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技术法规的定义  《TBT协定》在附录I中对技术法规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技术法规 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技术法规的特点  从技术法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技术法规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 技术法规是由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授权的其他部门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法规 ,世贸组织各成员国投放市场及自由流通的任何产品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技术法规。(2 )约束范围广 技术法规规定了产品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经历了从无损探伤(ND1),到无损检测(NDT),再到无损评价(NDE),并且向自动无损评价(ANDE)~定量无损评价(QNDE)发展。本文介绍了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超声、渗透等常规技术和声发射、磁记忆等新技术.并论述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无损检测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NDT是指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手段。通过使用NDT,能发现材料或工件内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欠,能测量工件的几何特征和尺寸,能测定材料或工件的内部组成、结构、物理性能和状态等。如无损检测方法分类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超声、渗透等常规技术和声发射、磁记忆等。  相似文献   

3.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是一种研究不同细胞(组织)或同类细胞(组织)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周期短等优点,在畜禽繁殖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反义技术就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 ,利用人工或生物合成的特异互补的DNA或RNA片段 (或其修饰产物 )抑制或封闭基因表达的技术 ,包括反义RNA技术 ,核酶技术和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文中介绍了反义RNA技术、核酶技术和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等反义核酸技术的原理 ,以及反义核酸技术在基因和某些特定蛋白的研究 ,在肿瘤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转基因研究等预防医学领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1):3-3
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区别根据《TBT协定》关于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定义 ,技术法规和标准具有以下几点区别。其一 ,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 ,而标准是自愿执行的。国际贸易中心 (ITC)在其官方文件中对技术法规和标准做了明确说明 ,“强制性标准 ,即《TBT协定》中的‘技术法规’ ,是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关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的政府条例 ,也可涉及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的要求 ;自愿性标准 ,即《TBT协定》中的‘标准’ ,是由行业或出口商使用的 ,通常由政府或非政府的标准化机构制定或认可。”相比标准 ,技术法规的强制性和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和采集自然或人工地物的大小、空间位置、属性等信息的学科称为测绘,测绘这一学科历史悠久。近几年,在社会技术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工程测量中现已广泛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其中以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对传统测绘技术发生深刻变化起到关键作用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保证了工程质量。本文简单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地抑制哺乳类细胞外源性或内源性基因表达的方法,近年来在口蹄疫病毒(FMDV)防治研究中迅速发展起来。文章综述了利用RNAi技术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各种策略,包括化学合成或病毒载体转染构建抑制FMDV复制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多个FMDV功能区的SiRNA、交叉抑制不同血清型FMDV的siRNA的设计和双功能载体来双向防控FMDV的SiR-NA设计。RNAi干扰技术的发展,为设计防治口蹄疫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有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人们对优质猪肉蛋白质的需求却大幅度增加。除了通过改善日粮的营养水平及组成,还需要依靠生物技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猪。生物技术可以归类为克隆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动物(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或胚胎胚吐)或用基因工程(通过重组DNA技术和基因编辑)来产生转基因动物或微生物。克隆有助于保护物种和品种,特别是那些具有良好生物和经济特性的物种和品种。重组DNA技术将来自多个来源的遗传物质结合到单个细胞中以产生蛋白质,并且是基因(基因组)编辑的基础。基因编辑涉及基因的敲除、插入或沉默,以产生具有重要生产性状的转基因猪;或对抗生素敏感的微生物。目前的基因编辑工具包括使用锌指核酸内切酶(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或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as9蛋白(CRISPR/Cas9)]。根据细胞类型和质粒,通过转染(基于脂质的试剂、电穿孔、核转染或显微注射)或噬菌体将ZFN、TALEN或CRISPR/Cas9组分递送到靶细胞中。与ZFN和TALEN编辑相比,CRISPR/Cas9提供更高的效率,更易于设计,以及更高的基因工程灵活性。迄今为止,已经产生转基因猪可以表达牛生长激素、细菌植酸酶、真菌糖酶、植物和秀丽隐杆线虫脂肪酸去饱和酶,以及解偶联蛋白-1;缺乏肌肉生长抑制素,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或CD163[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的细胞受体]。生物技术有望在未来能提高猪生产效率和开发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9.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在生物化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和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病的诊断,也是许多动物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的常规诊断方法。随着标记抗体、抗原的普及,免疫荧光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0.
猪人工授精普及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或经营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技术方面,是精液保存和判定配种适期的问题。关于精液保存技术,已得到很大的改进,在5℃或15℃保存七天是可能的(糟谷、河部:1977,和出等1982,曾根1982)。不过这些方法在冷冻过程中也有不耐保存的精液,主要产生于发烧后采精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农业部原子能利用研究所采用一种“氨化辐照”防霉技术处理饲料粮和原料,不仅可以防霉,而且能提高饲料粮的品质。具体方法是:在储存的饲料或粮食中加入重量1.2%的氨水(或2%的丙酸钙,或2%的甲酸)进行氨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基因扩增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犬的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和研究之中。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在从样品中提取病原DNA或RNA后,体外扩增某一特定病原的DNA或RNA序列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与常规病原诊断方法相比,PCR技术更特异,更快捷。目前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犬病毒病诊断。  相似文献   

13.
禽类生殖嵌合体的制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能够运用禽类囊胚细胞 (BCs)或原生殖细胞 (PGCs)制作嵌合体。为了提高生殖嵌合体的制作效率 ,已有许多方法被采用。最近的研究表明 ,对BCs或PGCs进行同性别移植也可以提高生殖嵌合的制作效率。BCs和PGCs体外培养的成功使得嵌合体技术能够应用于禽类转基因中 ,并且 ,还可应用于珍稀鸟类的保种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实现外源肽段(或蛋白质结构域)以融合蛋白形式在微生物表面进行展示的新型基因工程技术,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质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其重要特征和优点是靶蛋白与其编码DNA处于同一个病毒或细胞中,可以通过序列测定确定DNA序列并进一步推导外源蛋白氨基酸组成,从而实现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统一.自1985年Smith等人创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来,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在许多研究领域一直被寄予厚望,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状况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3、荧光抗体技术可用直接法和/或间接法检查粪涂片中(McNulty等,1976;Rhodes等,1979)、肠组织切片中(Morin等,1974Theil等;1978)和接种了粪样的组织培养物中(Bridger等,1975;McNulty等,1976等;Woode等,1976;Babiuk等1977,Theil等1977;Thouless等,1977)的病毒。一般用无菌仔猪(Theil等,1977)或犊牛(Bridger等,1975;Thouless等  相似文献   

16.
自Coons等(1942)引入抗体标记技术以来,多种标记抗体免疫测定技术,如荧光抗体技术(FA)、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酶免疫测定技术(EIA)等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微生物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标记抗体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荧光抗体技术要求被检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病毒等抗原;放射免疫测定虽然敏感,但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费用较大而且必需配备严格的安全措施。这使得基层单位难以开展此项工作。 EIA方法具有RIA的敏感性和FA的安全性,用于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的诊断技术,而且能在小型实验室中完成或能在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的技术,这一技术就是“酶连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为ELISA) 实际上,ELISA是一种诊断性免疫测定法,它可检测和测定任何抗体和抗原。虽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辅以MTT法研究黄芪多糖(APS)抗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作用的可行性。将安全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APS和NDV以预防和治疗两种方式加入CEF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CEF活力,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DV增殖情况。结果显示预防组CEF增殖活力强于治疗组,治疗组NDV的增殖量较预防组大,P<0.05或P<0.01。表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能直观的反应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情况,该技术联合MTT法研究中药抗病毒作用可靠、可行。  相似文献   

19.
卵母细胞(卵子)和早期胚胎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核心作用。动物(家畜)生物技术是通过对其配子(精子和卵子)以及胚胎进行操作,施以影响,人为地使其遗传物质(DNA)重组或复制,使之遗传性状可以按照人类愿望定向改变,从而达到加速遗传改进的目的。随着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粘技术日瑧完善,此项技术已经由试验研究走向应用。当前,牛体外受精实验均采用屠宰场废弃的母牛卵巢,从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通过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或在中间受体的输卵管内培养,使之发育成为可用于非手术移植的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胚胎。我国在该技术的研究上进展很快,“七·五”  相似文献   

20.
微型包囊是在药物生产领域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其制备加工过程统称为微型包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简称为微囊化。其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膜壁壳(membrane wall),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囊心物)包裹成为药库型的微囊,也可以溶解或分散在这些高分子材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