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5月,江苏省某养殖场饲养的220只山羊疑似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共死亡25只。为鉴定感染的产气荚膜梭菌复合群类型,采集大肠、小肠内容物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试验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该分离株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呋喃唑酮敏感;该菌能造成小鼠发病死亡。此次从临床发病羊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在国内较为少见,截至目前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为避免此类疫病的临床误诊以及做好该病防控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宁夏某鱼塘草鱼大批死亡的原因,试验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技术、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及人工感染试验对该鱼塘内2条死亡草鱼的脏器进行了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该致病菌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对草鱼和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性,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噻肟敏感。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哈尔滨某养殖基地饲养的黑色豚鼠鼻腔出血,眼睛发白甚至失明,淋巴结肿胀,头颈侧歪,有流产和兄胎现象,死亡率迭17%。从其肝脏中分离出细菌,并应用美国BIOLOG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链球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豚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鉴定发病鹌鹑的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方法:从发病鹌鹑的肝脏和心脏等组织,分离细菌,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复达欣、新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沙门氏菌对复达欣、新霉素、氟哌酸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药敏试验结果为规模化鹌鹑养殖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省佛山市某乌鳢养殖鱼场患病的乌鳢进行病原分离,将疑似分离菌S-1株进行形态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舒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分离菌对壮观霉素、米诺环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类等多种药物敏感。本研究为舒氏气单胞菌病细菌学检测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通辽市某獭兔种免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诊断,证实链球菌感染是引起兔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免群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离导致熊蜂幼虫变黄、发黑、死亡的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熊蜂黑色幼虫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16srRNA测序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16srRNA测序及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缓慢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21种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9.
对石河子某种兔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和病死兔的母乳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微生物学诊断,证实兔链球菌感染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野生胡子鲶“腹水病”病原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发生“腹水病”的野生胡子鲶体内分离出14株致病菌,经生化鉴定,有12株细菌(87%)定为豚鼠气单胞菌,1株定为大肠埃希氏菌。动物回归试验也证实了细菌的致病性。因此,本次野生胡子鲶发生“腹水病”主要病原是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对细菌有效的药物有头孢类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病原及其药敏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患病个体的血液、脾脏、肝脏及肠壁中共分离到 5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毒力测试 ,鉴定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 (A.Caviae)和类志贺邻单胞菌 (Plesiomonas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此 3种致病菌对新霉素、丁胺卡那、呋喃妥因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省某养猪场发生仔猪黄痢的病例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病仔猪直肠拭子接种至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药物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后,仔猪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猪场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致病菌及确定其有效治疗药物,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从肺脏、心脏及病变皮肤等部位分离细菌后进行纯化,通过镜检、生化反应、细菌鉴定仪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猪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青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均耐药,对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建议用作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致雏鸡死亡病原菌,从无菌采集病死雏鸡肝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采用常规鉴定方法、16S rRNA PCR和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阿克苏地区某奶牛场胎衣不下奶牛17头,采集其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胎衣不下的患病奶牛黏液中分离鉴定到的主要细菌有大肠埃希菌、科氏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胎衣不下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引发安达市的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对40份乳房炎乳汁进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其主要致病菌为无乳链球菌、肠球菌以及少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等敏感药物可作为该牛场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从扬州大学转基因实验兔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鉴别培养和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大肠杆菌,并进行了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诺氟沙星等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无菌采取临床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鹅的肝、脾进行病原茵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实验,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选用多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氯霉素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氧氟沙星等耐药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绵羊肺脏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对来自四川省和青海省的4只肺炎患病绵羊的肺脏病变组织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从其中2只患羊的病变组织中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分离株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苯唑西林等13种药物敏感,对菌必治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药敏试验结果为有针对性地防治绵羊肺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诊断 正确诊断疫病是选择兽药的前提。对动物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过程要有足够的认识,最好对分离的病原菌尽早进行病原学诊断、药敏试验、联合药物试验等,选择对此菌敏感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的病原学诊断针对性更强,细菌的药敏试验和联合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符合约为70%~80%。如有条件,可作细菌学的分离鉴定来选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