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VgB)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加入适当的保护剂制成冻干疫苗.取3批冻干疫苗,生理盐水稀释后分别经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14日龄和50日龄SPF鸡,接种剂量为5 × 106PFU,接种后3天出现局部反应,5天局部肿胀达到最大,接种鸡无其它全身反应,精神、食欲以及发育等均不受影响,说明重组病毒对试验鸡是安全的.取其中的200003批疫苗,用生理盐水作210-2~210-5稀释后,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40日龄SPF鸡,免疫后4周分别攻击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鸡痘病毒102株,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对试验鸡翅内侧皮下接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在接种剂量为210-2~210-40.1ml/鸡的范围内可以使全部试验鸡产生局部反应,当接种剂量为210-50.2ml/鸡时可以使部分试验鸡(5/15)产生局部反应,鸡体对重组疫苗的最小反应剂量为210-40.1ml(相当于1000PFU).攻毒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当接种剂量为210-40.1ml(相当于1000 PFU)时可以使免疫鸡产生可靠免疫力,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强毒和鸡痘病毒102株的攻击,降低鸡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这些结果说明,疫苗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与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之间具有相关性,疫苗对接种鸡的局部作用反应了疫苗的免疫效力,我们研制的重组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00 PFU,这就为我们进一步考察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鸡痘重组病毒免疫效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F)安全性检验合格后,以5.0×101~5.0×104PFU不同含量按0.1mL/鸡的剂量免疫100只30日龄SPF鸡,30d后分组分别用ILTVWG株和NDVF48E9株强毒进行攻击。免疫鸡抗鸡痘病毒抗体都转为阳性,痘反应和接种剂量有关,重组疫苗的最小反应剂量为50PFU。重组疫苗可以诱发对新城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保护,0.1mL/鸡的接种量在500~5000PFU浓度范围内的免疫效果最好,对于ILTV攻击的发病保护率在70%以上,对NDV强毒攻击的抗死亡保护率可以达到80%,这为进一步考察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以及进行田间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BVS1)以5×106PFU剂量翅皮下注射接种4周龄的SPF鸡。血清抗体检测表明,该重组鸡痘病毒能刺激鸡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外周血液中CD4 、TCRγδ 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 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免疫后4周用1×103.0EID50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X4株进行攻毒,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组与IB弱毒疫苗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2/16和13/16;攻毒后喉拭子IBV分离结果表明,IB弱毒疫苗和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组的IBV气管排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2 d,病毒的分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肾脏、气管、肺脏、腺胃、脾和肝脏的病理损伤也较对照组轻,而且病变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4.
将表达鸡γ干扰素基因、表达MDV gB基因、共表达MDV gB和鸡γ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进行组合免疫观察在SPF鸡、狼山鸡中的免疫保护作用。在狼山鸡中随rFPV-gB剂量的减少,保护效力逐渐下降,而在SPF鸡中10^4与10^6PFU的rFPV-gB提供相同的保护效力,但存在减缓增重的副反应;在所有的疫苗组合中,由10^6PFU的rFPV-gB、10^5PFU的rFPV-IFN-Ⅱ和4000PFU HVT组成三价疫苗的保护效力最高且不影响增重,表明鸡γ干扰素既或降低重组鸡痘病毒的减缓增重的副反应,又具有免疫佐剂作用,与重组鸡痘病毒及HVT配合成疫苗是预防MD有效的冻干制剂。  相似文献   

5.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以皮下注射和皮下刺种2种不同免疫途径免疫1日龄雏鸡,评价其安全性和效力。以10羽份/只剂量接种后,两组鸡均未观察到全身反应。以1羽份/只剂量接种后28d攻毒,两种免疫方式均可以使免疫鸡产生较强免疫力,能够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WG株强毒和鸡痘病毒(FPV)102株的攻击。以上结果显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以皮下注射和皮下刺种2种不同途径免疫1日龄雏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鸡Ⅱ型干扰素(ChIFNγ)基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同时插人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含有这2个基因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ChIFNγS1。采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过8轮蓝斑筛选,得到纯化的能够同时表达鸡Ⅱ型干扰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ChIFNγS1。rFPV—ChIFNγS1接种28日龄的SPF鸡1周后,可以检测到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ELISA抗体,重组病毒接种鸡的CD4^+、CD8^+和γδTCR阳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鸡(P%0.05);免疫4周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LX4强毒株攻击,rFPV—ChIFNγS1免疫组仅有1只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1/16),而非免疫对照组则有16只发病(16/16),并有2只出现死亡(2/16),表明rFPV—ChIFNγS1对接种鸡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型疫苗毒株CVI998/Rispens 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MD二价冻干疫苗时2种病毒的最适剂量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对MD易感、MD和鸡痘病毒(FPV)抗体阴性SPF鸡为试验动物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1×106、1×105、1×104PFU)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当;以对MD易感、MD和FPV抗体阳性的狼山鸡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力随rFPV-gB/R免疫剂量的降低而降低;所有的rFPV-gB/R+HVT的二价苗组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鸡II型干扰素(ChIFNγ)基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同时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含有这2个基因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ChIFNγS1。采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过8轮蓝斑筛选,得到纯化的能够同时表达鸡II型干扰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ChIFNγS1。rFPV-ChIFNγS1接种28日龄的SPF鸡1周后,可以检测到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ELISA抗体,重组病毒接种鸡的CD4+、CD8+和γδTCR阳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鸡(P<0.05);免疫4周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LX4强毒株攻击,rFPV-ChIFNγS1免疫组仅有1只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1/16),而非免疫对照组则有16只发病(16/16),并有2只出现死亡(2/16),表明rFPV-ChIFNγS1对接种鸡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可用于鸡胚接种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近来,英国科研人员研究了采用重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表达Beaudette突出蛋白(Beau-R)的Beaudette株和M41毒株(BeauR-M41(S)))制备的疫苗接种18日龄鸡胚的应用效果,以期开发出可用于卵内接种的IBV商业疫苗。通过观察接种后的孵化率,雏鸡鼻渗出物的产生以及气管纤毛活性来了解这两种重组病毒的病原性。与商业化IBV疫苗相比,当采用卵内接种时,Beau-R和BeauR-M41(S)两个疫苗株都没有导致孵化率下降,并且雏鸡鼻内无渗出物排出,气管纤毛上皮仅出现轻微损伤。在一定剂量的M41株病毒攻击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F)的免疫产生期,将60只30日龄SPF鸡随机分为6组,以5d为间隔在试验开始第0、5、10、15、20d时选取10只进行免疫,经翅内侧皮下注射接种1000PFU rFPV-gB-F,另外的10只作为对照。在第1组免疫后的第25d,将不同日龄免疫组和对照组试验鸡再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新城疫病毒F48E9株强毒攻击。结果表明,在rFPV-gBF免疫接种后第10d时,可以诱发抗gB的抗体,保护免疫鸡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强毒和新城疫强毒的攻击。由此确定,rFPVgB-F免疫产生的时间是接种后第10d。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测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VgB)的稳定性,我们对重组病毒进行6代和16代克隆纯化,对纯化后的病毒通过转瓶连续培养传20代,结果发现第6代纯化病毒(rFPV-ILTVgB-C6)在传代过程中有白斑出现,说明病毒纯度不够;经过16代纯化的病毒(rFPV-ILTVgB-C16)对细胞的嗜性加强,病毒的效价进一步升高,20代传代后蓝斑率仍然为100%,PCR的检测进一步证明插入的外源基因能在病毒的长期传代过程中稳定地遗传。抽取病毒细胞传代过程中的第5,10,15,20代次的病毒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2周龄SPF鸡,20天后分为两组,分别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鸡痘病毒102株攻击,结果不同代次的重组病毒均可以使免疫鸡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痘病毒强毒的攻击,鸡体内病毒传代试验表明,重组病毒在接种部位仅存在6天,之后就检测不到病毒,重组病毒通过SPF鸡连续传代,不存在病毒返祖的可能,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rFPV-ILTVgB在结构上和免疫原性上是稳定的,无论是在体外传代,还是在体内均可以稳定遗传,不存在因为接种重组疫苗而给免疫鸡群带来安全威胁的可能,完全可以作为疫苗毒株进行商品化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标准毒株在鸡胚上的最佳生产工艺,试验用IBV M41株分别以不同剂量接种同一胚龄不同鸡胚、不同胚龄普通鸡胚,以及IBV M41株接种普通鸡胚后不同培养时间收获鸡胚尿囊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病毒液的产量及病毒效价。结果显示:IBV M41株接种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母源抗体的SPF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4.5EID50,接种含有IBV母源抗体的普通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5.1EID50,最佳接种胚龄为11日胚龄,最佳收毒时间为48 h。按照此工艺制备疫苗,免疫SPF鸡,IBV抗体效价均符合规程标准。研究结果为用鸡胚高效、大量生产IBV M41株病毒抗原进而生产合格的IB疫苗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将表达鸡IFN-γ基因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 S1)接种SPF鸡后,用与S1基因亲本毒株具有相同致病型且遗传关系较近的现地分离株LHLJ04XI病毒进行攻击.评价重组疫苗对现地分离病毒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在免疫后1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并且免疫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有显著上升。当用LHLJ04XI株病毒及亲本毒LX4攻击后,免疫鸡的肝脏、肾脏、脾脏及肺脏等脏器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非免疫对照组,排毒时间缩短,攻毒后现地分离株攻击的免疫组的发病率为27.3%(3/11),死亡率为9.1%(1/11),亲本毒攻击的免疫组发病率为26.67%(4/15),死亡率为6.67%(1/15),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而非免疫对照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11/11)和45.5%(5/11),与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重组疫苗对免疫鸡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体重测定结果表明,攻毒前重组疫苗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以后免疫组体重的增加幅度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共表达鸡IFN-^γ基因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能对异源现地分离株的攻击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同时也减轻了重组疫苗对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gB-F)、新城瘦弱毒疫苗以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免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及新城疫强毒攻击后外周血T细胞表型亚类(CD4^+、CD8^+、XCRγδ^+)的变化动态进行监测。重组疫苗和禽痘疫苗免疫之后,CD8^+和TCRγδ^+的细胞数先升高后回落;在NDV强毒攻击之后,ND疫苗免疫组的TCRγδ^+数量升高,rFPV-gB-F免疫组的三种细胞数量在第l周都下降,随后升高;ILT疫苗在免疫后的第1周,CD4^+细胞数量下降。结果提示rFPV-gB-F可以诱发相应的细胞免疫应答,但是有关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导致的细胞免疫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表达H5N1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AI)疫苗”以及“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疫苗”均已在实现商业化生产。由于两种疫苗使用了相同的载体病毒,如何使用才能减少相互干扰而产生最好的免疫效果。本研究设计了三个试验组:1)免疫rFPV—AI后间隔4周接种rFPV—ILT;2)rFPV—AI和rFPV—ILT混合后接种;3)将rFPV—AI和rFPV—ILT分别在两个翅膀同时免疫。结果表明,试验鸡接种rFPV—AI后4周接种rFPV—ILT,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攻击的保护率为60%(6/10),低于rFPV—ILT单独免疫组的保护率(100%,10/10);rFPV—AI和rFPV—ILT混合后免疫组对禽流感病毒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80%(8/10),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70%(7/10),而rFPV—AI和rFPV—ILT分两点同时接种对两种病毒攻击均能产生完全保护。本试验结果建议将这两种相同载体的重组病毒疫苗分两点同时接种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将共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鸡干扰素-γ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S1)接种4周龄SPF鸡,免疫3周后用异源病毒LSC99I株攻击,考察重组疫苗对异源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免疫鸡血清中很快出现抗体;外周血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略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LSC99I株IB病毒攻击后的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组的发病率为50%(5/10),死亡率为20%(2/10),非免疫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50%(5/10);另外免疫鸡的病理损伤程度与非免疫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不明显,在排毒时间和排毒量上也没有明显变化。体重分析结果显示,攻毒前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均没有显著变化,但攻毒后免疫组鸡体重增长的幅度要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从以上结果可以说明,重组疫苗虽然能在动物体内很好地表达,但不能对实验动物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而鸡干扰素-γ基因能在动物体内表达并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减轻了重组疫苗对体重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表达鸡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的遗传稳定性,我们将纯化后的重组病毒在CEF单层上连续传30代,引起细胞病变的速度和形态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覆盖含X-Gal的琼脂引起的空斑均为蓝色;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明rFPV-gB/R中的gB基因始终能稳定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在细胞上连续传30代、在SPF鸡上连续传5代后,gB基因序列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以0、10、20、30代重组病毒制成冻干疫苗进行的实验室免疫效力实验表明,细胞连续传代后rFPV-gB/R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免疫原性。可见重组鸡痘病毒gB基因的结构和免疫原性都是高度稳定的。为了评价rFPV-gB/R的生物安全性,我们将rFPV-gB/R通过SPF鸡连续传5代,检测病毒在鸡体的存在部位及其消长、生长繁殖性能和毒力变化;将rFPV-gB/R免疫鸡与未免疫鸡同笼饲养,攻击FPV-102E6强毒,以检测rFPV-gB/R感染鸡的接触传染性。结果显示,rFPV-gB/R在鸡体的存在时间大约为7d,在体内仅存在于接种部位;鸡体传代后痘病毒毒力有一定程度下降,gB基因核苷酸序列未发生任何变化;同居未免疫SPF鸡在痘病毒强毒攻击后全部发痘,可见重组病毒免疫鸡没有接触传染性,能在鸡体内稳定地传代,rFPV-gB/R具有高度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禽痘病毒感染对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禽流感病毒 (AIV)HA和N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_HA_NA能够诱导鸡体产生 10 0 %抵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PAIV)H5N1的攻击。而当鸡群已进行禽痘疫苗免疫或者感染了禽痘病毒的情况下 ,此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如何 ?首先用禽痘病毒S_FPV_0 17人工感染SPF试验鸡 ,既而在感染后的不同间隔时间接种重组疫苗 ,免疫后检测鸡群的HI抗体水平 ,同时用 10 0LD50 的HPAIVH5N1进行攻击。结果重组疫苗免疫与禽痘病毒人工感染时间间隔在 4周 (或以上 )时 ,预先感染禽痘病毒对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不构成影响 ,对禽流感的保护力为 10 0 % ,而间隔时间在 1、2、3周时 ,重组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SY681。将pSY681-IBVS1转染已感染亲本鸡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鸡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鸡IBVS1蛋白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BVS1。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且进一步纯化14代。S1基因的PCR检测表明,获得的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能够稳定遗传,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试验证实该重组病毒在CEF内真实地表达了分子量约为90Ku的具有免疫学活性的IBV S1糖蛋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共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11SH5NA)接种犬的安全性和抗体应答,用106 PFU的rFPV接种9周龄家犬,间隔4周进行二次接种,观察接种犬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并对接种犬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清生理生化分析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接种犬没有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但免疫犬未能检测有效的抗AIV血凝抑制(HI)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