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手段,对青海省西宁动物园饲养的马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马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染色体臂数NF=70(♀)、71();常染色体类型为2条中(M)着丝粒,64条近端或端(A)着丝粒;性染色体类型X为近端(A),Y为近中(sM)着丝粒;公母鹿核型式为68,XY和68XX。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手段,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饲养的哈白兔×日本大耳兔F1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的染色体数目2n=44,染色体臂数NF=78(♂);常染色体类型1~7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8~10对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11~16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7~21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Y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公兔核型式为44,XY(♂)。  相似文献   

3.
西藏黄牛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西藏黄牛的普通核型和C带核型,着重分析了Y染色体的形态。结果表明,西藏黄牛核型为2N=60,公牛为XY,母牛为XX,常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中中部着丝粒杂色体。根据Y染色体的形态讨论了西藏黄牛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外周血培养及体核型分析技术,对青海省大通牛场猎获的野牦牛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牦牛染色体数目为2n=60,染色体臂数NF=62;常染色体形态为端着丝粒,性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公野牦牛核型为60,XY。  相似文献   

5.
荒漠猫染色体的首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常规染色体制备分析技术,对青海省珍稀兽类荒漠猫染色体进行首次研究,结果显示:荒漠猫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10M+10sM+12sT+4T(或A),性染色体形态类型X为sM,Y为sT,染色体总臂数NF=72,公母猫核型式为38,XY和38,XX。  相似文献   

6.
李军祥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3):24-24,26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常规染色体制备分析手段,对青海省西宁动物园展出的兔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是:兔逊染色体数目为2n=38;常染色体形态类型划分为12M+14sM+8sM+2T,性染色体形态类型为X、Y均是sM;雄 、雌兔逊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38,XY和38,XX;染色体总臂数雌雄均为NF=74。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我国北方一种主要的农田害鼠,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fumacasThomas)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标本采用骨髓细胞材料,按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成。黑线仓鼠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24,常染色体臂数M=20,X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较小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青海细毛羊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祥 《中国养羊》1996,16(1):8-1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研究了青海细毛羊染色体的核型和畸变,并以GTG,CBG,硝酸银等方法对染色体标本进行分带处理,分别显示了青海细毛羊染色体的G-带,C-带和Ag-NORs带型,结果表明;(1)青海细毛羊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式为54,XY,NF=62。母羊核型式为54,XX;NF=62。(2)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为断裂和四倍体,频率分别为1.530  相似文献   

9.
采用外周血微量全血培养法研究了生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青海细毛羊、新疆细毛羊、藏系绵羊的染色体核型及畸变。结果表明:三种绵羊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NF=62,公羊核型为54,XY;母羊为54,XX。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为结构断裂和多倍体,其频率分别为:青海细毛羊1.530%和1.844%;新疆细毛羊2.292%和1.568%;藏系绵羊2.022%和1.103%,并对三种羊的畸变类型进行下检验,结果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对引入青海省的银黑狐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银黑狐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34条;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没细胞含有微小的B染色体,数目范围在1到4个之间;公母狐的核型公式为:♂34♀34(M)+8(SM)-Bch(0 ̄4)XY(M,M)XX(M,M)。狐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狐属(Vupes)、狐种(Vulpes),赤狐是该物种的代表生物,而银黑儿是赤狐的毛色  相似文献   

11.
对已封闭饲养40多年的AMS封闭群大鼠的正常核型,G带核型和生化金矿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大鼠染色体数目为42条,其中第2和第4-10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为末端着丝粒,第14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第1,3,11-13,15-20条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X染色体缺乏多形性,为单一的Xt型;染色体G带带型基本上与标准模式图相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大通马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通马的染色体数目为2n=64,公马核型为64,XY;母马为64,XX。该品种染色体的数目,形态与我国报道的其它马品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了狸獭的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狸獭染色体除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2n=42,无随体存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了狸獭的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狸獭染色体除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2n=42,无随体存在。  相似文献   

15.
用13/17染色体易位杂合子猪互交获得的1头13/17染色体易位纯合子公猪[2n=36,XY,rob(13/17)]与4头正常核型母猪(2n=38,XX)交配,结果4头母猪全部妊娠并正常分娩。其产仔数分别为13,16,12,11,产活仔数分别为12,13,12,11;窝断奶头数分别为12,13,9,10。经核型鉴定,其后代全部为13/17易位杂合子[2n=37,XX或YY,rob(13/17)]。  相似文献   

16.
张永春  朱伟 《中国养羊》1998,18(4):19-21
在莫力庙羊场剪毛时,发现一只表型为雌性、腹股沟皮下长有似睾丸的畸形绵羊。对该羊作外周血短期培养进行了核型分析,同时对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该羊的染色体核型为54,XY;53,XY-4;54,XX。似睾丸的活动物为含有两性性腺的卵睾体,证明该羊是具有混合性腺的两性畸形绵羊。此例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7.
丹麦红牛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7头(3公4母)丹麦红牛的染色体核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丹麦红牛二倍体为2n=60,公平核型为60,xy,母牛为60,xx,x染色体为一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一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其臂比为1.722。丹麦红牛的核型和C带带型与普通牛(Bostaurus)相同。观察统计了343个细胞的Ag—NoRs数,平均每细胞为5.314±0.181,变化范围为2~9个。分析了正常半体细胞多倍体的出现率,平均为3.4±1.2%。  相似文献   

18.
屏边大围山原鸡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骨髓法制备云南屏边大围山原鸡染色体,并对其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屏边大围山原鸡染色体数目2n=78, 前10对为大染色体,后29对为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Z(♂)/ZW(♀)型;根据前5对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值及着丝点指数的测量结果,各染色体的形态为:1号、2号和Z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3号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4号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串叶松香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串叶松香草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常规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染色体数为2n=14,,核型公式为K(2n)=2x=14=4m+6sm+4st,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2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3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为2对。核型类型为3B。  相似文献   

20.
云南绵羊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云南昭通、德钦、腾冲绵羊染色体的核型,G带C带、Ag-NOR,结果表明:云南绵羊染色体众数2n=54;染色体G带基本相似;C带显示三个绵羊品种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区均为淡染,近端着丝粒区均为深染,X和Y性染色体整个都为淡染,产在三个地区的棉羊其染色体异染色质的大小,强弱个地区的绵羊其染色体异染色质的大小、强弱存在差异;Ag-NORs的数目分布在2 ̄10之间,众数为7,腾冲绵羊Ag-NORs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