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位斌  王凝 《畜禽业》2012,(6):16-18
目的评价杨树花提取液的中药制剂对分离自灵长类动物体内大肠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通过牛津杯法测试了其对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大小,以及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试验表明,杨树花提取液对大肠杆菌(EMB-LZ-5-14和EMB-LZ-5-3株)表现为高度敏感,对沙门氏菌(SS-LZ-5-7株)表现为中度敏感,而对沙门氏菌(SS-LZ-5-14株)和大肠杆菌(EMB-LZ-4-2株)则表现为低度敏感。其MIC值也应不同菌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结论杨树花提取液对分离自灵长类动物体内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安龙 《畜禽业》2013,(4):16-18
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引发鸡白痢的一种常见病原菌,其耐药性对禽业生产形成较大的威胁。本研究旨在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情况。对疑似雏鸡白痢的131份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方法,鉴定出127株鸡白痢沙门氏菌。采用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1种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主要对萘啶酸(73.23%)、链霉素(66.9%)、复方新诺明(53.5%)、羧苄青霉素(52%)、四环素(51.2%)、甲氧苄氨嘧啶(48.1%)、氟罗沙星(46.45%)、吡哌酸(46.45%)以及磺胺甲基异噁唑(35.4%)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头孢曲松、卡那霉素、加替沙星等没有耐药性菌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有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率高峰出现在耐4耐(15.7%),5耐(19.7%),7耐(18.1%)种抗生素,同时也有9耐(7.1%),甚至出现了耐13耐(0.78%)抗生素的菌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加强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疾病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实验、血清学鉴定、DNA测序、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生化特征和血清学特征符合肠炎沙门氏菌特性;DNA测序结果与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菌株能致死SPF鸡,并复制出与临床表现一致的病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为广西地区鸡源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择发病雏鸡群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伊犁地区鸡群中沙门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实验共调查发病鸡群23个,分别分布在伊犁地区的3个县城和5个乡镇,分出沙门氏菌的鸡群为20个。对这些沙门氏菌株,选用圆纸片扩散实验法(Kirby-Baueer Disc Diffusion)作药敏实验,结果所实验的12种药物中,丁胺卡那、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等药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杀菌效果,但是所有实验沙门氏菌都有耐药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5.
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方法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来确定。对于疑似病例要采用综合方法诊断。对猪沙门氏菌有较强药敏性的药物有土霉素、强力霉素、呋喃,药敏性低的药物有卡那霉素、多粘菌素E、青霉素。  相似文献   

6.
杜海燕  李鹏飞 《畜禽业》2006,(21):10-11
本试验从山西省晋中市某大型猪场采集25份疑似仔猪水肿病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大肠杆菌24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3株。采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22株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以O139、O138、O141、O8血清型最多,共有15株。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畜禽的危害日趋严重,血清型也较多。但孔雀出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情况还未多见。锦州市某动物园所养的300多只孔雀,出现零星死亡,持续时间长,死亡26只,死亡率达8.7%,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采用综合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动物园饲养300多只孔雀,2011年8月从云南引进种孔雀6只,散养。9月初,1~3月龄的小孔雀出现零星发病、死亡。临床表现为病初腹泻,粪便  相似文献   

8.
杜海燕  李鹏飞 《畜禽业》2006,(11):10-11
本试验从山西省晋中市某大型猪场采集25份疑似仔猪水肿病病辑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大肠杆菌24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3棘。采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22株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以0139、0138,0141、08血清型最多,共有15株。  相似文献   

9.
新疆昌吉地区鸡大肠杆菌部分菌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昌吉州地区10个发生疑似大肠杆菌病的商品肉鸡场,无菌采取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出21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7日龄雏鸡均具有致病性。从2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8种血清型,分别为O1、O3、O6、O36、O88和O103。其中O1、O2和O78为优势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77.39%。采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四种药物敏感率在90%以上。但21个分离菌株均具有多重抗药性,至少可以抵抗6种以上抗攻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而且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其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用敏感药物采用不同方案对5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鸡场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治愈率达到94%以上。为建立该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昌吉地区鸡大肠杆菌部分菌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昌吉州地区10个发生疑似大肠杆菌病的商品肉鸡场,无菌采取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出21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7日龄雏鸡均具有致病性。从2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8种血清型,分别为O1、O2、O6、O26、O36、O78、O88和O103。其中O1、O2和O78为优势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77.39%。采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四种药物敏感率在90%以上。但21个分离菌株均具有多重抗药性,至少可以抵抗6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而且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其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用敏感药物采用不同方案对5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鸡场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治愈率达到94%以上。为建立该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 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药敏试验,研究分离菌的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根据2 株分离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同源性为99%),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且再次感染后又分离到该菌株.2 株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噻肟等15 种药物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均耐药,对复方磺胺表现出菌株差异.对其敏感的15 种药物可作为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7)
为探究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特点和耐药性,试验通过对疑似病鸡进行病理剖解、病料采集,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鉴定、生化鉴定、致病力试验和药敏试验等方法。从12份病料中分离得到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3株菌均具备与大肠杆菌相符的生化特性和不同程度的致病力。药敏试验发现,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对29种药物的敏感性均不高,DGCP3只对6种药物高敏,DGCG1只对3种药物高敏,DZMG对9种药物高敏。可见,经过试验分离得到的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雏鸡,造成高死亡率;成年鸡无明显病变,多数呈隐形感染。该病在德宏州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在自繁自养的农村散养户呈上升趋势.通过对鸡白痢病的发生以及诊断与防治工作总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8,(11)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对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卫生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研究对分离自四川省资阳市某规模猪场的一株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毒力基因检测。分离株经培养特征、invA基因PCR检测、16S rDNA测序、血清型检测等鉴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其血清型抗原式为O4Hi。药敏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11种抗菌药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等7种抗菌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不携带毒力质粒spv,而ssaQ、sscA、sseC、sseD、sseE、sopB、mgtC等7种毒力岛基因的监测结果均为阳性。研究为养猪生产中有效控制沙门菌感染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对四川省猪沙门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株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纯化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水产品市场的污水中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一株烈性沙门氏菌噬菌体S P3。利用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SDS-PAGE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结构蛋白和核酸成分,并测定其生理特性。包括一步生长曲线、热和p H稳定性、抑菌活性和最适保存条件。结果显示该烈性噬菌体S P3为双链DNA ,属于长尾噬菌体科,结构蛋白为43.0~66.2 ku。该株噬菌体潜伏期5 min ,裂解期为75 min ,最适培养温度和p H分别为30~40℃和7~9,在液体环境中能够高效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不同的保存方法显示,S P3在-20℃低温保存条件下活性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8)
牛沙门氏菌病为养牛临床常见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常见的种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纽波特沙门氏菌;牛感染后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母牛引发流产;选择性培养基可对该菌进行鉴定,用于实验室诊断;预防该病需要强化牛场管理,加强消毒和增强牛群的综合抵抗力,抗生素对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1)
采用病原分离的方法,从太谷地区几家养猪场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淋巴结,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8株疑似大肠杆菌具有典型的生长特性、形态及染色特性;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6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纸片法,对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临床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是丁胺卡那和先锋霉素V类,为该地区的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从梅州地区多个发生疑似大肠杆菌疾病的大中型养鸡场的动物肠道和排泄物中分离出18株细菌,经过培养基鉴定、染色、生化和致病性等多项试验确定其中的1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对1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为以后的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传染病。雏鸡呈急性败血性经过,以肠炎和灰白色下痢为特征。成鸡以局部和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经采用加强饲养管理,应用中西药治疗等措施,该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从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鱼中,分离出二株病原菌,经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证实这二菌株是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性肠炎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为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炎性病变。并探讨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