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获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IBV N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18#、19#,并进行了抗体亚类的鉴定、Western-blot和IF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3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均能与IB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禽病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BV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IBV检测方法和深入研究IBV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选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M41毒株S1蛋白的重要抗原区,RT-PCR扩增选定的S1基因并构建pET-28a-S1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S1蛋白表达正确。以纯化的S1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并获得了抗IBV M41 S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3D9。免疫过氧化酶单层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 IPM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3D9可与IBV M41毒株反应。成功表达了截短的IBV S1蛋白并获得了能识别IBV M41毒株的单克隆抗体,为IBV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单克隆抗体(MAb),利用浓缩的IBV致弱株CK/CH/LDL97Ⅰ F115病毒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经筛选和克隆后获得了一株抗IBV N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系(2D2).经鉴定,其MAb的重链为lgG<.1>亚型,轻链为κ链.ELISA和westernblot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这株2D2 MAb可特异性识别IBV N蛋白.2D2 MAb可与多种血清型IBV发生反应,表明该MAb识别的表位可能位于N蛋白的保守区域.为进一步鉴定IBV的表位及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鸽Ⅰ型副黏病毒融合蛋白(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以鸽Ⅰ型副黏病毒F基因抗原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得到能稳定分泌抗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株。对效价最高的一株进行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其腹水抗体效价达到6.4×104以上,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达1︰800,其抗体亚类为lg G 2b,轻链为κ链,染色体数目为98条;血凝抑制试验显示单抗没有血凝抑制效价;间接ELISA进行特异性试验表明单抗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羊痘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没有交叉反应,而与鸡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交叉反应。PPMV-1 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新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试验利用原核表达融合蛋白His-M免疫7周龄雌性Balb/c小鼠,以PK-15细胞培养病毒液作为检测筛选抗原,并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2G1、2G2),经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诱导的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可达到1∶3 200和1∶1×10~5;连续培养15代及液氮冻存后复苏,抗体效价稳定;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均为IgG1,轻链均为k链;MAb能够特异性识别TGEV。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鸡胚繁殖NDV-XX08,差速离心法纯化NDV,用纯化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NSO细胞进行融合,用间接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J)进行筛选,挑选效价高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和亚克隆,建立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最终得到一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4F12。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制备了其McAb。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HI,Western-Blotting方法进行鉴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的ELISA效价分别为1:160和1:3.2×10~4。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NDV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与鸡胚阴性尿囊液、鸡正常组织、鸡[gG、鸡传染性囊病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检测抗原均无交叉反应性。HI试验表明,制备的单抗没有血凝抑制活性。Western-Blotting证明获得的单抗与新城疫病毒蛋白有特异性反应。经连续传代20次,冻存、复苏3次,4F12杂交瘤细胞株仍能稳定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选取A/swine/NanChang/H1N1/2009毒株,病毒经增殖、超速离心后,收集病毒粒子作为免疫原,将SIV粒子包被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将免疫4次的BALB/c小鼠,经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将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采用间接ELISA的方法筛选效价高的阳性细胞孔,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3轮亚克隆,得到了5株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C6、5G5、1D5、3G3、4F11。随后对5株杂交瘤细胞的亚型进行鉴定,显示2C6、1D5、4F11为IgM亚型,5G5、3G3为IgG1亚型,5株杂交瘤的L链均为k链。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5G5能够与HA蛋白发生特异性的结合。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H1亚型SIV的相关检测方法及对HA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含1%甲醛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相思子毒素-a(abrin-a)减毒处理制备类毒素,以类毒素为免疫抗原分4次免疫3只BALB/c小鼠。采用聚乙二醇(PEG)法,取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抗abrin-a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接种BALB/c小鼠制备McAb腹水,根据亚类鉴定结果,分别采用蛋白A或蛋白G亲和层析柱纯化腹水,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cAb特异性,Western-blot法分析McAb抗原识别位点。结果获得1G5、3C2和4G1共3株McAb杂交瘤细胞株,均为抗abrin-a的特异性McAb,与相思子凝集素、蓖麻毒素(ricin)和蓖麻凝集素均无交叉反应,其中4G1为特异性结合abrin-a A链的McAb,1G5和3C2两株为特异性结合abrin-a B链的McAb;制备的McAb可用于abrin-a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IBV H52疫苗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信息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对我国养禽业危害巨大。IB的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可编码纤突蛋白(S,可裂解为S1和S2)、膜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等3种主要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10.
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制备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利用浓缩的GPV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后获得一株抗GP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4B4。经鉴定,其McAb的重链为IgG1亚型,轻链为κ链。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4B4株McAb可特异性的识别GPV和GPV-VP3蛋白,表明4B4株McAb识别的表位可能位于GPV VP3蛋白的保守区域。为进一步鉴定GPV的表位和GPV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刺突(S1)蛋白的中和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IB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亚克隆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分泌抗IBV S1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A11、1B11、5E5和7C9。经鉴定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抗体ELISA效价为106以上,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反应性和特异性良好。随后用8种基于S1分型的IBV毒株为试验毒株,同实验室已有的8株IBV S1单抗(1E9、1H1、1E4、3C6、3C7、2F3、2E5、4F9)共12株单抗进行气管环中和活性检测,发现S1蛋白单抗与8种S1亚型的毒株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随后,在抗原表位和Western blot分析的基础上,鉴定出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获得了6个中和抗原表位,其中除416IQTRTEP422表位,其他5个表位仍未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成功制备出4株特异性识别S1蛋白且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不仅丰富了IBV的单克隆抗体库,为今后研究IBV S1蛋白分子结构提供了关键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相思子毒素-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含1%甲醛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相思子毒素-a(abrin-a)减毒处理制备类毒素,以类毒素为免疫抗原分4次免疫3只BALB/c小鼠.采用聚乙二醇(PEG)法,取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抗abrin-a的单克隆抗体(MeAb)杂交瘤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接种BAI.B/c小鼠制备McAb腹水,根据亚类鉴定结果,分别采用蛋白A或蛋白G亲和层析柱纯化腹水,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cAb特异性,Western-blot法分析McAb抗原识别位点.结果获得1G5、3C2和4G1共3株McAb杂交瘤细胞株,均为抗abrin-a的特异性McAb,与相思子凝集素、蓖麻毒素(ricin)和蓖麻凝集素均无交叉反应,其中4G1为特异性结合abrin-a A链的MCAb,1G5和3C2两株为特异性结合abrin-a B链的MCAb;制备的MCAb可用于abrin-a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抗流产嗜性衣原体MIP蛋白单克隆抗体,以纯化的重组MIP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经细胞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并进行有限稀释克隆化,建立了两株分泌抗MI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其分别命名为M1,M2。间接ELISA测杂交瘤细胞上清抗体效价为1∶1600、相对亲和力为10μg/m L;Western blot鉴定两株单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MIP重组蛋白;细胞核型实验鉴定单抗符合杂交瘤细胞的特性;单克隆抗体亚类检测试剂盒鉴定两株单抗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 G1,轻链为κ链;体外中和试验表明,两株单抗均能有效阻断感染。抗MIP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将为建立诊断、治疗方法及MIP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猪δ冠状病毒(PDCoV)N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样品中PDCoV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PDCo V 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基于纯化的N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稳定分泌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对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特异性、亚类进行系统鉴定。结果显示:通过3次亚克隆筛选获得8株可分泌PDCo 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IFA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与猪δ冠状病毒反应,且不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反应,特异性良好。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表明,1A11、3C6、1E7、1E12株单克隆抗体属Ig G1型,4F3、2A3株单克隆抗体为Ig G2a型,3E4单克隆抗体为Ig M型,8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κ链。利用1A11单克隆抗体对PDCo V、PDEV、TGEV感染猪的空肠、回肠组织进行IHC检测,结果表明1A11能与感染PDCo V的组织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不与感染PDEV和TGEV的组织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猪瘟病毒C株毒(CSFV C strain)免疫BALB/C小鼠,按照常规单克隆抗体制作方法构建并筛选出能稳定分泌抗猪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4株,分别命名为1C9,1B11,3C8和3G9,经鉴定,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达到104~106。交叉试验及特异性试验表明,所制备的McAb与鸽新城疫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无交叉反应性,均完全针对猪瘟病毒(CSFV)抗原决定簇,具有高度特异性。抗CSFV McAb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建立CSFV的快速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原表位,本研究将IBV tl/CH/LDT3/03株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克隆筛选,得到两株针对IBV核(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6H3和6F9,其染色体数目分别为90条和102条,MAb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1和IgG2b,轻链均为κ链。对MAb6H3和6F9的抗原表位进行初步鉴定,将N基因分成8个片段克隆于pGEX-6p-1载体中,转化BL21(DE3)内诱导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MAb6H3表位的初步定位在aa80~aa99,而MAb6F9表位的初步定位在aa64~aa82。而且MAb6F9还能特异性识别其他5株IBV的天然N蛋白,推测它们含有一个相同的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54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p5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利用纯化的p54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经4次亚克隆后,取杂交瘤细胞上清进行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利用体内诱生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间接ELISA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利用交叉反应性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蛋白印迹对所获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根据预测的p54蛋白二级结构,采用逐步截短法分析鉴定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并在p54的三级结构中进行标注。结果显示:成功筛选了6株分泌p5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8G12-1、31G7-1、31G7-2、35F10-1、35F10-2、38D3-1。其中28G12-1、31G7-1、31G7-2重链为IgG2a型,35F10-1、35F10-2、38D3-1重链为IgG1型;轻链均为κ链。单克隆抗体的最低效价为1∶25 600,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猪急性腹泻综...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原特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IBV为有囊膜单股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大多数为球形,直径约60~160 nm,囊膜表面有棒状纤突.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粒子含有3种主要结构蛋白:纤突糖蛋白(S)、膜蛋白(M)、内部核衣壳蛋白(N).S蛋白位于病毒粒子的表面,由S1和S2两种糖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19.
IBV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是冠状病毒中的一种,其主要的结构蛋白为S蛋白、M蛋白、N蛋白.这3种结构蛋白在病毒的感染和诱变免疫保护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IBV可引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但主要危害1~4周龄的幼鸡.现将IBV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纯化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蛋白中和表位(SID)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SID区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C4、3G3、5F8、3G5、6E6和3C3。6株杂交瘤细胞诱生小鼠产生的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51200、1∶6400、1∶12800、1∶6400、1∶51200和1∶25600。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Κ链。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6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天然PEDV中的S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