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分析金湖乌凤鸡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选取120日龄公母鸡各100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围指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的胸角极显著小于母鸡(P<0.01)。公鸡的体重、胸宽、胸深及母鸡体重、胸宽变异系数均大于10%,体尺其他性状指标均小于10%。公鸡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胸深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与胫围的相关性最高(0.676);母鸡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胸角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体斜长的相关性最高(0.761)。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公鸡体重=-1.229+0.392胫围+0.091龙骨长;母鸡体重=-2.377+0.114体斜长+0.224胫围+0.077龙骨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6月龄吐鲁番斗鸡公母鸡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其科学饲养管理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6月龄吐鲁番斗鸡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斗鸡公鸡的体重、体斜长、胸宽、龙骨长、胫长、胫围、颈长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胸角显著小于母鸡(0.01≤P0.05);公鸡体重与胸宽、龙骨长、胫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体重与龙骨长、胫围均呈显著正相关(0.01≤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对瑶鸡体尺与体重进行通径分析并建立其最优回归模型,为通过体尺性状提高瑶鸡的选育理论提供依据。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瑶鸡雏鸡200只,公母各半,饲养至18周龄,每隔两周称重一次,同时测量鸡只的体斜长(X_1)、龙骨长(X_2)、胫长(X_3)、胫围(X_4)、胸宽(X_5)、胸深(X_6)等体尺指标。运用SPSS 20.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体重显著高于母鸡的体重(P0.05),除12周龄公鸡、母鸡的胫长、胫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各周龄两性的各项体尺差异显著(P0.05)。瑶鸡公鸡体重与体尺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687),其次是胫长(r=0.555);母鸡体重仅与体斜长、胫围、胸深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425),其次是体斜长(r=0.422)。胫围、体斜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瑶鸡体重,胫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公、母鸡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 206.414+45.646X_4+6.058X_1和Y=-651.861+27.347X_4+7.046X_1。综上所述,瑶鸡在选育时,公鸡应注重胫围、胫长、体斜长的选择力度,母鸡应注重胫围和体斜长的选择力度,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仙居鸡早期肉用性状的测定与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仙居鸡体重、体尺、屠宰和肉品质性状,研究其肉用特性。试验用12个公鸡家系的720只健康雏鸡(公、母各半),进行为期12周的饲养。每周测定个体重,12周龄时每个家系取5只公鸡、5只母鸡测定其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2周龄后公鸡体重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12周龄公、母体重分别为858.9g和719.5g;12周龄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都显著大于母鸡(P<0.05);公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头率、爪率、心率、肝率等指标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而肌、腺胃率则是母鸡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大于母鸡(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优质鸡鸡冠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试验以南丹瑶鸡300只母鸡、150只公鸡为研究对象,测量鸡冠面积、冠高、冠长及冠厚,分别将其与母鸡开产至40周龄的产蛋量、22周龄公鸡的精子活力及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根据面积大小将公鸡分为两组,在22周龄和28周龄时比较两组间精液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母鸡的鸡冠面积与产蛋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22周龄公鸡的精子密度与鸡冠面积、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精子活力与鸡冠面积和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大鸡冠组的精子密度显著高于小鸡冠组的精子密度(P<0.05);28周龄大鸡冠组的精液量显著高于小鸡冠组(P<0.05)。研究表明,鸡冠与鸡产蛋量、精子密度等繁殖性状有关,在公鸡中虽然不同周龄中的精液品质有所不同,但大鸡冠公鸡精子质量略高于小鸡冠公鸡,可通过对鸡冠大小的选择来间接对优质鸡的繁殖性状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7.
如皋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体尺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0~12周龄如皋鸡的体重生长规律及12周龄体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12周龄公母鸡间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鸡的体重整齐度较差;②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鸡体重生长模式(R2>0.996),其生长拐点在6~7周龄,如皋鸡成熟体重和生长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均为0.09,初生重估计值、平均生长速率、生长高峰周龄的遗传力分别为0.21、0.32、0.37;③用全同胞和半同胞2种遗传模型估计的体重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有明显差异。用全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明显高于母鸡(都是高遗传力),体重遗传力总体上随饲养周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随周龄增加母本效应越来越小,并且公鸡受母本效应的影响明显大于母鸡,用半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7周龄前小于母鸡,8~9周龄等于母鸡,10~12周龄大于母鸡;④12周龄体尺性状中除胸角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胫色显著黄于母鸡(P<0.05)外,其他性状均为公鸡极显著大于(红于)母鸡(P<0.01);⑤12周龄胸角与其它体尺性状表型相关都不显著(P>0.05),其余绝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⑥活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长、冠高、冠色、胫色、胸角、胸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53、0.11、0.64、0.92、0.42、0.16、0.15、0.52、0.25、0.16、0.40。  相似文献   

8.
绿雁土鸡体重、体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PSS软件对180羽绿雁土鸡进行体重、体尺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绿雁土鸡公鸡体重与体斜长、胸深、胸宽、胫长、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通径分析,公鸡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依次为胸宽、胫长、体斜长、胸围、胸深、龙骨长、骨盆宽;母鸡依次为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胫长、骨盆宽、胸深。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徐海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间的内在相关性,以280日龄徐海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公鸡、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海鸡公鸡体重与胫长、胸宽、胸角、体斜长和龙骨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胫围显著相关(P0.05);胫长与胫围、胸宽极显著相关(P0.01),与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胸宽与胸角和体斜长、胸角与体斜长显著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胫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胫长与胸宽、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公鸡、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都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指标,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6.113%、80.137%,体重、体斜长、胫围、龙骨长和胸角是对主成分贡献最大的性状,反映了徐海鸡的体型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对徐海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无量山乌骨鸡体重、屠体重和体尺的相关性。方法 以18周龄无量山乌骨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公母各30只鸡体重、屠体重以及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髋宽、胸宽和胸深,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量山乌骨鸡公鸡体重、屠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髋宽、胸宽和胸深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体重与屠体重、龙骨长和胫围极显著(P<0.01)正相关。母鸡体重与屠体重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胫围显著(P<0.05)正相关。结论 公鸡体重和体尺显著高于母鸡;体重与屠体重和胫围显著正相关;骨骼发育相关的龙骨长、胫长和胫围等体尺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高邮鸭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总三酰甘油(TG)与体重、体尺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8周龄高邮鸭公母鸭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TG浓度及体重、体尺性状。结果表明:8周龄高邮鸭公母鸭之间血浆VLDL浓度和TG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公鸭胫长、体斜长、半潜水长、胸宽极显著高于母鸭(P0.01),公鸭胫围、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鸭(P0.05),公母鸭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及半潜水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P0.05);血浆TG浓度与体重、胫围、龙骨长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趋势(P0.05),与胫长、体斜长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优质鸡生长性状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以13周龄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大小分别将公、母鸡分为大、中、小3个组,公鸡:大体重(≥1 300 g),中体重(1 100~1 300 g),小体重(≤1 100 g)。母鸡:大体重(≥1 200 g),中体重(1 000~1 200 g),小体重(≤1 000 g))。测定每组鸡的体重、体尺性状(胫围、胫长)和部分免疫指标(血清IL-1β浓度、IgM和IgG含量以及α-干扰素),并对体重、体尺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周龄雪山鸡体重与胫长、胫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除13周龄母鸡小体重和中体重组IgM水平差异不显著外,不同体重组之间免疫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且公鸡和母鸡趋势一致。大体重组鸡血清中α-干扰素、IgM、IgG的浓度显著低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而IL-1β浓度显著高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公鸡中除炎性因子IL-1β外,体重与免疫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介于-0.271~-0.248;母鸡体重与IgM和α-干扰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是体尺与免疫指标的关联性不显著。在体重和体尺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在免疫指标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雪山鸡生长性状对免疫性能有显著影响,体重与免疫指标存在颉颃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麒麟鸡种质资源并探讨其主要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对14周龄麒麟鸡随机选取公母各6只,并测定了其体尺与屠宰性能。结果表明:麒麟鸡公鸡与母鸡在体重、体斜长、胫长、胫围、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腿肌率、腹脂重、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上差异显著(P〈0.05)。体重分别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腹脂重、肌间脂肪宽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均与腹脂重、肌间脂肪宽、皮脂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909-0.323,而与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68-0.872。试验结果对麒麟鸡选育及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太平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并对13周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太平鸡0~15周龄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所得的太平公、母鸡的拐点周龄分别为7.08周、6.84周,拐点体重分别为572.24 g、482.74 g,成熟体重分别为1 555.34 g、1 312.09 g;13周龄太平鸡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公鸡的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的体重与龙骨长、胫长、胫围、胸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试验测定了5周龄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体重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旨在了解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其选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各50只,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母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5周后,对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白羽麒麟母鸡胫长变异系数较大,黄羽麒麟母鸡胫围变异性较大,选育潜力大;白羽麒麟母鸡体重与胫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为0.931;黄羽麒麟母鸡体重与胫长为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为0.944,体重与胸骨长、胫围,胫长与胸骨长均为显著正相关(P < 0.05)。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7个体尺性状均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累计贡献率分别占信息总量的94.784%和94.809%,且简化的4个主成分所占信息的侧重各不相同,均能反映出麒麟母鸡的体型外貌特征。综上所述,自由采食条件下不同羽色麒麟母鸡体重和体尺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筛选出的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4个主成分均能反映出麒麟母鸡的体型外貌特征,可为不同体型特征麒麟母鸡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测定了5周龄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体重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旨在了解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其选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各50只,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母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5周后,对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白羽麒麟母鸡胫长变异系数较大,黄羽麒麟母鸡胫围变异性较大,选育潜力大;白羽麒麟母鸡体重与胫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31;黄羽麒麟母鸡体重与胫长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44,体重与胸骨长、胫围,胫长与胸骨长均为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7个体尺性状均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累计贡献率分别占信息总量的94.784%和94.809%,且简化的4个主成分所占信息的侧重各不相同,均能反映出麒麟母鸡的体型外貌特征。综上所述,自由采食条件下不同羽色麒麟母鸡体重和体尺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筛选出的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4个主成分均能反映出麒麟母鸡的体型外貌特征,可为不同体型特征麒麟母鸡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阿坝州藏鸡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之间的内在相关性,选取了180只32周龄的阿坝藏鸡对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12个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坝藏公鸡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的胸宽和胸深变异系数分别为19.51%和18.53%,母鸡的胸宽和胸深变异系数分别为21.59%和19.74%,表明阿坝藏鸡体尺仍具有较大选育潜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鸡和母鸡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5,P0.01)。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藏公鸡选择出了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8.817%,其中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长对主成分贡献率较大;藏母鸡也选出了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5.268%,其中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对主成分贡献率较大,提示今后对藏鸡体型性状的选育至少应包括以上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优质鸡生长性状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以13周龄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大小分别将公、母鸡分为大、中、小3个组,公鸡:大体重(≥1 300 g),中体重(1 100~1 300 g),小体重(≤1 100 g)。母鸡:大体重(≥1 200 g),中体重(1 000~1 200 g),小体重(≤1 000 g))。测定每组鸡的体重、体尺性状(胫围、胫长)和部分免疫指标(血清IL-1β浓度、IgM和IgG含量以及α-干扰素),并对体重、体尺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周龄雪山鸡体重与胫长、胫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除13周龄母鸡小体重和中体重组IgM水平差异不显著外,不同体重组之间免疫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且公鸡和母鸡趋势一致。大体重组鸡血清中α-干扰素、IgM、IgG的浓度显著低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而IL-1β浓度显著高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公鸡中除炎性因子IL-1β外,体重与免疫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介于-0.271~-0.248;母鸡体重与IgM和α-干扰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是体尺与免疫指标的关联性不显著。在体重和体尺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在免疫指标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雪山鸡生长性状对免疫性能有显著影响,体重与免疫指标存在颉颃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黄麻羽肉用种鸡的体质量、体尺、开产日龄与产蛋量的相关关系,选取同一批次、健康状态相近的20周龄黄麻羽肉用种鸡270只(公母比1∶2),测定体质量、体尺,记录各母鸡的开产日龄和开产后连续127 d的产蛋量,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蛋量和与之显著相关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麻羽公鸡的体质量、胫长、胫围、龙骨长、体斜长、胸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的(P0.01)。公鸡体质量与体斜长之外的各体尺指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程度最大的是胸宽(r=0.481)。母鸡体质量与各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蛋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程度最大的也是胸宽(r=0.505);开产日龄与体斜长、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开产日龄与体质量、胫围呈显著负相关(P0. 05);产蛋量与耻骨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显示,在黄麻羽肉鸡的选种上,可以加强胸宽指标的选育,提高黄麻羽肉鸡的体质量;可通过对黄麻羽母鸡的体质量、耻骨间距、开产日龄等指标的选育,提高母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威宁鸡体尺性状和肉用性能及其相关分析,为选种提供依据,项目组采用现场测定方法开展了威宁鸡体尺性状和肉用性能测定工作,并进行了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公鸡冠高、胫长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他指标高于母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指标中除公鸡腿重显著高于母鸡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活重和胸宽与部分肉用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体斜长和胫长与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呈负相关,胸深、冠高和胫围与肉用性能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因此在选择威宁鸡肉用品系时可以不考虑胸深、冠高和胫围这三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