细菌鉴定仪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16SrDNA测序结果显示其与巴氏杆菌美国株CCUG17978的同源性为100%;通过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鉴定为荚膜A型和脂多糖L1型。经使用巴氏杆菌较为敏感的磺胺类药物对应性治疗后,鸡群恢复健康。该鸡场发病系荚膜A型和脂多糖L1型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引起大白鹅死亡的病原,对两只病死的大白鹅进行临床剖检与无菌采集肝脏和心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试验通过临床剖检、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生化试验和16S rRNA 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和抑菌试验,用腹腔注射法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两只病死鹅的肝和心中分别分离得到4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分别标记为BE-X-1、BE-X-2、BE-G-1、BE-G-2);其生化特性分解葡萄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分离菌均在1400 bp处出现目的条带,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最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等低敏甚至耐受;鸡唾液乳杆菌、猪小肠乳杆菌对分离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试验动物攻毒12~24 h内死亡。分离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头孢曲松等药物高敏,具有致病性且致病性较强,试验为鹅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特异性基因kmt1,进化保守基因16S rRNA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A、B、D、E和F型对应的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bcbD、dcbF、ecbJ和fcbD,设计特异性PCR扩增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相应基因和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地区的分离菌株均含有Pm种特异性基因kmt1、A型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和16S rRNA基因。不同地区的分离株,kmt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A型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同源性大于99.9%;与国外牛源分离株的hayD-hayC基因的同源性大于98%;不同地区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为100%,而与英国牛源分离株Pm338的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93%。这些结果表明,在我国6个省市流行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同一来源的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与英国牛源A型分离株Pm338具有共同的进化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河南某肉鸭养殖场感染鸭肝炎病毒的10日龄病死鸭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致病性回归试验和SPF鸡攻毒试验,结合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 kmt1种特异性基因检测方法进行鉴定,并通过16S rRNA序列测定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Pm,命名为Pm-Y.致病性回归试验表明低浓度的Pm-Y只引起部分10日龄雏鸭发病死亡.SPF鸡攻毒试验显示,Pm-Y与国内标准强毒株C48-1的致病力相近,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Pm-Y与Pm多杀亚种和杀禽亚种亲缘关系最近.参考荚膜血清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和fcbD合成引物,扩增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对Pm-Y进行荚膜分型鉴定为A型Pm.本研究是国内首例从感染鸭肝炎病毒10日龄雏鸭肝脏中分离到Pm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病原菌,其血清型众多(16种血清型),在毒力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方法能直接揭示其基因型上的差异,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菌落杂交和16S rRNA基因测序等鉴定方法以及限制性酶切分析、核糖体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CR指纹等特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病牛消瘦甚至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以病牛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和细菌16SrR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种,以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基因Kmt-1和各个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fcbD)PCR扩增来确定细菌的血清型,同时应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从病变的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菌落为灰白色、露珠状、不溶血,染色为革兰阴性球杆状细菌,生化鉴定结果符合巴氏杆菌特征,同时16SrRNA序列分析与NCBI上已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16SrRNA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Kmt-1以及各血清型特异性基因PCR扩增只扩增到Kmt-1和hyaD-hyaC特异性基因片段;分离菌株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对其他30种药物敏感,同时感染小鼠全部死亡。结果显示从病牛体内分离到1株毒力较强的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福建某兔场呼吸道疾病病原,本试验从呼吸道病死兔的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FZYH001。动物回归试验能复制出症状和病变特征与临床病例相同的病兔,且从人工感染兔的肺脏中能回收到攻毒菌FZYH001,表明分离菌FZYH001为该兔场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根据分离菌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确定为荚膜血清型为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FZYH001仅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3种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9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6.
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采集于黑龙江、天津的病牛肺组织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命名为Pm-HLJ和Pm-TJ.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基因kmt1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和fcbD,合成引物,通过多重PCR扩增2株菌的种特异性基因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选取Pm-HLJ的目标PCR产物进行克隆、序列测定、Blast搜索同源序列并且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m-HLJ的kmt1基因片段全长460 bp,与GenBank中各血清型kmt1基因同源性均在96.6%以上;荚膜血清型A菌株特异性基因同源性为99.9%;而与其他荚膜血清型B、D、E、F的型特异性基因的同源性均低于50%.由此确认,分离的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这是我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西南民族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分离的鸭源、猪源、牛源和山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即Q1、Z1、N1、Y1株的荚膜血清型及其致病性,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这4株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属和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对目的基因测序分析,并用Balb/c小鼠对分离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株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Q1株为荚膜血清A型、猪源Z1株和牛源N1株为荚膜血清B型、山羊源Y1株为荚膜血清D型;对目的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相应荚膜血清型比对,同源性为98%~100%;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研究显示,猪源荚膜血清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呼伦贝尔市两个羊场的羊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咳嗽、腹泻甚至死亡病因,本研究以病羊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法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基因KMT1引物以及cap A、cap B、cap D、cap E、cap F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确定分离菌的荚膜血清型,同时应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病变的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菌落为灰白色、露珠状、不溶血,革兰氏染色阴性球状短杆菌;通过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树分析,该分离株与印度分离株巴氏杆菌同源性高达100%;本研究只扩增出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D群;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等耐药,对诺氟沙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已不敏感。本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首次从呼伦贝尔市病羊体内分离到荚膜血清D群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河南某兔场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死兔的组织样本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原核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阳性;细菌分离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HN0604株;特异性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结果显示,该细菌为荚膜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株HN0604人工感染兔后,复制出纤维素性化脓...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番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方法,对疑似番鸭巴氏杆菌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从病变部位划线接种血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微量生化法结合分子生物法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和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抑菌活性;用腹腔注射分离菌来复制病例。结果:获得菌株Y-X-1、Y-X-2、Y-G-1、Y-G-2,在血平板上半透明、不溶血;对蔗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不产酸也不产气;于1800bp处出现分离菌PCR电泳条带,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高度吻合,Y-G-1与MG597107.1菌株,Y-X-1与KX579748.1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支;头孢曲松高度抑制分离菌生长,青霉素不影响分离菌生长;鸡唾液乳酸杆菌、猪小肠乳酸杆菌对分离菌均表现较强的抑菌性能;复制病例的试验动物,均死于攻菌后的12h之内,死亡动物呈现典型症状。结论:Y-X-1、Y-X-2、YG-1、Y-G-2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例确诊为番鸭巴氏杆菌病。该病防治首选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头孢曲松结合乳酸杆菌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