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方法注射一定剂量的疫苗同时抗多种病原,是目前禽类免疫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以火鸡疱疹病毒(HVT)为载体表达高致病性H7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抗原构建同时抗禽流感和马立克氏病的二价活载体疫苗。利用传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技术构建HVT载体。改造携带HTV基因组的BAC,使其表达高致病性H7N1病毒的HA基因,将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拯救病毒,获得HTV重组体(rHVT-H7HA)。通过分析感染rHVT-H7HA的CEF可知,rHVT-H7HA表达了HA蛋白,且rHVT-H7HA在体外稳定,经多次传代后其在生长动力学上与HTV相同。1日龄雏鸡接种rHVT-H7HA后,能诱导H7特异性抗体,并使攻毒鸡获得对H7N1的特异性保护。接种rHVT-H7HA的鸡中可检测到核蛋白特异性抗体,因此能区分受感染动物和接种疫苗的动物。rHVT-H7HA不仅能对高致病性H7N1病毒和马立克氏病毒强毒的攻毒提供保护,还能作为DIVA疫苗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防控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研制能够预防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的疫苗非常必要。研究基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构建并拯救了一株表达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蛋白(HA)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GD15H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免疫印迹试验鉴定结果表明rBac-GD15HA的HA蛋白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病毒细胞传代试验结果表明rBac-GD15HA在传代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病毒滴度,且遗传稳定;鸡的免疫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疫苗在一次免疫后即能诱导较高水平的针对H7N9 AIV的抗体应答,并能提供针对高致病性H7N9 AIV 100%的临床保护。因此,研究结果可作为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研发策略的参考,为其防控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为今后广谱流感疫苗的研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表达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疱疹病毒(HVT),本研究将AIV A/Goose/Guangdong/3/96(H5N1)的HA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中,构建了转移载体pUAB-gpt-HA。通过同源重组及霉酚酸筛选技术,将HA基因表达盒插入到HVT US10基因区,构建了一株表达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病毒HVT(rHVT-US10-HA)。经PCR、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红细胞凝集试验鉴定,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A蛋白。rHVT-US10-HA的构建为禽流感基因工程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型 根据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已发现16种HA和10种NA,HA和NA可任意组合形成一种新的亚型。在各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现已分离到上千株禽流感病毒,曾有报道在人群中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根据致病能力大小可将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毒株、低致病性毒株和不致病性毒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近日农业部制定了《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决定从2017年秋季开始,在家禽免疫H5亚型禽流感的基础上,对全国家禽全面开展H7N9免疫。在2017年秋季统一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替代重组禽流感病毒H5  相似文献   

6.
1病原禽流感病毒根据其致病性分为两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也称之为鸡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两类禽流感病毒。两类禽流感病毒均属于A型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鸡群中传播极其迅速,具有高度致死性。相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不导致严重的病变,这在美国的家禽中已很普遍。2禽流感病毒的分类及其基因组结构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80~20nm。禽流感病毒是负链单股RNA病毒,基因组由8个不同的节段组成。当2个以上禽流感病毒感染同一个细胞时常常发生遗传重组,这可能是产生不同于原始毒株的许…  相似文献   

7.
根据致病性的高低,可将禽流感病毒分为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3 种,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5和H7两个亚型.它们引起的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对禽类养殖业危害比较大.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家禽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强制免疫是我国目...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毒有多种血清亚型,其中大部分是没有致病性的,有些是属于低致病性的。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1病原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IV除A型外,还有B型、C型。其中B、C两型仅见于人类,而A型对人类和动物都能感染。在AIV表面有两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即血细胞凝集素(HA)…  相似文献   

9.
将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具有免疫原性的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克隆于表达质粒Tmd-CMV-IRES-EGFP中,使其位于含细胞巨化病毒(CMV)早期启动子的调控下,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串联,将上述串联基因插入到火鸡疱疹病毒(HVT)基因的非必需区(US10)中,从而构建了带标记的重组转移质粒。将该转移载体质粒感染HVT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利用脂质体共同转染CEF,待病毒蚀斑出现后,利用蚀斑筛选带有绿色荧光的重组病毒蚀斑,数轮蚀斑纯化,经荧光和PCR初步鉴定获得了重组火鸡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的重组二联活疫苗,从农业部畜禽传染病重点开放实验室2012年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中选取一株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株A/Chicken/Jiangsu/WJ57/2012(H9N2)作为HA基因的供体.在新城疫弱毒LX株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表达该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pLX-H9HAo拯救出的重组嵌合体病毒rLX/H9HA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获救的重组病毒呈典型弱毒特征,同时保持了亲本毒株的高滴度生长特性和遗传稳定性,可作为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二联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在华东地区家禽体内的进化情况,作者对华东地区某活禽市场的家禽进行了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并分离鉴定出1株H11N2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Jiangxi/k0701/2009。对该株病毒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A/duck/Jiangxi/k0701/2009的8个基因片段来源广泛,与亚洲及欧洲某些地区的毒株存在广泛的重组现象。其PB2基因和NS基因可能由A/mallard/Korea/GH170/2007(H7N7)提供,NA基因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duck/Hebei/0710/2009(H5N2)的NA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PB1、PA和NP基因则可能与A/Muscovy duck/Thailand/CU-LM1984/2009(H4N9)有共同来源。本研究结果提示该株病毒可能为1株多元重组病毒,且可能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场     
《北方牧业》2005,(23):9-11
<正>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 A 型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不但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做好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免疫密度,提高家禽群体保护力,防止疫情发生,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制定本方案。一、免疫的范围和要求对所有家禽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应达到100%(有特殊要求需不免疫的家禽除外)。  相似文献   

13.
为拯救具有高复制特性的G1-like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疫苗候选株,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高复制特性H9N2亚型CZ株(Y280-Like)的6个内部基因(PB2、PB1、PA、M、NP、NS)与H9N2亚型40926株(G1-like)的HA和NA基因进行重配,构建G1-like型重组病毒。通过HA、HI试验及基因测序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并对病毒在鸡胚上的复制能力、遗传稳定性及免疫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6+2质粒系统成功拯救出G1-Like型H9N2亚型重组流感病毒,并具有良好的复制特性和遗传稳定性;将拯救的重组病毒株灭活后免疫SPF鸡,能刺激产生较高的HI抗体,为防控G1-like型AIV流行提供了技术和疫苗候选株储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禽》2008,30(8):65
1 免疫方案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 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①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也可使用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进行初免.在3~4周后可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根据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生会造成家禽的大批死亡,所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被各国政府高度  相似文献   

16.
疫情     
《饲料广角》2006,(5):6-6
农业部召开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视频会议;质检总局紧急通知: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我国禽流感病毒变异尚不具备人传人能力;天津对所有家禽进行强制免疫;禽流感疫情继续在世界各国扩散。  相似文献   

17.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可感染包括鸡、火鸡、鹅等家禽以及野鸟、海鸟等。因为其引起的疾病形式多样,可分为无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HPAI一旦暴发,将对当地的养禽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农业部将此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有众多亚型,其中按血凝素(HA)分有15种,神经氨酸酶(NA)有9种,各亚型之间抗原抗体存在交叉反应。目前已经建立了抗原检测方法如血凝/血凝抵制、免疫荧光、捕获ELISA、免疫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铜仁市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时研判疫情风险,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全市10个县(区)随机选择1个规模场(或种禽场)、1个活禽交易市场(或禽屠宰点),采集咽肛双棉拭子样品和环境拭子样品共计890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结果:13个家禽规模场和9个活禽交易市场全部样品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2020—2021年冬春季铜仁市养殖家禽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感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9.
参考已发表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pUCH7为模板,经PCR扩增出一条1.7kb的HA全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一)中,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小量制备重组质粒pcDNA-HA,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COS-1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其体外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7亚型AIV HA在COS-1细胞中获得了成功表达。用该重组质粒pcDNA-H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血清,经免疫印迹实验证实该H7亚型AIV HA在小鼠体内也得到了良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19,(1):43-43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通知,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毒株发生了较大抗原性变异,为满足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急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等有关单位研制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细胞源,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和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 rSD57株+rFJ56株,H7N9 rGD76株),并已通过应急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