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寻找开发藜麦蛋白,提高藜麦应用价值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白藜麦芽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藜麦芽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碱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底物浓度这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制备多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000 U/g,酶解pH 10.0,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3 h,底物浓度9%,在此条件下进行的验证试验,多肽含量达(0.4105±0.0021)mg/mL,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藜麦|酶解|多肽|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  相似文献   

2.
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主要研究利用复合酶提取松针粉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复合酶提取中草药方法,为推广应用复合酶法在提取中草药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三部分,即常规蒸馏提取试验、单因子试验、多因子试验.其中单因子试验从酶解温度、酶解作用时间、pH、加酶量4个因素考察酶解对松针粉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多因子试验采用4因素(pH、酶解温度、酶解作用时间、加酶量)三水平做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的最佳反应条件.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反应条件是: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6h,加酶量为4%.最后对加酶和未加酶组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有效成分挥发油比常规的提取量高出37.9%,两种方法差异极显著,有效地证明了复合酶可以加大松针粉有效成分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探讨确定羊肠膜蛋白粉生产小肽适宜酶解工艺条件为目的。以羊小肠黏膜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进行优化,以小肽和水溶蛋白为检测指标,探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羊肠膜蛋白粉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60℃、酶加量5 000 IU/g、pH 10和水解时间4 h。  相似文献   

4.
以猪血球蛋白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对血球蛋白进行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双酶复合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双酶水解的最适工艺条件参数为温度50℃.底物浓度12%,中性蛋白酶加量3820 U/g蛋白,风味蛋白酶加量43.5 LAPU/g蛋白,在未调节pH条件下酶解22.8 h,此时水解度可达37.81%(预测值38.03%).  相似文献   

5.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米糠抗氧化肽,以温度、pH、底物质量分数(S%)、加酶量(E/S)和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酶解液的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Box-Behnken进行4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温度50℃,pH 9,底物质量分数(S%)4%,加酶量(E/S)1.9,时间5 h,在这个条件下,酶解液的还原能力达到0.829。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油莎豆粕中的淀粉,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高提取率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酶量、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淀粉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油莎豆粕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25%、酶解温度47℃、pH 5.5、酶解时间为5 h,淀粉提取率为77.67%。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羽毛粉为原料,对羽毛蛋白酶解的条件进行初步研究。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吸光度值为指标,得出酶解的最佳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水解温度、加酶量、水解时间和pH作为4个因素,通过试验筛选每个单因素较好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最适酶解条件为水解温度60℃、加酶量2.5%、水解时间6 h和pH 6.5。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玉米黄粉蛋白为原料,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小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等5种酶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显著(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SI)为1.679,可作为制备玉米黄粉免疫活性肽的最适水解酶。以加酶量(E/S)、p H和底物质量浓度作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4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2.0 g/L、pH 8.0、底物质量浓度80.0 g/L和酶解温度40℃;酶解90 min;在这个条件下,玉米黄粉免疫活性肽水解度可达12.50%。  相似文献   

9.
鱼鳞是鱼真皮层的胶原质生成的骨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补钙、美容、促消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但生活中却经常被当作是废弃物被扔掉。试验用菠萝皮中提取的蛋白酶来酶解草鱼鱼鳞蛋白,运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以水解度/%作为响应值,分析底物质量分数(S)/%、酶解时间/h、酶解温度/℃和加酶量(E/S)/%这4个因素对菠萝皮蛋白酶酶解草鱼鱼鳞蛋白效果的影响,试验获得最佳酶解条件为5%的鱼鳞中加入9%的菠萝皮蛋白酶68℃酶解2.5 h,获得水解度最高为(1.327%±0.040%),该条件具有很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市售的饲料复合酶与中性蛋白酶对啤酒糟(BSG)进行发酵试验,以酶解液中的蛋白质提取率和沉淀物中的粗纤维量为测定指标,考察固液比、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和酶用量等工艺条件对蛋白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1∶20、温度50℃、pH 6.0、加酶量40 mg及酶解时间3 h时发酵效果较好。饲料复合酶的蛋白质提取率达32.48%,远高于中性蛋白酶,纤维素含量低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桑叶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酶解制备方法,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芽孢杆菌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最佳蛋白酶,并运用单因素逐级优化法对酶解反应的底物浓度、加酶量、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参数优化.选取这6种常用蛋白酶,利用酶解法制备桑叶蛋白多肽,以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水解度为辅助指标,研究桑叶多肽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酶解效果最佳的酶为芽孢杆菌蛋白酶,最佳酶解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20 g/L、加酶量7.5%、温度60℃、pH7.0和酶解时间50 min,此时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81.51%,水解度为15.86%.  相似文献   

12.
酶解蚕蛹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蚕蛹蛋白深度开发的途径之一。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和加酶量等因素对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制备ACE抑制肽的活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加酶量。获得碱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8℃,酶解pH 9.0,加酶量3 500 U/g。在此条件下,蚕蛹蛋白酶解产物对ACE的理论抑制率最高可达96.67%,验证值为96.49%±1.75%,IC50值为0.102 mg/mL,预测模型可靠性高,可应用于蚕蛹ACE抑制肽的酶法制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生产大豆虾粉肽的适宜蛋白酶及酶解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按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逐一分别对3种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酶解体系中的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均显著影响3种蛋白酶对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酶解效果.在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其次是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差.酸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条件为:酶浓度为2000 U/g,底物浓度为9%,pH值3.5,酶解时间为3.5 h,温度50℃.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黄酒糟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解度,试验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对黄酒糟蛋白进行适度酶解。结果表明:在相同酶活添加量条件下,经碱性蛋白酶酶解作用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解度最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碱性蛋白酶水解黄酒糟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6,温度为55℃,加酶量为500 U/g,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 h,酶解液可溶性蛋白含量为68.38%。说明黄酒糟蛋白是优良的乳猪液体饲料的蛋白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以猪小肠黏膜提取肝素后的滤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猪肠膜进行双酶分阶段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阶段水解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木瓜蛋白酶-中性酶的加酶量比为1∶2,总酶量8000U/g蛋白,底物浓度为5%,pH7.0,温度55℃,酶解时间3h.通过喷雾干燥生产出成品,其蛋白质含量为37.5%.  相似文献   

16.
以猪小肠黏膜提取肝素后的滤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猪肠膜进行双酶分阶段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阶段水解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木瓜蛋白酶-中性酶的加酶量比为1:2,总酶量8000U/g蛋白,底物浓度为5%,pH7.0,温度55℃,酶解时间3h。通过喷雾干燥生产出成品,其蛋白质含量为37.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不同蛋白酶对红三叶叶蛋白的水解作用.通过单酶筛选试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Ⅱ(来源于1398枯草芽孢杆菌)为最佳水解酶,进一步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 ℃,pH值7.6,酶活添加量5000 U/g,底物浓度1%,酶解时间3 h.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荷叶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酶解荷叶制备小分子多肽。选用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响应面试验对提取荷叶多肽工艺进行优化。最后以多肽浓度为标准,得到最佳酶解得荷叶多肽的条件为:底物浓度4.07%、酶解温度54.96℃、酶解pH 8.88、酶解时间5.19 h。在上述条件下,得到多肽浓度为8.98×10-3mg/mL。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棕榈粕的营养价值,本试验利用正交结合熵权TOPSIS法对甘露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水解棕榈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棕榈粕为原料,还原糖、三氯乙酸可溶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了复合酶的组成和各酶的最适浓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获得料水比、复合酶酶解时间、酶解pH值以及酶解温度的最适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结合熵权TOPSIS方法获得最佳酶解条件。结果:复合酶组成和含量分别为酸性蛋白酶250 U/g、甘露聚糖酶45 U/g、纤维素酶160 U/g;各因素最适条件为料水比1∶3、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37℃;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2、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结论:复合酶在料水比1∶2、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条件下水解棕榈粕,反应后还原糖含量达到65.29 mg/g,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86%,粗纤维降解至8.58%。  相似文献   

20.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提取鱼鳞中的胶原蛋白。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料液比对草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鱼鳞中胶原蛋白的酶解提取工艺,得草鱼鱼鳞酶解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2.9%,酶解时间2.26h,酶解温度57℃,料液比1:17g/mL,此条件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达5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