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92株猪腹泻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92株猪腹泻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集腹泻病猪直肠拭子,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92份腹泻直肠拭子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92株大肠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磺胺甲噁唑(100%)、甲氧苄啶(100%)、卡那霉素(89%)、庆大霉素(80%)、氯霉素(78%)、链霉素(76%)、新霉素(76%)、四环素(73%)、大观霉素(72%)、恩诺沙星(66%)、氨苄西林(50%)、阿米卡星(45%)、氟苯尼考(32%)、安普霉素(27%)、利福平(23%)、头孢唑啉(22%)、头孢噻呋(0%);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92株菌的耐药谱型为81种,菌株最多对14种药物耐药,最少对3种药物耐药。研究结果表明,92株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谱广,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2012—2017年分离自山东等6省份的194株鸡源和89株猪源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9大类1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以肠炎(59.69%)、婴儿(13.61%)和鸡白痢(8.90%)为主,猪源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58.43%)、肠炎(12.36%)、印第安纳(11.24%)和德尔卑(7.87%)为主,两者优势血清型差异极显著(P0.01)。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的问题较为突出,对黏菌素E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猪源菌株比鸡源菌株耐药严重,对11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鸡源菌株。2种来源的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黏菌素E的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猪源分离菌株的耐药问题较欧盟国家突出,与鸡源菌株5耐以上的菌株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肠炎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噁唑和黏菌素E的耐药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份间沙门氏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黏菌素E的耐药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多西环素和氧氟沙星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肠炎、鼠伤寒分别是我国部分地区鸡、猪源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沙门氏菌耐药性与动物来源、血清型和分离年份相关,且鸡、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情况比欧盟国家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吉林省奶牛乳房炎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全省15个奶牛场采集的300份乳样中分离革兰氏阴性菌144株,经生化鉴定获得60株大肠杆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0株大肠杆菌对阿奇霉素、头孢噻呋、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等完全耐药;95%以上的菌株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钠、四环素和甲氧苄氨嘧啶耐药;60%的菌株对氯霉素耐药;45%的菌株对庆大霉素耐药;30%的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研究发现在所有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占总检出率的41.67%,且不同奶牛场和不同标本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地锦草与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联用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地锦草与10种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作用,并与地锦草和抗菌药物单独应用时的抑菌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12株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地锦草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7.812 5~31.250 mg/mL;地锦草与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联用时的抑菌协同率为58.3%~83.3%,与阿米卡星、大观霉素、恩诺沙星、黏菌素联用时的抑菌颉颃率为58.3%~100%,与阿莫西林、安普霉素联用时显示无关或颉颃作用。说明地锦草可以增强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可以颉颃阿米卡星、大观霉素、恩诺沙星、黏菌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青岛地区牛源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情况,本试验对保存的780株牛源大肠杆菌进行PCR鉴定、血清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经测序确认共检出27株STEC,随后对检出的STEC进行了30种血清型的鉴定,鉴定出14株共9种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51.9%,其中以O78、O2、O45血清型为主且O78占定型菌株的14.8%,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株STEC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8.9%和81.5%;对氟苯尼考、磷霉素、恩诺沙星、萘啶酸、头孢噻呋、链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介于11.1%~59.3%;对卡那霉素具有较高敏感性,耐药率仅为7.4%;所有受试菌株均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本试验结果对青岛地区牛源STEC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新疆伊犁某牛场饮水、饲料和粪样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饮水源、饲料源、牛粪源样品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25份牛场饮水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0%(25/2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0%)、氨苄西林(4.0%)、诺氟沙星(4.0%)、恩诺沙星(8.0%)和安普霉素(8.0%)5种抗菌药物耐药;72份牛场饲料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65.3%(47/7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6.2%)、氨苄西林(19.1%)、诺氟沙星(4.3%)和安普霉素(4.3%)4种抗菌药物耐药;80份牛粪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0%(80/80),对阿米卡星(12.5%)、氨苄西林(7.5%)、恩诺沙星(7.5%)、庆大霉素(5.0%)、诺氟沙星(2.5%)、环丙沙星(2.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3%)和头孢噻呋(1.3%)8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安普霉素敏感。该牛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一般,但中介率较高,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免使用不敏感和中介率高的抗菌药物,养殖场饮水和饲料有被耐药大肠杆菌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河南省罗山县某猪场腹泻仔猪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细菌形态和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该分离株为O157。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市流行的鸡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情况,从常州地区3个养鸡场采集的60份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在分离得到的菌株中挑选9株进行药敏试验.试验选择强力霉素、安普霉素、阿米卡星等15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标准菌株还是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阿米卡星的都具有高度敏感性;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居中;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抑菌作用较低.此试验旨在选择对大肠杆菌无耐药性或耐药性低的药物为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保定市不同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鸡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54株,对此54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除了6株未能定型外,其余分离株的O血清型共有8个,分别为O1、O2、O5、O18、O78、O26、O76和O88,其中O78、O26、O1为主要血清型,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9.6%、27.1%和16.7%。用20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阿莫西林。大多数为多重联合耐药;而阿米卡星、头孢噻呋和头孢噻吩的敏感率较高,其中以头孢噻呋(94.5%)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穿心莲水提物与1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穿心莲水提物与临床常用10种抗菌药联用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传统的水提法制备穿心莲中药液并浓缩至浓度为1 g/mL,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穿心莲水提物分别与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10种常用抗菌药物联用对临床分离的10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和头孢曲松、穿心莲和氟苯尼考联用100%呈现协同作用;穿心莲和头孢噻呋联用90%呈现协同作用,10%呈现无关作用;穿心莲和大观霉素联用80%呈现协同作用,20%呈现无关作用;穿心莲和林可霉素联用50%呈现协同作用,40%为无关或颉颃作用,10%为无关作用;穿心莲与阿莫西林、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恩诺沙星联用以无关或颉颃作用为主。以上结果表明,在体外,穿心莲与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大观霉素、氟苯尼考联用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呈现协同作用,与阿莫西林、安普霉素、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联用呈现无关或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2)
为确定仔猪的死亡原因并为猪场及时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对病料样品进行镜检观察、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16S r RNA序列鉴定等,最终鉴定为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13种常见药物中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噻呋、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红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强力霉素、四环素2种药物低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河南省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从具有代表性的屠宰场采集1820份猪盲肠内容物,经PCR初步筛选、分离纯化及鉴定,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沙门氏菌125株,分离率为6.9%;经药敏试验发现,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大观霉素、氨苄西林、磺胺异噁唑等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对头孢噻呋、黏菌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较为敏感。提示沙门氏菌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现象,在畜禽生产上要谨慎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2014-2016年从广州市屠宰场分离沙门氏菌151株,鉴定出12种血清型,前3位优势血清型分别为德尔卑沙门氏菌、罗森氏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异恶唑、氨苄西林、大观霉素的耐药率都在60%以上,对奥格门丁、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多粘菌素E敏感(耐药率≤16%)。多重耐药率为79.20%。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对部分药物耐药性较严重,亟需加强养殖业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控制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永州市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试验应用了12种抗菌药物对湖南地区分离的179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猪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目前常用和应用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链霉素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耐药性。猪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于一些新药和未大量应用于猪场的药物如安普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则比较敏感。细菌耐药性与用药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开展大肠杆菌分离株临床常用药物敏感性研究,对从江苏省不同地区养鸡场分离到的139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139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庆大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卡那霉素、链霉素、先锋IV等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了50%,尤其是对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及先锋IV的耐药性都超过了90%。泰州地区黄羽肉鸡大肠杆菌耐药性性非常严重,只有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中度敏感或敏感,临床治疗试验表明诺氟沙星对该地区的大肠杆菌病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该试验为江苏省部分地区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临床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生化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安丘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疫情进行诊断。诊断结果显示,肉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明显,细菌分离和生化试验结果同大肠杆菌特征一致。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肉鸡源大肠杆菌菌株对头孢噻呋钠、头孢喹肟等药物敏感,对新霉素、硫酸粘菌素等中度敏感,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等高度耐药。将药敏试验筛选出的敏感药物头孢噻呋钠用于鸡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规模养鸡场的环境和鸡的口腔、泄殖腔采样,培养分离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常见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发现规模养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卡拉霉素、林可霉素等较敏感,而对土霉素、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氨苄、磺胺异噁唑等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卡拉霉素等较敏感,而对于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林可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异噁唑等耐药。通过实验也了解到规模养殖场养殖年限和环境内细菌的耐药性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鸡体内的细菌耐药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河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从规模化鸡场抽取样品120批,通过细菌的分离、纯化,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鉴定,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菌株100株,分离率为83.3%。分离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异噁唑、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耐药率均在80%以上,表明河南省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齐卡巨型兔结膜炎病症细菌学,试验采用了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腹腔接种攻毒小白鼠致死率为50%,能100%复制齐卡巨型兔病例;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表现为耐药性,对红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表现为敏感;选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病兔30 d内可痊愈。说明齐卡巨型兔结膜炎细菌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恩诺沙星对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对152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和12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利用棋盘稀释法评价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马蹄黄、偏翅唐松草、华丽龙胆和岩生忍冬)不同提取部位(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屎肠球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与高耐药率抗生素(氯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噁唑)联合对10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1-E10)杀菌活性,以探讨不同药物组合对E6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52株大肠杆菌多表现为中等成膜能力和无成膜能力表型,对氯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土霉素、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二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呋、妥布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低于50%,其中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耐药率仅为19.90%;马蹄黄甲醇提取物、偏翅唐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华丽龙胆甲醇提取物和岩生忍冬乙酸乙酯提取物、屎肠球菌S16和S17乙酸乙酯提取物对E1~E10的MIC范围分别为3.93~15.63、3.93~31.52,7.81~15.63、7.81~31.52、0.42~13.38和0.45~3.63 mg/mL;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