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宗俊  张勤 《猪业科学》2006,23(2):18-18
在家畜中普遍存在的是分离群体.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方面.由于分离群体在各个家系内标记之间及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状态不同,同一位点可能存在着多个等位基因,且只有部分个体提供信息,因而在分离群体中进行QTL定位时,其资源群体要以家系为单位,估计的参数也是以QTL方差组分为主。半同胞设计是家畜QTL分析的常用方法.设计中以父系半同胞为资源群体.利用父系及其半同胞后代的标记信息和表型信息进行QTL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专利申请号:CN200910263568.1公开号:CN101743930A申请日:2009.12.25公开日:2010.06.23申请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其作法是;采用核心群继代选育法进行选育,在育种群后代利用家系全同胞和半同胞选择法进行选择,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经过4个世代的选择,即培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新品系。该方  相似文献   

3.
所谓近交是指亲缘交配,它是指五代以内双方具有共同祖先的公母畜交配。在家畜中近交程度最大的是父女、母子和全同胞交配。其次是半同胞、祖孙、叔侄、姑侄、堂兄妹、表兄妹间的交配。近交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工具,在培养或改良新品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于个体养殖户和...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绒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品种资源,毛长作为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的经济性状,其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绒山羊毛长的研究,为内蒙古绒山羊育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ASREML软件分析内蒙古绒山羊毛长的表型遗传规律,然后,利用全同胞家系模型、父系半同胞模型、母系半同胞模型估计全同胞、父系半同胞和母系半同胞毛长的遗传力,以此研究亲本毛长对后代毛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定年份、群、个体年龄、母羊年龄为影响毛长的固定效应,毛长的全同胞遗传力为0.56、父系半同胞遗传力为0.26、母系半同胞遗传力为0.86,可以看出母系半同胞的遗传力显著高于父系遗传力。由此可以发现,对母羊毛长的选择可以加速毛长的遗传进展,提高毛长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固定家畜多个不相连锁显性性状的全同胞家系选择体制,并探讨了其育种进度,研究证明,全同胞家系选择效果全同胞家系大小N的制约。N越大,选择越准,育种进度越大,。N=1JF ,该系统体制就退化成所谓的“理想型横交固定”,此时选择效果最差“多元测交”体制的育种进度高于全同胞家系选择,但后世代间隔短,简便易行,育种成本低。选择位点越多,群体育种水平越高,不同选择体制的育种进度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固家家畜多个不相连锁显性性状的“全同胞交配:全同胞家系选择:育种体系,并推导出其育种进度公式。该体系比随机交配下的全同胞家系选择列为有效;当家系较大时,其充种进度与“多元测交”相当,且简单易行,育种成本低,世代间隔缩短。本文最后讨论了该育种体系成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将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引入动物离散性状的遗传分析及个体的遗传评定,初步比较了GLMM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LM)的估计效果。模拟研究的性状为单阈值二项分类性状,选用的连接函数为对数连接μi=eη/(1+eη),方差函数为V(μi)=μ(i1-μi)/n,试验设计为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参数估计采用Fisher迹法。结果表明:GLMM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公畜的个体育种值,在个体的遗传评定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常规的线性方法,其预测的育种值排序结果与真实育种值的排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01)。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人工授精用于将一个种公畜的优秀性状通过多头母畜进行繁殖并传递给后代或克服育种问题。目前,人工授精在马、牛、猪、纯种狗及蜜蜂上都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农业中,家畜的人工授精已经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奶牛(所有受精类型的75%)及猪(所有受精类型的85%)上的应用。人工授精为家畜生产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经济的办法来获取优秀种畜的卓越性状。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目的及意义牛、羊的双胎或多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不仅能够增加牲畜头数和大量畜产品,而且随着受精卵移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提高牛、羊双胎多产创造有利条件;并能对种公畜后代及早进行鉴定,为母畜提供更多的受卵体,加速对母畜的改良和提高家畜质量。因而它在家畜育种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动物育种是为了选择优良种畜,使其优良性状能够稳定地传给后代,从而提高整个畜群品质。但传统的育种方法。例如:对猪的胴体指标选种时,必须将测定个体的全同胞饲养至屠宰年龄,屠宰后通过全同胞记录来推测所选个体,浪费了很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作用使雌性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该技术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在人类领域,性别控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具有性连锁遗传病的患者选择后代性别,避免遗传病的发生;在畜牧生产中,动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与性别密切相关,通过控制后代的性别,可充分发挥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性状(如生长速度、肉质等)的优势,使肉用家畜多产公畜、乳用家畜多产母畜,满足畜牧生产需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优质种公畜精子的分离,不但能够提高家畜繁殖效率,也能够减少家畜性连锁遗传病的传播。另外,在品种繁育方面,精子分离技术可为育种  相似文献   

12.
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的框架内模拟研究了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初步比较了GLMM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LM)的育种值估计效果。模拟研究的抗性表型为单阈值和3阈值2种类型,选用的连接函数分别为logist连接和log连接,试验设计为全同胞一半同胞混合家系,参数估计采用Fisher迹法。研究结果表明,GLMM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公畜的个体育种值,在个体的遗传评定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LM方法,其预测的个体育种值排序结果与真实育种值的排序之间存在显著的秩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种和选配是家畜育种上两大技术手段,通过选种可以选择出品质优良的公畜和母畜,但优良的公畜和母畜不一定都能产生优良的后代,因为后代的优劣,不仅决定于其双亲本身的品质,而且还决定于它们的选配组合是否恰当。因此,在育种上除做好选种工作外,还必须做好选配工作。选配就是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对家畜数量性状的选择中,应用表型值选择往往不够准确。因为数量性状的表型值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如奶牛的产奶量,除决定于本身的遗传原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管理条件。如果根据育种值进行选择则较为准确。育种值的估计,依资料的来源不同而分为:1.根据本身成绩估计育种值。2.根据祖先成绩估计育种值。3.根据同胞成绩估计育种值。4.根据后代成绩估计育种值。5.根据几方面资料来源估计复合育种值。  相似文献   

15.
遗传育种在中国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隐性有利基因的选择,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肉用种禽的早期播种,蛋用种蛋的“先留后选”以及优质肉鸡和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  相似文献   

16.
家畜育种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选择优秀的公畜和母畜留作种用,通过它们之间的合理交配产生优良的后代,如此经过世代选择,从而提高家畜的生产水平。从遗传学角度来讲,只有通过基因型选择才能得到最大的选择效果,即按家畜的育种值进行选择。但是,育种值不能直接进行度量,只有通过表型予以估计。因此,家畜育种值的估计就成为家畜育种中主要的和经常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选配方式对蛋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对彼此无亲缘关系的粟羽鹌鹑,组成4个家系,每个家系后代各随机取3对全同胞随机分成3组,以尽量保证各组遗传背景一致。分别进行全同胞交配、混群自然交配、家系间杂交3种方式连续交配2代,4人探讨不同选配方式对蛋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全同胞近交2代显著降低后代生产性能,混群自然交配则有部分指标显著低于家系间杂交组,提示在种鹌鹑生产中尽量少使用近交或自然交配,有利于保持品种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动物驯化以来,农场主总是试图确定家畜的表型性状,以及通过血统信息或者表型性状来测评和决定该家畜的后代是否可以留在农场中继续饲养。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动物的性状,使它们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近几十年来,复杂的统计遗传技术可以使人们根据表型或血统信息获得动物更为准确的遗传估计值。利用混合模型对估计育种值进行最佳线性无偏估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育出优质、高产、低香豆素的白花草木樨新品种,在前期完成第一次轮回选择的基础上,开展了25份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轮回选择,在甘肃省榆中县和临泽县进行产量、品质、香豆素含量等农艺性状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间株高、干重、纤维、香豆素含量等性状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变异(P<0.05),且干重、株高、茎粗等性状在两地点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P<0.05),根据基因型方差预测干重与株高的遗传增益增加百分比分别为4.3%和2.6%。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粗与干重、株高有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粗蛋白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反映出各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和25份半同胞家系在各性状上的表现,聚类分析将25份家系分为4个组,其中第4组具有较高的干重、粗蛋白和最低的香豆素含量。通过对25份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评价将为白花草木樨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Hasemann- Elston 回归分析法是由Hasemann和 Elston于 1 972年针对在人类群体中存在全同胞小家系的情况下进行基因定位而提出的 ,以下将该方法作一介绍。1 基本假定   Hasemann- Elston回归分析法适用于在全同胞家系中进行基因定位之用 ,随着家畜基因定位研究工作的开展 ,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具有全同胞家系的畜种 ,如猪及体型较小的反刍动物。应用该方法的基本假定为 :在一个全同胞家系中假定只有二个全同胞 ,其双亲的某一遗传标记都为杂合子 ,并至少有三个等位基因 ,如父亲有等位基因“A1”和“A2”,母亲为“A1”和“A3”,这样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