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磺酸对染镉鸡脾淋巴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4,(8):65-67
体外培养鸡脾淋巴细胞,加入10μmol/L CdCl2后,在加入不同浓度的牛磺酸(1,5,10 mmol/L),分别培养12、24和36 h时收集细胞,提取脾淋巴细胞膜,检测了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膜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牛磺酸对镉致鸡脾淋巴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Cl2能明显降低细胞膜GSH-Px、SOD的活性,使MDA含量增加;添加牛磺酸各组中细胞膜GSH-Px、SOD的活性明显恢复,MDA含量降低,其影响较为显著的是浓度10 mmol/L的牛磺酸组。研究表明牛磺酸可以拮抗镉中毒引起鸡脾淋巴细胞膜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几种禽细胞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几乎机体所有的免疫反应都有细胞因子直接的参与,因此细胞因子一直的免疫学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禽类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迅速,许多对应于哺乳动物的禽细胞因子被发现。本文从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特点、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等分子水平上综述了近3年来新发现的鸡白细胞介素-15、-18、火鸡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及鸭γ-干扰素等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具有疫苗增强剂潜在应用价值的禽类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同时与哺乳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刺激剂刀豆素A(ConA)和植物凝素(PHA)对鸡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首先,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应用2种不同的刺激剂ConA和PHA刺激48 h后收集细胞,抽提刺激培养细胞RNA,反转录。其次,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刺激剂对鸡淋巴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最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分离到纯度和活细胞较高的鸡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因子表达量比PHA刺激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HA刺激的细胞因子除IL-4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外,其他细胞因子表达量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ConA刺激淋巴细胞后,可以提高细胞因子的表达,刺激效果优于PHA。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体外研究鸡淋巴细胞及其功能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稳定、便捷的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ChIFN-α和ChIL-2 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活性;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上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增殖活性;采用MTS法分别测定重组融合蛋白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可以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重组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上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其抗VSV活性高于抗IBDV活性,且均明显高于rChIFN-α蛋白对照;不同浓度的重组融合蛋白均具有明显的促鸡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且其促增殖活性明显高于rChIFN-α蛋白对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检测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探究重组融合蛋白在鸡体内协同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鸡球虫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降低其副作用,本试验用合成的鸡白介素2(chIL-2)和鸡白介素4(chIL-4)基因片段构建3个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利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至原代鸡胚盲肠上皮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其表达水平,MTT法测定其表达的分泌产物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的pCI-chIL-4-chIL-2-EGFP、pCI-chIL-2-EGFP、 pCI-chIL-4-EGFP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能在原代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中高效表达;3种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24~96 h的鸡脾淋巴细胞活性极显著高于空载组(P<0.01),且在72 h时达峰值;而单一因子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极显著低于pCI-chIL-4-chIL-2-EGFP组(P<0.01)。由此可见,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能表达分泌chIL-2和chIL-4的融合基因重组质粒;且chIL-4-chIL-2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显著高于单一因子。  相似文献   

6.
禽副粘病毒2型(PMV-2)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日龄SPF鸡经滴鼻、点眼感染PMV-2,可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气管粘液分泌亢进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PMV-2与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或鸡毒支原体(MG)协同感染比单纯感染这三种病原的任何一种均呈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病理组织变化呈气管纤毛部分或全部脱落,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脱落。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严重水肿,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异嗜细胞浸润。SPF雏鸡感染PMV-2后的不同时间检查病毒在鸡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MV-2在法氏囊中大量分布;气管、肺、胸腺中有较多病毒;大脑、脾和肾脏只有少量病毒存在。上述实验结果揭示PMV-2感染SPF雏鸡致病性较弱,PMV-2在鸡呼吸道综合征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别将0、0.2、0.4、0.6、0.8 mg/mL的AlCl3添加到培养液中,对鸡脾淋巴细胞原代培养24 h,通过检测淋巴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究铝对鸡脾淋巴细胞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铝浓度的增加,NOS活性增强,NO和MDA含量增加,SOD和GSH-Px活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P0.01),说明铝可致雏鸡淋巴细胞抗氧化防御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 ,能够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和水平。近年来 ,禽细胞因子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随着更多鸡细胞因子基因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临床应用细胞因子成为可能。文章对 7种鸡细胞因子——干扰素 (I型和 II型 ) ,白细胞介素 (IL-2、IL-6、IL-1 5和 IL-1 8)和鸡髓细胞生长因子(c MGF)一些生物学特性作了综述 ,主要包括c DNA克隆的方法、c DNA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主要生物学功能 ,并与相应的哺乳动物细胞因子比较 ,阐明鸡的细胞因子与哺乳动物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2融合蛋白(rChIL-6-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90只SPF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PBS对照组、NDV弱毒苗对照组、rChIL-6-Linker-ChIL-2免疫增强组、rChIL-6蛋白免疫增强组、rChIL-2蛋白免疫增强组及rChIL-6+rChIL-2混合蛋白免疫增强组,将鸡白细胞介素重组融合蛋白水剂与LaSota株联合接种于SPF鸡,分别采用MTS法、流式细胞术、ELISA和HA/HI法检测接种前后不同时间各组鸡外周血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鸡外周血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抗体水平等指标。结果显示,接种后7~21d时,与NDV弱毒苗对照组相比,同时接种重组融合蛋白组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外周血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及血清中重组鸡IL-4蛋白(rChIL-4)、ChIL-6、ChIL-2、重组鸡IFN-α蛋白(ChIFN-α)、ChIFN-γ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提升;HI免疫抗体较NDV弱毒苗对照组提高了1.0~1.9个滴度,较单一rChIL-6、rChIL-2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0.7、0.2~1.1个抗体滴度。综上所述,rChIL-6-Lin-ker-ChIL-2融合蛋白对NDV(LaSota株)活疫苗在鸡体内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黄芪甲苷对镉致鸡脾淋巴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设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DMSO)组、镉(10μmol/L)组和镉(10μmol/L)加黄芪甲苷(分别为5、10和20 mg/L)组,进行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分别培养24、48和72 h时收集细胞,提取脾淋巴细胞膜,采用试剂盒比色法,分别检测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膜丙二醛(MDA)的含量.DMSO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镉能明显降低细胞膜GSH-Px和SOD的活性,使MDA含量增加;添加黄芪甲苷的各组中细胞膜GSH-Px和SOD的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其影响较为显著的是10 mg/L的黄芪甲苷质量浓度组.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可以保护染镉后鸡脾淋巴细胞膜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