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水分、电导率传感器的黄瓜有机栽培灌溉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时序灌溉决策为对照(CK),设置基于水分传感器的单因子灌溉决策处理T1和基于水分、电导率传感器的双因子灌溉决策处理T2,监测基质含水率及灌溉液、回液的电导率决策灌溉量,测量黄瓜生长指标、叶片SPAD值、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及果实品质、产量和灌溉量,分析灌溉液生产效率,研究黄瓜椰糠有机栽培的营养液灌溉决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决策下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差异不明显;处理T2的总灌溉量较CK、T1减少了49.08%和31.85%,灌溉液生产效率与CK、T1相比分别提高了103.92%和60.59%。基于水分、EC传感器的双因子灌溉决策为黄瓜椰糠有机栽培提供了较合理的营养液灌溉制度,适用于设施黄瓜椰糠有机栽培的营养液自动灌溉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供液量:450 mL(T1)、650 mL(T2)、850 mL(T3),供液频率:3 d/次(C1)、2 d/次(C2)、1 d/次(C3)共9个处理。研究了在分根区交替滴灌下供液量及供液频率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营养液供液量的增加,会降低番茄果实的品质,不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从果实品质上而言,T1C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量为6.97%且单果质量适宜,果实Vc量最高。其次,T1C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67.06kg/m3,较CK提高154.40%,T2C3处理番茄的总产量最大,为13 409.10 kg/667m2,T2C3处理较CK增产2 886.4 kg,增幅达27.4%。T2C3处理番茄的单果质量可达226.44 g,番茄果质量偏大,色泽红润,具有良好的商品性。此外,T2C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40.29 kg/m3,较CK提高52.85%。【结论】从果实品质上而言,T1C2处理即分根区交替滴灌营养液模式下,供液量:单株滴灌450 mL,供液频率:2 d/次的供液方式下(T1C2处理)果实品质较优,每天每株滴灌650 mL营养液,T2C3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定基质培薄皮甜瓜合理的营养液供液频率与供液量,以薄皮甜瓜"羊角蜜"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交互试验设计,即3个不同供液频率处理,1次/d(T1)、2次/d(T2)、3次/d(T3)和3个不同供液量处理,即在营养生长期每株每天供液量分别为500mL(W1)、600mL(W2)、700mL(W3),在开花结果期每株每天的供液量加倍。分析了营养液供液频率与供液量对基质培薄皮甜瓜生长发育、光合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液量的增加,果实品质呈下降趋势,W1T1处理甜瓜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量最高,W2T2处理的有机酸量最低,其次为W1T2处理;随着供液频率与供液量的增加,单果质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W2T3处理的果肉最厚,供液量为W1处理的果形指数最均匀;不同处理的甜瓜产量差异不显著,W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好。综合分析,夏秋茬薄皮甜瓜基质培营养液供液量为W1即甜瓜在营养生长期营养液供液量为每天每株500mL,在开花结果期营养液供液量为每天每株1 000mL,供液频率为每天供液1次或2次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灌水方式与施钙水平对盆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喷施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0%、0.3%、0.5%、0.8%、1.0%条件下进行3种不同灌水方式即常规全根灌溉(CI)、分根区固定灌溉(PRD)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的盆栽试验,测定番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番茄植株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优于分根区固定灌溉(PRD)和常规全根灌溉...  相似文献   

5.
加氧灌溉下温室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土壤加氧对温室覆膜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5个加氧频率处理,即不通气(T1)处理、2次/d(T2)处理、1次/d(T3)处理、1次/2 d(T4)处理和1次/3 d(T5)处理,分析了不同加氧频率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氧灌溉处理的根系生长特征、叶片光合、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T1处理,T2处理与T3处理的主根长、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和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与T5处理的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T4处理对提高作物的主根长、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Vc和有机酸的质量分数以及增进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加氧频率为1次/2 d是温室覆膜甜瓜的最优加氧处理。  相似文献   

6.
加气灌溉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设置了作物-皿系数kcp为0.6(W1)和1.0(W2)2个灌水水平、15 cm(D1)和25 cm(D2)2种滴头埋深和加气灌溉(O)、地下滴灌(S,不加气灌溉作为对照)2种灌水方式,采用3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8个处理,以揭示加气灌溉不同灌水水平和滴头埋深对温室番茄根区土壤通气性、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气灌溉有效改善了土壤通气性,与不加气地下滴灌相比,土壤氧气含量增大了6.42%(P0.05),0~4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下降了5.29%。同时,加气灌溉下番茄植株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大了4.55%和16.21%,开花日期推后了2 d左右,开花时长存在延长的趋势,果实干质量显著增大了23.57%,单株产量、单果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大了29.04%、23.93%和28.11%。加气灌溉下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显著增大了37.73%、31.43%、32.30%和45.64%。因此,加气灌溉在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番茄产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果实品质,改善了果实风味。灌水水平由0.6增大到1.0也明显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果实产量,虽然随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果实品质有所降低,但灌水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效应低于加气灌溉,且灌水水平的提高和加气灌溉对番茄产量产生显著的交叉影响效应。因此考虑各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kcp为1.0灌水水平下加气灌溉是本试验条件下较优的加气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成熟期水盐胁迫对番茄产量和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成熟期水盐胁迫对番茄产量和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60%FC~70%FC,T1)提高了番茄产量,降低了灌水量,且贮藏第10d后可溶性固形物比第1d提高了20%;盐分胁迫(100mmol/L NaCl,T2)产量较CK(常规灌溉)和T1处理分别高出66.67%和25.53%,并有效提升了果实贮藏期品质;T1和T2处理番茄表皮厚度分别比CK大1.61μm和4.63μm,有利于贮藏果实。番茄种植时适当的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是可行的,且盐分胁迫效果优于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节水节肥、优质高效生产。【方法】以‘安莎19’、‘奥黛丽’甜椒品种为试材,设传统沟灌定期冲肥(CK1)、常规滴灌定期追肥(CK2)、每日定量滴灌1/4剂量(T1)、1/2剂量(T2)、3/4剂量(T3)、1剂量(T4)山崎甜椒专用配方加微量元素通用配方营养液共6个处理,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土壤栽培甜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1和CK2比较,每日定量滴灌营养液的处理促进了甜椒植株生长,增大了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及根干物质量,增强了根系活力和SOD活性,降低了丙二醛量,提高了果实产量并能部分改善其品质,同时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随着滴灌营养液浓度增加,甜椒生长势、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肥料偏生产力逐渐减小;T2处理的甜椒单株结果数最多,产量最高,T1、T3和T4处理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CK1、CK2相比,T2处理冬春茬分别增产31.11%和22.44%,秋冬茬分别增产35.52%和16.29%,节水率9.45%~30.92%,节肥率59.71%~64.60%;Vc、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以T2处理最高,CK1最小。【结论】每日定量滴灌营养液有利于促进甜椒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显著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以T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负水头灌溉系统供营养液番茄生产及耗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负水头供营养液方式下番茄的高产,同时为常规番茄生产灌溉量的确定提供指导,试验采用负水头灌溉系统供营养液进行番茄生产栽培,测定群体栽培条件下的番茄产量和品质,同时监测番茄群体的日蒸散量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负水头供给营养液条件下,试验期间(112d),番茄产量达130 604.85kg/hm2。与常规(人工)供给营养液相比,负水头供营养液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产量与品质,提高了营养液生产效率。负水头控制下,单株番茄总蒸散量(耗水量)为92.38kg,日耗水量在0.14~1.80kg;番茄耗水量与环境因子(光照强度)呈显著相关,不同光照强度下,植株耗水量明显不同,为其他灌溉方式(滴灌等)灌溉量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因此,在用其他灌溉方式时,要注意光照强度的监测,适当调整晴天和阴天下的灌溉频率,防止晴天灌溉不足,阴天灌溉浪费。  相似文献   

10.
秸秆覆盖条件下微咸水灌溉对番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安全高效地开发微咸水资源,设计不同灌溉水盐分浓度(1.0、3.0、5.0dS/m)和灌水量(280、320、360mm)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引入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不同灌溉处理综合效益(产量、品质和灌溉水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低水高盐处理降低了番茄LAImax值,但明显提高了番茄果实的密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和糖酸比,S2W1处理番茄综合品质最佳,品质综合主成分值达到3.61。番茄产量Y和可售产量Ym随灌溉水盐分浓度的降低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FW3处理Y和Ym值最高,分别达到125.8和120.4t/hm2。S1W3为综合效益最优的处理,投影值为1.346。因此,推荐采用3.0dS/m盐分浓度、360mm灌水量的微咸水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找到可以最大程度消纳沼液,维持土壤质量,减少硝态氮淋失以及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灌溉方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基质势(SMP)-30 kPa (A)和-10 kPa (B)和不同单次灌溉量10 mm (10)、15mm (15)、20 mm (20)、30 mm (30)、40 mm (40)滴灌对土壤盐分、无机氮、pH、硝酸盐淋失量和小白菜产量的影响;沼液灌溉持续约1个月,后期为清水灌溉。结果表明,沼液灌溉总量以B30最高,其次为A40和B40。-30kPa条件下滴灌EC=3.4 dS/m的沼液会增加土壤盐分,土壤溶液EC与土壤水分呈线性正相关,清水灌溉后20 cm以上土层的EC值下降迅速,深层土壤则有较长的延滞期;试验结束后各处理土壤ECe(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均低于试验前水平,其中SMP为-10 kPa时,在0~20 cm土层ECe随单次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20~40 cm土层ECe在单次灌溉量20 mm时最高,30 mm时最低。土壤pH前后变化幅度不大。-10 kPa处理与-30 kPa相比,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176%,20~4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增加35...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溉方式下脐橙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水肥一体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常规灌溉、分根区固定灌溉和分根区交替灌溉)脐橙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水肥一体调节效应,为脐橙高效生长和优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相比高肥水质量比(氮与水质量比),低肥水质量比使脐橙萌芽率降低了5.18%~11.54%,枝梢平均生长量降低了9.10%~25.51%,开花率降低了19.81%~27.09%,果实横径降低了1.73%~11.66%,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00%~12.00%,糖提高2.08%~11.93%,酸变化幅度为-4.39%~25.58%,Vc变化幅度为-15.78~12.31%,单株产量降低7.56~15.00%。相比常规灌溉,分根区固定灌溉下萌芽率降低了14.13%~18.14%,枝梢平均生长量下降了12.64%~21.44%,开花率提高了13.46%~22.45%,果实横径降低了5.02%~12.89%,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Vc分别提高35.64%~48.00%、51.09%~56.95%、271.53%~314.76%、77.98%~95.16%,单株产量降低30.10~32.02%;分根区交替灌溉下萌芽率降低了6.59%~8.84%,枝梢平均生长量下降了5.03%~12.55%,开花率提高了6.16%~9.07%,果实横径降低了0.34%~4.00%,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Vc分别提高4.95%~19.00%、2.12%~23.52%、8.16%~63.09%、3.90%~19.46%,单株产量降低12.40%~20.30%。因此,低肥水质量比及分根区交替灌溉方式对脐橙产量影响较小,可降低冗余生长且显著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番茄植株对不同水盐胁迫情景的响应,为合理制定盐碱化土壤下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粉欧宝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布置,设置3个水分水平(W1-充分灌溉、W2-1/2的W1灌水量、W3-干旱复水)和2个盐分水平(S1-无盐和S2-0.3%含盐量),每个处理4个重复,测定了番茄耗水、干物质和产量指标,分析了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充分灌溉W1相比,W2水平的番茄植株耗水、干物质、植株含水率、叶质量、产量、单果质量显著减少。W3水平的植株耗水量和叶茎比显著减少,但单株干质量与鲜干比所受影响不大;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显著减小,但坐果率提高导致产量有所增加。盐分处理的番茄植株耗水量、单株干质量、鲜干比、叶茎比、果实总产量、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小于无盐处理。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叶片生长和单个果实发育,盐分胁迫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结论】干旱复水与无盐处理组合(W3S1)下番茄植株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水平,可用于最优调亏灌溉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痕量灌溉条件下适合温室黄瓜的施肥规律。【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方法,设3种总施肥量(高肥、中肥、低肥)和3种底肥与追肥比(K=0、1/3、1),共9个处理,分析了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1)在总肥量一定时,K=1/3有利于黄瓜增产;而K值一定时,高肥处理产量最高,中肥处理产量较低于高肥处理,但差距不大。(2)K值一定时,随着总肥量的增加,果实内可溶性糖和Vc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酸盐量一直增加,而可溶性固形物量在施中肥后增加趋势减缓;果实内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型Vc量在施中肥(T5)时基本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高肥(T8)处理;果实内硝酸盐量在施高肥(T8)时达到峰值;K=1/3时果实内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型Vc、硝酸盐积累量均高于K=1的。【结论】综合产量与品质各指标,施中肥且K=1/3为更适合痕量灌溉条件下温室黄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土壤加氧对温室覆膜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5个加氧频率处理,即不通气(T1)处理、2 次/d(T2)处理、1 次/d(T3)处理、1 次/2 d(T4)处理和 1 次/3 d(T5)处理,分析了不同加氧频率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氧灌溉处理的根系生长特征、叶片光合、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T1处理,T2处理与T3处理的主根长、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和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与T5处理的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T4处理对提高作物的主根长、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Vc和有机酸的质量分数以及增进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加氧频率为1次/2 d是温室覆膜甜瓜的最优加氧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富兰德里”生菜为研究对象,设置0.6(T1)、1.5(T2)、2.4(T3)、3.0(T4)和6.0(T5)mmol/L-1共5个营养液钾浓度处理,探究不同营养液钾浓度对水培生菜的生长、产量、品质、营养液消耗及营养液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叶面积最大,比其他处理增长了9.33%~65.91%;营养液钾浓度处理对生菜叶片SPAD值影响不显著;T4处理冠部鲜质量最大,比其他处理增加了5.91%~145.82%,T3处理根部鲜质量最大,比其他处理增加了0.30%~71.88%;营养液钾浓度与生菜的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对VC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生菜硝酸盐含量影响不明显;T1处理的营养液消耗量最少,比其他处理减少了16.01%~35.63%,T5处理的营养液消耗量最多,比其他处理增加了2.39%~55.48%;T1处理的营养液利用效率最低,T4处理的营养液利用效率最高,比其他处理提升了2.21%~61.89%;通过生菜产量、营养液利用效率与营养液钾浓度的关系,进行了营养液钾浓度优化,得到营养液钾浓度为3.9 mmol/L时,生菜产量最高,为142.03 g/株;营养液钾浓度为3.5 mmol/L时,生菜营养液利用效率最高,为186.16 g/L。综合考虑,优化得到3.7 mmol/L为水培生菜适宜的营养液钾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明晰不同节水灌溉措施和灌溉量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以设施番茄为植物材料,设计不同灌水模式(喷灌、滴灌和浇灌)及不同灌溉定额(140、180、220 m~3/hm~2),观测不同处理下番茄总产量、叶面积指数(LAI)、果实品质、土壤盐分及有效养分等指标。结果表明:相比浇灌处理,滴灌和喷灌增产效果明显,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滴灌优于喷灌,滴灌处理番茄总产量达到118.3~138.7t/hm~2;相同灌水模式下,较低的灌水量有利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的增加。高灌水量有利于耕层土壤盐分的去除,不同灌水模式以滴灌效果最佳。此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形成的土壤干湿交替的状态有利于肥料元素的矿化,可提高耕层土壤有效养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番茄产量,探究番茄对生育期沼液调控的响应规律。【方法】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开展了温室种植试验,通过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8、1∶6、1∶4(沼液和水体积配比)沼液,研究了番茄2个生育期不同配比沼液调控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和根区土壤全氮量的影响。【结果】番茄生长变化与沼液配比显著(P<0.05)正相关;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6、1∶4沼液干物质量最高;较不施沼液处理,开花结果期施用1∶6沼液产量最高,增幅为12.93%(秋)、12.31%(春);果实膨大期施用1∶4沼液产量最高,增幅为26.59%(秋)、27.71%(春),且春茬相比化肥高4.29%;T5、T6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量、可溶性固形物量和糖酸比,T2、T3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量。【结论】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6和1∶4沼液番茄产量和品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宁夏干旱气候地区地下渗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合理灌溉制度。在大田尺度上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甘蓝的莲座期、结球前期和结球中后期进行轻度(65%~75%FC)、重度(55%~65%FC)调亏灌溉,并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75%~85%FC)为对照(分别记为T1、T2、T3、T4、T5、T6、T7(CK)),共7个处理,种植前施复合底肥400 kg/hm2(N>25%,P2O5>6%,K2O>9%,总养分>40%),研究了不同调亏灌溉处理方案对甘蓝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结球前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处理(T3),经济产量、单株球重、叶球纵径、中心柱长、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与充分灌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系数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73%,叶球横径和帮叶比较充分灌溉(CK)降低了7.90%和5.37%,叶球紧实度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4.60%,灌水量较充分灌溉(CK)减少了28.95%,水分利用效率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31.43%。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处理(T5),地上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单株球重、叶球纵径、中心柱长、帮叶比与充分灌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系数和叶球紧实度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3.25%和19.67%,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8.74%和13.81%,灌水量较充分灌溉(CK)减少了25.09%,水分利用效率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7.78%;T3、T5的经济产量较充分灌溉(CK)分别降低了1.61%和1.22%。因此,T3和T5处理都能够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但是,T3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宁夏干旱气候区地下渗灌甘蓝的物理品质,T5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宁夏干旱气候区地下渗灌甘蓝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加气灌溉下作物适宜的施肥量,试验设计了高氮、中氮、低氮3个施肥水平,加气和不加气(作为对照)两种灌水方式,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研究了加气和不加气两种灌溉方式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干物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气灌溉下,作物株高、茎粗较不加气处理分别显著增大了6.2%、11%,干物质量显著增大了11.7%,单株产量、维C、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较不加气处理分别显著增大了6.7%、11.6%、11.3%、7.5%、4.1%。因此加气灌溉在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加气灌溉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中氮施肥水平下,植株茎粗、干物质量、果实产量、品质较高氮和低氮处理均有显著增大,且施肥水平和加气灌溉对番茄株高、产量产生显著的交叉影响效应。因此,考虑各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加气灌溉中氮施肥水平是较优的灌溉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